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有人说道:“眼下,他们只是不奉旨做事,还未明言反叛……或许还有挽回的余地!”
“朝廷可以派人前去蜀郡,先把情况问明白!”
“只要讲明朝廷大度,西南那些人迷途知返,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话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却难如登天。
却听魏振章笑着说道:“其实……这事也非全无益处!”
旁边御史便问道:“什么好处?”
魏振章说道:“若非如此,清除端妃残余势力,也不会如此迅速!”
因太皇太后夜哭太庙,朝廷上为端妃的事吵得不可开交。
新皇上位,端妃出了大力朝野皆知,所以赵维隆出了大力要保端妃。
否则,这件事没啥可吵的,朝廷内外端妃的敌人,轻易就能将她赐死,让她到天上陪太安帝去。
西南反叛之事发生,赵维隆自然要以朝堂和睦为重,只能被迫让步。
魏振章这番话,把这些内情点了出来,以至于屋内众人看向了林观海。
说起来,林观海和端妃还是亲家。
对于此事,林观海毫无波澜。
端妃后宫干政,染指储君人选,破坏祖宗成法,朝廷制度……这些本就让他厌恶。
这时,又听魏振章叹息道:“只可惜,端妃还活着!”
旁边几人只想把他掐死,这年轻人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第651章 养济院
林观海与同僚商讨时,北城的元平侯府大门外,薛景彦在奴仆搀扶下走出了轿子。
门口,一位锦袍老者站着,见薛景煜下轿立马迎下了台阶。
“大哥……”
此人便是薛景彦的二弟,如今侯府二老爷薛景煜。
“嗯!”薛景彦应了一声,却没有多说话。
二人进了侯府,穿过二门之后,薛景煜忍不住问道:“甄家怎么说?”
薛景彦答道:“甄家说了,让我们不必忧心,端妃的事不会牵连咱们!”
“毕竟是世交,这点忙他们还是愿意帮!”
点了点头,薛景煜又叹了口气,说道:“我倒不怕他们不帮忙,只怕他们没那个本事帮咱们!”
端妃如今算真正倒台了,可这件事全无结束的意思,而且还在不断牵连官员勋爵遭殃。
元阳侯府嫡女,是众所周知的雍王妃,谁能保证不被牵连进去?所以薛景彦才未雨绸缪。
薛景彦徐徐说道:“甄家女儿,如今贵为皇后,他们既答应帮忙,想来不会有差错!”
薛景煜点了点头,只有甄家这位皇后,才能让他感到安心。
却听薛景彦说道:“说起来,若非圣旨赐婚,筠儿本该与甄家公子结缘!”
薛景煜答道:“是啊……两家本为世交,门当户对郎才女貌,本该是一番好姻缘!”
说道这里,薛景煜越发惋惜道:“若筠儿不嫁雍王,去年议后之时,以筠儿的才华气度,说不定还能压过当今皇后!”
“如此一来,我薛家出了位皇后,大哥你可就光耀门楣了!”
听到这些话,薛景彦心里无疑是苦涩的。
他本来就觉得,把女儿嫁给雍王很亏,听了这话无疑就更亏了。
勉强收拾了心情,薛景彦平静道:“行了,别说这些无用的话……至少咱们比曹家要好!”
他只能这样想,心里才好受许多。
这时薛景煜说道:“刚刚得的消息,今日曹家被抄……除了曹家庶出几房,曹嘉盛几个儿子都不在!”
“哦?”
“想来曹嘉盛是早有准备,把儿子提前遣散了……”
点了点头,薛景彦肃然道:“人家的事少管,近些日子要约束族中子弟,别让他们惹出事端!”
“此事小弟会多加注意,只是滔儿那边……”
薛景煜口中的滔儿,便是薛景彦的长子薛玉滔。
他虽成家立室,撑起了家族事业,算得上是青年有为,但有时候也会做些“出格”的事。
虽然他是晚辈,但终究是未来的侯爷,作为叔叔的薛景煜不方便管教。
薛景彦当即变色道:“这个混账,我会教训他!”
