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美人养娃日常-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没几个人能吃下来。
“多谢你啊秀珍,你们家孩子也多,就不用单独给我们了。”卫孟喜是真不想收,她总觉着李秀珍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这有啥,又不花几个钱,大家街坊邻居的住着,都说远亲不如近邻……”
李秀珍愣是把东西塞过来,卫孟喜也怕推来推去的把东西推地上,到时候玻璃碎片划伤孩子就得不偿失了。
但她也不想欠人情,尤其是不知道李秀珍要干啥的时候,“你先坐一下,我给你切点卤肉,拿回去给孩子下饭。”
当然,几个罐头换卤肉,是她吃亏了,但她不在意,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左邻右舍和睦相处它不香吗?
李秀珍忙笑着说不用,其实人却跟在她身后,一会儿夸肉卤得真好,都放了些啥料,咋跟别的地方买的不一样。
“横竖就那些大料呗,调卤汁只要舍得用料,做出来都不会差。”
李秀珍试探着问了几样大料,卫孟喜都说有,反正这种只要经常做饭鼻子又没问题的人,都能猜出来,没啥可隐瞒的。
“我以前老家也有人是用这几样做的,但就是没你做的色香味俱佳,你是不是配制比例有啥诀窍呀?我回家也给孩子卤点尝尝。”她不经意这么一问。
卫孟喜顿时警觉起来。
她的小饭馆生意和快餐生意都算是被抢了一半,目前唯一还幸存的就是卤肉,原因用后世的话说,那就是她一个人掌握了卤肉的核心技术。
只要她的技术一天没被破解,她在矿区的生意就一直不会垮。
卫孟喜也不是傻子,从一开始做卤肥肠,她的配料都是上省城买的,而且永远不在同一家店买齐,都是今儿在张家店买几样,明儿在李家店配几样,后天又去王家店添几样,混在经常买的调料里,谁也破译不了。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几样,她直接上药店买的,那是药食同源的香料。
回到家,她也是关起门来,等按比例配制好了,才放锅里煮,煮的时候也不错眼,谁也别想来“偷师”。
就连最后用完的料渣,她也不瞎倒,都是趁没人提到矿里大垃圾堆里分散倒开的。
防的就是她一家老小的饭碗,抢饭碗她理解,但抢了饭碗还想顺手把她的锅给砸了,那是不可能的。
于是,她也装没听懂,“哎呀你要吃我便宜卖你就行,卤肉多辛苦啊,你说你这一双小手又细又白,干我们这种粗活我看着都心疼。”
李秀珍咽了口唾沫,这个卫孟喜真的太狡猾了!看着啥都跟你说,可实际啥也没说!
“嗐,瞧你说的,我不怕干粗活,咱这么好的关系,谁跟谁啊,就几样调料你都不说,难不成对我也要保密啊?”
她想好了,正常人被“咱俩这么好的关系”这样的高帽子一戴,心里都会高兴,为了证明把她当朋友,都会中她的激将法。
然而,她错算了卫孟喜。
只见卫孟喜正色道:“那还真对不住,我这方子是祖传秘方,传女不传男,外人知道了要遭天谴,天打雷……哎哟瞧我这张嘴,咱俩这么好的关系,我肯定不会害你的。”
李秀珍张口结舌,“啊这样啊……”明知道卫孟喜就是在睁着眼睛胡说八道,可她却毫无办法,但凡是个正常人,即使不中计,也会拒绝得委婉一点吧?但凡别人语气委婉,她也还有磨的余地,她相信自己的水磨工夫,一次不行三次,一天不行三天,总有磨到对方抹不开面子的时候。
可是,卫孟喜那张漂亮小嘴里说出的话,咋就那么……她总不能拍着胸脯说自己不怕天打雷劈吧?
卫孟喜还真没胡说,她的配方真是秘方,而且是她们卫家祖传的。
以前,卫家人是白术山人的家厨,后来白术山人见他手艺不错,就给他本钱鼓励他出去开饭馆,确实是赚了不少钱,创下石兰省有名的“卫家菜”。
后来一代一代的,家道中落,到了卫衡这一代,他是家里唯一的独苗,却对厨艺不感兴趣,一心只读圣贤书,这厨艺就没落了。
当年卫家先人可能也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所以留了一手,在他八十高龄的时候,躺在病榻之上,强撑着最后一口气,将他的毕生绝学,卫家菜的精华,写成了一本书——《珍馐录》。
这本书,卫孟喜清楚的记得,她五六岁的时候曾在父亲书房见过一次。父亲虽然对厨艺一门不感兴趣,但终究是先祖的心血,他是恭恭敬敬放在书架最顶层的木盒子里的。
那一次,她是因为调皮,以为木盒子里一定是藏着好吃的,让父亲一定要拿下来给她看看,而她翻开看到的菜名就是“卫家鹵”,当时不认识“鹵”字,父亲还教她念“鲁”。
父亲心血来潮,给她朗读了这个菜的做法,配料比例啥的,父女俩都是记性很好的人,他念了三遍,她居然就能哒哒哒背出来。
当时,父亲就抱着她抛了好几下,“小喜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以后咱们卫家菜就靠你振兴了!”
