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末世从封王开始 >

第363章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363章

小说: 末世从封王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谈到自己,陈鸿青颇为得意道:“还行,第十七名!”
  “你就不想问问,自己是多少名?”
  “中了就行,管他多少名!”王歆淡定道你
  “我是真服了你!”陈鸿青竖起大拇指。
  “告诉你吧,你才考了五十八名!”
  “嗯!”
  “嗯”就完了?陈鸿青颇为讶异。
  “为何会如此?莫非发挥失误?”
  王歆笑了笑,答道:“算是吧!”
  王歆似不愿多说,陈鸿青也就没细问。
  “你可知,此番会试录取多少人?”
  “多少?”
  “只一百三十八人!”
  “嗯,比以往少了许多,可见此番考题,让举子们发挥失常了!”
  王歆仍旧淡定,这让陈鸿青极为无语,莫非你这厮成圣人了?
  于是王歆接着问道:“你可知,本次会员是谁?”
  王歆却答道:“该不会是杨安吧?”
  这一刻,陈鸿青着实惊呆了。
  莫非这厮真的成神成圣?否则岂会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只听王歆接着说道:“如今得中,过往已是云烟,此刻当静下心来,好生准备典试!”
  “正是,正是!”陈鸿青连连道。
  虽然考试成绩好了些,但和王歆这份气度相比,陈鸿青感觉自己差了许多,往后更该向眼前这位学习才是。
  而此刻,客栈外敲锣打鼓起来,只因会员杨安的消息传回来,让客栈老板起了蹭“热度”的想法。
  如果不出意外,杨安会成为状元,到时候他这客栈,就能多一块状元匾了。
  “会员老爷回来了!”
  一句话,瞬间引得街头,所有人都想瞧瞧未来的状元郎。
  当然了,有人欢呼就有人嫉妒。
  客栈某处房间内,看着笑容满面的杨安,有人冷着脸说道:“巧言媚上,幸进之人,无耻之尤!”
  此人很愤怒,只因他落榜了。
  只是愤怒,说明他还是正常人
  方才还有更夸张的,在榜单下晕了二十几好人,还有三人当场疯掉了。


第839章 勿谓言之不预
  三月十五,皇极门外,群臣已按班站立。
  二月十五和三月初一,皇帝连续两次罢朝,彻底让大臣们没了脾气。
  他们想联名上奏,在大朝会上唱大戏的想法,被赵延洵这一手化解,反而被庭杖打掉了气焰。
  事实上,在赵延洵入主京城这半年多,大臣们一直在改变底线,去适应这位强势的皇帝。
  当鼓声响起,官员们显得越发恭敬。
  而此时,赵延洵在太监簇拥下,徐徐来到御座前。
  当他落座,在礼官高呼下,群臣动作整齐面北而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坐在龙椅上,赵延洵神色平静,说道:“把人带上来!”
  “遵旨!”
  底下几百号朝臣多数感到疑惑,但也有消息灵通的人,知晓接下来谁会被带到这里。
  没一会儿,只见从西侧宫门出,大批侍卫押解着囚犯走来。
  偏偏这些囚犯,朝臣们基本都认识,只因这些人是朝廷高官。
  “跪下!”侍卫们大声呵斥。
  这些被押来的官员,都是因赋税一事罗马,且全都在三品以上。
  说实话,看到这批高官沦为阶下囚,对在场官员们的冲击很大。
  所谓刑不上大夫,历来对官员的处置都很谨慎,一般来说都是重拿轻放。
  当然了,这一理念在如今根本市场,毕竟当今这位眼里揉不得沙子。
  “列为臣工,这些人想必你们都认识,也知道他们为何这幅德性!”
  赵延洵说话中气十足,声音低沉而稳健,自然让在场官员们心生敬畏。
  见众人低着头,赵延洵说道:“都抬起头来,仔细看看这二十几个人!”
