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末世从封王开始 >

第211章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211章

小说: 末世从封王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只有这些二级士兵,单臂力量达到一百五十斤,才能把这玩意儿扔出去。
  “弟兄们,怪物就在前面那院子里,咱们必须从窗户里扔进去!”
  “只有扔进屋子里,才能保证将怪物给炸死!”
  对于这一点,在场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眼见众人不再说话,带队的小旗官接着说道:“所以我的意思是,咱们再往前走三丈,到前面那座房子里去!”
  这一点必须要征得众人同意,毕竟徐宇的命令是推进十丈。
  “何小旗,就到前面房顶去,同意!”
  “这里位置确实不大好,我也同意!”
  紧接着,其他侍卫也都一致赞同,带队的何大明顿时笑开了。
  只听何大明说道:“诸位兄弟,再过两日王爷即将举行承天大典,咱们把这最后一座府城光复了,便是给王爷最好的贺礼!”
  众人纷纷露出笑意,他们的力量是赵延洵赐予,便在心中将其奉若神明。
  说完这些话,众人又小心观察一阵后,才开始继续往前推进。
  越是靠近高级丧尸的院子,他们的动作就越发轻盈,为的就是不打草惊蛇。
  城墙上,看到何大明一行还在继续往前,徐宇不由皱眉道:“这个何大明……搞什么名堂!”
  “大人,可能是为了更有把握吧!”
  听到这话,徐宇不由冷声道:“如此靠近,极为危险,出了伤亡……那可就亏大了!”
  作为军事主官,保护手下安全也是一等一的大事,所以徐宇才会如此不满。
  吴会匀此刻不再说话,只在心里为何大明捏了把汗,希望他能安全完成任务。
  事实上,当他们靠近小院十丈时,周围聚集的丧尸就已经变多。
  所以他们的动作务必格外轻盈,当真是一点儿声音都不能发出,所以短短三丈距离,他们耗费了七八分钟。
  在此期间,城墙上的人也没闲着,扔下砖块儿吸引了丧尸注意力,替何大明一行减轻了压力。
  来到相隔七丈位置,何大明观察好情况后,便问负责扔雷的几人道:“有几分把握?”
  其中一人思索后,答道:“七分!”
  七分把握,说实话算不上高,但何大明已别无选择。
  目光死死盯着前方,何大明沉声道:“准备好,我一下令就投雷!”
  “是!”
  又是几分钟过去,何大明终于下定决心,沉声道:“投雷!”
  士兵们毫不犹豫,将面前摆放的手雷点燃,然后奋力朝前方扔了去。
  一共九颗雷,只有一颗落在院子里,其他的全都飞进了正房内。
  飞进的手雷,显然惊吓到了屋子里的丧尸,众人便听到一阵嘶吼声。
  高级丧尸虽有灵智,但终究无法理解炸弹是什么,以至于几头丧尸还凑近了观看。
  只听连续“轰隆”几声巨响,那处房屋直接被掀了顶,随即便是冲天烟尘飞扑而出。
  而那些院外的丧尸,在听到院子里动静时,纷纷冲进了院子内。
  这时,投雷的一名侍卫高呼道:“大人,咱们成功了!”
  “别高兴太早了,先看看情况!”何大明沉声道。
  他的目光,一直都盯着院子放心,查看是否有漏网之“尸”。
  最终结果是,屋子里的二级丧尸,全部都被炸死。
  何大明放心之后,才对下属说道:“去通知百户大人,可以干活儿了!”
  “遵命!”侍卫们兴奋异常。
  清理了二级丧尸这大麻烦,剩下的这些已无大害,多磨点儿时间就能将其剿杀。
  得知二级丧尸被杀,城墙上的徐宇高声道:“弟兄们,开始干活儿,从南城开始!”
  “争取明天,把宁阳打扫干净,向王爷承天大典献礼!”
  “王爷万岁!”
  随着徐宇高呼,一众侍卫举着兵器,指向蓝天高呼道:“王爷万岁!”