就在这时,偏院处响起了男女欢笑声,薛景彦脸色更是难看起来。
薛景煜不由笑道:“想来是玉成在玩闹,少年心性……颇像你我小时候!”
薛景彦不由骂道:“都是些不成器的东西!”
…………
京城西北角某偏僻院内,端妃提着木桶正在打水,旁边是几个看热闹的健妇。
“我说娘娘……您动作可得快些,中午要是把水掺不满,可是连午饭都没得吃!”
“什么娘娘,太皇太后下了懿旨,已经废去她的封号,如今不过是和我们一样的贱婢罢了!”
“落架的凤凰不如鸡……她怕还比不得咱们!”
“王婆子,你自己要当鸡,可别把我们扯上……”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句句都扎在端妃心口。
对此,端妃毫无反应。
她若是如此和你这些人一般见识,那是自己和自己过意不去,选择无视才是最好的选择。
对端妃来说,眼下她能多一天都是赚的,若是能看到儿子起兵东进,那她死也瞑目了。
可惜,即便端妃不想找事,却无法避免事情找上她。
“曹老婆子,跟你说话呢……你耳朵聋了?”
好在,端妃仍是没理她们。
人家既然是故意找茬,她是否回应结果都是一样的,还不如留着几分力气。
“敢不理我们……看我不好好收拾你!”
言罢,这名妇人便撸起袖子向端妃走去,可这旁边几人却没跟着上前,显然还是不管做得太过分。
不管怎么说,端妃都曾身居高位,虽说如今废为庶人,但总还是有些余威在。
很快这妇人欺身上前,别人都想要动手了,端妃自然也不会再忍。
当与这妇人只相聚两步时,端妃直接把桶里的水泼了出去,正好全部泼在冲过来的妇人身上。
如今才入二月,气温依旧很低,这一下浇个浑身湿透,当场把这妇人冻得大叫起来。
“你敢淋我……”
怒吼之后,这妇人随即向端妃冲了去,两人立刻扭打在一起。
端妃此前养尊处优,自然不是这妇人对手,很快就被按在地上乱捶,脸上也被抓了几道口子。
好在,旁观的几名妇人知晓分寸,明白事情闹大了她们也可能被牵连,这才把那动手的妇人拉到了一旁。
“先回去换衣服,着了风寒可是要命的……”
这话绝不是开玩笑,风寒要人命的事,在当下一点儿都不稀奇。
听到这般提醒,那妇人才绝了继续动手的想法,跟着另外几人一道离开了此处。
端妃艰难从地上坐起,身上的疼痛让她变了颜色,今天是她这辈子最狼狈的一刻。
愣在原地,端妃感受方才的耻辱,思考着以后的日子该怎么熬。
时间流逝,当她恍然醒转时,却发现周围格外安静。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从她背后传来:“怎么样?这里过得可舒服?”
听到这声音,端妃便道:“你何不杀了我!”
来人自然是太皇太后李氏,端妃眼下的境遇,便是她一手促成。
只听李氏说道:“以前我确实恨不得你死,可看到你眼前这幅德性,却又舍不得你死了!”
“往后的苦头儿还多着,你现在要是死了,岂不是便宜了你?”
看着端妃受苦,李氏心里痛快无比,眼下自然舍不得她死掉。
端妃冷声道:“我什么时候死,你说了不算!”
面对李氏,她是绝不愿意低头的,所以此刻在言语上硬顶。
只听李氏说道:“曹家被抄了,你如果死了,你兄长和曹家那些族人,也得死!”
听到这话,端妃顿时无言。
这一幕,更让李氏觉得舒服,用曹家她就能轻易拿捏端妃。
“好了,你就在这儿,好身照顾老太妃们,那些人算起来……都是你我长辈!”
