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安笑着答道:“多谢王爷!”
…………
当赵延洵往听风阁去时,黄远清一行已走出了王府。
也只有真正走出王府,他们心里才松了口气,脸上也逐渐露出了笑容。
被召见被授官,仕途他们已走在了同窗们的前面。
正如赵延洵所说,今天他们春风得意,自然该高兴。
只听赵友顺开口道:“黄兄余兄,你们二位深得殿下看重,往后可要多多照拂我等!”
黄远清只是微微一笑,他不喜欢这种人情往来,更看不惯这些人意图拉帮结派的做法。
做官是要造福一方,而非为了升官发财……这是黄远清秉持的理念。
只听余承尧说道:“诸位,只要忠于王事,尽心尽力……又那需要人照拂!”
众人就这样闲聊着,然后陆续相互分别。
最后,只剩黄远清和余承尧同行。
“今天怎么过?”余承尧问道。
黄远清答道:“帮我娘干点儿活儿,再过几天我就得上任去了!”
余承尧觉得好笑,但一时间却笑不出来,谁能笑话这样的孝行呢?
只见余承尧黯然道:“今天我得回家,跟我娘一起……给我爹扫墓去!”
他这幅表情,黄远清倒是头一次见。
余承尧家里的情况,黄远清稍微知道一些。
余家曾经是元阳的大户人家,可惜丧尸爆发后没落了,他爹也在城外被丧尸咬死,连个尸首都没留下。
所谓扫墓,其实就是个衣冠冢。
黄远清说道:“那好……咱就各回各家吧!”
余承尧答道:“明天中午,我在王府外等你,一起去领官服官印!”
黄远清笑道:“好!”
随即二人分别,黄远清往南去,而余承尧则往东走。
余家虽是大族,但如今已经没落,家产被收缴后过得很拮据。
但是,虽然吃喝差了些,但他们住的地方着实不差。
依然是高门大户,只是门上的漆已在掉落,且只剩下前院是他们的,其他宅院被分了出去。
“娘……我我回来了!”
只听门那传出一个妇人声音:“回来了?刚才你那帮狐朋狗友还找你,被我全都赶了出去!”
只见院子里面,一个妇人在浆洗衣物,身上的衣服已经洗得发白。
“娘……以前你这么说也就罢了,如今他们可都被授了官职,已是王府官员了!”
余高氏理了理鬓间白发,说道:“你少唬娘,什么官员……不过是小吏罢了!”
作为曾经的大户人家,余高氏见识非常人能比。
虽然如今家族没落,但不入流的小吏在她眼中,仍旧是不入流的。
当余承尧觉得好笑时,只见余高氏放下手里的活儿,满是担忧问道:“这些混账说……你没有被授官职?这是真的?”
“典礼上,儿子确实未被授予官职……可在典礼后,儿子得了殿下召见!”
本来余高氏都绝望了,但听到后面这一句,她的眼中顿时起了光芒。
“殿下见你,都说了些什么?是否给你授官?是长史司的小吏?还是一方知县?”
越往后说,余高氏的眼里就越充满期待。
余承尧笑了笑,说道:“殿下既没有让儿子做长史司的小吏,也未授予儿子知县!”
“殿下让儿子去宁阳府做判官?”
本来,余高氏是真的绝望了,但余承尧的这句话,再度将她从地狱拉回天堂?
“一府判官?我儿子做判官了?”余高氏喜不自胜。
“我儿子做判官了,阿弥陀佛……余家后继有人了,余家后继有人了!”
说完这些话,余高氏逐渐敛去笑容,随即板起脸说道:“混小子……敢戏弄为娘,赶紧去你爹灵签磕头去!”
“是是是……儿子这就去!”
