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在进入正厅之后,薛宝筠几人也就止步于此,产房她们也不方便进去。
在这几人当中,最着急的无疑是黄蓉蓉。
她和林静玉感情深厚,心里自然要更担心。
可一下刻,黄蓉蓉看向已经隆起的小腹,想着大半年后也要遭这生产之罪,脸色一时间变得更难看了。
只听侯诗筠突然说道:“产房如此安静,难道还没到时候?”
几个女人都是一愣,确实有这种可能。
一墙之隔的产房内,林静玉躺在床上,左右两侧各守着一名产婆,另有五名侍女守候在内。
此刻,林静玉额头布满细汗,既因疼痛也是因为紧张所致。
“娘娘……找到了!”
房间东北角的柜子旁,侍女韵儿捧出一个小匣子,小跑几步来到林静玉身边。
只见她打开匣子,里面摆放着一颗乳白色的丸子,类似于通常意义上的丹药。
小心拿起丹药,韵儿小声说道:“娘娘,王爷说过,只要生产时服下此丹,定能母子平安!”
“娘娘,您赶紧服下!”
这所谓的丹丸,其实就是一颗糖而已,只不过赵延洵将兑换的“医疗效果”,安放在了这丹丸上。
简单来说,只要林静玉服下丹丸,系统会用赵延洵前世三甲医院的手段,让林静玉在无痛中诞下子嗣。
“娘娘……这是王爷特意嘱咐过的,您就吃下吧!”
忍着下体疼痛,林静玉将“丹丸”含进嘴里,细嚼之后咽了下去。
林静玉本以为,这是赵延洵留给自己的念想,以便让自己宽心的意思。
可谁知这药入腹后,顿时觉得下体暖洋洋的,下体的疼痛也在逐渐缓解。
十分钟后,外面众人还在耐心等待,突然听到寝殿里传来了婴儿啼哭声。
声音很大,可见婴儿极为健康。
当里面有端着热水的侍女出来,薛宝筠当即问道:“生了?”
来人面带喜色答道:“回禀娘娘,生了……生了个男孩儿!”
一听这话,黄蓉蓉展颜笑道:“林姐姐母子平安,我去跟她道喜!”
而薛宝筠却愣在原地,心里有一万个不解,这么容易就生下来了?
在她的印象中,生孩子等于鬼门关走一趟,那有像今天这样风平浪静的。
心里带着疑惑,薛宝筠走进了寝殿。
只见卧榻之上,林静玉面带笑容躺着,身侧抱着正在啼哭的婴孩儿。
“林姐姐,不是说生孩子很痛苦吗?你怎么这般容易?”
黄蓉蓉是个藏不住话的,直截了当就问了出来。
林静玉笑了笑,说道:“王爷临走时,给我留下了一颗丹药,吃了果然就生了!”
“真有这般神奇?”黄蓉蓉不敢置信。
林静玉无奈道:“我何故要骗你?”
黄蓉蓉随即说道:“那我也要王爷的丹药!”
这时薛宝筠靠了过来,微笑说道:“恭喜妹妹,诞下王嗣!”
…………
王府另一侧,枢密院内,两位枢密使接到了一份公文。
这份公文来自于北地郡,是枢密副使兼北地巡抚罗伦送来的。
上面详细介绍了,这两个月来北地郡对丧尸的清理情况。
毫无疑问,罗伦和闫建章配合得很不错,北地军各府县城池周边,其丧尸基本都被肃清。
当然了,这不等于说北地郡的丧尸已被清空,但丧尸密度绝对减少了许多。
随着这份说明公文一道来的,还有罗伦些的一份奏疏。
既然是奏疏,说明里面提的事很重大,需要赵延洵亲自决断。
看完奏疏后,陈安明叹息道:“这个罗伦,胆子是真的大,竟然想到对天山郡出手!”
