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

第82章

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第82章

小说: 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这些阁臣能够实施政策,主要的权柄来自于天子朱标的信任。

    如今的朱标,已经不再是五年前那个有些虚胖,面色宽润的太子了,他身材变得更加魁梧健硕,穿着常服的他面色坚毅,眉目隆重,顾盼之间更有威仪。

    和之前比其他,此时的他更像是一个生杀予夺皆掌于手的天子。

    “北京传来鹰信,辽东纳哈出按耐不住,已经率领兵马,直接去了辽阳,投降了辽阳指挥马云,现如今他就住在马云府上,马云发来奏折,询问此事如何处理。”

    朱标端着一杯枸杞水,轻轻酌饮了一口。

    他看向夏原吉,问道:“内阁可有对策?”

    夏原吉连忙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如今我国库有存银加国债券七千万块,若是收复辽东,将辽东的工矿,土地,抵押出去,发行国债,又可得银少说五千万块钱,如此一来,辽东和北元的建设银钱,全都够了。”

    “别说收辽东,漠南,如今多的银元,我大明都可攻略西域,只是,打下来的治理,少说又需三千万块银元。”

    朱标摆摆手:“不,西北帖木儿汗国,乃是万乘之国,万乘之国对万乘之国,打的是国力的比拼,并非一时一地就可以成功,我们要打,就打代理人战争,等允炆就藩漠南,成为北元帝室,我大明资助北元统一漠南,然后向西攻略与帖木儿争雄,才是上策。”

    “雄英说,这叫做代理人战争……”

    “资助漠南北元的钱粮,也可消耗我大明国内内需,拉动经济。”

    “一举而两得……”

    打仗,打的是钱粮后勤。

    大明并非不能收辽东,早在五年前就可以打。

    但是当时的大明,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和军费,而且打下来治理又是一大笔钱。

    如今就不同了。

    随着几岔国债券的到期,江南的豪商富户们完全尝到了甜头,要知道,国债券稳赚不赔,虽说利率不高,可是胜在一个稳字。

    而且,大明还开放了民间金融业务。

    这是没办法的事。

    若是大明皇家银行,官府参与房贷,参与高利贷,还有追债这些业务,会导致老百姓对大明皇家银行有怨气,如果银行稍微出点差错,影响的是大明皇家的声誉。

    民间的流动资本银行,还是要存在的。

    一些脏活儿累活儿,官府银行不方便出手的地方,需要民间资本的参与。

    如今,在全国共有大大小小十几家大型票号,他们都被准许在大明皇家银行办事的地方,也就是大明各处的驿站办公,库存的银子,要交纳给大明皇家银行做抵押金。

    大明皇家银行,转而变成了发行货币,发行国债,并且监管各处民间资本银行的职能。

    各处勋贵王公,被强制命令,要将家中资产存入大明皇家银行,并且不得参与组建民间资本,掌军不掌钱,掌钱不掌军,逐渐形成了定例。

    这是朱雄英所写的书里,总结出来的一个经验,按照朱雄英所写,书中的什么“八旗”就是这般,职业化的脱产正规军人,朱标其实觉得这类似于宇文泰所创的“八柱国”,只是八柱国兵丁后面乱国,故而对这些脱产的职业军人,也要施行财产充公政策。

    不仅是俸禄由皇家银行发,存款也必须存入皇家银行,一旦发现隐匿,直接斩首,全家抄没。

    举报者,获奖半数家产。

    此条一出,许多军侯叫苦不选。

    好在,大部分的老军侯勋贵,都随着太上皇朱元璋陛下退休了,如李善长,如冯胜等……

    夏原吉见天子朱标未发话,又道:“如此,我大明北守南攻策略可以实施,安南经济如今已被我大明完全掌握,其国内稻谷,百分之七十被我大明购入,铁矿也被福建商人买下,其国北方,也多是我广西子民。”

    朱标点了点头。

    “那吕宋海盗陈祖义怎么说?”