  这话等于是圣旨,于是众人只得抬头,但也只有靠前的人能看到,后面的人只能做个样子。
  “税赋征收,乃国之大事……”
  此刻,赵延洵已经起身,手扶革带走向前方台阶。
  “朝廷制定了收缴方案,朕再三叮嘱,有司衙门要严格执行,可最终的结果出来,却让朕大失所望……”
  说到这里,赵延洵语气变得舒缓,但在场官员都明白,皇帝的怒火变得更旺了。
  缓缓往台阶下走去,赵延洵接着说道:“各郡藩臬长官有十七位,朕不得不下狱九人,朝廷三品以上官员统共有二十七人,朕不得不致法十四人……”
  说完这话,赵延洵已走到了台阶下,就站在一众革职高官们面前。
  这些人全都跪伏于地,把自己表现得卑微无比,一次尽可能的降低皇帝怒火。
  而此刻,听到赵延洵森冷的语调,在场官员们心中亦受触动,这确实是沉甸甸的数字。
  “看看这些人,那个不是两鬓斑白,那个不是饱读圣训,那个不是朕的肱骨臂膀……”
  在他面前这二十几人,听闻皇帝将他比作肱骨臂膀,此刻心中亦是遭受重击。
  在审讯过程中,他们从未觉得自己错了,只认为是皇帝小题大做,对他们过于苛责……
  但这一刻,他们猛然醒悟,只觉之前所作所为,实在是鼠目寸光,不识时务,愚蠢至极……
  只是,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一步,他们已没了回头的机会。
  而此刻,赵延洵走入犯官之间,嘴里还接着说道:“可偏偏他们,违背朕的旨意,欺上瞒下,残害生民……”
  “朕为君父,却任用他们这些奸佞小人,朕是痛心疾首啊……”
  言罢,赵延洵目光扫向远处,与他视线接触的官员尽皆低头。
  只听赵延洵接着说道:“祖宗把江山交到朕的手里,却弄成了这般模样,朕……有罪于国家,愧对祖宗,愧对天地!”
  所谓君忧臣辱,眼见皇帝向自己问罪,靠在前方的几位内阁大臣坐不住了。
  “皇上圣明烛照,此皆臣等之过,万望皇上勿要自戕,臣等万死……”
  说这话的,乃是内阁首辅王庭鹤,眼下也只有他能开口。
  “臣等万死!”
  紧接着,余下几百名官员也都开始请罪,一个个痛心疾首的样子,仿佛真的有赤胆忠心。
  谁知这时,赵延洵接着说道:“你们是有罪……”
  这句话铿锵有力,却让在场众人全都傻眼,纷纷闭嘴以免给自己招祸。
  “虽然,你们各个冠冕堂皇站在干岸上,你们……就真的那么干净?”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里除了极少数人,屁股底下都不干净。
  继续往前走去,越过前排的阁臣尚书,赵延洵接着说道:“朕知道,你们有的人,比这前面那些人更腐败,只不过暂时没被查出而已!”
  “朕奉劝你们一句,举头三尺有神明,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否则你们……也会跟前面那些人一样!”
  “身首异处,全家流放,难道是你们想要的结局?”
  说完这话,在官员们深思之际,赵延洵转身向御座走去。
  缓缓迈上台阶,他的脑海中浮现着前世某剧名场面。
  “朕在陇右的时候,以为朝廷的灾祸是因伪帝而起,于是朕起兵灭了伪帝!”
  “后来,各地叛臣又成了朝廷大患,朕派兵把他们诛杀灭族……”
  听到皇帝这些话,官员们只感觉到血腥,因为每一句都包含着无数条人命。
  “紧接着,怪物骚乱扰动人心,朕又派大军清剿怪物……”
  说完这话,赵延洵已走到台阶最高处,紧接着他豁然转身。
  目光看向群臣,赵延洵语气越发严厉,说道:“朕现在是越来越清楚,大晋的心头之患不在外边,而是在朝廷……”
  “就是在这宫墙部衙内……”
  “就在这皇极门外……”
  “咱们这烂一点,大晋就烂一片!你们要是全烂了,大晋各地妻离子散,生灵涂炭,百姓就会揭竿而起,让你们死无葬身之地!”
