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她便无继续待在这里的必要,只见她缓缓起身道:“娘娘,这事儿可得尽快弄清楚,迟了事情可就难收拾了!”
“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本宫马上派人严查!”薛宝筠努力挤出一丝微笑。
吴刘氏也不多留,起身后便转身往外面走了去,出了大殿正好与玉竹碰上。
玉竹本想问两句话,谁知吴刘氏根本不理睬她,直接往外面走了出去。
大殿之内,薛宝筠正在凝神思索,却听外面传来禀告声道:“启禀娘娘,玉竹求见!”
这是玉竹的声音,正常来说他可以直接入殿,但这次她却在外面候召。
薛宝筠正想找玉竹问话,毕竟支用粮食物资这些事,全都是玉竹夫妇二人在做。
“进来!”
听到大殿内清冷的声音,玉竹心头感到一阵刺痛,但还是硬着头皮进了大殿。
看到端坐上首的薛宝筠,玉竹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而后叩首道:“娘娘,奴婢有罪!”
“有罪?有什么罪?”薛宝筠冷声问道。
刚刚才出了事,立马就有人来认罪,这还真是反应神速。
“刘宝他胆大妄为,借着替娘娘办事的机会,偷偷挪用了几百斤粮食!”
只用了一句话,玉竹就把缘由讲明白,以至于此刻薛宝筠心中疑惑顿消。
“刘宝有罪,奴婢也有罪,还请娘娘重责!”
玉竹一连磕了七八个头,但薛宝筠根本不想看她。
多出的几百斤粮的缺口,果然是自己手下的人挪用,这让薛宝筠极为不安。
那三百斤粮食,即便被查出来,她只需向赵延洵说明就是。
但如今又多出的几百斤,却让事情变得不那么简单,那可是足足八百斤粮食,怎么看都是极其不合理的。
更让薛宝筠恼怒的是,下面这些奴才竟会如此大胆,竟敢背着她胡作非为。
“来人!”
听到薛宝筠传唤,一旁侍奉的婢女转过身来,恭敬道:“请娘娘吩咐!”
“带人去把刘宝拿下,杖毙!”薛宝筠语气冰冷。
虽然有些迟疑,但这侍女还是领命,她可不敢触怒王妃。
“遵命!”看了一眼地上的玉竹,这侍女便转身离去。
“娘娘,娘娘……饶他一命吧!”玉竹接连叩头。
她是真没想到,薛宝筠会如此狠辣,这于她印象中的小姐大相径庭。
玉竹是陪着薛宝筠一起长大的,所以哪怕后者已经贵为王妃,在她印象中还是侯府小姐。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你以为多年相处互相了解,但却不知时过境迁悄然而至。
此时,薛宝筠抑制不住怒火,呵斥道:“只有他死了,才能给王爷一个交代,才不会牵连到你和孩子!”
听到这话,玉竹只能不断哭泣,但她却无法反驳薛宝筠的话。
道理确实就是这样,刘宝这次闯下的篓子实在太大,他如果不死薛宝筠都没法儿交差。
“别以为刘宝他一条命,就能把罪过全部抵消,他捅这娄子……连本宫都得向王爷请罪!”
“若非念你我主仆多年,本宫大可以将此事全推给你们,又何苦亲自担这干系?”
玉竹不断掉落泪珠,此刻的她格外绝望,却也知道薛宝筠是在护着自己。
“娘娘……真就别无他法?”
大殿内沉默半晌后,才听薛宝筠叹道:“要怪……也只能怪刘宝自寻死路,回去见他最后一面吧!”
“是!”