什么振兴不振兴的她不知道,但这个菜,是她背下来的唯一一道,就靠着这一道菜,她都能支起小摊,挣出比工人工资高那么多的钱,不敢想象如果能把整本菜谱背下来会是什么样。
第37章
但菜谱究竟是在哪里; 卫孟喜还不确定。她一开始怀疑是谢鼎拿走了,但她在谢家那十年,每天打扫卫生擦擦洗洗; 哪儿有条缝她都知道; 就是没发现那本书。
谢鼎是贪下了卫家不少东西,但除了那副字; 其余的都是有卫家印记的古玩,碗碟之类的,他要出手也出不去,因为卫家已经没落了; 卫家的东西已经没有市场号召力了。
是他藏得太深; 十年都未曾露出来,还是直接就不在他手里?因为没有证据表明东西在他手里,卫孟喜也不敢轻举妄动。
他只知道那东西对卫家人的重要性; 但不知道在外面懂行的人眼里同样奉若瑰宝,卫孟喜一直不敢表露出来; 就是怕惹急了他; 他不知道菜谱的价值; 干脆烧了撕了; 那她就真是对不住卫家先祖了。
就是心里再着急; 她也只能徐徐图之。
李秀珍就这么灰溜溜的被打发走了; 心里那股火气憋着实在难受。
出门的时候还差点在门槛上绊了一跤; 心里直骂晦气。
但对于她提进门的卤肉; 闺女小秋芳是十分喜欢的。这年头哪有不爱吃肉的孩子呢?还是卫阿姨做的那么香的,能直接吃的卤肉?
李秀珍方一进门; 小秋芳就自动接过卤肉; 自己拿上炕; 盘腿吃起来。还热乎着呢,有点点偏辣,她吃了几口就口干舌燥,指使虎蛋帮她倒水。
虎蛋的心早被那卤肉勾走了,她说往东绝不会往西。
妹妹小不懂事儿,李秀珍这当妈的也不说让她给哥哥吃点,就由着她一个人吃独食。
李秀珍想起肉的来源,心里更来气,给虎蛋屁股上踢了一脚,“杵着干啥,没事干不知道出去把地扫了吗?”
虎蛋又是端茶又是递水的殷勤了半天,眼巴巴等了半天,居然一块肉也没吃上,心里委屈巴巴的,想要去找哥哥,又怕哥哥骂他没骨气,再待这儿肯定还要被打,只能摸摸屁股,一瘸一拐的出去。
但地他是不想扫的,因为他从起床到现在已经扫八遍了,再扫这平整的地面都要扫出坑了。
想着,他只能悄咪咪开门,溜了出去。
他好饿呀,好想吃肉呀,最好是妹妹吃那种黄红色的,香喷喷的卤肉,他可是很能吃辣椒的哦!
正想着,忽然听见有人叫“张虎蛋”,他抬头一看,发现是隔壁卫阿姨家的小卫红,“卫红妹妹。”
卫红正双手插兜,嘴里不知道在吃啥,双颊胀鼓鼓的,说话也有点含糊不清,“你干啥去?”
虽然虎蛋是比她大,妈妈说要叫哥哥,可她才不愿叫呢,就张虎蛋这样的,打又打不过她,吵也吵不过她,凭啥向他低头叫哥,不让他叫她姐,那都是她卫红懂礼貌。
他张虎蛋也是有自尊心的,小手一背,小脚在地上漫不经心的画着,“刚吃饱饭出来玩儿。”
卫红有点遗憾,“你刚吃饱啊,那算了。”
虎蛋小脸一红,“嗯,也,也没很饱。”
卫红这才笑嘻嘻的从兜里掏出一把炒黄豆,“给。”
金黄色的,圆溜溜的,用清油和盐巴辣椒一起炒的黄豆,看着就香!虎蛋的肚子“咕噜咕噜”叫起来,但还不忘维持形象:“太多了,我吃饱了,吃不完,你给我三颗……哦不,十颗就行了。”
卫红正愁没人跟她玩儿呢,家里其他孩子都各有各的兴趣,她玩了一会儿觉着幼稚,正好可以教这个笨蛋哥哥数数。
于是,两小只就蹲在雪地里数豆豆,你一颗我一颗,你一颗我一颗,数完十颗,比赛谁先吃完,先吃完的再奖励三颗,反正她兜里多的是,能把张虎蛋吃到撑!
卫孟喜正要出门,听见他们说话,心思就跑得有点远,虎蛋跟卫红的关系不知道什么时候比其他人都好起来,难道上辈子的趋势是阻止不了的吗?