  这一番话,让多数大臣心感震撼,他们这些人都读过史书,知道这不是在危言耸听。
  “想想吧,到那时候,你们费尽心思搜罗的财富珍宝,苦心孤诣教导的子孙后代,都将化为乌有!”
  至少在这一刻,在场官员们都受到了教育,于是他们有惊惧有懊悔,甚至有人哭出声来。
  重新坐回龙椅上,看了一眼
  他今日这番话,究竟有多少人听进了心里去,他自己也说不准。
  “朕只希望,从今日起,你们能焕发新生,秉持朝廷法度,行事光明磊落……”
  “若仍有冥顽不化者,朕必当从重处罚,绝不留情!”
  “列位臣工,勿谓言之不预也!”
  最后这一句,威胁的意味很浓,在场是个人都能听懂。
  不管真心还是假意悔过,这种直接暴力威胁的手段,足以让他们多加收敛些。
  众人戚戚然时,只见赵延洵端起了茶杯,平静道:“宣诏吧……”
  “遵旨!”吴宏应声道。
  清查税赋一案,到今天基本已经审完,这份诏书将做最后总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第840章 时不我待
  大安门外,陆续有官员走出。
  官员们神色肃然,似乎全部都有心事,一个个都没说话。
  朝会虽然结束了,但“勿谓言之不预”的警告,仍在官员们耳边回响,这让他们心情起伏不定。
  经过赵延洵一番喝骂,有的人醒悟了,决定以后踏踏实实做事,绝不再跟皇帝阳奉阴违。
  但也有一部分人,在朝会时大受震动,可下了朝“冷静”一想,却又觉得皇帝太过苛刻,完全没给朝臣们留面子。
  当然了,赵延洵掌握着扫灭一切的力量,让这些人只能把怨气憋住。
  勿谓言之不预也,这句话真不是开玩笑的……
  朝臣们陆续散去,而此刻在乾安宫正殿内,一场召见正在进行。
  如今内阁四位阁臣,次辅谢孝方去了南边,只剩三位阁臣还在京里。
  此刻,三位阁臣跪在大殿,身旁摆放着奏疏,正向赵延洵禀告情况。
  “难难难……说了这么多,就这一个难字!”
  “要是不难,那谁都可以去嘎巴了,朕又何必劳烦你?”赵延洵怒容满面。
  “臣万死!”王庭鹤应了一句。
  从龙椅上起身,赵延洵走到王庭鹤面前,沉声道:“清查土地有难处,这事儿朕清楚,你要做的是排除万难!”
  “谁要是阻挠,该治罪就治罪,谁要是阳奉阴违,你就杀鸡儆猴……”
  “要治这帮人,办法多的是,为何你不采用措施?朝廷法度难道可以讲价钱?”
  赵延洵说得轻松,但那是对他本人来说。
  王庭鹤虽未内阁首辅,可他如今领这差事,靠他一人完全无法完成,他得依靠;       所以,真正难对付的不是地方大族,而是上下一心的官僚系统。
  如今做的事,将会损害全体官绅利益,所有人自然会联合起来反对。
  “王阁老,该怎么做,你比朕更清楚,有朕在后面给你撑着,你究竟在怕什么?”赵延洵弯下腰问道。
  王庭鹤此刻不敢抬头,他只能颤颤巍巍答道:“老臣有负皇上圣恩!”
  在王庭鹤叩首时,赵延洵向吴宏招了招手,后者顿时端来了一个托盘,上面摆放着几大叠奏疏。
  从上面随意拿起几本,赵延洵扔在了王庭鹤面前,说道:“这些……是今天收到的,弹劾你的奏疏!”
  “这样的奏疏,每天都会有十几道,朕全都给你压下了,你自己好好看看,他们说得对还是不对!”
