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末世从封王开始 >

第85章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85章

小说: 末世从封王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去水桶处喝水,有人往擦拭起手中兵器,还有人从柜子里找食物。
  看着这一切,刘山表情严肃道:“列队!”
  这是正儿八经的军令,所有人都条件反射一般,几息之间列队站好。
  “马志,冯方昨晚的事,你二人该当何罪?”刘山表情森冷道。
  被点到的两人,正是丧尸袭扰时,负责在车顶放哨的两人。
  被点到的两人低下头去,他们本想为自己辩解,可在一众兄弟们的注视下,嘴巴里有话也只能憋回去。
  “我们是在什么地方?这是在城外!”
  “为什么让你们到车顶上去?不就是因为城外有怪物,时刻都可能有危险?”
  “可你们干的什么事?打瞌睡?你们是想把兄弟们都害死?”
  听到刘山的训斥,马志冯方脸色涨红,扑通一声直接跪在了地上。
  “小的有罪,请大人惩处!”
  毕竟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刘山也不想惩罚过重,于是他问向众人道:“你们来说说,该怎么处罚他没?”
  现场沉默几息后,才有人问道:“大人,按军法他们这算是玩忽职守,虽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也是要打三十军棍的!”
  三十军棍,真要按照这个执行,马志冯方二人只怕要躺一两个月。
  所以此刻,马志二人面色大变,但却一句求饶的话都不敢说。
  却听刚才说话那人接着说道:“可是现在这情况,打了他们军棍反倒拖累咱们,要不先给他们记上或是戴罪立功也可!”
  马志二人悄悄抬头,目光中露出希冀的光。
  “倒也有些道理,打了军棍反倒是累赘,你们说呢?”
  在场众人纷纷点头,毕竟都是一个队里的兄弟,自然不愿意看兄弟倒霉。
  “好,既然大家都是这意思,那就暂且把账给你们记上,后面要是再敢犯事,那就一并处罚!”
  听得这话,马志二人顿时叩头道:“多谢大人!”
  “要谢就谢兄弟们,他们差点儿被你二人害死,还希望对你们重新处罚,想想自己怎么对得起兄弟们!”刘山冷着脸说到。
  把这件事上纲上线来说,其目的就是要警告所有人,现在他都没目的已经达到。
  “吃了早饭,你们两个下车去,把外面的尸体搬远些!”刘山望着马志二人说道。
  尸体胡乱散落在兵车旁,散发出的气味儿实在难闻,要是传染了疫病便是大麻烦。
  这算是对马志二人的惩罚,在吃过早饭之后,这两人便老老实实下车去了。
  在他们离开前,刘山提醒他们要小心,毕竟李二夏的事情还没过去多久。
  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当马志二人正在搬运尸体时,耳边却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
  二人回头,发现来人是王府侍卫,想来又是出城清理怪物的。
  走到近前,看到地上二十来具尸体,胡大彪发出了惊讶的声音。
  “这些都是你们杀的?”
  马志连忙答道:“回大人话,正是我等击杀!”
  此刻兵车内,刘山也看到了过来的胡大彪,于是他立马从车里赶了出来。
  “卑职见过大人!”
  胡大彪跃下马背,走到尸体面前一番查看,然后才点了点头。
  这些尸体,每一具都好几个伤口,不如侍卫们击杀得果断,一看就是普通士兵的手段。
  胡大彪转头去,不解问道:“昨夜怎会冒出这么多怪物?”
  他们把附近一片清理得很干净,按道理说不应该会有这么多丧尸。
  “大人,看来还得把这一片搜一遍!”一名小旗官说道。
  胡大彪点头后,才问刘山道:“昨夜的怪物,是从那个方向出来的?”