第499章 承天大典1
  太安二十五年九月初一,元阳。
  今天是举行承天大典的重要日子,所以元阳城内百姓们,个个都起了个大早。
  即使没有受到大典邀请,百姓也想去到离王府近的地方,沾沾大典的运势。
  在百姓们眼中,承天大典具有无与伦比的神圣性。
  就在今日,他们崇敬的雍王殿下,将在王府与上苍对话,并得到天帝赐予的神物,对此百姓们都充满期待。
  百姓们大批去往北城方向,这给元阳府衙的人带来了极大压力,他们必须要维持好秩序。
  为了保证大典不被影响,整个龙潜坊都已被戒严,没有王府开具的通行令,无论内外都不得出入。
  所以在龙潜坊周围,此刻聚集了大批的百姓,他们暂时放下了手里的活,只为了能见证神迹。
  而在龙潜坊内地,好几个地方一样有人在聚集。
  比如在王府正大门外,便有大批理政学堂的学子聚集,他们都是受邀来观礼的。
  他们读的圣人之学,有子不语怪力乱神之说,但今日他们偏偏却要见证神迹。
  以至于此刻在学子之间,产生了圣人学说正谬的讨论。
  事实上,如果是在末世爆发之前,圣人学说是绝对不可质疑的,自然也不会有人敢摆出来讨论。
  末世降临,潜移默化改变了许多规则,才有了理政学堂这种“开放”的学术氛围。
  辩论双方各执一词,相互之间谁也说服不了谁,眼下又无教授再次调和,以至于此时僵持起来。
  双方各执一词,突然有人说道:“远清,你的学问最好……你说这是什么道理?”
  于是乎,众人目光全都聚集到了,边缘位置一个瘦弱的身影。
  对于这种无意义的辩论,黄远清根本没有参与的心思,所以猜自己躲开了。
  可眼下所有人都看着,他是想躲也没法躲开。
  但黄远清还是想躲,于是说道:“各位学长,在下才疏学浅……”
  可没等他把话说完,立马有人问道:“远清,你怎么会才疏学浅呢?”
  “几次学堂考试,你次次都得第一,是山长最钟爱的弟子,比我们这些人可强多了!”
  “就是就是,远清……你莫非是看不起我等?”
  开口说话这些人,都是曾经的权贵子弟,而且话听起来越来越阴阳怪气。
  事实上,而和黄远清元阳出生贫寒的子弟,此刻却并未站出来帮腔。
  因为黄远清实在太优秀了,以至于和贫家子弟不合群。
  这时有人逼问道:“远清,到底是不是圣人错了,这天地之间有鬼神?”
  所有人都看着黄远清,无论他往那个方向回答,最终都会得罪一批人。
  正当黄远清大感焦灼之际,却听远处传来一道清朗声音:“我说你们是不是吃饱了撑的?王爷便是当世圣人,这还有什么可争论的?”
  众人目光向来人望去,权贵子弟们不在理会黄远清,并有人迎上前道:“承尧,你要是再不来,我都要去找你了!”
  余承尧解释道:“路上百姓太多了,所以过来慢了些!”
  当他与众人说话时候,目光还扫向了孤身而立的黄远清,后者正投来感激的目光。
  余承尧叹了口气,太过优秀的人会被排挤,这就是最真实的人性。
  在理政学堂,余承尧亦是风云人物,所以当他来为黄远清解围,众人也就不再针对黄远清。
  众人各聊各的,余承尧本想去和黄远清说两句话,却始终被簇拥着脱不开身。
  只听有人说道:“承尧,那小子不过是个书呆子,你何必要为他说话!”
  “你们不懂!”余承尧摇了摇头。
  黄远清出身低微,拥有非同常人的毅力和决心,才能走到现在这一步。
  本质上来说,立志复兴家族的余承尧,和黄远清是一类人,说直白些余承尧是以黄远清为榜样。
  所以学堂里的多数人,预测都不大瞧得上,日后他们终归有不同的人生。
  “我们不懂?他有什么难懂的?”