  清查土地,被下面人弹劾,这消息不新鲜,王庭鹤知道全被赵延洵给压下。
  可当这些奏疏真的摆在面前,打开来看发现其所言非虚时,王庭鹤还是不住冒出冷汗。
  “以前的朕给你压下了,以后的同样会是如此,朕只有一个要求……不管有多大难处,你都要把差事办好,不要被下面的杂音影响!”
   “明白了没有?”
  借着今日大朝会,赵延洵一番陈词,就是为了震慑朝野内外很多人。
  如今朝廷各项大事铺开,如果不震慑住某些人,很有可能生出乱子来。
  事实上,有了赵延洵在大朝会上的表态,在场三位阁臣都体会到了,皇帝改革的坚定决心。
  朝会上说了一大堆,但总结起来就八个字。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臣明白!”
  坐回龙椅上,赵延洵肃然道:“你明白就好,朕不希望再听到你诉苦,只盼望你下次上报,让朕看到罢免了搞事的官员,抄没了阻挠施政的家族……”
  只见他端起茶杯,又问向陆朝文道:“说说各郡流民安置情况吧!”
  这件事,是由陆朝文和成文光共负责,如今正有条不紊进行着。
  事实上,在办这件事的同时,此二人还领着收缴税赋,以及协调各地粮仓的差事。
  平日的大小政务,也是由他二人着处置,可以说他俩忙的是不可开交。
  被点到名,陆朝文便开始介绍。
  可听了一阵,没等陆朝文把话说完,赵延洵就扔出了手中奏折。
  “陆阁老,快两个月了,才安排十五万百姓,什么意思?”
  “中原各郡散步的流民,少说也有两百万人,你们要安排到什么时候去?”赵延洵厉声质问。
  这些情况,他其实一直在关注,只是在今日才提出质问。
  今天他的种种表现,无不透露出一种心态,那便是赵延洵着急了。
  他眼下确实很着急,只因为到了三月中旬,中原的温度仍不是很高,这意味着今年粮食必然减产。
  换句话说,如果不尽可能扩大生产范围,那么今年粮荒几乎是必然。
  如今赵延洵系统技能点虽多,但每季度兑换上限只有二十万,即便全部兑成粮食,也依然无法堵上粮食缺口。
  更何况,他的系统兑换能力,还得分一部分换其他东西。
  眼下西北战云密布,大河以南丧尸还未完全肃清,这些都足以让赵延洵着急。
  虽然说,着急解决不了问题,但如果赵延洵不表现出来,“回禀皇上,粮食收集分配,流民编队安置,官员选派任用,这些都需要时间……”陆朝文硬着头皮答道。
  作为内阁大臣,面对皇帝的怒火,陆朝文也觉得压力很大,回答时只觉得胆战心惊。
  赵延洵冷声道:“那是正常来说,如今非常时期,自然要用非常办法,你明白吗?”
  “臣明白,下去之后,臣会多加督促……”陆朝文谨慎答道。
  大殿内陷入沉默,三位阁臣各有心思,但都觉得自己的位置不好做。
  当然了,这一切的唯一原因,是因为遇到了赵延洵这位皇帝。
  太过强势的皇帝,直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在他发怒的时候
  但接下来,赵延洵语气变得平静。
  只听他说道:“朝廷现在是何情形,大晋如今是何境地,你们三位心里都明白!”
  “不是朕急功近利,实在是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西北最新的奏报,关外胡人大人军已在集结,初步估算至少有十万人,外患可谓极其严重!”
  当然了,大晋朝更大的外患,是来自于更西边的未知势力。
  这些人撵走了胡人,而且看样子也在东迁,往后很可能也会跟大晋对上。
  根据锦衣卫的最新情报,导致关外胡人和西边蛮子东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逐渐变长的冬天。
  因为冬天时间变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逼得那些人不得不往东边迁移。
  换句话说,大晋冬天变长了,而在遥远的西边气候变化更大。
  而更详细的情况,还得靠锦衣卫接下来的探查。
  听到以上介绍,极为阁臣心中皆是一震,便对赵延洵的想法多了些理解。
  “怪物降世,天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