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王-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述的种种赞誉使得内森内心感觉到快意无比,尽管他的言行举止依然稳重又谦逊。不过有一件糟糕的事情,却令大获成功的犹太银行家如鲠在喉,寝食难安。那就是在加泰罗尼亚与阿拉贡联合王国内部,似乎隐约掀起了一股反犹主义的私潮。
摄政亲王安德鲁。德赛则是该事件的幕后黑手,而起因,却是幼弟詹姆斯引发的地中海商业银行股份纠纷案。内森原本以为,在罗斯柴尔德家族损失钱财,主动退让之后,赫鲁纳公爵便能高举轻放,保持国内已有的宽容宗教政策,与犹太商人在金融贸易领域继续合作。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在内森?罗斯柴尔德的意料之外。
一些明里暗地曾参股地中海银行的犹太商人写信给内森,诉说他们的股份被摄政王下令强行收购,尽管买卖价格还算合理,但犹太商人们正逐渐失去这个新兴地中海国家的经济话语权。
不仅如此,从今年7月开始,加泰罗尼亚…阿拉贡境内的的所有犹太商人都被要求重新登记注册,定期向当地宪兵上报他们的一切商业活动,不得隐瞒。违者,就要受到严厉处罚,甚至是被驱除出境。
8月,借助巴塞罗那的政治大清…洗,一些支持过保守贵族的犹太人遭遇逮捕,很多人被递解出境。损失最惨重的当属犹太商人控制下的巴塞罗那航运保险公司,差不多到了清盘倒闭的地步。
9月,代表赫鲁纳公爵与曼雷萨政…府的官方喉舌,《地中海箴言报》将矛头直指犹太共济会的最大金主,罗斯柴尔德家族,公然指责说“他们拥有巨额财富,他们吹嘘自己能决定战争与和平,国家的信誉由他们掌控;他们有不计其数的通信记者,他们的信使比君主王侯的还要多;政…府大臣们也受他们恩惠。他们已经、正在或准备成为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的最高统治者,想要通过金融市场的这个无形之手来控制欧洲大陆。”
尽管在加泰罗尼亚与阿拉贡地区,尚且没有出现大规模驱除与残害境内近万名犹太人的暴力事件,但压制犹太商人的种种做法已是屡见不鲜。起初,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包括内森在内,都对赫鲁纳公爵倒行逆施的行径感觉气愤填膺,他们便将希望寄托英葡联军那里,要求狠狠教训傲慢的法国贵族。
但让大家始料不及的,是德赛师团以摧枯拉朽之势,从巴达霍斯要塞一路攻下埃武拉,迫降里斯本,数万联军或战死,或被俘,逃出来的寥寥无几。一时间,英国远征军即将被法军围歼的谣言,在伦敦金融市场内部四下传播,这令掌握巨额英国政…府债卷的内森损失惨重。
不过,当英国外交大臣,理查德。威尔斯利向这位犹太银行家提出,需要动用30万英镑收买安德鲁。德赛时,内森毫不犹豫的拿出归自己掌管的家族黄金储备作为外交支持。
与此同时,共济会那边传来另一则坏消息,配合赫鲁纳公爵(波兰王储)在加泰罗尼亚的行动,欧洲最大的犹太人集聚地,华沙大公国的中北部一些城市,似乎也开始在鼓吹与策动反犹主义,犹太商人控制的当地银行首当其冲被波及。数天前,内森收到父亲老罗斯柴尔德一封密函,要求他立刻启程去里斯本,带着诚意同德赛讲和,劝说并阻止地中海与波罗的海两个新兴国家的排犹事件。
此时的内森已在内心懊悔,并做深刻自责。当初,若不是自己竭力鼓动年迈的父亲大胆放手,让年仅18岁詹姆斯到巴黎**开创事业,也不会闹出今天的麻烦事。归根结底,都是那位年轻气盛又行事不慎的弟弟主动惹上不该惹的独…裁君主,提前将罗斯柴尔德家族试图控制全欧洲金融市场的勃勃野心,完全暴露在安德鲁。德赛面前,从而引发掌权者的一系列强烈反弹。
等到自我反省与检讨后,内森必须认真琢磨如何来弥补这一过失。这位精明的犹太银行家详细研究了加泰罗尼亚…阿拉贡王国的经济发展政策,很快,他从中找到了自信能说服安德鲁。德赛停止一切反犹主义行为,继而全盘接受交易的两条重要筹码:
