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炮王 >

第119章

炮王-第119章

小说: 炮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没有哪个倒霉将军撞到枪口上,巴尔巴内格尔也不想成为第一个。

    “该死!”巴尔巴内格尔低声骂道。那是他从双筒望远镜里,看到西班牙叛军放弃了继续行军,在距离峡口5公里外的小溪边,就地安营扎寨,显然是不打算今天通过峡谷。

    10分钟后,叛军指挥官还派出多支骑兵小队,向峡口飞奔而来,看样子是准备探查地形,试探峡谷两侧是否存在伏兵。

    对此,无论是巴尔巴内格尔将军,还是他的参谋官米修斯少校都不怎么担心。百余人的骑兵队想要探查清楚整个峡谷,以及方圆10公里范围内的高山丛林,根本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西班牙叛军的巡逻队走马观花的在峡谷内外跑过一趟,感觉四下平安无事后,仅在峡谷北麓出口留下两名叛军充当前方观察哨,其余的人调转马头,匆忙回营报告。

    巴尔巴内格尔想着西班牙叛军已结束侦查行动,然而过了30分钟后,从敌方军营地里,出来一支500人左右的步兵营,步兵们身后还拽拉着2门火炮,缓慢的向峡谷走来。

    最初,隐蔽于山顶上的巴尔巴内格尔等人,偶尔听到的是西班牙叛军士兵一路而来的谈笑声,步枪刺刀的撞击声,马匹的嘶叫声,以及炮车车轮滚动于石灰石大道发出的辘辘声。

    1个多小时过后,叛军的步兵营深入峡谷2公里,各种噪杂声戛然而止。在叛军军官的大声呵斥下,500名西班牙士兵分成左右两部,等到炮火射出的轰鸣声时,他们纷纷高举步枪,对着山谷两侧的岩石与树林进行猛烈扫射。

    轰鸣的枪炮声随即惊吓林间的飞鸟走兽四下乱窜,各种怪叫声响彻整个山谷。

    叛军的火力侦察自然不会对隐藏山顶的己方士兵造成任何伤害,但能试探出两侧的山谷岩石与断崖丛林间是否埋藏有伏兵。而被四下惊吓的飞鸟虫兽,自然消除了叛军指挥官的担忧。5分钟后,叛军先头部队停止射击,拉着两门火炮继续向前行进。他们在与北部峡口的观察哨取得汇合后,在面对采石镇3公里外,就地组织前沿阵地。

    此时,巴尔巴内格尔将军心中大呼万幸,要不是北阿拉贡团的一名军士向旅部参谋官大胆谏言,并事先捕捉了一批飞鸟虫兽,等到叛军做火力侦察时释放,恐怕谨慎的叛军指挥官或许已察觉第三旅的存在。难怪拉斯蒂参谋长反复强调说,在叛军全部进入伏击圈之前,峡谷两侧的伏兵决定不能暴露位置,看看西班牙叛军的排兵布阵方式就清楚了。

    行军过程中,叛军指挥官总是有意识的把将3千多步兵推在队伍最前面,机动能力极强的骑兵则放置后面,一路紧紧尾随步兵旅至少2到3公里。即便等到安营扎寨时,步兵与骑兵依然相隔2公里。这种排兵布阵方式,显然首先考虑的是骑兵旅安危。一旦感觉风吹草动遇到伏兵,或是战事不利时,顶在最面前的步兵(含先头部队)更像是随意消耗的炮灰。

    “发报给师团指挥部,告诉西班牙叛军主力在南部峡口五公里处安营扎寨;另外,一支500人的步兵营,外加2门火炮组成的先头部队,已通过我部设伏的峡谷区域,在峡口北部一带组织前沿阵地,不排除有发动夜袭的可能。目前,敌方各支巡逻队尚未发现第三旅的存在。”参谋官米修斯少校在征询指挥官巴尔巴内格尔将军的意见后,对着身边的传令兵说道。

    由于担心惊吓逐步进入包围圈的“西班牙兔子”,第三旅与师团指挥所之间,放弃使用骑兵信使或是塔楼旗语来传递情报,而是使用化学式电报。三天前,一条长度为5公里,并用硫化橡胶包裹的通讯电缆,已事先埋设在峡谷与采石镇之间。