李氏笑道:“若是你照顾不周,出了差错,哀家可以名正言顺罚你!”
猫捉老鼠时,会不着急吃掉老鼠,而是慢慢捉弄扑打,让老鼠在绝望惊恐中死去。
猫很享受这一过程,李氏的心态和猫是一样的。
待李氏走后,养济院恢复了生气,又有往来人的声音。
一辆运送蔬菜的大车,徐徐停养济院二门外,几名汉子麻溜开始卸车。
但赶车那名汉子,却在左右无人之际,悄悄进了院子里面。
第652章 皇帝难
“参见娘娘!”
听到身后响起的声音,端妃徐徐回过头去,只看到了一汉子单膝跪地,垂手向自己行礼。
“你是何人?”
“臣袁海,奉王爷之命,保护娘娘!”
没错,此刻出现在端妃身后的,便是跟随刘德到京城的总旗袁海。
他和他手下的人,已在京城待了两年,已经用各种方式融入了京城。
端妃随即问道:“我儿可好?”
“娘娘,臣离开元阳已经两年,并不知晓王爷情况,想来王爷天命所钟,自是吉祥如意!”
端妃又问道:“你在京城已经待了两年?”
“正是,此前娘娘在长守斋,我们就在长守斋周围待着,如今娘娘来了养济院,臣等自然要跟过来!”
端妃点了点头,又问道:“刘德在何处?”
“已随曹家大郎,一同往陇右去了!”
听到曹云辉也去了,端妃略微有些惊讶,但随即便明白了自己兄长的决心。
“此去陇右,遍布艰险,你们该去保护他们,何必为我耽搁在此!”
对于端妃来说,保证曹云辉把消息传到陇右去,是比她个人安危更重要的事。
袁海连忙答道:“娘娘安危,关乎重大,臣等岂敢怠慢!”
事已至此,再让袁海带人撵上刘德一行,在当下这种通信条件,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只听端妃说道:“你不该来见我……若是被人瞧见,怕是性命难保!”
袁海答道:“娘娘放心,左右无人!”
端妃平静道:“你该走了!”
袁海本想问能否帮什么忙,话还没出口端妃却先下了逐客令。
恭敬行礼后,袁海转过身要离开,走了两步后忽然回头问道:“娘娘……刚才那几个贱妇,可要将其铲除?”
“不必!”
把这几个人杀了,只会平白引起麻烦,对端妃的处境毫无帮助。
毕竟你杀两个,李氏就能再弄来两个。
“是!”袁海恭敬应答,紧接着他又说道:“娘娘,等时机成熟,臣等可以救您离开!”
眼下,端妃处于被很多人盯着,所以袁海才需找到合适时机搭救。
听到这话,端妃终于提起了些许兴致,说道:“知道了!”
“娘娘放心,臣等一定豁出命去,保全娘娘周全!”
…………
皇城大内,乾安宫内。
皇帝赵维隆跪在偏厅,抬头仰望着墙上的画像,画上之人正是死去的太安帝。
“爷爷……孙儿不孝啊!”
“江山交到孙儿手中,中原的怪物清剿毫无进展,西南本已向好的局面却致崩坏……”
“如今,西南已有反叛之象,朝廷之内党争不断,南方各郡与朝廷离心,骄兵悍将尾大不掉……”
“爷爷……孙儿让您失望了!”
“人人都想做皇帝,可真坐上了这个位置,才知是坐在火山上坐在刀口上……”
“爷爷……孙儿好怀念您还在的时候!”
皇帝赵维隆的低吟声,在安静的偏厅内格外清晰。
此刻他是真的心累了,无穷无尽的挫败感,让他已有了撂手不干的想法。
至少面对当下这烂摊子,赵维隆根本不知如何处理,他甚至起了退位让贤的心思。
“皇上……”
听到身后传来的声音,赵维隆当即大怒道:“朕不是说了,任何人不得进来,滚出去!”
