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炮王 >

第92章

炮王-第92章

小说: 炮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赛顺势装出一副惊慌失措的摸样,像被吓傻一般,呆乎乎的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似乎在专程等候普鲁士大使的拳头袭来。

    “别冲动,公爵!”眼疾手快的格奈泽瑙将军,已从背后死死抱住小布伦瑞克公爵。他又赶紧招呼两名使馆侍从,三人一起连拉带拖,将拼命叫骂的普鲁士大使生生架出奥地利使馆,并送上马车。

    “谢谢您,将军!”坐在车厢内的小布伦瑞克公爵恢复了神志,并向格奈泽瑙致歉。

    格奈泽瑙却未留意小公爵的道歉,他的心思始终在琢磨自称波兰王储家伙的所作所为。

    “必须将此事上报内阁首相与普鲁士国王,暂停原有的整军计划,不能让法国间谍察觉到任何异样!”将军随即做出正确的决定。

    而在奥地利使馆花园里,充当受害者的安德鲁。德赛耸耸肩,双手一摊,向围观者表明自己纯属无辜,理亏方,属于从黑森林钻出来的鲁莽、野蛮的普鲁士人那边。

    但内心,德赛却在暗自叹息,一个绝好机会被该死的普鲁士将军破坏了。

    德赛相信,只要小布伦瑞克公爵敢以普鲁士驻法大使的身份殴打帝国将军,赫鲁纳公爵,兼波兰王储,这就是一个影响严重的外交事件。不管哪个事先挑起,无论谁是谁非,从维系帝国尊严的角度,拿破仑必须给予普鲁士严厉的军事惩罚。

    驻扎在但泽的普鲁士占领区总司令达武(又称达乌)元帅,一旦接到皇帝命令,他会率领最精锐的但泽军团,挥师南下或西进,重新攻占柏林,将普鲁士国王重臣与将军们已苦心经营3年的国家复兴计划,统统化为灰烬。

    即便是法国占领军不能出动,退而求其次,波兰军团也可伺机吞并被普鲁士霸占的“但泽走廊”,为华沙大公国打通到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可惜,棋欠一招。”德赛连连摇头,检讨自己应等老谋深算的格奈泽瑙将军先离去,再挑拨自制力差的小布伦瑞克公爵。

    不过这样也无所谓了,后续计划已按部就班的实施中。德赛觉得今后难得再来巴黎一趟,临走之前,自然搞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大动静来。

    在得知小德赛又在惹是生非后,拿破仑心中哀叹一声,他有些后悔自己当初为何要同意赫鲁纳公爵的请求,没将惹祸精赶到马塞纳元帅的随从中,一齐南下伊比利斯半岛。

    对于德赛行事目的,拿破仑也心知肚明,就是希望法军大举压境,打乱普鲁士的复兴计划,好为波兰火中取栗,但这根本行不通,至少在1812年之前不行。

    倒不是拿破仑只为帝国继承人考虑,每日忙碌着在奥利地女人的身体内播种。其真实缘由,是法国经济快要崩溃了,无法支撑另一个普鲁士战场。

    首席国务大臣康巴塞雷斯,联合国库大臣莫里昂在内的多名内阁重臣,以集体辞职作为要挟,向皇帝发出最后警告:1810年5月之后,绝不能再添加军费开支。

    从1810年初开始,各地物价重新飞涨,各省居民都怨声连连;另外,农业专家们也纷纷表示,今年将会发生粮食兼收现象,而预计明年,这类灾情将更为严重。

    以往,拿破仑也不是没面对这类糟糕状况,但通常,他会命令意大利,奥地利,荷兰等富裕国作为自己的“法郎提款机”。今日不同往昔,荷兰航运因严格实施的大陆封锁政策,导致商业活动几乎停滞;奥地利倒是富有,可已成为自己的联姻国,实在不好再下手。

    至于意大利半岛的诸城邦国,在被法国人无情压榨多年后,无论是威尼斯,还是都灵,经济都是一片萧条,同样民不聊生。一贯在法国皇帝与帝国…军队面前,表现懦弱与顺从的意大利人,居然接受了英国人的挑拨,继而有了小规模的武装反抗。