一个是国家的建设债卷;另一个是工业原料棉花。
内森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渠道内获知,尽管两年多来,赫鲁纳公爵南征北战,不停在西班牙与葡萄牙各地搜刮民脂民膏,还从巴黎与伦敦那里获取数亿里亚尔的战争红利,也只能勉强填补1809年以来的政…府财政亏空。预计到1811年的新年伊始,秉承赫鲁纳公爵意愿的曼雷萨内阁的财政大臣将发行高达10亿里亚尔,折合为1千万英镑的国家建设债卷。
依内森研究分析后认为,这些被运用于纺织工业、钢铁冶炼、机械制造、道路交通与桥梁架设的建设债券,在加泰罗尼亚…阿拉贡国王的数百万臣民内部充其量只能消化掉其中三成左右,而剩下的大部分,即7百万英镑的建设资金必须依靠海外的证劵交易市场来募集。其中,处于欧洲金融中心的伦敦证劵交易市场,需要承担至少5百万英镑的债卷。
尽管唐宁街已同意曼雷萨内阁的财政代表在今年年底赶赴英国,开启债卷的募集事务。但事实上,整个伦敦金融城里,无论是投资者,还是银行家,他们都对新兴的加泰罗尼亚…阿拉贡王国发行的国家债卷普遍不怎么看好,行情预测十分悲观。
甚至已有一位著名的经济评论家在《泰晤士报》金融专栏上,发出发辛辣的讽刺,公开宣称:500万英镑的国家债卷会在上市当天,将跌破面值的80%;一周之后,不到50%;至于两个月后,这个地中海国家的建设债卷将成为一张张涂有不同数字和各种颜料的废纸。
而此时此地,唯一能成功帮助赫鲁纳公爵,在伦敦金融市场上化腐朽为神奇的操纵者,只有内森和他身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
除了发行国家债卷的大难题外,加泰罗尼亚…阿格拉王国的核心产业经济,纺织工业体系中,还存在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没有一个广阔而稳定的优质棉花来源。
处于对大饥荒的担忧与恐惧,曼雷萨内阁强制规定了薯类与谷物类,以及发展畜牧业的土地使用量,必须远大于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这一基本国策,导致巴塞罗那一带的纺织工厂必须从海外市场购买3成以上的棉花作为纺织原料。到1811年下半年,随着各个棉纱厂产能的大幅度提升,棉花进口数量将占本国纺织工业总消耗量的7到8成。
不同于大英帝国拥有印度、美洲、非洲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他们随时随地可以获得充足的棉花供应。而德赛统治下这个地中海新兴国家,没有殖民地,棉花种植量也严重不足。一旦国际棉花市场有任何风吹草动,整个巴塞罗那的纺织工业将陷入“棉花饥荒”的深渊。
同样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也为赫鲁纳公爵排解缺少纺织原料的大难题。
近两年,罗斯柴尔德家族通过生活在伊斯坦布尔的犹太共济会成员帮助下,收买奥斯曼土耳其王室与地方贵族,继而成功获得了埃及、希腊等地的棉花采购专权。这种生产在地中海东部沿海的(埃及)长绒棉,不仅产量高,而且棉质好,最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纺织。
只要在即将开启的谈判中,自己适时的抛出这两个令人无法拒绝的筹码:建设债券与埃及长绒棉,不愁态度傲慢而生性多疑的赫鲁纳公爵不去接受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和平建议”。
想到这里时,内森脸上的愁容一扫而光,进而露出一丝微笑,一切都仿佛胜券在握。