  正当有人说出这话,却听身后传来一道声音:“都排好队,准备入场了!”
  “是教授来了,大家站好!”余承尧招呼众人。
  他确实具有非凡一般的领导力,所以众人愿意听他的,纷纷排好队伍等待着。
  学堂教授,其实就是纪善所的官员,此人来到学子们队伍前,表情严肃道:“一会儿进去了,要守好规矩,不要左顾右盼,更不得大声喧哗!”
  “都听明白没有?”
  “学生明白!”
  其实规矩早就反复强调过,此番不过是再提醒一遍。
  “跟我走!”
  于是乎,学堂队伍在教授引领下,从王府正门左门入内。
  当他们进去时,正好见到官吏的队伍通过,这些人乃是从长史司方向走出。
  看着走在最前面的几名高官,余承尧低声对黄远清道:“远清,日后咱们……也要位列殿阁,走在最前面!”
  “承尧兄有大志向,在下佩服!”
  黄远清才把话说完,便听前面的纪善所官员低声训斥:“你们两个闭嘴!”
  队伍继续往前,最前面走的是官员们,然后各衙门的吏员代表,再然后才是理政学堂的学子。
  而最后面入场的,便是陇右各地的百姓代表,也是队伍人数最多的一批。
  队伍之中,有人张望四周道:“这就是王府了,真是……真是好看!”
  打量殿陛之间,一老者叹息道:“这辈子能进王府,能亲眼看到王爷,我这把老骨头死也值了!”
  “张大爷,好端端说什么死了,今天你要沾了王爷的仙气,至少年轻十岁!”
  听到这调侃的话,老张头不由笑道:“我多活少活几年没啥,但你们这些后生,一定要听王爷的话,好好重建村子!”
  “那是当然了……”
  就这样闲言闲语着,众人走进了王府校场,里面军中代表早已就位。
  这次参与承天大典的,涵盖了王府治下各类人物。
  有官吏,有军士,有学子,有百姓……每一类之间又有细分。
  虽然构成复杂,但在王府严密安排下,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当所有人站定之后,校场之内足足有近千人,所有人的目光都望着前方高台上。
  此刻太阳升起,阳光已经撒在了高台上,旌旗招展威严肃穆。
  大约等了十几分钟,现场仍是一片安静时,只见一名官员手拿卷轴,沿着台阶缓缓走上了高台。


第500章 承天大典2
  整个观礼队伍最前方,乃是长史司和枢密院的诸位官员。
  看着拾级而上的周承平,成文光心里泛起一丝酸楚。
  入王府一年来,他也算是鞠躬尽瘁,做了比以前为官二十多年还多的实事。
  可眼下,承天大典的主礼官却不是他,而是一直以来不得雍王心意的周承平。
  他成文光在长史司花团锦簇,大权在握好不热闹,但雍王却用最简单的法子,向王府军民昭示了谁是百官之首。
  虽然心里酸楚,但成文光很清楚自己的斤两,对此情形也不敢心生怨怼。
  赵延洵在王府在元阳在陇右,入境盛威直逼神明言出法随,没有任何人能够质疑反对。
  却见周承平迈步走上台阶,在台阁上站定之后,便摊开手中卷轴朗声念道:“吾雍王殿下,大晋皇帝亲子,为日月星辰所钟,天地神明所爱,生而神圣……”
  “当今之世,灾祸遍地,鬼怪横行,百姓流离,生灵涂炭……”
  “殿下承天之命,练兵勇复农耕,救万民于水火,德被苍生……”
  周承平念出的话不算太深奥,现场多数人都能听得懂,最关键是感同身受。
  每一个人,能在这末世存活下来,都得感谢赵延洵的大恩大德。
  所以周承平念出的每一句话,都是如此跳动人心。
  “殿下大德大慧,今上苍有感,便于今日举行大典,勾连上苍,以受赐福,以安天下!”
