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末世从封王开始 >

第98章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98章

小说: 末世从封王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是思考得多,薛宝筠就越清楚,丈夫如今的威望有多高,废立王妃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当薛宝筠放心时,一旁的黄蓉蓉却摸不着头脑。
  不就是排练了个曲子吗?用得着这样郑重其事的说?
  刚才的一番话她听不懂,但一旁的林静玉却知其中深意,但这对她来说不重要。
  就在这时,只听黄蓉蓉嘟囔道:“王爷,别耽搁时间了,臣妾还想看耍戏法呢!”
  听到这话,薛宝筠不由笑道:“蓉蓉,你未免也太着急了,难打我和王爷说两句话你都等不得?”
  若是以往,薛宝筠说这话一定会阴阳怪气,但此刻她是真的开玩笑。
  如今她反倒觉得,黄蓉蓉傻乎乎的样子也挺可爱,至少比心思深处的林静玉好得多。
  赵延洵也笑着说道:“好,咱们入座吧!”
  中秋佳节,月圆之夜。
  他们这个小家庭,便在这桃花岛上,观赏着舞乐团聚了。


第230章 人不圆
  皓月当空,桃花岛犹如人间仙境。
  赵延洵与三位王妃,吃吃喝喝看着演出,闲聊着好不惬意。
  “王爷,我想爹娘了!”
  赵延洵怀中,黄蓉蓉冷不丁冒出的一句话,让正与薛宝筠说笑的赵延洵,心里顿时空了许多。
  不只是他,一旁的薛宝筠和林静玉,此刻也是同样的感觉。
  他们虽然组成了小家,但王府之内建立的情感,那比得上之前十几年的身后。
  毕竟就在半年多天,她们三个女人还待字闺中,是爹娘和长辈的心头肉呢。
  此刻,赵延洵吟出了前世的一句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初闻不知句中意,再念已是诗中人,这下赵延洵总算明白,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事实上,赵延洵脑子里此刻还想起另一句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无论古今,无论东西南北,看到的都是同一轮明月。
  月色皎洁,此刻千里之外的京城,同样有人透过窗户,看着千里之外的明月。
  因为丧尸爆发,物资的转运几乎停滞,也就是最近两个月才缓慢恢复。
  京城百姓的日子,依旧十分艰苦。
  就连达官权贵们,日子也过得不太舒坦,但皇宫里的生活水准还是不错。
  咸福宫内,烛火通明。
  刚刚才送走皇帝,此刻端妃静坐在诸位上,面前是还未动过的菜肴糕点。
  “这些东西不吃可惜了,拿去给咱宫里的人分了吧!”端妃平静道。
  一旁侍奉的灵素不担忧道:“娘娘,您还没吃呢!”
  叹了口气,端妃摇摇头道:“本宫吃不下啊!”
  “你说洵儿他,是不是也在看着天上的明月?”
  灵素侍奉端妃多年,自然知晓她此刻想的是什么,于是说道:“娘娘您就放心吧,王爷他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平安无事!”
  “如今各地逐渐传来消息,虽然情势危急,但局面总算在慢慢好转,娘娘与王爷必然还能见面!”
  灵素的话虽然有些道理,但此刻端妃却不太能听进去。
  只见端妃眼眶泛泪,略带更咽说道:“本宫要是不去争那太子位,求皇上把洵儿留在京城,我母子也就不必分隔了!”
  就在刚才,端妃还在劝解抱怨时局的皇帝,但此刻她也成了需要安慰的人。
  灵素一时无言,她知道自己不能继续再往下说,不能让主子暴露太多软弱。
  看见端妃软弱的一面,对灵素来说可不是件好事。
  事实上,端妃也知适可而止,她本就是内心极其强大的人。
  很快她便擦去泪水,恢复皇妃仪态之后,便对灵素道:“把这些东西收下去,分给他们吧!”
  “是,奴婢替他们谢过娘娘恩典!”灵素叩头道。
  很快,灵素就从殿外召来了几个宫女,吩咐她们把桌上的菜肴撤了出去。
  “你也出去吧,本宫一个人待会儿!”