在极度伤心下,玉竹起身离开了大殿,她知道自己说再多也是无用。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薛宝筠也是一声叹息。
她其实也不想杀人,但通过杀刘宝可以挽救自身形象,那这个人就必须要杀。
事实上,一会儿在去向赵延洵请罪时,如果赵延洵怒火深重,那么玉竹也是一样可以舍弃的。
换句话说,玉竹现在也是命悬一线。
“给本宫更衣!”薛宝筠站起身道。
既然是去请罪,那就要做到完美,薛宝筠要把自己包装成戴罪之身,这叫以退为进之策。
在侍女们的忙碌下,薛宝筠换上了一身淡青色袍子,头上钗饰全部去处,只有一根木固定着简单的发型。
有的人就是天生丽质,就如薛宝筠这样的女子,即便去掉装饰也一样清丽脱俗,不可方物。
在永福宫呆坐了一会儿,薛宝筠详细思索了对策,并等着前去执刑侍女的消息。
没一会儿,那侍女便带着四名太监返回。
“娘娘,刘宝已被杖毙!”
薛宝筠目光中闪过一丝不忍,但随即问道:“玉竹是何反应?”
“玉竹姐姐先是抱着尸体痛哭,后面便收敛了刘宝的尸体!”
“她没说什么?”
“说了,她说刘宝自作孽不可活,还骂他辜负了娘娘的信任!”
薛宝筠点了点头,不管玉竹这些话真心还是假意,只要她上道就好。
放下手里的茶杯,一身青衣的薛宝筠从软榻上起身,然后便往大殿外走了去。
她要去谨身殿请罪,在赵延洵回来之前,就先去那边跪着。
第172章 无罪
乘坐马车,赵延洵返回了王府大门外,今天的参观他可谓是收获满满。
下了马车,看得出来他心情不错,带着浅笑便走进了王府。
穿过外大门,进入永安门,通过永安殿左侧门,谨身殿出现在赵延洵面前。
可让赵延洵感到奇怪的是,谨身殿前的台阶下,此刻正跪着四名婢女。
瞧了身侧霍安一眼,霍安仔细端详后答道:“王爷,好像是永福宫的婢女!”
对王府内宅的人,霍安谈不上全部认识,但三位王妃宫里的他都脸熟。
一边走着,赵延洵一边问道:“去问问怎么回事!”
霍安不敢怠慢,连忙上前询问缘由,当赵延洵走到台阶处,霍安正好问完了话。
“王爷,王妃在殿内,说是要向王爷请罪!”
赵延洵微微愣住,暗道这又是唱的哪一出,随即他立刻走上了台阶。
一身青衣,不施粉黛的薛宝筠,便出现在赵延洵眼前。
让赵延洵惊讶的是,此刻薛宝筠正跪在正殿内,在她面前是赵延洵的王座。
“爱妃,你这是做什么,快快起来!”眼前什么情况,赵延洵毫不知情。
当赵延洵走到了近前,薛宝筠却没有起身的意思,而是露出一脸悔恨的表情。
走到薛宝筠面前,赵延洵正想把她扶起,却听薛宝筠道:“臣妾有罪,特来向王爷请罪!”
“爱妃,你先起来,有什么话你起来说!”
听到这话,薛宝筠抬起头与赵延洵对视后,说道:“王爷,臣妾不敢起身!”
“王爷能原谅臣妾,但臣妾却无法原谅自己!”
赵延洵不由失笑,随即问道:“你有自己有罪,那你倒是说说你究竟有何罪?”
此刻,赵延洵已经不着急扶薛宝筠起身。
“臣妾之罪有三!”
“说说看!”
赵延洵表情平静,缓缓转过身去,往大殿前方的宝座走去。
此刻的他不再是丈夫,而是雍王,是君主。
“臣妾以王妃之尊,超额调用王府粮食,此罪一!”
迈步走上丹陛台阶,薛宝筠的这句话,让他弄清楚了事情缘由。
原来是为王府内部反腐调查而来,好像这事儿今天就该有结果了,王妃来的倒是够巧赵延洵心中暗道。
“臣妾身为王妃,尚不能约束宫中奴婢,竟让他们背地里打着臣妾的名义胡作非为,此罪二”
这一番话,表面上看薛宝筠是在认罪,实际上她却是在推卸责任。
而此刻,赵延洵已绕过案头,坐上了昭示他地位的宝座。
“臣妾以权谋私,未能与王爷夫妻同心,此罪三!”