  刘山一番回忆后,才指了林子的一个方向,然后胡大彪便向手下人努了努嘴。
  几名小旗官带着部下,便直接往林子方向搜了去。
  之前他们清理这片地方,主要都集中官道两侧,通过制造声音的办法吸引丧尸,所以未曾进入林子里搜索,那样办事儿的效率太低。
  胡大彪往官道一侧的开阔地走去,那边中的是大片的麦子,此刻已是一片金黄。
  在胡大彪的示意下,刘山让手下人各行其是后,其本人便快步来到了麦地旁边。
  “我是侍卫司总旗胡大彪,你叫什么名字?”胡大彪回头问道。
  “小的刘山!”
  “昨夜你们遇袭,也怪我们没有清理干净,对不住了!”胡大彪极为真诚道。
  这反倒让刘山有些受宠若惊,侍卫司的总旗,地位比兵马司的百户还要高,居然向他一个区区小旗告罪,
  胡大彪就是这样耿直的人,这事他确实有一定责任。
  若不是他确保丧尸密度降低,城内根本不会在此地派驻兵车,也不会即将着手开展秋收。
  今天,如果不能再次确保安全,胡大彪会重新向上司反馈,暂停这边的秋收以及撤回兵车。
  “总旗大人言重了,城外本就危险难测,这事儿谁也预料不道!”刘山谨慎答道。
  胡大彪没有多说,而是看向了前方的麦地。
  麦子金黄,已经到了快收获的时候,这是元阳城得以维持的希望。
  “再过十天半个月,城内就会派出收割队伍,到时候你们可得看顾住了!”
  “到时候怪物出现,你们可得主动出击,别让怪物伤了收割队的人!”
  说到这里,胡大彪笑着说道:“北城杨青你知道吧?他带着手下的人,依靠军阵已经杀了好些怪物!”
  被赵延洵亲自夸奖的人,刘山当然知道,胡大彪刚才这番话,可以说给他带来了巨大压力。


第199章 情况汇报
  谨身殿偏厅内,赵延洵站在一处沙盘前。
  陈安明和另外两名官员,正在沙盘上标记各种东西,让元阳周边的更加清晰。
  而此刻偏厅内,还有王府的两位长史,以及综合负责城内事务的成文光。
  “殿下,元阳西南土地开阔,一直延伸到元县去,耕种土地足足有数万亩!”
  赵延洵平静看着,数万亩地听起来虽多,但能够利用起来的却不太多。
  通过这几天的反馈来看,往南的方向丧尸密度明显更大,以至于出现了好几拨反弹。
  “按现在的实控范围,元阳以南连五千亩都没有,连郡治范围都没出,元县的就不要去想了!”赵延洵沉声道。
  他说的是事实,所以陈安明也无法反驳,于是他只能继续往下讲。
  “元阳东南方,因为山脉阻挡,再有灞河隔绝,郡治之内仅有两千亩地,也到了该收成的时候!”
  这次陈安明学乖了,干脆不提其他县的情况,而是只说郡治之内。
  见赵延洵不说话,陈安明才接着说道:“而在元阳以北,怪物即便已被扫平,实控土地约有三千余亩!”
  至于元阳以西,因为有灞河隔绝,所以土地不是特别多,也就没有讲述的必要。
  “城内这么多人要活下去,要想粮食供应不断,就必须要把外面地里的粮食弄进来!”
  说完这话,赵延洵退到了椅子上,然后问道:“关于此事,你认为时机是否到了?”
  包括陈安明在内的三名官员,都是原陇右都司的人,出城清理丧尸的情况都由他们汇总。
  所以赵延洵才会听取陈安明的看法,让他评估如今城外的安全程度,因为城外丧尸的情况他们很清楚。
  事实上,经过最近一段时间出城作战,赵延洵已经迫切想建立专门官署机构,来管理军情和军中相应事务。
  官署的名字他都已经想好了,就叫枢密院。
  听到赵延洵问话,陈安明缓缓道:“殿下,按统一汇总的情况来看,现在已经可以着手秋收,城外的怪物是啥不光的,只能多加巡查清理!”