    继续观察一阵后,巴尔巴内格尔已确定龟缩营寨之内的西班牙叛军不再有任何动静,准备回旅部指挥官,努力消灭中午尚未吃完的半盒斯帕姆罐头。一想到这里,指挥官的心中就感觉极度恶心。自己刚进德赛军营时,曾对斯帕姆罐头美妙口感的无限赞美,早已跑到九霄云外。如果顺利的话,或许十个多小时之后,就能结束这场战斗,咬咬牙,忍忍也就过去了。

    “咦,你们怎么来了?”巴尔巴内格尔转过身,却意外望见加泰罗尼亚团的团长,马丁。拉莫斯上校,以及他的上尉副官奥拉一同走了过来。这名团长的副官手中还拎着一个小菜篮,里面散发出来的是香喷喷的烤肉味道。

    “那是鲜肉的味道,绝不是该死的斯帕姆罐头。”巴尔巴内格尔心中异常肯定的确认。

    面前的拉莫斯上校扭捏着,盯着将军面前的双筒望远镜,却不怎么开口,一个劲的使出眼色,怂恿身边副官上前说话。

    “我们的士兵抓了几只野兔,做了烤肉,想请将军您享用。”奥拉上尉察觉到巴尔巴内格尔将军的脸色不悦后,赶紧又解释说:“请放心,士兵们是在一个岩洞内部生得火,绝对没有烟雾冒出来,更不会让叛军们察觉到。”

    巴尔巴内格尔笑了笑,知道两位部下所图何事,于是解下自己胸前的双筒望远镜,顺手递给拉莫斯上校,他乐呵呵的接过奥拉上尉手中的小菜篮,头也不回的嘱咐道:“一个小时后,将它送到旅部指挥所。”

    巴尔巴内格尔将军所持有的这种双筒望远镜,是赫鲁纳公爵下发给高级军官的最新装备。德赛在巴黎逗留期间,曾深感单筒望远镜携带不方便的缺点,就派人找了一家专业眼镜店,要求为其制作一副像清晰明亮,视场大、携带方便的双筒望远镜。

    实际上,双筒望远镜早在单筒望远镜问世之后10多年就出现了,但由于前者的制作工艺复杂,从而导致成本奇高,加之双筒望远镜一直采用伽利略式的折射方式,放大率一般不能超过6倍,与价格相对低廉的单筒望远镜差不多,自然无人问津。

    德赛要求眼镜店技师采用开普勒式的折射方式,并配以特殊的棱镜系统,放大率提升到15倍,尽管成本又增加不少,每部售价高达1000法郎,但这类双筒望远镜拥有像清晰明亮,视场大、携带方便等单筒望远镜无法比拟的优良特性。

    在巴黎的眼镜店内,德赛前后订购了10部这类开普勒式双筒望远镜。为防止上述技术泄密,在离开巴黎的前一周,德赛还派人秘密绑架了为自己制作双筒望远镜的眼镜店技师及其家小,继而威逼利诱他们到千里之外的加泰罗尼亚,安家落户。

    因为数量太过稀少,这类开普勒式双筒望远镜仅配发到将军一级的高级军官,或是军情侦察局。其他军官眼馋这类稀奇玩意,唯有讨好自己的长官,闲暇时借用一二。

………………………………

第32章采石场伏击战(4,试。。。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1810年7月3日,采石镇。

    当加利西亚率领的6千多名西班牙叛军行至峡口南部时,德赛师团的工兵营早在前一天,已构筑完包裹整个采石镇的环形防御体系。

    为避免过早暴露实力,30门火炮都被隐藏在采石镇的房屋内,并依据火炮口径大小与射程远近,加以不同位置的配置。一旦战斗打响,当步兵请求炮火支援时,炮手们只需将面向战场一侧的松动墙体轻轻掀开,显露出炮口,便能按照预先划定的区域向目标开火。

    步兵胸墙依然是传统砖石瓦砾堆砌,胸墙前方60码处架设了内层铁丝网(滑膛枪的最佳射程),外层铁丝网则距离胸墙100码(滑膛枪的实际射程),内外层铁丝网都挂有空罐头盒,这是实战演练过后被证实的极佳示警器。工兵营还在两道铁丝网之间开挖了一条环形壕沟,宽五米,深两米,不仅为防范步兵冲锋,更能迟缓与抵御骑兵突袭的速度。

