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末世从封王开始 >

第152章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152章

小说: 末世从封王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臣妾什么性子,您还不知道?”
  “朕当然知道,可如今毕竟年纪大了,性子也该收敛一些了,免得被人看了笑话!”
  “有皇上在,岂敢有人笑话臣妾!”
  “可朕终有撒手的那天!”
  二人相互打着机锋,说到最后竟相顾无言。
  精舍之内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听赵永铖道:“妙音,朕给你的安排,才是最好的归属,你怎么就不听话!”
  说到最后,赵永铖甚至用手拍打起床榻,显然对端妃是爱恨交加。
  端妃连忙放下药碗,替赵永铖抚着胸膛,连忙道:“皇上切莫伤了身子!”
  “臣妾此来,是有事情向皇上陈奏!”
  好一会儿后,皇帝才逐渐恢复平静,闭着眼睛问道:“说吧!”
  “烦请皇上,让这些奴婢都退出去,臣妾要单独向皇上陈奏!”
  皇帝没有表态,精舍内安静了好一会儿,才听皇帝冷声道:“都听到了?”
  “是!”
  于是殿内伺候的几十名宫女太监,此刻全部都退出了大殿。
  皇帝依旧闭着眼睛,等待着端妃开口说话。
  再度将药碗端起,端妃才开口道:“皇上,臣妾派去陇右的人,回来了!”
  仅这一句话,就让皇帝睁开了眼睛。
  但他没有多问,眼中精光徐徐散去,等待着端妃继续说。
  “洵儿,还活着!”
  赵永铖才平静下的心,立马由被激起了千层浪,甚至真个人都撑着坐了起来。
  “你说什么?”
  眼眶冒出泪花,端妃忍着哭腔道:“洵儿他还活着!”
  消息得到确认,赵永铖先是欣喜,然后便觉五味杂陈。
  “活着就好,活着就好啊!”
  仅说了这一句,皇帝就没其他说的,端妃只得递话道:“皇上,既然洵儿还活着,臣妾的意思是,能否派人将他接回……”
  “尊我大晋祖制,父死子继……”
  不得不说,端妃这番话已经僭越。
  皇帝本人还活着,就直接说父死子继的事,为了儿子能回来当太子,端妃已经不管不顾了。
  但皇帝也没追究的意思,而是叹了口气说道:“迟了,一切都迟了!”
  “大晋江山,不是儿戏,朕是父亲,更是皇帝!”
  端妃的话很直白,却没想到皇帝更直白。
  权力都已经放出去,整个江山差不多都交了出去,此刻又岂能因为一个儿子,就把之前全部安排推倒。
  真要是这样做了,且不说赵延洵登上帝位之后能不能坐稳,此时更换储君可能朝廷就先乱了。
  如今内忧外患,又岂能做此不智之举。
  赵永铖还没昏聩到这个地步,儿子女人都不是最重要的,江山社稷才是第一位。
  “皇上……”
  “不要再说了!”
  一时间,大殿内又陷入沉寂,只余铜壶滴漏的声音。
  “朕可以派人,把洵儿接回来!”
  端妃放下药碗,从榻上起了身,躬身拜道:“既然皇上心意已决,便不必接洵儿回来了,他在陇右过得很好,此刻接他回来未必是福!”
  “今日之事,今日之言,皇上就当没听过,臣妾也全都没说过!”
  “让他就做个藩王吧,至少能有一世富贵,而不会有杀身之祸!”
  “臣妾也会尊皇上旨意,出家当姑子去,不会给皇上添麻烦的!”
  端妃话说完了,直接跪倒在地上,等待着皇帝圣谕。
  “你能这样想,甚好,甚好!”
  “回去吧,洵儿会有一世富贵,你也会平安无事!”
  “是!”
  再向皇帝叩头后,端妃徐徐退出了大殿,只听得身后传来一声长叹。
  但是此刻的端妃,却并未如皇帝所想那般,扔到了心里的一切想法。
  “我儿兵强马壮,结果还未可知!”