    夏原吉闻言,露出一丝尴尬。

    大明的海贸现在十分发达,已经恢复到了元朝巅峰时期。

    很多人有个错觉,就是南宋的海贸比元朝强,实际上,元朝对于海贸十分重视,屡次海禁,然后官方组织船队出海,因为色目人在大元为官的众多,而且享受各种特权,因此很多外国人来泉州和广州,当时的海路贸易十分昌盛,这也是元朝人汪大渊能够随船出海,发现澳洲的缘故。

    官府海禁,就是因为海禁太赚钱。

    但大元禁了个寂寞,色目人和汉族大海商还是该怎么赚钱怎么赚钱,地方官吏贪腐成性,送钱就可以买平安。

    “靖海侯吴忠,航海侯张赫,还有南雄侯赵庸,都因贪赃枉法,被贬降职,或是内退,如今我大明要征安南,苦于无将,要征安南,就要先定吕宋海盗陈祖义,可是海军……”

    夏原吉没有将话语说完。

    大明现在的大部分王侯勋贵,都和太上皇朱元璋一起退休了。

    或者是“内退”,给他们个体面,做富家翁,不掌军。

    要杀,也得留给太子朱雄英上台后,再杀鸡儆猴……

    太上皇陛下将李善长,冯胜等一干老臣全都带去了北京,给仁皇帝朱标留下的,是年轻力壮的傅友德,常茂,常升,还有一干年轻大臣,这帮人更加有活力,也更有干劲,身体不好的李文忠,也得到了充足的休息,朱标大胆启用因罪责被贬去两广的周王朱橚掌管西番贸易,和大明皇家银行的大部分业务。

    而朱标也十分善于纳谏,对于犯罪的大臣,小罪责多免责,有极大的过错,也不过是贬到广西,云南为流官,或者抄没违法所得,然后内退。

    毕竟,就连李存义这位“李财神”,大明天子都没杀,让他在南京守备大明皇家银行的金库,美其名曰“调休”。

    大明的官吏制度在经过改良后,都迸发出了惊人的爆发力,国家机关飞速发展。

    可是……

    勋贵贪赃枉法之事实在太多,就拿靖海侯吴忠,还有航海侯张赫来说,两人因为管理都督漕运海运,赚的钱实在太多,又霸占了文官们的商道,所以老被人告。

    仁皇帝没将他们斩了,已经是看在他们有功劳的份上。

    而且,旧军头兵头,是千古难题,并非一朝一夕能改。

    可是北守南攻,经略南洋,就得要有可以坐镇南洋带兵打仗的大将,而且是天家信任的,所以夏原吉不敢举荐,现如今,在南洋纵横的大海盗陈祖义,就是元时大海商出身,如今有海船上千艘,雄霸一方,俨然南海一霸,大明的商船出南洋,都要给他缴纳过路费,就连大明官方的商船,也不能免俗,因为在南洋,大明没有那么多战舰,打不过他陈祖义。

    天子朱标眸子闪烁,眯眼沉思片刻,睁眼道:“燕王朱棣如何?”

    “太上皇坐镇北京,北京暂时不需大将。”

    “我这位四弟,是天生的将骨种子,以他为都督大元帅,总镇南洋事宜,你马上拟一道旨意,派去北京,唤我四弟来。”

    “自燕王朱棣到南京之日起,我大明,北守南攻!”

    (



    第123章 传国玉玺入大明

    

若说元朝时候,大元的百姓有多凄惨,看看当年上都是被谁攻破的就可得知。

    攻破大元上都开平的红巾军首领破头潘,本是草原蒙古人出身,当时北方许多蒙古人和色目人过得猪狗不如,在元顺帝时候,足有四五十万户蒙古人在草原生存不下去,干脆南下卖身给汉族大地主和色目地主,蒙古王公做做奴隶,得口饭吃。

    而最先掀起反元大旗的,除了汉人,蒙古草原本部的底层蒙古人也不少。

    儒家色目诗人乃贤,就写过《新乡媪》等描述元朝老百姓凄惨生活的诗歌。

    “蓬头赤脚新乡媪,青裙百结村中老……县里公人要供给,布衫剥去遭笞鞭。”