    所以,拿破仑与内阁达成协议:法国必须休养生息两到三年,除了骑虎难下的伊比利斯半岛战事外,欧洲大陆不得再有战争硝烟出现。

    ……

    使馆花园内的两场闹剧发生之后,这位身穿中校制服的赫鲁纳公爵已成为全场的风云人物,众人谈论的对象与焦点。但没几个人敢上前招惹粗俗无礼、脾气暴躁,但又地位显赫的年轻王储。

    每当德赛微笑着从旁人身边路过时,大家都一个个赶紧陪着笑脸,腿脚却毫不迟疑的退避躲闪,担心是非上身。幸好德赛的脸皮很厚,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得意洋洋的在花园里四处穿梭奔走,寻找下一个目标,俄罗斯大使。

    可惜,不凑巧的是,俄国驻法大使因病在家休息,一位级别较低的俄国使馆参赞,还入不了赫鲁纳公爵的法眼。

    期间,德赛仅仅与陪同妻子的贝尔纳多特元帅,闲聊过几句。依然是一身法军元帅制服的贝尔纳多特告诉德赛,自己已同瑞典外交大臣在巴黎郊外进行了一番秘密会晤。

    若无意外,3个月内,瑞典国王与议会举行的特别会议上,将正式通过外交大臣卡尔奥。托莫尔奈让法国元帅将成为瑞典王储的提议。

    在征求拿破仑皇帝的同意后,贝尔纳多特将携妻带子,启程赶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接受该国王储的任命。遵照他与波兰王储达成的密约,贝尔纳多特将积极推动瑞典与华沙大公国,或未来波兰王国的双边盟友关系。

    听闻后,德赛以娴熟的采用外交辞令,以波兰王储的身份,向贝尔纳多特表达了由衷的祝贺,并预祝两国友谊天长地久。

    等到德赛离开后,曾经一言不发的黛丝蕾才好奇的询问丈夫,“亲爱的,为何大家都说赫鲁纳公爵无礼粗俗,但刚才他在与你的交谈中,至始至终都那么彬彬有礼,谦逊温和,比起你来,更像是一位大国王储。”

    贝尔纳多特紧紧拥抱仪态万千的美貌妻子,轻言细语的解释说,“你不懂,亲爱的黛丝蕾,这就是政治。事实上,我开始有点担忧,害怕被德赛捆绑到波兰的战车上。”

    不过,这位狡诈的法国元帅很快在心中内定,未来的瑞典只能与东欧的强者结盟。如果德赛统治下的波兰能够成功压制俄国,贝尔纳多特愿意遵守双方约定;否则,盟约失效。

    ……

………………………………

第164章在奥地利使馆里的故。。。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德赛同样不相信这个口是心非的摩尔人后裔,贝尔纳多特曾大力宣扬“共和为自己生命,君王是杀人侩子手”,却实则妒忌成为法兰西皇帝的拿破仑,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取而代之。在成功当选瑞典王储后,贝尔纳多特所在第一件事情,是建立瑞典警察体系,并重塑王权**。

    但是政治就是政治,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勾心斗角,没有阴谋背叛,就不其成为真正的政治。

    自从1809年瑞典在与俄国战争中战败,被迫割让芬兰及其附近岛屿后,使得整个瑞典国内陷入一片悲伤情绪,瑞典人口与面积缩了减近三分之一,民众怨声载道,议员们纷纷要求昏庸无能的瑞典国王让位于来自丹麦的王子,王储查尔斯,力图恢复大古斯塔夫时代的荣光。

    此时的瑞典社会中还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战争呼声,其一,与法国结盟,夺回芬兰,洗刷耻辱;其二,东不亮西方亮,遵从与俄国已经达成的和约,结束东方战事。利用挪威议会与丹麦国王的主权矛盾,伺机帮助挪威人摆脱丹麦的控制,继而合并到瑞典。

    所以,在与丹麦驻法大使亲切、友好的交谈中,赫鲁纳公爵“一不小心”透露了天机。他不动声色的暗示:瑞典议会即将同意一名叫贝尔纳多特的法国元帅,接替病床上的前丹麦王子,担当下一任的瑞典王储。事实上,那位不走运的查尔斯王储已在4月下旬脑死亡,只是奇迹让他坚持到5月28日,瑞典王宫的御医才正式宣布其心脏停止跳动。