  “但臣以为……在推行秋收同时,还得从砍伐树木和竹子,制作一应军械!”
  陈安明知道,关于秋收的一应事务,肯定是由王府长史落实。
  既然自己不能主导,那就干脆接机提出建议,相当于是为军队发声。
  见赵延洵面露思索,陈安明才接着说道:“殿下,城内人力众多,只要稍微分配一些人手,就可以保证军械制造,到时候便可招募更多兵卒!”
  “工匠们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维持生产,以免手艺生疏了!”
  一人计短多人计长,作为一个势力的首脑,赵延洵已经意识到广开言路的重要性。
  陈安明话讲完后,赵延洵又问向一侧几名文官道:“对此,你们怎么看?”
  成文光正想发言,却见关和泰抢先开口道:“殿下,陈大人的建议,臣以为有些道理!”
  “城内有数万劳力,就元阳周边这些田地,着实也用不了这么些人,倒不如按陈大人所说,派些人砍树伐竹以供军需!”
  “军队强盛,才能扫清怪物,才能救更多人,才能让咱们活下去!”
  见关和泰说完,赵延洵又把目光扫向其余两人。
  “臣无异议!”周承平答道。
  即便是他这样清流的人,也知道如今军队的重要性,所以不会阻挠军队发展。
  两位王府长史都达成了一致,成文光自然也不会异议,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好,出城秋收和砍树的人员招募,就由成卿来办!”
  差事落到了自己头上,让成文光有些错愕,这种大事怎么也该两位长史来牵头吧。
  “臣领命!”成文光答道。
  赵延洵端起一旁的茶杯,而后说道:“一定要招募青壮,年老的人不要,出去了容易送命!”
  经过这些天营救幸存者,他的实控人口已经达到了五万二,但对赵延洵来说每一个人口还是很重要。
  从元阳近郊救回近千人,虽然听起来挺多,但丧尸没有爆发时,元阳近郊生活却着几万人,存活率实际上极低。
  “是!”成文光再度领命。
  其实也就没什么事了,于是赵延洵便沉声道:“你们各项事务繁忙,关长史留下,其余人都各自去忙吧!”
  众臣向赵延洵行礼后,才躬身退出了大殿,唯留关和泰满心深沉站在原地。
  赵延洵从椅子上起身,往一旁的置物架走了去,上面放着一把装饰古朴的刀。
  这刀正是系统所赐的陨铁宝刀,可惜还没参加过实战,但质量确实是没得说。
  将刀从鞘中抽出一截,只听赵延洵沉声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军队之重要,在如今更是不言而喻!”
  关和泰有些不明就里,于是他只能应答道:“殿下所言极是!”
  赵延洵却接着说道:“如今王府下辖兵卒众多,但确没有统一管理的衙门,本王深以为不妥!”
  听到这里,关和泰猜到了赵延洵接下来要说什么,于是他干脆不插话了。
  “所以本王决定成立枢密院,但这枢密院却差一位能力出众,能为本王信任的主官!”
  这话一出,赵延洵的目的已经呼之欲出了。
  但让关和泰不明白的是,自己明明是一介文官,为何要让自己出任武职,这不明显乱套了吗。
  “殿下,莫非是要臣出任?”
  收刀入鞘,赵延洵转过身来,徐徐说道:“你是王府老人,本身能力出众,本王觉得你很合适!”
  “臣乃一介文官,手无缚鸡之力,怕是难担此重任!”关和泰苦笑道。
  他这还算好的,若是些清流过头的官员,直接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羞辱。
  毕竟堂堂读书人,怎么能去做臭丘八呢!
  “又不是让你上阵拼杀,你只需管好军中日常事务即可!”赵延洵平静道。
  “殿下,臣……”
  “不必多说,你是最合适的人选,莫要让本王失望!”