    大词人张养浩也写过不少描述底层来老百姓艰辛的词,他自己也是在陕西任上,急病交加病死。

    百姓从年头忙到年尾,一年到头都在地里忙活,也不得半点吃食。

    尤其是大元的徭役,是历朝历代之最。

    虽然大元对死刑很轻,可是那是为了让罪犯服徭役,当奴隶,蒙古人的奴隶,猪狗不如,比骡马还凄惨。

    若是不服徭役,也行,给钱。

    给不出钱,全家抓去做奴隶……

    此时。

    北元天元帝,正坐在开平城,等待大明上使的到来。

    不过短短五年时间,曾经那个眸如鹰隼,意气奋发的黄金家族后裔,北元大皇帝,此时已经变成了一个眉头紧皱,毫无生机的中年人。

    只有他眼神中偶尔闪烁着的亮光。

    显示他作为成吉思汗的子孙,仍旧没有磨灭一统草原的雄心。

    王保保之弟,秦王妃王敏的哥哥脱因帖木儿,侍奉在侧。

    二人的气氛有些沉闷。

    脱因帖木儿这段时间一直追随着天元帝,想要帮他西征打开局面,光复成吉思汗子孙的荣耀,因为当年他们的祖宗,就是西征乃蛮部和蔑儿乞部之后,逐步崛起,又与金国争雄,最终一统中原。

    即便是在南宋还未灭的情况下,大元帝国与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金帐汗国的战斗也未落下风。

    可是,如今已经不是当年了……

    辽东纳哈出不服天元帝。

    一直和大明,还有高丽国勾搭着,对天元帝阳奉阴违。

    而更远处的一些蒙古亲戚。

    也对天元帝很不爽。

    在世祖皇帝忽必烈时,察合台和钦察汗国都被大元暴揍,他们对于元朝大皇帝多不爽,且蒙古人心性,畏威而不怀德,一旦你弱小,会毫不犹豫的撕扯吞噬你。

    此刻,北元军已经和帖木儿汗国的骑兵,在漠北大战了三四十次,北元军只赢了四五次。

    如今的帖木儿汗国,国力蒸蒸日上,正好是兵力士气最旺盛的时刻,而且帖木儿汗国的骑兵,南征北战,长期在国境内镇压各处起义。

    北元这边……

    天元帝手下的兵马,大部分是自己本部蒙古人,汉人奴隶,或者和帖木儿汗国有世仇的钦察斯拉夫人,也就是罗斯人。

    他自己的怯薛长,也是罗斯人。

    本身这些人和他不是一条心,不愿为他死战。

    而且他们所在的漠南,缺少铁,连箭矢箭簇都生产不出来,铠甲更是没有,自然和帖木儿汗国差距巨大。

    连输几十场,天元帝此时心如死灰。

    “大汗,大明的使者就要到了。”

    脱因帖木儿小声说道。

    听到他声音,天元帝回过神来看了他一眼,这座上都开平城本来已经被焚毁了,是明军主动让出,然后还送来了工匠以及物料,帮助他们修筑。

    因为这里,将会作为天元皇帝的女婿,大明天子朱标的二子,大明太子朱雄英的弟弟,大明蒙王朱允炆的藩地。

    “知道了……”