  念完这最后一句,周承平缓缓收起卷轴,看着下方激动异常的臣民,周承平举手高呼道:“雍王殿下……万岁!”
  这话等于是导火索,直接点燃了下方臣民的激情,只听底下千人高呼道:“雍王殿下……万岁!”
  “雍王殿下……万岁!”
  声音连绵,经久不息,直观展示了赵延洵的崇高地位。
  周承平在台上向现场侍从示意,后者才去稳控局面,花了好几分钟现场才安静下来。
  “现在,大殿开始……”
  “恭迎殿下……”
  随着周承平话音落下,高台两侧响起了鼓声,声音震荡威严肃穆。
  只见校场东侧,一架十六人抬的辇轿徐徐前行,赵延洵端正身体坐在上面。
  今日的赵延洵可谓盛装出席,只见他身着红色团龙圆领袍,脚踏皂靴腰缠玉带,头上还带着乌纱双龙戏珠翼善冠。
  当辇轿徐徐前行之际,观礼队伍最后方的百姓们,已经激动得无以复加。
  虽然他们隔得最远,连赵延洵的脸都看不到,但远处那道身影在他们心中就是神明。
  神明本来遥不可及,而如今就出现在他们面前,如何能不让他们激动失态。
  “王爷万岁……王爷万岁!”
  万岁声不断响起,现场更是多了不少叩头的人,这可把引礼的吏员急到了。
  “诸位父老,暂且安静……”
  可这些话,并未起到太大作用,老百姓要磕头谁都阻挡不了。
  “诸位父老,你们不听招呼,难道要坏了王爷承天大典?”
  这句话,最终在现场起了作用,局面才得以控制下来。
  而此刻在最前方,赵延洵的辇轿已来到台前,侍从们正小心翼翼将他放下来。
  待辇轿落在,赵延洵徐徐从位置上气盛,脚步沉稳走下了轿子。
  此刻在他左右侍奉的,乃是霍安林全两位大太监,但此刻他俩是不足为道的小人物。
  而随着赵延洵的落脚,高台两侧鼓声停止,紧接着便是典仪所的乐队开始奏乐。
  看了一眼高台,垂直高度有近十米,再其顶端摆放着的“天地”神位。
  在高台与官员之间,则摆上了几十张大桌子,这都是等会儿要用来呈放上苍赐福的。
  沐浴朝阳,赵延洵微微提起袍子下摆,迈步往台阶上走了去。
  在他前方,是他有唯一解释权的神武神谕,在他后方则是翘首以盼的臣民。
  随着他走上第一层台基,只听周承平高呼道:“叩拜殿下,跪……”
  原本众人都是站着的,此刻听到周承平这番话,纷纷跪地向赵延洵叩首。
  “臣等叩见殿下!”
  在一片山呼声中,赵延洵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了高台顶端。
  在他面前,设有一张铺有黄绸的垫子,更前方则是“天地”神位。
  赵延洵不敬任何具体的神,所以才立了这“天地”的神位,可以说也是狂得没边儿了。
  若是太安帝活着这么干,恐怕得被圣人徒子徒孙们的口水淹死。
  高台之上,身着道袍手持木剑何四道,此时心里也十分紧张。
  下方臣民皆已跪在蒲团上,全都望着高台上的情形,虽然只有靠得近的人才能面看到。
  深吸一口气了,何四道沉声说道:“吉时已到,请殿下跪拜天地!”
  赵延洵撩起衣袍下摆,缓缓跪在了面前垫子上,霍安林全二人连忙替他理顺衣摆。
  看着前方的神位,赵延洵心如古井,缓缓向前方叩拜下去。
  “系统,一会儿按照我列下的清单,将东西呈放在下面桌子上!”
  这次兑换,赵延洵主要是兑换武器和电器,粮食不缺所以他没兑换。
  随着赵延洵开始叩拜,何四道也拿起桃木剑,在几个道童协助下开始做法。
  这一年多来认真练习,何四道这位半路出家的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