看着墙上地图,关和泰平静道:“北地郡个府县城池都打完了,继续清理北地郡难见成效,往天山郡打也不是不可以!”
“可如今侍卫司兵马司强兵不在,贸然对天山郡用兵,只怕风险太大了些!”
听到这话,关和泰回过头说道:“难不成没了侍卫司和兵马司,各都司卫所就不能打仗了?”
都司卫所是军队,军队就是用来打仗的,所以关和泰支持罗伦的意见。
“话是这么说,可是……”
没等陈安明说完,关和泰直接打断道:“行了……咱俩争没什么用,一切殿下自有明断!”
“这倒也是!”陈安明笑着说道。
年纪大些的人,思想总是要保守些,故而陈安明极为谨慎。
紧接着,他俩直接拨通了元阳前线的电话。
“罗伦奏请出兵天山郡,呈请殿下圣裁!”
一份奏疏的话,被关和泰极度压缩,传到了千里之外的汉北城。
枢密院内,陈关二人等待着回复。
电话是固定的,一但安装就无法移动,这意味着每离开一个地方,设置于此的电话就只能弃用。
所以通往京城,赵延洵已经兑换了好几部电话。
汉北城的电话设在城内,但此刻赵延洵却在城外巡查,一时半会根本没法儿回复。
等待了半个多小时时辰,陈安明二人以将公务处理完毕,可是电话还是没有动静。
“昨日的消息,殿下已令各部造船,想来要不了几天……我军就要渡河了!”陈安明挑起了话题。
关和泰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我军势如破竹去,依照当下之进度,怕是要不到半年时间,京城就会被拿下!”
说这话时,他二人脸上都带有喜色。
以他们在雍王府的地位,一但赵延洵靖难成功,他们少不得是出将入相的存在。
尤其是陈安明,年近六十的他,本该在两年前结束官场生活,哪会料到加入雍王府会焕发事业第二春。
如今,他是枢密左使,他儿子是兵马司指挥使。
赵延洵靖难成功后,拥有从龙之功的陈家,至少能再兴旺五十年,位列大晋顶级权贵。
想到这些,陈安明觉得这辈子真的值了。
以至于此刻,他又能理解罗伦的心思。
出兵天山郡,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最大可能立下功勋,为将来位列宰执铺路。
没错,在陈安明眼中,罗伦着实有这份潜力。
其人之能力手腕,绝不比右长史成文光差,或者只是加入王府早些罢了。
就在这时,电话铃声忽然响起,关和泰顺手接通了电话。
只听对面传来声音:“枢密院,王爷准罗伦所奏!”
第693章 大怒
五月二十二,暖阳高照。
今天京城天气很好,可乾安御座上的皇帝,神色间满是阴郁。
此刻,赵维隆拿着奏疏查看。
仅看他那微微颤抖的双手,便能推断出眼下他很生气。
“混账……”
一声破口大骂,赵维隆直接将手中奏疏撕成几片,揉成废纸后冲外面扔出老远。
天子一怒,流血漂橹。
殿内侍奉的一众宫女太监,全都吓得扑通跪在地上,颤抖着身子不敢发出半点儿声音。
“这帮逆贼!”
“这些该死的逆贼,朕要活刮了他们!”
赵维隆忍不住怒吼,他现在很想杀人。
奏报是南阳镇守太监丁有成虽呈,此人现在兼着西南军团的监军,所奏内容和西南前线有关。
按赵维隆的设想,调集精锐军队攻伐西南,可以逼西南叛军投降。
这一军事计划,由兵部和五军都督府论证过,客观上具有可行性。
问题是,再是完美的计划,也得有合格的人来落实。
可偏偏西南前线,朝廷头一次和叛军交手,就打得灰头土脸,仓惶逃离。
死了几百号人,这在赵维隆看来是小事,关键在于这一仗败了。
朝廷失了颜面,叛军士气大振,这对逼降对方极为不利。
换句话说,仅仅是这一场小败,对逼降计划的实施极为不利,甚至可能导致计划失败。
而最可气的事,被西南军团主将高平侯吴声昌,把这场小败瞒了下来,在军报中以“进军受挫”四字遮掩。
搞得现在,他还需要通过监军太监,来了解前线情况。
“监军御史也不可信,他们合伙儿来糊弄朕!”赵维隆沉声道。
西线和东南两大军团,有军头势力瞒上他忍了,如今西南这新成立的军团,也敢拿这一套来糊弄……赵维隆是真的忍不了。
作为新帝,面对下面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赵维隆知道妥协让步。
可如今在他看来,自己顾全大局,换来的却是对方步步紧逼。
蹬鼻子上脸,这还能行?到底谁是皇帝?