  灵素连忙点头,然后便从大殿内退了出去。
  待灵素离开后,端妃才从位置上起身,走到了一旁的窗户边。
  感受夜晚的凉风,抬头看着天空皎洁的明月,端妃呢喃道:“你害了我两个儿子,今天……我让你尝尝这苦头儿!”
  …………
  皇宫外东南方向,相距约莫五里处,这里乃是太子所居住的东宫。
  李选侍坐在寝宫内,独守空房的她脸色阴冷,让旁边侍奉的宫女们胆战心惊。
  自两年前太子妃薨逝,她就成了东宫内位份最高的女人,每逢佳节的都是她陪着太子。
  可近几个月来,东宫内进了不少新人,让李素欣和太子的关系疏忽了不少。
  为此,李素欣没少进宫里,去向皇后也是自己姑姑的抱怨,但皇后也只能简单安慰她几句。
  如今形势大变,在赵延洵被赶出京城后,赵延隽的储位便稳如泰山,自然不再需要依靠皇后的帮助。
  虽然道理就是这样,但李素欣还是觉得难受。
  于是她只能寄希望于,皇后姑姑能为自己定下太子妃的位置,如此失去宠爱也就能接受一些。
  但落实太子妃这事,几个月过去却毫无动静,想到这里李素欣心里就更不爽了。
  “殿下今天召了几个狐媚子?”李素欣冷声问道。
  一旁的心腹女官思索一番后,答道:“回娘娘,好像有七个,都是下面大臣进献的!”
  “哼,这些狐狸精,迟早不得好死!”李素欣咒骂道。
  紧接着她又问道:“今天那些狗道士,是不是又送了丹药?”
  “这……奴婢不知!”
  “不知?是不知还是不敢说?连你也瞒我?”李素欣大怒。
  答话的女官立马扑在地上:“娘娘,奴婢是怕您置气,所以……”
  “所以你就替本宫做主,有消息也瞒住本宫?”李素欣语气越发森寒。
  “奴婢不敢,娘娘恕罪……”
  这边李素欣正拿婢女撒气,而另一边的太子寝宫内,此刻正权势着什么叫活色生香。
  当了这么多年太子,赵延隽一直都战战兢兢,整个人处于极度压抑中。
  如今储位稳固,他才敢稍微放松一下。
  没错,即便已经开起了无遮大会,在赵延隽看来依然是稍稍放松。
  因为在他看来,往后这天下都是他的,玩几个女人根本不算大事。
  可惜人力有尽,面对此刻寝宫内七位角色,赵延隽很快便到了有心无力的状态。
  “殿下……”
  看着眼前绝美女人婉转的声音,赵延隽心头又是一阵火热,随后道:“把丹药拿来!”
  丹药效果很好,这是赵延隽多次使用后得出的结论。
  但他却不想总是依靠但要,所以他尽可能少的用这玩意儿,可惜这时候他实在忍不住了。
  没一会儿,一名宫女小心翼翼,捧着一个小匣子来到榻前。
  打开匣子,里面正躺着一颗红灿灿的但要,赵延隽抓起后直接扔进了嘴里。
  这是最后一次了……赵延隽如此告诫自己。
  没一会儿,丹药便开始起作用,他的下半身变得火热起来。
  一时间,宫殿内春色无边,传出了一阵阵尖叫和喘息声。
  宫殿之外,侍奉的太监和宫女们,自动忽略了殿内的声音,而是抬头望向了天上明月。
  看着不断飘过的薄薄云雾,宫人们的心思也飞到了百里千里之外,想念起了自己的家人。
  偏偏就在这时,宫殿内传出来一声凄厉的惨叫声。


第231章 皇帝问疾
  宫殿内传出的叫声,只是打断了外面太监的思索,却没能让他们的感到不对劲。
  近期以来,太子殿下玩得比较开,发出这样的叫声并不稀奇。
  可紧接着,只听殿内大喊道:“来人,快来人……传太医,殿下出事了!”