    天元帝捏着拳头,鹰隼似地眸子露出怒色。

    大元其实一直挣扎过。

    但是有元以来,大元的皇帝除了忽必烈,后面的皇帝一个都未能掌权,元英宗重用汉人,想要用汉人和儒臣来对付蒙古权贵,结果他和丞相,被几个色目侍卫给杀了。

    元文宗,元仁宗,都想用儒家和汉臣治国,都未成功,全部短命。

    后来的元顺帝,也就是元惠宗,倒是成功的给大元进行了改革,可是积弊已深,晚了……

    诚如大明的太子殿下朱雄英所说。

    元顺帝空有儒家治国的方法做手术刀,可是他没有武力的支持。

    大元的皇帝,皇权出不了大都。

    河南有个小吏,不满官吏贪赃枉法,蒙古达鲁赤温贪财好色,嗜酒如命,什么都不管。

    于是他带着几个人,将蒙古上官噶了。

    然后他自称是钦差,接管了河南,还带着几千人将河南的漕运粮道给截了,一直到元顺帝等京城的人发现漕运运来的粮食被截取,才知道河南省沦陷……

    更搞扯的是修建黄河堤坝。

    元顺帝非常想要天下承平,故而对修建河堤很重视,但是他低估了蒙古人,色目人的贪婪成性,高估了元朝官吏的组织能力,也低估了汉人对他们的仇恨,和汉人的串联组织能力。

    蒙古人和色目乡吏如狼似虎,盘剥深重。

    大元的基层官吏的组织能力,全都是靠盘剥而来,服徭役的民众都是被强迫的。

    所以,那些黄河修建堤坝的汉人,全都在串联准备谋反,更别提里面已经混入了当年在大都国子监,被蒙古人和色目人欺负的国子监监生杜遵道这种文化人,还有白莲刘福通这类世代大豪强地主头子。

    天元帝在登基之前,一直很瞧不起元顺帝。

    在他看来,元顺帝不仅丢了大元的江山。

    而且他还是个废物,只知道期期艾艾,整天在家里吟诗作对,写汉人的那种诗歌来哀悼,这有什么用!?

    结果到了自己……

    “他们派来的那个求婚正使,真的是当年太子真金的老师?大明皇帝给他赐名,金忠?”

    天元帝问道。

    脱因帖木儿点了点头。

    他犹豫了一番,还是说道:“有喇嘛传来消息,纳哈出,率领家眷老小,还有三万怯薛军,直接投了辽阳指挥马云,但是大明皇帝还未准许他投降,在等大汗你的态度。”

    天元帝哈哈苦笑。

    我的态度?

    天元帝如今笼络手下的手段极为有限,就连打赏怯薛军的茶叶和丝绸都拿不出来了,只能打赏一些葛麻布,还有一些碎茶叶,茶砖他都买不起。

    皇室数百口子吃穿用度,还得靠大明的赏赐接济,以及脱因帖木儿的妹夫,大明秦王偷偷帮助才能维持一点大元帝室的体面。

    “金忠,大明皇帝给他赐名,是暗示我黄金家族,要做大明的忠臣?”

    他捏着拳头,咬着脸颊咬肌,眼神闪烁。

    久久。

    他才松开拳头。

    “西边的黄头回回着实可恶,一帮奴隶,爬到了黄金家族的头上!将我蒙古的长生天都毁了,为了对付该死的天方黄头回回,我也只能向这帮汉人低头。”

    “有朝一日,我必要将西边那些黄头回回宰了,像是他们对付我们蒙古人一样,鸡犬不留!”

    当年蒙古西征,对于工匠和女人都不会杀,而且蒙古草原本部的战斗,没有高过车轮的孩子也不会杀。

    可是帖木儿汗国,左手弯刀,右手天方经书,不服从的蒙古人都是全部杀绝……

    脱因帖木儿心头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他踌躇道:“那传国玉玺?”

    天元帝仰起头叹息道:“我愿将中国的传国玉玺,奉给大明的皇帝陛下……”

    脱因帖木儿大喜。

    (



    第124章 孙儿有童子功在身不宜娶亲

    

翌日。

    朝阳初照,一只公鸡兴奋的跳上了阳台,发出清晨的第一声啼鸣。

    朱雄英摸了摸这公鸡的脑袋,笑道:“还是听见公鸡的打鸣声亲切些。”

    已经打了一个时辰拳的他,甩了甩胳膊,感觉了一下身上的力量,对旁边的朱元璋说道:“皇爷爷,我感觉我已经开了龙脊了。”

    “嗯?”

    朱元璋身穿一身白色的练功服,也在练拳,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面带笑意说道:“开了龙脊有何好处?”

    朱雄英说道:“皇爷爷,这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