“来人……传兵部尚书王存璋,后军大都督张一山!”
“遵旨!”
传旨太监正要离开,只听赵维隆接着说道:“传……嘉定侯周举言!!”
“是”
嘉定侯周举言,是赵维隆的亲舅舅,绝对的自己人。
既然下面人蒙他,那他干脆换个自己人上去。
培植自己的势力,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王道。
“回来!”
传旨太监刚走出大门,再度被赵延洵的喊话声叫住。
“不必传嘉定侯了……”
“是!”
嘉定侯周举言虽是自己人,可他毕竟不通军事,别说是做军团主将,便是当个副将都很成问题。
把他派到前线只会添乱,为了顾全大局,赵维隆只能压制自己的怒火。
然而,当这传旨太监出了宫门,给下面人分配任务时,见到两位内阁大学士和几位尚书,以及两位大都督,正一同向乾安门走来。
赵维隆要召见的两人,赫然也在其中。
这下好了,人家自己来了,也免得自己等人走一趟。
“快去禀告,就说西线有紧急军情!”兵部尚书王存璋冷声道。
“是!”
答话之间,这位大太监心里忍不住嘀咕,这怎么又来了紧急军情。
当然了,这些事不用他操心,他只需完成通禀任务。
“列位大人,皇上召见,请……”
宫门外,几位重臣走进了宫门。
乾安殿内,太监们已将地上纸屑清理掉,赵维隆脸色阴沉坐在书案后。
“皇上,几位阁老已经到了!”
“让他们进来!”
“是!”
几秒钟后,以首辅王庭鹤为先,几位重臣来到大厅内。
“臣等叩见皇上!”
“诸位免礼!”赵维隆沉声道。
待几人起身后,没等赵维隆询问,只见兵部尚书王存璋开口道:“皇上,西线传来紧急军情!”
紧急军情,是用八百里加急,能在一天时间内将消息传回,比监军太监的消息快很多。
示意随侍太监接过奏本,赵维隆打开来仔细翻看着。
“臣太子太师成国公卢立清会同龙虎将军武清侯张安……呈报!”
这是一份联名上奏,西线军团主将副将以及两位监军,全部都在奏疏上签了名。
“经详加探查,西线贼军身份已明,为雍王所领……”
雍王?读到这里,赵维隆一时竟没反应过来。
而下一刻,他整个人就僵在原地。
雍王起兵,既然是雍王起兵,那前夜武定坊行凶,并劫走端妃的贼人,肯定就是雍王派来的人。
如此说来,自己这位叔叔为了起兵,已在京城早早做了准备……赵维隆暗自猜测。
“雍王之兵,步骑逾十万之众,来势汹汹……”
“臣等为大局安危计,暂且驻兵于汉水以东,凭汉水天险抵挡贼军!”
读到这里,赵维隆不由抬头问道:“凭汉水天下抵挡,那汉水以西的汉北府城,就这样白白放弃了?”
这句话问话,现场众人无敢回答,但事实已经很明显。
“贼军虎狼之师,西线之兵难以应对,请皇上速调援军,以解西线之危!”