看着儿子的背影,余高氏恢复了笑容,开始继续洗起了衣物。
房间内,余承尧跪在神龛前,恭恭敬敬向老爹灵位磕了头。
只见灵位上,赫然刻着“亡夫余建章”几个字。
第546章 拿祖制说事
太安二十五年,十一月十三。
京城已经下了三天大雪,这是普通平常的一天。
此刻在长街上,二十余辆囚车,正往城外徐徐驶出。
如此大冷的天,囚车里的人却穿着秋衣,一个个冻得蜷缩着身体。
若非如今是末世,老百姓要么被约束在家,要么忙着干活儿,这般景象定会召来大批人围观。
清冷的街道上,除了囚车发出的咯吱声,就剩押送差役们的闲聊声。
队伍前方,只听一名年轻差役问道:“头儿……这些位爷怕是到不了地方,就得死上好些个,到时候可不会怪咱们头上吧?”
一旁的络腮胡孩子搓着手,吸了吸已经流出的鼻涕,而后骂道:“你小子脑袋里装的是啥?还怪咱们?你以为他们脑袋上还有乌纱帽?”
“死了……死了就死了呗,天寒地冻怪的了谁?说不定有人巴不得呢?”
听到这话,年轻差役不由问道:“头儿?谁巴不得他们死?”
络腮胡汉子冷声道:“你说谁巴不得他们死?谁让他们下来的谁就想他们死!”
“是皇上罢他们官?头儿你是说皇上要他们死?”
“你个蠢货,皇上也是你乱说的?”络腮胡汉子怒目圆睁,此刻还警惕着往四下看了一眼。
好在他们说话声音较小,而且其他人也在说话,所以没人注意他们。
“小子,你要是想多活几天……就管好自己嘴巴!”络腮胡汉子语气森冷。
见络腮胡汉子真生气了,年轻的差役连忙答道:“是是是!”
队伍继续前行,很快就出了京城。
皇宫,乾安殿内。
暖阁之中,皇帝赵维隆正在批阅奏章,在他面前跪着一位大臣,并将官帽放在了身侧。
一边批阅着,赵维隆一边问道:“爱卿真的要走?”
“求皇上恩准!”
他这位内阁大臣,在门生故旧大批被清出朝堂后,再赖在内阁就是不知好歹。
这一个多月来,因贪腐、结党和办差不力,已有三批官员被罢官乃至下狱,其中既有京官也有地方官。
这些人,有端妃拉拢的官员,但更多是他陆朝文的门生。
就连陆朝文本人,也有不少奏章弹劾。
识时务者为俊杰,陆朝文知道该怎么选。
赵维隆停下了手里的笔,而后说道:“你既然要走,那朕就不留你了!”
“谢皇上!”陆朝文连续磕了三个头。
听到皇帝同意自己告老,陆朝文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为陆朝文保留一份体面,是在大清洗开始之前,赵维隆就立下的目标。
事实上,被惩办的官员之中,除了实在罪大恶极的被砍头,其他人要么是被流放,更多人是被罢官。
赵维隆要平衡朝堂,可不只是给另外两党做嫁衣,陆朝文这些人只要活着,依然是赵维隆平衡朝局的筹码。
只听赵维隆叹息道:“爱卿,你在朝为官多年,也算是劳苦功高,为我大晋除了不少力啊!”
从语言上认可陆朝文,算得上给他一丝希望。
“朕年纪尚轻,许多事都看不明白,也做不得主……爱卿若有什么委屈,不妨现在说出来!”
把不准赵维隆的心思,陆朝文答道:“臣没有委屈,只怪臣御下不严,才给皇上惹了麻烦!”
赵维隆叹气道:“不管有没有委屈,可现在形势如此,有委屈也只能往肚子里咽了!”
就在这时,暖阁外走来一小太监,禀告道:“启禀皇上,两位阁老再为觐见!”
“知道了,传他们进来!”
“是!”
当这小太监离开后,赵维隆便对陆朝文说道:“陆卿……你可以回去了!”
“是!”