言罢,薛宝筠叩首于地,梨花带雨道:“臣妾德薄,无以承王妃之尊,还请殿下去臣妾封号,以警王府内外臣民!”
可以说,薛宝筠是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气,只为了挽救自己在赵延洵心中的形象。
没错,薛宝筠很清楚在如今这世道,王府内的人都是依附于丈夫存在,赵延洵就是所有人的天。
那么王府内外所有人的地位,完全取决于赵延洵的情感认同。
所以在薛宝筠看来,王妃的位置反倒不是那么重要,只要能保住自己在丈夫的形象就好。
君不见,黄蓉蓉那般作妖的性格,即便让王府内外很多人讨厌,不一样稳坐听风阁内。
为什么?王爷宠信啊!
但薛宝筠却忘了,堂堂王妃去和黄蓉蓉比,便已经落了下乘。
此刻,薛宝筠等待着丈夫开口,宣判自己的命运。
大殿内良久无声,此刻赵延洵也很纠结,以至于还没想好如何处置。
好在此刻,霍安已贴心的从偏厅大案上,把最近的情况汇报递到了赵延洵手上。
翻开书,里面显示的是调查报告。
上面清晰的罗列出,永福宫挪用粮食八百五十三斤,另外记载了还有其他人员的挪用情况。
最后的结论是,所有以各种名义挪用而造成的缺口,足足达到了三十石粮。
“啪”的一声,书被摔在案头,赵延洵怒容满面。
他本以为,在如今这种高压统治下,不会有人干这般没脑子的事,但事实证明他还是天真了。
丹陛之下,薛宝筠极为忐忑,她能感受到赵延洵的怒火。
这让等待宣判的薛宝筠,此刻极为煎熬,以至于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
大殿内极为安静,终于薛宝筠听到了脚步声。
几步之后,赵延洵所穿的黑色皂靴,出现在了薛宝筠面前。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女人,赵延洵沉声道:“起来吧!”
他不可能真的废掉薛宝筠,毕竟对方犯的事儿还没那么严重,另一方面他也没有合适的王妃人选。
将薛宝筠从地上扶起,赵延洵一边帮她整理衣衫,平静问道:“超支八百斤粮食,你都拿去做什么了?”
任由赵延洵拨弄,薛宝筠如实答道:“臣妾只挪用了三百斤,多数拿去接济了侯家,其余五百斤都是下面的奴才胡作非为,臣妾并不知情况!”
赵延洵微微一笑,撇开薛宝筠往大殿外走去,同时说道:“你说错了,那八百斤粮食,全是下面奴婢擅自挪用,对此你毫不知情!”
转过身跟在赵延洵身后,听到这番话薛宝筠心头一喜,自己算是渡过这一劫了。
“多谢王爷!”薛宝筠轻声道。
“王妃”
听到“王妃“这个冷冰冰的称呼,薛宝筠心头不免一颤,她能感受到这句话中的疏远。
“臣妾在!”
“你可知道,本王为何要给你免罪!”赵延洵背负双手问道。
“王爷偏爱,臣妾惭愧,让王爷失望了!”
赵延洵回过头来,徐徐道:“因为雍王妃的声誉,不能有半分污点!”
这句话反驳了薛宝筠的感情说,变成了赤裸裸的利益纠葛。
雍王妃不能声誉有损,否则会破坏他赵延洵的形象,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臣妾明白了,往后臣妾绝不会再犯此错!”
“回去吧!”赵延洵露出浅笑。
两人之间话语不多,而薛宝筠也识趣离开,在这里多待一秒她都觉得难受。
“霍安,把审理正王政钧叫来!”
“遵命!”