    对于一名老练的丹麦外交官而言,提前得知瑞典宫廷的这一重大决定,就意味着要重新审视丹麦与瑞典的外交关系。期初,丹麦大使乐观以为拿破仑的元帅充当瑞典王储,会使得瑞典国策继续保持对俄罗斯的仇视,无暇顾及丹麦统治下的挪威(名存实亡)。

    但在德赛密令下,军情局安插于丹麦驻法大使馆间谍,使得这名丹麦大使很快了解到贝尔纳多特不为人知的真实一面。与拿破仑面和心不合,妒忌与**为其本性。

    外交官敏感的意识到:当一名与拿破仑皇帝并不友好的元帅,充任瑞典王储后,自然不会与法国的潜在敌人,俄国人主动交恶。

    然而,贝尔纳多特为迎合瑞典议会、军方,以及普通民众的强烈愿望,坐稳自己的储君之位,重塑大古斯塔夫时代的荣光,势必在两条截然不同的扩展道路上,最终做出选择。那一定会是:向西,吞并丹麦控制下的挪威;而不是东进,收复俄国占领的芬兰。

    8月底,瑞典国王与议会正式宣布接受法国元帅,贝尔纳多特成为瑞典王储。然而在第二天,秘密进行了近2个月的丹麦与挪威和谈结束,丹麦国王腓特烈六世最终承认挪威赢得**,与此同时,挪威议会也将接受一位拥有丹麦王室血统的公爵作为新挪威的国王。

    至此,瑞典向西扩张的企图,在政治外交与道德法理上,被彻底堵死。

    ……

    贝尔纳多特或许永远都不会知道,就在自己想要重新审视与波兰王储的密约时,无耻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德赛,也在他背后狠狠的捅了一刀。

    阴谋与背叛也并非政治的全部涵义,时不时也会冒出一丝喜剧色彩。比如说,那位在马德里煎熬中的西班牙国王,约瑟夫陛下,试图想与赫鲁纳公爵取得和解。而已回到巴黎的西班牙王后朱莉,接受了丈夫的这一政治使命。

    “感谢王后陛下的馈赠,那条红宝石项链漂亮极了,莉蒂西雅爱不释手,每天将它戴在脖子上。可惜她有事不能参加今日使馆聚会,便让我向陛下转达她崇敬的谢意!”德赛左手反背,躬身低头,彬彬有礼的接过朱莉王后伸来的垂下玉手,将指尖轻轻齿及吻之。

    这位具有丰满体态及动人线条的西班牙王后微微一笑,微露洁白如雪的皓齿,其言行举止未曾显露丝毫宫廷贵族的矜持与骄横,反而出言谦逊,极力拉拢与德赛的关系。

    “事实上,是我和我丈夫应该感谢您,尊敬的加泰罗尼亚亲王殿下,或者是尊贵的波兰王储殿下。当您和您的军队南下途径马德里时,约瑟夫希望在王宫招待未来的元帅阁下!”

    “那是我莫大的荣幸,尊敬的王后陛下!”满脸春风的德赛早就忘记了发生在马德里王宫内的诸多不快,至始至终都以贵族的传统礼仪向马赛丝绸商的女儿大献殷勤。

    因为在于王后朱莉的交谈中得知,那位固执保守的约瑟夫国王已同意加泰罗尼亚**,而且动用王室储备,为德赛师团准备了大量给养;另外,在西班牙国王的游说下,国务大臣德乌尔基霍侯爵也不再反对自己孙女,莉蒂西雅小姐与德赛公爵的交往。

    当然,约瑟夫与朱莉所做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让里斯本成为“波拿巴西班牙”的陪都。

    已被册封为马德里宫廷夫人的雨果夫人(苏菲。雨果)陪同在西班牙王后身边,她告诉赫鲁纳公爵,自己与孩子们已准备就绪,后天将随同德赛离开巴黎,启程南下马德里。

    当西班牙王后向妹妹(黛丝蕾)与妹夫(贝尔纳多特)走去时,雨果夫人独自留下下来,她压低声音,小心谨慎的代替闺友,富歇太太向德赛提出一个请求。

    “尊敬的公爵阁下,如果的可以话,能否允许阿黛尔。富歇探望她在意大利的父亲?”