第360章 飞雨轩内
  飞雨轩内,赵延洵斜躺在软榻上,手里拿着一盘点心,正一个一个往嘴里扔着。
  嘴里吃着美味,赵延洵说道:“当时你是不知道,那些黑熊直接向我扑了过来……”
  “其他人都愣在原地,若非本王镇定自若,提刀与那些黑熊战在一起,那些废物侍卫们,全都会成黑熊的口粮!”
  赵延洵才说道这里,却从软榻对面传来“啪”的一声,却是林静玉拿着棋谱,往棋盘上放了一颗棋子。
  林静玉此刻一袭白衣,坐在窗边微风拂动她的秀发,看起来颇有些仙气飘飘。
  侧过脸来,林静玉看向软榻上的赵延洵,笑着问道:“既然那黑熊是扑向殿下,又岂会去害到别人?”
  “这个……当时黑熊四散冲撞,是本王将他们吸引到的一处!”
  林静玉点了点头:“臣妾知道了,王爷英明神武,解救了属下侍卫!”
  “你不信?”
  “臣妾当然相信!”林静玉满是笃定道。
  放下手里的盘子,赵延洵从软榻上起了身,拍了拍手上的食物碎屑,叹息道:“你是在后宅里待久了,不知道本王的厉害!”
  “莫说是几个黑熊,便是十个百个,本王也都怡然不惧!”
  “你若不信,可以去派人去外面打听,谁人不知本王神武!”
  林静玉脸上笑容更甚,放下手里棋谱说道:“臣妾自然是信的,王爷你可别生气!”
  但看她这幅样子,摆明了还是不相信,这可把赵延洵气得不轻。
  自己如此牛逼,偏偏老婆却不相信,这叫他心里怎会气顺。
  可他心里的怒气才攀升了一截,这股气顿时就泄开了,只听赵延洵笑道:“嗨……我可真是没事找事,和你一个女子急什么!”
  一手插着腰,赵延洵一手抚额,连连摇头道:“没意思,没意思!”
  本就不是啥大不了的事,林静玉信与不信,自己都是那个赵延洵。
  这时却听林静玉道:“在臣妾看来,王爷的文治武功,比杀几头黑熊可厉害得多!”
  “所以,最让臣妾敬佩的,是王爷能在绝境,给百姓找出一条生路,这才是真正的伟丈夫!”
  不得不说,这话听着心里舒坦。
  赵延洵走到林静玉身后,双手扶着她的肩膀,俯下身靠近其耳边道:“知我者,爱妃也!”
  言罢,赵延洵迈步走到林静玉对面坐下,目光扫向了棋盘上。
  林静玉端起一旁的茶杯,递向小桌对面的赵延洵道:“如今春耕已近一月,臣妾虽在内宅,却也知晓其中凶险,王爷万不可掉以轻心!”
  接过茶杯,赵延洵掀开茶盖喝了一口,随后说道:“这些我都明白,但出城耕种,危险是躲不过的,只能尽量避免!”
  “话虽如此,王爷也要多加叮嘱,免得有人起了轻慢之心!”
  听到这里,赵延洵放下了茶杯,皱眉问道:“你是不是……听说了什么?”
  林静玉确实听说了一些事,所以才会在赵延洵这儿吹耳旁风。
  “臣妾,确实听说了一些事!”
  “说说吧!”
  还有自己不知道的事,这让赵延洵来了兴趣。
  “臣妾也是听侍女们说的,至于是真是假,还得王爷明察!”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很明显下面发生了什么事。
  赵延洵微笑说道:“爱妃说便是了!”
  林静玉郑重道:“臣妾听侍女们说,那些在外耕种的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每天还得天没亮就干活儿,一直干到天黑才能休息!”
  “甚至还有人,饿出了胃病……”
  没等赵延洵打断道:“这不可能,粮食都是足额派发,而且还超发了一部分用作奖励,怎么可能会有人吃不饱?”
  之所以赵延洵反应如此之大,是因为他对王府运行的制度足够自信。
  本该够吃的粮食却不够了,那么少掉的粮食去了何处?难道是有人贪掉了?