走出大殿,霍安看向远处夕阳,此刻映照得天空一片血红。
第173章 虎大岭
元阳城西九十里处,这里属于桐昌县的地界,地名叫虎大岭。
和西北普遍缺水不同,桐昌县境内河流较多,在陇右郡也混了个“塞上小江南”的美称。
所以比起其他各府县,桐昌县更富庶一些。
丧尸爆发,给桐昌县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其总体情况要比其他各府县要好。
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其县内密布的水网,极大限制了丧尸的活动能力,让病毒的传播速度没有那么快。
但丧尸带来的灾难,还是让桐昌县死了七成以上的人,剩下的人如今也被丧尸困在各处村镇内。
此刻虎大南侧岭下,一群满脸倦容的人,正拖家带口往山岭上狂奔着。
他们中有老有少,但总体来讲还是青壮居多,人数足足有近百人。
很难想象,在丧尸爆发的一个月时间里,他们还能维持这么大一支队伍,在野外生存下来。
“快上了山岭,上面就有大树了!”孟海高声喊道。
山上有大树,听到众人耳中宛如强心剂,让这些本就疲乏务必的人,脚下速度又加快了三分。
这段时间,他们能够存活下来,除了自己敢打敢拼命,更重要的就是靠树。
遭遇小规模丧尸,他们能依靠人数优势对抗,但只要丧尸数量稍微多些,爬上树才是求活的法宝。
孟海带的这支队伍,中间不断有人加入,又不断有人死去,维持了一个动态的平衡。
他们一行飞速往岭上冲去,而在他们身后几十丈外,二十多头丧尸紧紧追了过来。
而在更远处,还有其他丧尸在赶来,全都是闻着味儿来的。
孟海速度最快,第一个跑到了岭上,来到了一棵大树下。
没有半点儿迟疑,孟海攀着树杈,翻身往树干上爬了去。
其余人也都迅速赶来,如同浪潮一般往树上爬去。
经历了这些天都逃亡,不管男女老少,爬树的本领都得到了极大提高,因为动作慢的人已经死掉了。
很快众人全都上了树,几乎每人手中,都拿着一个削尖了的木棒,这是他们在树上用的武器。
当众人上了树,几息之后丧尸便冲到了树下,对着树上的人不住咆哮。
三个五个十个很快,山岭上便聚集了四十多号丧尸,给现场带来了浓重的腐臭味。
也正是这股浓厚的腐臭味,逐渐压制了树上众人的“人味”,才让后面赶来的丧尸逐渐减少。
几分钟后,虎大岭上聚集了七十多号丧尸,在孟海等人待的林子里来回窜动。
树上众人没有动,也无人发出声响,就这么蹲在树上不动弹。
又过了十几分钟,待树下的丧尸不在增多,孟海心里才松了口气。
“张扬?马山?还活着没?”
现场除了丧尸嘶吼声,便再无其他声音,这让孟海有些心焦。
“张扬?马山?还活就赶紧回话,咱没时间耽搁!”
“你死了我都还活着!”
“孟大哥现在该怎么做?”
从两个方向传来的声音,让孟海心里石头落了地。
这段时间,要是没这两位好兄弟互相扶持,他孟海不知道死多少次了,当然这句话反过来说也一样。
他们三人来自城德县,虽然结为生死兄弟,但出生却各有不同。
孟海乃元阳卫派驻城德的军户,在军中担任总旗一职,因驻防百户御下极严,军营内外几乎完全隔绝。
当丧尸爆发时,城德县城变成了一座死城,但城外的军营却保留了下来。
可丧尸数量太多,军营虽然能挡一时,却无法长时间支撑,所以最终他们只能把准时机,杀出重围逃出了军营。
即便到了此时,回想起当时做出逃亡决定的百户,孟海都不得不惊叹起来啦果断。
若是在军营里多待两天,等城内大批丧尸冲出来,他们想走也走不了了。
可惜这位百户,在带队逃亡的路上没坚持到十天,就被丧尸咬断了脖子。
逃亡路凶险莫测,一路上都在死人,军中的兄弟越来越少,沿途加入的幸存者越来越多。
张扬和马山,都是中途加入的,而且各自带了一波人。
张扬是承德县尉之子,马山则是一介屠户,两人都是有本事的人。
所以每次要做什么事,都是他们三人商量着来。
“再等一会儿,确认没有这些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