    德赛眉头一皱,显然不喜欢有人向“毒蝎”富歇求情,哪怕打着所谓的亲情牌,他冷冷的望着雨果夫人,语气不善的说道:“夫人,奥特朗特公爵依然是帝国伊利里亚行省的长官,我可不管不到。另外,您和富歇太太的恳求对象应该是皇帝陛下!”

    说完,德赛便要转身离去,却被突然发难的雨果夫人死死拽住衣角,后者苦苦向公爵哀求道:“我的朋友快要死了,她希望在临终前见到自己丈夫最后一眼!”

    雨果夫人的话并非谎言,此时的富歇太太正身患重疾,已时无多日。看在阿黛尔。富歇将成为维克多。雨果妻子的情分上,原本铁石心肠的德赛心中一软,他遥指巴黎的东南角方向,说:“我知道在富歇在弗里埃堡有一处庄园,距离巴黎仅有2小时行程,富歇和富歇一家人可以在那里相聚一段时间。此事,我会向警务大臣和皇帝陛下说明。”

    德赛最后警告说,“记住,富歇不能进入巴黎失去一步,否则,后果无法预料!”

    此时的富歇犹如落荒野犬,惶惶不可终日,放他一马也未尝不可,失去手中权势的前警务大臣,依然在秘密警察与军情局的双重严密监管中。再则,拿破仑与萨瓦里已不对富歇留有什么怨恨,德赛顺势可为其请求,借探病为由,给予他一个陪同妻子走完最后一程的机会。

    在雨果夫人的千恩万谢声中,德赛转身离开。原本,他还想等着与梅特涅见上一面,但后者始终未曾再露面,德赛认为奥地利亲王与拿破仑皇帝正在使馆密室里会晤。

    但实际上,皇帝与皇后已在半小时前,返回杜伊勒里皇宫收拾行装,准备明天巡游法国北部、比利时与荷兰等地的行程(上述两地已先后沦为帝国领土)。而梅特涅被本国驻法大使,施瓦岑贝格亲王留在使馆房间里,两人在商讨对波兰以及那位波兰王储的外交策略。

    欧洲众多的历史学家,将在19世纪上半世纪划分为两个重要时代:一个,是众多周知的拿破仑时代,从1799到1815年,百日王朝结束;另一个,则是依靠维也纳体系塑造而成的梅特涅时代从1815到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波及整个欧洲。

    以一个外交家,而非统治君主,作为一个时代的名称,在欧洲、甚至世界都极为少见,而以“花蝴蝶”为其雅号的梅特涅亲王也担当起这顶荣誉头衔。作为19世纪历史里最重要的外交家之一,奉行保守主义的梅特涅,与法国外长塔列朗,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雷,共同划定了19世纪前期欧洲发展的脉络,维持了欧洲各**国长达30多年的**统治。

    梅特涅于1773年出生于德意志的科布伦次,比拿破仑小4岁,比德赛大13岁。他出身于来因地区一个古老的家族。当梅特涅迎娶了自己的亲戚,哈布斯家族最淘气的公主,爱林诺小姐后,其所处显赫地位使他很早就进入外交界。

    期初,梅特涅在拉什塔特会议上充任奥皇代表的秘书,此后历任奥地利驻德累斯顿和柏林朝廷的大使。1806年,他突然被任命为驻巴黎大使。在那里,他表现得彬彬有礼,八面玲珑,谈笑风生,滔滔善辩,以迷人的风度赢得了拿破仑的赞赏和尊重。

    作为公认的亲法人物,梅特涅非常清楚步入暮年的奥利地那糟糕透顶的政治、军事与经济形势,经受不起雄狮拿破仑狂风骤雨般的疯狂进攻。所以,梅特涅始终站在国内保守派的立场,坚决反对查理大公的军事冒险计划,主张以和平外交替代武装反击,直到欧洲大陆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

    1809年,奥地利再度战败的事实,验证了梅特涅的远见卓识。他被奥地利皇帝又一次启用,并委任以外交大臣这一重担,全权负责与战胜国的皇帝,拿破仑达成一揽子和平协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