  如果真的发生了贪污的事,那等于狠狠打了赵延洵的脸,掀起大案又会牵连出一批官员。
  “既然吃不饱,为何不向上官反应?为何不去衙门告状?”
  面对赵延洵连番质问,林静玉丝毫不感到慌乱,而是淡定答道:“这些我也问过,那侍女答话说,虽向上官反应过,但上官说王府只派了这么多粮,让大家尽量坚持!”
  “当官的都这么说了,下面又有几个人敢闹事,寻常百姓去衙门告官,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在这个时代,百姓告官是难上加难,甚至根本就不可能生出这样的想法。
  看着林静玉的眼睛,赵延洵沉声道:“把那个侍女叫过来!”
  林静玉毫不畏惧,转头对门口的侍女道:“韵儿,去把小七叫过来!”
  “是!”
  没一会儿,在韵儿的带领下,那叫“小七”的侍女被引进了房间内。
  看得出来,这个叫小七的侍女很害怕,进了房间腿肚子都在打颤。
  若非是韵儿提醒,她可能连行礼都会忘记。
  “奴婢叩见王爷,娘娘!”
  赵延洵坐在椅子上纹丝未动,而是示意林静玉来问话。
  他这位王爷威严深重,真要是由他来问话,这侍女小七可能连话都说不清楚。
  “小七,之前听你说过,你家邻居有人出城干活儿饿了肚子,是否有此事?”
  林静玉随和的声音,让小七惊恐的心安定了许多,她还以为是自己犯了什么大错。
  不敢抬头,小七声音颤抖答道:“禀……禀告娘娘,是有这么回事!”
  “既然他们肚子吃不饱,为何无人告官?他们难道不知道,王爷会替他们做主?”
  “禀娘娘,粮食是王府给的,他们去告岂不是和……王爷作对!”
  听到这里,赵延洵与林静玉对视了一眼,百姓会有这样的想法,是他二人完全没想到的。
  在赵延洵看来,王府内设了诸多衙门,相互之间可以监督。
  但在底下百姓看来,衙门和衙门都是一体的,甚至就代表了赵延洵本人,他们又怎么敢去告状。
  “你说的话,可都是真的?”
  听着头顶威严深重的声音,小七被吓得呼吸屏住了,只得战战兢兢答道:“回……回王爷,奴婢……奴婢不敢撒谎!”
  大殿内变得死寂,小七的心砰砰直跳,额头上已冒出了汗珠,此刻她倍感煎熬。
  “你出去吧!”
  林静玉随和的声音,对小七来讲无异于久旱逢甘霖。
  “是,奴婢告退!”


第361章 掀起大案
  待侍女小七退下,房间内便只剩下赵延洵与林静玉。
  现场一片安静,赵延洵脑子里正想着事,林静玉亦默然不语。
  几息之后,还是林静玉打破沉默道:“王爷你都看见了,你轻飘飘一句问话,就把小七吓得魂不守舍,战战兢兢!”
  “小七如此,百姓亦如此,他们怎么敢去告官!”
  赵延洵表情严肃,徐徐说道:“爱妃,今日本王这脸皮,可是被你抽的生疼!”
  “下面人侵吞官粮,孤亦有驭下不严之过!”‘
  赵延洵如此说,反倒让林静玉不知如何应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话才说到这里,林静玉便意识到自己说错了。
  赵延洵乃上天垂青之人,说是圣贤也不为过,她岂能否定这一点。
  眼见丈夫并无怒意,林静玉才放下心来,她亦知道那些话该说,那些话绝不可乱说。
  端起面前的茶杯,赵延洵沉声道:“这件事情,孤必严查,会还百姓一个公道!”
  林静玉展颜一笑:“臣妾自然是相信王爷的!”
  …………
  阴沉着脸走出飞雨轩,赵延洵对的随行太监道:“去把林全找来!”