看到最后,赵维隆干脆合上了奏疏,气得直接将其扔了出去。
当奏疏落在王存璋面前,赵维隆的怒吼紧接着响起:“一帮废物,饭桶……”
“朝廷花费无尽钱粮,有多少将士流血战死,才将那汉北城给拿下,竟被他直接舍弃了……”
“他倒是好手笔,够阔气……”
平日里,赵维隆即便再是生气,也不会如眼前这般破口大骂。
显然,刚才的西南战事不利,以及此刻西线军团告急,叠加起来让他心态崩了。
如今朝廷内忧外患,赵维隆这个糊裱匠本就不好做,各种忍耐煎熬也只能勉强维持现状。
好不容易,西边安定下来,让他可以腾出手来收拾西南,那知道西边又冒出十几万敌军。
要是这十几万敌军是真的,那可比叛军和丧尸难对付。
毕竟叛军成不了气候,丧尸不会攻打京城。
此刻,赵维隆仍未解气,只听他接着大骂道:“自己作战不力,丧城失地,却把责任推到敌军身上,简直可恨可杀!”
面对皇帝怒火,现场众人尽皆躬身以对,这个时候谁说话谁就得挨批。
“在奏疏里,把贼军说成百战精锐,有虎狼之相……难道他西线的六七万大军,就不是百战之师?就不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在奏疏里,说什么为解君忧,敢辞其劳……”
骂到此处,赵维隆兀然起身,拍桌子吼道:“丢弃城池,领军无勇……他们就是这样为朕解忧?”
下一刻,赵维隆大声咳嗽起来,捂着胸口瘫坐了回去,显然是骂得岔了气。
“皇上……皇上……”
众臣纷纷抬头,一副关心担忧的模样。
只听首辅王庭鹤说道:“皇上,前线战事危急,您可得保重龙体!”
七十多岁的老头子,告诫十六七的少年保重身体,这场面怎么看都显得奇怪。
示意身旁顺气的太监退下,赵维隆微微闭上眼睛,尽可能让自己怒火平息。
只有冷静,才不会犯错。
几息之后,赵维隆睁开眼,目光扫向在场几位重臣。
“你们说,卢立清的这份奏疏,有几分真几分假?”
第694章 处置
卢立清的奏疏内容,有几分真几分假?
赵维隆向众臣问出这话,证明他对这位西线主将失去信任。
对此,一众大臣尽皆沉默。
几息之后,只听吏部尚书黄志成说道:“皇上,卢立清所言之真假,还需派人查证……”
也只有这位真正意义上的帝师,才会在这个时候说这句话,而不用担心皇帝的怒火。
“查证?”
赵维隆冷笑一声,随即说道:“朕问你们,朝廷耗尽江南五郡财赋,供养了多少能战之兵?”
见众人不答,赵维隆直接说道:“算上新建的七卫所禁军,也不过十万人而已……”
“雍王在西北,哪怕他把西北三郡都占了,就能供得起十万大军?”
还别说,听了赵维隆最后这句话,现场众人皆面露思索之色。
诚如赵维隆所言,西北三郡土地贫瘠人口较少,即便都占了也供不起十万兵。
不计后果穷兵黩武,西北三郡能拉出三万战兵,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这里的战兵,说的不是普通卫所军,而是能打硬仗的军队。
而经历丧尸乱世之后,西北三郡生产力定会大受影响,更不可能撑得起十万大军。
想到这里,在场重臣皆感汗颜,他们竟都忘了这一茬。
说穿了,还是他们太相信卢立清,外加军情紧急才让他们没有多想。
事实上,除了兵部尚书王存璋完整看过军报,其他人都是粗略扫了一遍。
时间紧,军情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朕再问你们,是守城容易还是正面交战容易?”
这个问题,指的是卢立清等人,放弃汉北城的决定。
通常情况来说,肯定是守城要容易许多,尤其是汉北这种郡城,其防御工事相当完备。
见众人仍不答话,赵维隆冷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