不久,有人敲响了会客室的房门,一名中尉军官走了进来,并告知正在起身的犹太银行家,说赫鲁纳公爵邀请他到二楼书房一聚。
……
………………………………
第122章第122章“红盾家。。。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在宽敞明亮的书房里,内森。罗斯柴尔德第一次见到安德鲁。德赛。
“他昂首挺胸,站在案桌面前,双手背在身后,嘴角带有一丝微笑,注视的目光随着陌生造访者的身影而移动。”事后,内森在向他父亲,兄弟们叙述这次见面的场景,“德赛给予我的初次印象,他是一个英俊高大的贵族,举止优雅,气质不凡,风度翩翩,非常注意仪表,绝不是锦衣绣袍,珠光宝气的旧式贵族。他全身只有一套深蓝色校级军官制服,头发很短,和普通士兵一样。需要说明的是,那套轻骑兵制服上除了胸前悬挂一枚大勋章外,没有任何军衔等饰物,漂亮的军帽被随意搁在案桌边,仅在这点,他与巴黎的那位拿破仑皇帝很是相似。我当时在想,尽管会谈中有些麻烦,但我应能够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不过很快,内森就发现自己错了,因为他不太了解的德赛,自己对这位新近崛起的统治君主的种种认识,一切都基于家族信使们只言片语的零碎拼凑;反过来,德赛对于内森。罗斯柴尔德再“熟悉”不过。
跨越200年,穿越者曾在逗留英国期间,拜访过这位将罗斯柴尔德家族带入权势巅峰时代的著名人物的后代。出于很多目的,德赛阅读过不少相关书籍,听过同行们议论有关内森。罗斯柴尔德的丰功伟绩,很多是真实的,而有一些完全属于后人的虚构编撰。
二人初次见面,内森内心只将德赛视为一个拿破仑式的外国君主,而非一位通晓金融,心思缜密,目光敏锐的商业同行的时候,他就已经先输掉第一局。
书房左侧,有一套来自东方的黄花梨木制家具,这是德赛下令即将从这座葡萄牙宫殿搬回曼雷萨王宫的私人物品之一。(自我吐槽一句,上次以革…命的名义书中搬走了用于死人陪葬的唐三彩,被热心读者唠叨了多年,这一次,主角掠夺黄花梨木家具应该不会有错吧?)
作为慕名而来的访客,内森以下位者的谦逊姿态在行礼致敬,而德赛,则矜持又不失礼仪的表示欢迎,邀请内森一同入座纹理柔美、香气泌人的东方式“沙发”。
坐在所谓的“硬木沙发”上,犹太人感觉不怎么舒适,他更喜欢装有弹簧的意大利产松软皮革沙发。很快,内森的稍许抱怨被抛之脑后,那是他在茶几上意外看到一件自己最为熟悉的东西,一瓶威士忌酒。准确的说,是爱尔兰人纯正酿造,以大麦主要原料的爱尔兰威士忌酒,出自布什米尔酿酒厂,酒精浓度43度,年份标注为1784年,正是酒厂的创立时期。
内森喝酒的嗜好众所周知,但他最爱布什米尔厂酿造的爱尔兰威士忌,却鲜为人知,或者说,除了父兄弟弟们外,无人知晓此事。冲着这一点,犹太银行家已在心中暗叫不妙,那是因为他有了不详一种预感,眼前始终保持微笑的年轻君主对于自己的**似乎知道甚多。
拜访者的思绪立刻被打乱了,他再不像几分前那般自信。当内森用颤抖的双手,接过德赛送过来的那杯散发浓郁芬芳气息的威士忌时,犹太人有些神色恍惚,居然忘记向主人道谢。
德赛根本不在乎这点小礼节,事实上,他的表情显得很开心。数周前,德赛曾指派情报官雅克,利军情局的庞大网络,明察暗访,从一名里斯本贵族手中,高价购得这瓶1784年产的原装爱尔兰威士忌。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震慑犹太银行家,打击内森的自信心,彰显自己的实力。
这一场无声的较量,仅仅是个开端。
在掌握了比对手更多、更有利的筹码后,商人之间的谈判,没有温情脉脉,也不会矫揉造作,更不再有虚伪的客套,以及毫无头绪的闲聊。
等到威士忌一饮而尽时,德赛放下手中的高脚杯,便直奔主题,他要求,而不是请求内森和他背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协助地中海银行在伦敦金融市场,发行价值1000万英镑的国家建设债卷。这比犹太银行家原先设想的债券数额要多上一倍。