陆朝文起身往外走去,刚出宫殿大门时,正好和王庭鹤二人碰上。
次辅谢孝方停下脚步,问道:“陆阁老,你这是……”
陆朝文恭敬说道:“二位阁老,老朽可当不起阁老之称,就在刚才……皇上已经准了老臣之请,许老臣告老还乡了!”
“同殿为臣,这么些年若有不周之处,还望二位多多包涵!”
虽然皇帝准了他告老,但不等于说他已经安全了,若是这二人对他穷追猛打,即便他回乡也难有好日子过。
所谓杀人不过头点地,任何事都是有分寸的,对内阁大员的清算自开国以来,也不过那么两三次,而且次次都有特俗原因。
只听王庭鹤说道:“陆阁老怕是想回去躲清闲,也对……如今糟心事太多,躲开点儿好啊!”
一旁的谢孝方也开口道:“能躲掉还好,那像我们……还得顶在前面撑着,说是内阁大臣,不过是别人的传声筒罢了!”
三位内阁大臣,三个可以称得上对手,并互相斗了多年的人,此刻竟跟老朋友一样说话。
这时有太监出来提醒:“两位阁老,皇上还在里面等着呢!”
三人这才停止谈话,王庭鹤二人进了大殿,而陆朝文心里的石头也已落地。
从刚才两人的态度,陆朝文可以判断得出,自己告老不会被清算。
再说王庭鹤二人进入大殿,在向赵维隆行礼后,只听王庭鹤开口道:“皇上,大婚的吉日已经定好,就在明年正月十八!”
“嗯!”赵维隆应了一声。
他的婚事,除了选谁当皇后他有过问,其他事都是这帮大臣操心。
端起茶杯,赵维隆品了一口,而后问道:“二位爱卿,朕依祖制改元、大婚、尊太皇太后,那么有件事……是不是也该按祖制来办?”
这三件事,是按先后顺序来排的,尊太皇太后被放在了最后,也就是说至少得到明年二三月。
“请皇上训示!”
赵维隆徐徐说道:“依我大晋祖制,受封藩王应该离京就藩,是也不是?”
两位阁臣尽皆愣住,当下情况特殊,就未令受封的藩王离京。
当然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赵维隆为何此刻提出这件事。
但只要稍稍一想,就知道原因是什么。
作为皇帝,排除对自己帝位有威胁的人,这简直太正常不过。
赵维隆借着说道:“内阁、六部,京城各衙,各郡长官,劝谏朕时都拿祖制说教,想来诸卿不会违背我大晋祖制!”
“二位,爱卿你们说是不是?”
第547章 祈福
祖制,自然是不可违背的。
所以在赵维隆二次逼问时,王庭鹤只能答道:“皇上所言极是!”
随即赵维隆目光扫向谢孝方,后者也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当然了,他俩如此干脆赞同赵维隆的话,可不仅仅因为遵祖制占着大义名分。
毕竟一种说法,可以有多种解释,只要愿意扯皮就可以。
所以决定他二人赞同的原因,关键还在于当前的朝局。
本轮声势浩大的清洗过程,在罢免大批官员的同时,还留下了大批的官职缺口。
这些缺口都是香饽饽,在解决掉外敌之后,两大派系都想推自己人上位。
在这场比赛中,皇帝赵维隆上裁判,让双方都得讨好。
“既然如此,那你们下去之后,就尽快将此事议定!”
“想必本月之内,此事可以有个定论!”
两位阁臣对视一眼后,只见王庭鹤答道:“臣等定当尽快议定!”
“朝廷大军,已推进到河西河东两郡!”
“太祖当年建立藩国,为的就是摒护朝廷,他们要就藩……就让他们去这两个地方!”
听了赵维隆这番话,王庭鹤二人虽面如常色,但内心却格外震惊。
就藩也就罢了,令这些藩王去两河地区,等同于让他们去死。
毕竟这些地方,朝廷大军未能有效控制,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失控,一但丧尸暴乱官民就得死上不少。
可这还没完,赵维隆接着说道:“朕的二弟,也到了就藩的年纪,不如这次一并封出去,二位以为如何?”