  听到这急促的叫喊声,外面的太监才意识到里面出事了,于是离开打开宫门从里面冲去。
  只见里面七个赤身裸体的女人,此刻正围在榻边,中间则是躺着的太子殿下。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总管太监慌忙问道。
  众女此刻已被吓傻,在这太监连番询逼问后,才有人答话道:“殿下他吐血了,现在晕过去了!”
  果然此时,榻上被褥上以及某些女人的身上,都能看到鲜艳的血迹。
  太子出事,总管太监顿时眼前一黑,差点儿没当场去世。
  “快,快去传太医,并赶紧通知娘娘!”总管太监慌忙吩咐道。
  有了这道命令,太监宫女们才各行其是,总算有了个做事的章程。
  看着眼前几位,总管太监厉声呵斥道:“你们几个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把殿下扶正躺好!”
  于是这几名绝色才慌慌张张,把斜躺着的赵延隽扶正,并小心翼翼替他穿上了内衣盖上了杯子。
  在这个过程中,赵延隽又吐了几大口血,看得众人是战战兢兢。
  五分钟后李素欣赶了过来,第一件事就是把殿内的七个女人抓起来。
  十分钟后,两名太医急匆匆赶了过来,然后便开始给赵延隽诊断起来。
  这两人又是把脉,又是掀开被子查看身体,短短时间内搞了许多花样。
  十几分钟后,两名太医眼中出现了凝重之色,他们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相同的结论。
  “两位太医,殿下病状如何?”李素欣上前问道。
  “娘娘,殿下这是气血攻心,血气迸发……”
  紧接着,两名太医解释了一大堆专业术语,听得李素欣完全懵逼。
  待太医把话说完后,李素欣紧接着问道:“那殿下的何事能痊愈?”
  “这……臣二人医术不精,却是无法预料!”
  事实上,他们不是医术不精,结果他们已经知道,但却不敢从自己嘴里说出来。
  紧接着,另一位太医便说道:“娘娘,还是速从太医院请人过来,让诸太医为殿下一同会诊才是!”
  如此一来,赵延隽出了事,责任就可以由大家一起背。
  此时李素欣也慌了,她能感觉到丈夫情况很危急,于是她听取了太医的建议,立即就派人去皇城请太医。
  做完这些,李素欣才来到了那七名少女面前,此刻这些人都已穿上了的衣服。
  只见李素欣快步走近后,直接扇了前面几人耳光,一边打一边还骂着“贱货”。
  再说另一头,东宫派出的人足足花了二十多分钟,才赶到了太医院内。
  但简单说明情况,并带着几个太医过来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
  然后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当这些太医查看病情后,也都没有急着开药的,而是做了东宫两名太医一样的事……求援。
  于是东宫又第二次派人去了太医院,终于把太医院两位院判都裹胁了去。
  与此同时,太子出事的消息,此刻也惊动了皇帝赵永铖。
  太子是国本,太子出事等于国家出事,是非常严重的事件。
  更何况如今丧尸危机,大晋朝廷本就风雨飘摇,太子储君的安危就更加重要。
  赵永铖立刻派了人去打探情况,不到半个时辰消息便传了回来。
  得知太子命悬一线,赵永铖彻底坐不住了,立刻便命人安排出宫,他要亲自去看看。
  但皇帝出宫又那是那么容易,各种准备完毕后,又是一个时辰过去了。
  当皇帝龙辇走出皇宫时,天都已经蒙蒙亮了,半夜未睡的赵永铖眼眶血红。
  皇帝出行,沿途一片都已被戒严,以保证皇帝的绝对安全。
  事实上,能在天亮时就完成出行安排,这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
  约莫用了二十分钟,龙辇出现在东宫大门外,禁军已将此地围得水泄不通。
  太子府的属官,此刻全都等候在大门外,见到皇帝这些人全都跪地拜见。
  “臣等叩见皇上!”