不等内森反应过来,德赛继续说道:“我知道,罗斯柴尔德先生,您的家族利用农业期货贸易,每年将在希腊与埃及两地,获取不至少1千万磅优质埃及长绒原棉,巴塞罗那的棉纺厂主们对此很感兴趣,于是他们委托我向您和您的家族提出一项建议,要求获得其中一半数量的优质原棉。但我个人以为的最好方式,是让地中海银行介入两地棉田的期货贸易。”
“您有些过分了,尊敬的亲王殿下!”内森不甘屈服的性格最终显露出来。
如果德赛提出的要求,仅仅是委托犹太银行家,在伦敦交易市场顺利发行国家债卷,或是长期购买大宗埃及长绒棉,哪怕数额多一些也不是不可以商议。只要债卷的手续费适合,原棉交易的价格令人满意,内森本人与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不会拒绝赚大钱的机会。
然而,德赛的真实目的,却是想通过地中海银行来影响,甚至是控制希腊与埃及的棉田,而不仅仅收购棉田出产的棉花,这就让内森感到极为愤怒了。家族花费数年时间,动用无数人力、财力才营造大好局面,怎么能让一个外国君主轻而易举得到。
“这绝不可能,绝不!”内森无视德赛投射而来的凌厉目光,他的态度异常强硬。
德赛收起了看似威胁的表情,他笑了笑,起身回到书案边,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走到犹太人面前,递给他看。仅仅1分钟不到,内森就已面色大变,额头上冷汗直冒。
那是这份文件记载的,不仅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关系网络图,还有他们数十年来的发家秘史,包括从老罗斯柴尔德开创家族事业以来,阿姆斯洛(老大)协助父亲在法兰克福,内森(老三)在伦敦,詹姆斯(老五)在巴黎,所罗门(老二)在维也纳,卡尔(老四)在那不勒斯,各种不为人知的绝密商业信息。
其中就有一条,居然以参与者的视角,详细记录了内森与詹姆斯两兄弟合谋,以向法兰西银行转移黄金为借口,用欺骗手段蒙蔽了法国的财政大臣,借助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秘密运输通道,成功向威灵顿指挥的英国远征军兑付了高达数百万英镑军饷。
不难想象,一旦这份文件落入巴黎的杜伊勒里宫,暴跳如雷的拿破仑皇帝,绝对会以武力强行铲除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欧洲大陆的所有势力。这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反抗的。与此同时,那些曾被罗斯柴尔德家族以不合理交易条件“欺压”过的欧洲君主,各地金融贸易同行,不仅会见死不救,还要纷纷落井下石,哪怕强大的英**方也保护不了。
作为睿智而决断的犹太商人,内森明白自己必须要做的艰难选择,他决定改弦更张,立刻低下头颅,为之前的无礼举止向摄政王亲王道歉,并代表家族放弃对埃及与希腊的棉田控制权,以期获得德赛不会向巴黎告发,或公开这份文件所记载内容的保证。
欲将胜勇追穷寇,手握大杀器的德赛显然不准备见好就收,除了进入债卷市场与获得棉田控制权的承诺外,他还要求罗斯柴尔德家族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或渗透到加泰罗尼亚…阿拉贡王国内部的金融体系,允许地中海银行收购或参股到波兰各个城市的犹太银行。
上述压榨过后,两个国家的君主还是对表情沮丧,甚至有些失魂落魄的犹太银行家抛出一根橄榄枝,作为额外的恩赐。德赛信誓旦旦的做出保证,他会劝说或取缔加泰王国与华沙大公国境内的排犹势力,清除各种反犹思潮,并鼓励欧洲各国的犹太人来到波兰生活与发展,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