“臣妾听说,皇上今日粒米未进,所以特来看看!”
回过头去,赵维隆看了一眼门外端庄美丽的女子,下一刻又回过了头去。
“皇后,你不该来这里!”赵维隆语气森冷。
来人正是皇后,也是薛景彦口中的甄家女儿,闺名唤作湘潋。
皇帝生气,这可不是小事,偏偏甄湘潋毫不畏惧。
“臣妾违了皇上旨意,愿意听从皇上发落,但请皇上让臣妾把话说完!”
虽然想听听甄湘潋要说什么,但作为皇帝自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所以赵维隆干脆没有说话。
“皇上身系天下,日理万机,自当以龙体为重,皇上安康天下臣民才能安心!”
走进偏厅内,甄湘潋直接跪在了地板上,向墙上太安帝画像磕了头。
然后甄湘潋接着说道:“不管有多少难处,皇上也要以龙体为重,否则先帝天上有知,也会责备皇上!”
听了这些话,赵维隆有些愣住。
直到今天,他才发现自己皇后非同寻常的一面。
赵维隆自幼丧母,父亲一门心思稳固储位,于他而言身边从来没有亲近的人。
可在今日,听了皇后这一番话,赵维隆内心某个角落被打开了。
“皇后……”赵维隆心情复杂,想说些什么却又无从说起。
此事甄湘潋说道:“臣妾知道,皇上有无尽多的难处,很多难处还不能为外人道!”
“世人皆言夫妻同心,若皇上不嫌弃的话,臣妾愿意听皇上说话!”
讲到此处,甄湘潋展颜一笑,说道:“臣妾虽愚钝,却也读过一些书,说不定还能替皇上出主意……”
看着妻子明媚笑容,赵维隆心情好了许多,脸上阴霾也一扫而空。
“皇后……你的心意,朕知道了!”
“既如此,皇上何不先去用膳?”
愣了一下,赵维隆当即道:“好就依皇后所言!”
正当二人起身,还没来得及走进大殿,就听外面有人通禀道:“启禀皇上……吏部侍郎黄志成觐见!”
黄志成,是赵维隆上位的最大功臣,他的官职在一年内变了两次。
从太子府詹事,到户部侍郎,再到现在的吏部侍郎,他的实权在步步高升。
按赵维隆的打算,下一步他就要推黄志成入阁,以顶替致仕的陆朝文。
听到禀告,赵维隆无奈对身旁妻子说道:“皇后,看来这顿饭,得晚一些才能吃了!”
“臣妾在宫里等着皇上!”
二人约定好后,赵维隆来到了偏殿内,命人将黄志成请了进来。
黄志成行礼之后,没等他开口赵维隆已先问道:“先生,可是又有什么坏消息?”
虽然已经做了皇帝,但赵维隆还是称黄志成为先生,这是有意抬高他的地位。
黄志成一本正经说道:“皇上……臣没有坏消息,反倒有好消息传来!”
“什么好消息?”
“前些日子,臣修书吴阳方老先生,请他到京城来向皇上讲学,今日收到方老先生回应……他已同意了!”
听到这话,赵维隆神色一振,连忙问道:“先生所言当真?”
“臣岂敢欺君!”说完这话,黄志成又跪在说道:“但臣擅作主张,还请皇上治罪!”
“先生何出此言?”赵维隆有些疑惑。
黄志成说道:“皇帝之师,必为天下楷模,岂可微臣一人定夺,臣有欺君之罪!”
这话可一点儿不假,黄志成此举确实有僭越之嫌。
思索之后,赵维隆沉声道:“事急从权,先生并无过错,何况方老先生为当世大儒,先生选之并无差错!”
这位方老先生为当世大儒,他所造就的梅林学派,在南方数郡学子中影响颇深。
请他到京城来讲学,可以帮赵维隆收束南方学子之心,加强南方数郡对朝廷的向心力。
如今朝廷财政,全靠南方数郡支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