  无视了这些人,身着黑底景丝龙袍的赵永铖,直接迈步往太子府内走去。
  官员们立刻跟了上来,在前方小心将皇帝引导至太子寝宫。
  事实上,赵永铖对这里很熟悉,二十多年前他就是从这地方走出去的。
  来到寝宫外,听着里面断断续续传出的抽泣声,赵永铖停下了脚步。
  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赵永铖此刻竟感到害怕,他害怕踏进前面那道大门。
  除了寝宫里的声音,大殿外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尽可能小心,生怕在这个时候触怒了皇帝。
  最终,赵永铖还是迈动了脚步,只不过此刻他的步伐有些虚浮。
  几名太监立刻上前,想要搀扶却被皇帝甩开,于是他们只能紧紧跟着,然后一路进了秦公内。
  太子寝宫内,此刻挤了一大堆人。
  有太医,有太子的妃嫔,还有太子的儿女,哭声就是由后两者发出的。
  “叩见皇上!”
  见到皇帝到来,寝宫内所有人都下拜行礼
  赵永铖还是无视了这些人,径直往床边走了去,便看见床上赵延隽毫无血色的面容。
  这让赵永铖心头一痛,然后心里便涌出了恐惧。
  他在担心儿子,更是在担心江山社稷。
  在赵延洵封王就藩后,赵永铖就放弃了废立太子的想法,自然也就转变了对赵延隽的态度。
  更何况的如今丧尸爆发,更没有更换太子的可能,赵永铖已经从心里接受了赵延隽当接班人。
  他本以为,皇位也就这样传下去了,谁知道竟会出现这般变故。
  “延隽,延隽……”
  靠近床边,赵永铖一连喊了两声,床上的赵延隽毫无回应。
  没有回应也就罢了,谁知赵永铖转身的一刻,从赵延隽嘴里又涌出了两口鲜血。
  见此一幕,赵永铖便知道,情况比自己想象中还要严重。
  太医战战兢兢慌忙上前,拿着毛巾替赵延隽擦拭着血迹,这是为数不多能做的。
  盯着这些太医,赵永铖沉声道:“太子情况如何?”


第232章 罪在朕躬
  皇帝询问,太医们面面相觑,但没有一个人出来说话。
  此刻当人不会有人说话,因为谁也不敢告诉皇帝,他们只能让太子等死。
  其他人都能装哑巴,但太医院院正张明凤却不能。
  在皇帝目光注视下,他只能颤颤巍巍道:“回禀皇上,太子他心脉逆转,血气攻心,已是万分危急!”
  “如何医治,你们可有对策?”赵永铖不耐烦道。
  “经众太医会诊,臣等已开出了调理气血的方子,刚才已让殿下进了一剂!”
  张明凤战战兢兢,昨夜他根本就不当值,但还是被两位下属裹挟进来,如今竟成了所有人的挡箭牌。
  但他说的全是套话,赵永铖干脆直接问道:“太子多久能痊愈?”
  这话可就不能乱答了,张明凤思索一番后,便直接跪地叩首道:“臣等无能,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一众太医尽皆下跪,他们确实医治不好太子,主动请罪比被问罪要好。
  尽人事听天命,这话一出赵永铖瞬间明白,太子这条命救不回来了。
  “就没有别的办法?”赵永铖伏下身子,看向面前跪着的太医问道,语气中充满了不甘心。
  “请皇上恕罪,臣等必当竭力而为!”
  最后的希望被掐灭,赵永铖顿觉眼前一黑,整个人就往后倒了去。
  好在周遭人多,见此情形靠近的太医和太监,立马上前将赵永铖给扶住。
  “皇上,皇上……”
  张明凤一脸唤了几声,赵永铖才悠悠醒转,眼神中充满了绝望。
  “皇上,保重龙体啊,您可不能有个闪失!”
  被人扶到椅子上坐下,赵永铖缓缓恢复过来,此刻的他只能接受事实。
  沉默了好一会儿,赵永铖才开口道:“你们好生医治太子!”
  言罢,赵永铖朝身旁太监招了招手,后者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