  赵延洵把话说到了这一步,即便关和泰心中有些抵触,但也只能依王命行事。
  “臣领命!”


第200章 招募
  成光能依靠的有谁?自然是陇右系的官员。
  所以在得到王命后,他就把一干官员召集到了衙门,商讨关于招募青壮出城干活的事。
  王府长史司负责统筹各项事务,相当于“中央”朝廷,而成光及手下的官员,主要负责百姓管理,相当于“地方”衙门。
  让他负责招募青壮,也算是权责统一。
  大堂之上,成光表情严肃道:“殿下说了,要招募青壮出城去,本官打算先招募一千人,你们负责管理城内各坊,这件事你们要下去落实!”
  “张榜公告,最好是到各家去各户宣传,告诉他们只要出工就可以额外获取粮食!”
  紧接着,成光对各种具体事务进行安排,下方官吏则都认认真真听着。
  足足讲了好几分钟,成光才命众人回去执行,他设想在明天完成任务,所以根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
  待其他人离开后,却有另外一人从大堂外进来,却是已经调入王府长史司,担任库管正的丁彦。
  “你怎么来了?”成光起身问道,脸上泛起笑意。
  “大人,卑职是给您带好消息的!”丁彦神秘一笑。
  “好消息?什么好消息?”
  “大人可想入王府,任职长史?”
  听到这话,成光反倒被下了一跳。
  没错,他这位堂堂朝廷布政使,被一个王府长史的职务吓了一跳。
  “你可别乱说,要是传到殿下耳中,说我有非分之想就遭了!”成光肃然道。
  王府长史,是雍王府的全力核心,他成光一个“外人”,还没资格担任王府长史。
  成光谨慎,这一点丁彦非常理解。
  只见他往前走了两步,来到成光耳边说道:“长史司内已经在传,殿下要新成立一个官署,关和泰要过去任职!”
  这种事情是瞒不住的,更何况赵延洵也没打算瞒,所以消息传出来也很正常。
  成光大受震动,但他却没有表露想法。
  “卑职以为,大人的机会来了!”
  目光冷峻看向丁彦,成光徐徐道:“此事莫要再提,谁升官谁调职,都不是咱们该操心的!”
  “卑职明白!”丁彦低头答道。
  成光不想讨论此事,丁彦并不感到意外。
  这种关键性的位置,一切都得看赵延洵的意思,下面人起了争抢之心反倒起反作用。
  “回去好生办差,这段时间不要过来!”成光告诫道。
  让自己不要过来,明显有避嫌的意思,看来这位成大人,对王府长史的位置很有想法。
  事实上,不光是成光有想法,包括丁彦在内的陇右系官员,都希望成光能够上位王府长史。
  因为如今的陇右系官员,在雍王府体系内位置很尴尬。
  比如成光现在的官职,依然是陇右布政使,做朝廷的官吃的却是赵延洵的饭。
  所以他需要一个名分,一个在雍王府体系内的名分,在王府内任职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若没有其他事,赶紧回去吧!”
  成光这是下逐客令了,于是丁彦也就不多逗留,告辞后便转身离开了。
  看着丁彦离去的背影,成光喃喃道:“办好差事,才是要紧事!”
  随着成光传达命令,陇右系官员们便开始行动起来,大批官吏差役出现在街头。
  如今城内,虽仅在夜间实行宵禁,但白天的人依旧不多。
  吏员和差役们,提着铜锣走街串巷,传达着招募青壮的公告。
  “王府招募青壮出城收粮,除了工匠军卒之家,各家必须出丁一人,否则暂停粮食供给!”
  “今天日落之前,各家青壮务必赶赴布政使衙门登记,过时不到者严惩不贷!”
  这是强制招募,城外的危险性高,如果全凭自觉的话,很大可能不会有人愿意出城。
  待这些官差们离开后,各家各户的百姓们,纷纷让家中男丁赶往衙门。
  几个月过去,城内所有百姓家中都没有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