    此外,工兵营还参照棱堡防御设计,将开挖壕沟所得土石,一部分用垫高内层铁丝网与胸墙之间的空间,为士兵获取最佳射击视野;余下的土石,则在环形壕沟外层形成一道向采石镇方向逐步爬升的斜坡,这是一个极度阴险的诱敌陷阱。

    火炮、士兵、胸墙、宽而深的防步兵壕沟、双道支架式铁丝网,外加布置在开阔地向上爬升的诱敌斜坡,组成一道坚不可摧的“德赛式”防御体系。

    但这些在德赛心中还不算完美,似乎缺少最前沿阵地的大片雷场。然而,师团长的这项提议遭遇参谋部的无情否决,理由是在部队反击时清场不便,太容易造成己方误伤。

    傍晚时分,在得知前头步兵营已占领峡口北麓通道,并通过火力侦察整个峡谷地带没有任何伏兵后,加利西亚感觉自己之前的谨慎似乎过了头。另外,他从“英国间谍”那里也再度传来好消息,称德赛师团主力已在数天前离开巴达霍斯,仅留下少量部队防御该要塞。如今的德赛师团正在葡萄牙境内翻山越岭,遇水架桥,目标所指埃武拉城。

    所以,即便法国人在获知采石镇被袭的战况后,梅尔达城内的守军也不可能在一周之内请到任何援军。听闻过后,加利西亚大感欣喜,他果断抛弃自己原先谨小慎微的做法,随即派出3个步兵营和1个骑兵团,两千余人在天黑之前穿过峡谷,抵达先头营的前沿阵地。

    晚上8时,加利西亚又派出他那机警过人的副官,佛拉维奥上尉带领一队精锐执行一项特殊的使命:在深夜时分,带领少量尖兵向采石镇守军做一次试探性进攻,务必让水兵营的指挥官相信这不是普通游击队的袭扰战,而是西班牙正规军的大举进攻,以便向梅尔达方向请求增派援军,继而在明天将所有法国人一并加以围歼。

    夜幕降临,天空中星月无光,整个采石镇都笼罩在黑暗之中,正适合偷袭。

    佛拉维奥上尉从前头部队中召集了50多名自愿出战的步兵,他们手执插上刺刀的滑膛枪,排出100米左右的散兵线,弯着腰,一路蹑手蹑脚,小心翼翼的向法国水兵营的阵地前沿摸过来。

    40分钟后,数十名叛军沿着斜坡慢慢上行,悄无声息的靠近最外层铁丝网。一名叛军士兵显然是立功心切,又太过于急躁,仅望见对面的法国哨兵没有什么动静,便不等长官手势,直接扔下滑膛枪,撸起袖子,使出吃奶的劲,去双手攀拉法国人的铁丝网。

    其结果可想而之,铁丝网上那些密密麻麻的锋利倒钩,就一下扯去倒霉蛋手掌心上的大片血肉。一阵钻心的巨痛让叛军士兵难以忍受,差点疼昏过去。叛军士兵赶紧松开攀拉的带刺铁丝,鲜血直流的双手还捂住口鼻,强忍着痛疼,是不想被法国人察觉声响。可终究只是徒劳,悬挂在铁丝网上的众多空罐头盒,此时已上下翻滚起来,发出叮叮当当的示警声。

    法国士兵的反应相当迅速,阵地前沿的篝火带尚未点燃,一排排密集的子弹已呼啸而来,当即将几名叛军士兵打翻在地,尸体还挂在坚固的铁丝网上,左右迎风摇摆着。

    “撤退!全部撤退!”见这次侦察行动已完全暴露,佛拉维奥上尉赶紧下令后撤。一行人转头狂奔1000米后,发现既没有追兵跟上,也没有火炮声响起,这才放缓了脚步。

    众人回到前沿阵地时,佛拉维奥上尉喘着粗气问道:“刚才,是哪个混蛋首先暴露的!”