  林全主要负责情报收集,以及监视诸多官员,类似于赵延洵前世东厂的角色。
  而在这个世界,大晋朝廷亦设有辑事监,为皇帝私人情报机构。
  因为领有差事,林全很多时候都不在王府,所以要派专人去找。
  “是!”
  很快,赵延洵返回了谨身殿。
  在西偏厅内落座之后,赵延洵先是让自己冷静了一下,随后对霍安吩咐道:“去把两位长史叫来!”
  两位长史就在王府办公,找到他们很简单。
  只在殿内坐了不到十分钟,两位长史就一起出现在偏厅之外。
  “臣周承平(成文光),叩见殿下!”
  赵延洵随即抬头,而后问道:“两位爱卿请起!”
  周成二人徐徐起身,眼看赵延洵脸色阴沉,这让他二人感到有些不妙。
  却听周承平开口问道:“殿下召见,不知有何训示?”
  “如今王府一应事务,全由二位爱卿尽力操持,才让本王可得休息,你二位才是王府的顶梁柱!”
  情况不妙,偏偏还被夸奖,这更让周承平二人摸不着头脑。
  “为君分忧,此臣等之责,岂敢受殿下夸奖!”成文光躬身答道。
  赵延洵挤出一缕微笑:“如此看来,成卿是个谨慎的人!”
  这话听着越发奇怪了,想到这一点,成文光告诫自己要少说话。
  谁知赵延洵话锋一转,说道:“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谨慎的人,也有疏忽的时候!”
  两位大臣不明所以,此时成文光不敢再接话,但周承平却啥都不怕。
  “请殿下赐教!”
  赵延洵平静道:“今日我听说,在城外耕种的百姓,做了苦工却连肚子都吃不饱!”
  “王府的粮食,都是足额派发出的,为何会出这一档子事?”
  说完这话,赵延洵的目光扫向了成文光。
  典簿所负责物资管理,库管所负责储存,这两个官署都由右长史成文光执掌。
  如今除了粮食吃不饱的问题,找成文光要个说法,自然也是应有之意。
  从天而降的大锅,让成文光有些猝不及防。
  如今春耕已经过半,这事他丝毫没有收到风声。
  此时成文光心里已经骂开,也不知是下面那个王八蛋,起了不要命的心思。
  王府的粮食也敢私吞,私吞了自己吃的完?害了自己也就罢了,偏偏还会牵连到他这位上官。
  “成卿,你可有话说?”
  被赵延洵点到,成文光没法继续装哑巴。
  只见他上前一步,直接跪地答道:“此事臣未有耳闻,若是下面真有奸佞,胆敢对粮食上下其手,臣愿失察之罪!”
  这句话成文光有两个意思,其一表明自己不知情,自然也就与此事无关,其二是直接给自己定了失察之罪,避免事情过多牵连自己。
  “失察之罪,你这一句失察,知不道差点儿害死几百人?”
  说这话时,赵延洵语气中已带愠怒。
  成文光战战兢兢,叩头于地说道:“臣无能,请殿下严惩!”
  冷笑一声,赵延洵看向了另一侧,而后说道:“周卿,你就没什么说的?”
  “臣亦有罪!”
  “你有什么罪?”
  周承平表情严肃,答道:“臣有监督不严之罪!”
  “好……好啊,你们两个认罪倒是快,可就每一个人去好好想,这种事为何会发生?”
  “究竟是那里出了问题?为何这些官吏就有贪欲?你们平日履职是否尽心尽力?”
  “这些罪,你们又该不该认?”
  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制度问题。
  制度问题分两类,一类是制度本身有问题,另一类是执行制度的人有问题。
  对赵延洵来说,百姓粮食被侵占这件事虽大,但却比不过制度上漏洞更大。
  解决制度问题,才是杜绝此类问题的关键。
  听着赵延洵越发冷酷的语气,周成二人尽皆叩首于地,根本不敢直视赵延洵。
  “今天,叫你们过来,不是为了给你们定罪!”
  “回去自己查也好,叫下面官吏直接问话也好,一定要把真相查给本王查清楚!”
  “主动认罪,可以从宽处置,隐瞒不报着定当严惩!”
  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