刚才催藩王就藩,指的是赵维隆的列位皇叔,也就是太安帝的儿子们。
眼下赵维隆提到赵伟恒,才是他皇位最大的威胁,所以也是要除掉的。
只听王庭鹤开口道:“皇上,二殿下……还未到就藩的年纪啊!”
赵维隆拿起一份奏折,从龙椅上徐徐起身,来到了王庭鹤的面前。
“爱卿,很多时候……咱们可以变通一下,他也就差几个月而已,你说是吧!”
耳边听着赵维隆的话,但王庭鹤的目光,却注视着赵维隆手拿奏章。
“迁都之行,利国利民,陛下圣明,当知其中利害……”
奏疏里的这句话,让王庭鹤深感震动。
他可以确定,这是皇帝故意让自己看到,为的就是敲打他这位北方派领袖。
“皇上所言极是,二殿下就藩之事,确实也该提上日程!”
说到此处,王庭鹤目光扫向谢孝方道:“谢阁老,你说呢?”
他这已经是站在皇帝这一头,帮忙催促谢孝方表态了。
此刻,谢孝方也不得不开口道:“臣无异议!”
赵维隆露出笑容,而后往龙椅方向走去,说道:“二位爱卿,朕是信任你们的……这件事尽快议出来,一切都可从简!”
转过身来,赵维隆语气严肃道:“朕……要他们早些就藩去!”
“臣等领旨!”两位阁臣齐声道。
安排好了这些,赵维隆的心落了下来,这件事他已经计划了许久。
真要办成了此事,即便尊李氏为太皇太后,对他的地位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
皇陵工地上,工程进度已大大提高。
但不是皇帝死后工部加快了速度,而是为了尽快完工,赵维隆让缩减了工程量。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修建皇陵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这种烧钱的事眼下朝廷可玩不起。
现场官军能支撑防线,其实就已经很不容易,赵维隆必须把尽可能多的资源,投入到扛击丧尸的前线去。
眼下朝局乱斗,再加上有丧尸危机,所以也没人指摘新帝不孝。
此刻在皇陵一侧,一支队伍赶了过来。
这支队伍前后都有侍卫,护着中间一辆大马车,直接朝皇陵正大门驶去。
皇陵驻扎着一个千户所,作为临时守备的兵力,待皇陵建成之后,他们将成为守陵的陵卫。
得知有宫里的贵人前来,千户连忙从陵区迎了出来。
他已经提前收到消息,今日是先皇后过来,要为仙逝的皇帝祈福。
先皇后毕竟是妇人,所以出行并未声张,只带了百余名侍卫互送。
没等这千户靠近,只见互送的侍卫百户迎上来提醒道:“娘娘说了,不必你来接待,自己该做什么做什么去!”
“是!”
于是乎,马车直接进入陵区,然后向皇陵一侧的长守斋赶了去。
既然是为先帝祈福,自然要找最近的佛寺,长守斋正是好去处。
李氏的马车赶到时,长守斋大门已经被侍卫们围住。
从马车上下来,看着紧闭大门的长守斋,李氏露出了一缕笑意。
虽然即将贵为太皇太后,但今日李氏毕竟是到皇陵,所以她穿着简单的素衣。
“开门去!”李氏对身旁的嬷嬷道。
后者早就按捺不住,带着几名太监就往前去,直接敲响了长守斋的大门。
没一会儿,长守斋的大门打开,里面出现了几名尼姑,这些都是端妃曾经的侍女。
门口的嬷嬷冷笑道:“先皇后驾临,尔等还不跪迎?”
几名尼姑连忙跪下,随后外面的太监大批涌入,路过时不小心踢倒了跪着的几人。
待里面消停下来后,李氏才迈动脚步,往长守斋内走了去。
进入长守斋内,便见青烟寥寥,迎面便是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