    数十道愤怒的目光,齐刷刷的指向同一个人。

    很快,带着一张雀斑脸的蒂亚斯从人群中钻了出来,他怯生生的高举双手,摆出一副“我是无辜的”投降架势,试图凭借一双血肉模糊的手掌博得带队长官的有限同情。

    但蒂亚斯失望了。暴跳如雷的佛拉维奥上尉一脚将坏事士兵踢翻在地,随即又让其他人拳打脚踢好一阵,直到蒂亚斯奄奄一息时,这才勉强停下里。

    “将这个混蛋丢到辎重队里看守大车!”临走前,佛拉维奥上尉丢下一句话。若非加利西亚将军交代的试探任务已差不多完成,否则,他一定会送士兵蒂亚斯上军事法庭。

    午夜时分,在收到副官的汇报后,加利西亚越发相信自己的判断,与英国人情报的准确性。采石镇的法国水兵营没有火炮,兵力严重不足,仅有梅里达城的2千多驻军可以增援。

    当确信明天的胜利已变得唾手可得时,加利西亚的野心进而膨胀起来,他当即调整了原有的作战方案,将拿下采石镇后试探攻击梅里达城,变成夺取梅里达城为最终目标。

    ……

    西班牙叛军的偷袭侦察早在德赛等人的预料之中,事实上,第三旅也在昨天下午向师团指挥所发来警示电报。不过,西班牙人仅派出50多人的小股侦察部队,又没有后应掩护大队,而且一触即退,根本不做任何纠缠,这一番举动就耐人寻味了。

    与步兵1旅配合作战的德斯努埃特将军,手指指挥所地面躺着的几具叛军尸体,粗声粗气询问身边的德尔尼将军:“这些西班牙笨蛋想干什么?一次徒劳无益的侦察,还是其他的?”

    未等德尔尼将军说话,参谋长拉斯蒂从外面走了进来,他当下接过话题,笑着说道:“当然,不只是为了侦察我方阵地兵力数量,是否存在火炮这么简单,更多的是要我们发现这些身穿西班牙叛军制服的尸体,最好连夜向身后的梅尔达城守军拼命求援。

    我们的英国朋友发出的各种利好消息,加之第三旅在峡谷的成功潜伏,都令叛军指挥官确信:他已经有了足够的把握去占领采石镇与附近的梅尔达城。所以,加利西亚才如此大胆,希望通过这场夜袭,来调动梅尔达城守军增援采石镇的水兵营,凭借他的优势兵力聚而歼之。”

    “呵呵,原来如此。那我们下一步怎么办?”德斯努埃特将军追问道。

    拉斯蒂笑而不语,德尔尼旅长顺着师团参谋长的思路想了想,接着说道:“当然是派出信使,大张旗鼓的从梅尔达城借调1千5百名援兵。嘿嘿,在明天的第一战中,我的旅就可以出战2200人,另外的人可躲在胸墙后负责填装子弹,不至于吓怕进攻中的西班牙叛军。”

    拉斯蒂点点头,继而补充道:“另外,还可以让克勒中校拉出3门4磅火炮,组织一个叛军视野可见的火炮阵地。既然是演戏,就要演全套。德斯努埃特将军,明天上午派一支小队骑兵在峡口一带兜两圈,装装样子,算是探探敌方虚实。”

    两位旅长点头称是,分头回营部署。

    ……

    蒂亚斯觉得自己很倒霉,自从在巴罗斯镇遇到那个叫戈麦斯的老爷后便一直如此。

    起先是贪杯,蒂亚斯被加的斯的信使灌醉,等到在房间昏天暗地的苏醒过来时,却发现自己身上的一套军服扒得一干二净,还被人捆绑起来塞到床下。

    蒂亚斯费劲气力磨破了绳索,光着上身冲出旅店时,居然遇到一群参与哗变的士兵,赤手空拳的他又被叛乱士兵一路裹挟着,继而围攻起司令部。

    好不容易摆脱叛乱者的纠缠,当蒂亚斯远远望见自己的老大阿隆索少校时,一阵欢呼声过后,却换来数门火炮发射而来的密集霰弹,打得身边叛军血肉横飞,亏得蒂亚斯反应及时,躲到一个磨盘后面充当掩体,这才幸免于难。

    第二天,枪炮声逐渐平息,叛乱者与镇压者双方开始和谈。官兵们被允许自愿选择,是投靠贵族三人团,还是加入加利西亚将军的北上兵团。蒂亚斯反复思量后,毅然选择了后者。

    没办法,一切都因蒂亚斯贪杯误事,放跑了假冒信使,并让那位“戈麦斯老爷“有机会冒充普通士兵在巴罗斯镇上,煽动一场大规模军事叛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