“我妈妈批评大姐和我,我不开心。”
“咋不开心呢?”你都有那么那么多卤肉和炒豆豆吃啦,虎蛋在心里补充一句,他要也能这样,他绝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
卫红叹口气,“妈妈都不夸我,就会骂我。”
“谁家的妈妈都这样。”虎蛋说了句很有哲理的话。
“我不敢说,大姐不让我热饭,是我要热的,我做了错事,大姐跟我一起被骂。”她心里很愧疚,但又不敢跟妈妈说实话,她怕会被骂得更惨。
明明是想帮妈妈分忧,想让妈妈不要那么累,可妈妈只看到危险,没看到她对妈妈的爱。要是不懂事的孩子,当场就哭了,但她愣是忍了这么多天。
卫孟喜心头一酸,她最近太忙了,事情过去这么多天她都快忘了,没想到孩子还被困扰着。
她也感动孩子的懂事,但那一瞬间,她真的只能想到孩子因为热饭这件事可能面临的危险,这种担忧和愤怒掩盖了她的感动。
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她们又做错了什么呢?爱妈妈,帮妈妈也是错吗?她们还不到五岁,不知道危险难道也是原罪吗?
一旦带入孩子的立场,卫孟喜心头就窒息,她这半年到底在做什么?!看似每天忙忙碌碌,可孩子还是逐渐走进上辈子设定好的老路。
她不由得又想起上辈子,是不是也这样?她觉着是件小事,说一顿就过去了,但她不知道这件“小事”却在孩子心里存了很久……她没时间开导,他们就一直存着,存到很多年后,次数存得多了,于是亲子关系也疏远了。
她一直在反省,可过段时间她总是又能多发现一个漏洞,好像一直在发现错误,一直在改正,却还是在错。
一开始,她承认确实是穷,是忙着逃离菜花沟,是忙着填饱肚子,可现在呢?他们已经脱离陆家掌控,她已经三天就能挣到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她还缺这口吃的吗?还缺几件穿的吗?
卫孟喜愧疚极了,她不得不承认,她只是沉迷在这种赚钱的快感中,只是深陷“再努力一点能挣更多”的循环中。
她知道未来走势,所以想要尽快积累够第一桶金,想要做大做强,这跟上辈子有什么区别吗?
没有。
钱永远不会有挣够的一天,孩子的童年却只有这几年。
卫孟喜深吸一口气,装作刚出门的样子,“咦,卫红跟虎蛋怎么在外面,太冷了,赶紧进屋暖和暖和。”
卫红都快吓死了,她总觉着无所不能的妈妈一定是听见她说的“坏话”了。
女孩惴惴不安,小心翼翼的看着妈妈,然而卫孟喜却仿佛没看见一般,“都进来吧,今天妈妈不去拿货了,你们想吃啥?”
“哇哦!真的吗?”
“妈妈你真的会在家吗?”
孩子们,永远希望妈妈不要上班,就在家里陪他们就好了。以前卫孟喜肯定会嗔怪几句,说他们不懂妈妈的辛苦,不知道家里的困难,可今天她居然一反常态,“对,今天是礼拜天嘛,你们放假了,妈妈也要放假。”
孩子们的欢呼雀跃,响彻窝棚区。
孩子嘛,就喜欢奶香软糯的东西,她用机缘巧合买到的木薯粉,搓了一碗“珍珠”,冰糖炒色,加上剩的牛奶和茶叶,煮了一锅珍珠奶茶。
外头天寒地冻,小屋的炕被烧得暖融融的,再喝上香甜甜的“奶茶”,孩子们觉着,要是每个星期都只有一天,每天都是星期天就好啦!
“今天呢,妈妈要跟卫雪卫红道歉,上次你们热饭的事妈妈很高兴,知道你们爱妈妈,想要帮助妈妈,但妈妈当时一想到你们会受伤,就太着急了,批评了你们……对不起。”
两个小姑娘的眼睛亮晶晶的,原来妈妈一直没忘记,太好啦!
卫雪很大方的说:“我原谅妈妈哦。”
卫孟喜控制住想要看向卫红的眼睛,不能给她压力,像逼着她必须原谅她一样,孩子之所以像老鼠怕猫一样的怕她,不就是因为她一直表现出来的强势和压迫感吗?
然而,她还是低估了卫红的勇气。只见她抬头,对着卫雪说:“大姐对不起,我也跟你道歉,是我拉你一起帮忙的。”
妈妈的道歉给了她说出真相的勇气,“妈妈,那天是我想帮你,大姐劝我不要碰火炉子的,她有好好听你的话哦,是我不好……”巴拉巴拉,终于把那天的事说出来了。
“好,卫雪卫红都很棒,做错事不可怕,只要能及时承认错误并改正就好啦。以后妈妈要是做错事,你们一定要说,妈妈觉得你们说得有道理的话,也会承认错误,向你们道歉哦。”
就连卫东和根宝,趁着气氛好,也“不打自招”,承认了最近干的“坏事”,譬如偷偷用雪球打了谁,橡皮没借给谁,又嘲笑了谁尿裤子之类的。
卫孟喜没有像以前那样带着忙碌了一天的烦躁打断他们,更没有忙着洗下水,而是跟他们挤在炕上,全程认真的听完了他们的话。
而就是这样,她忽然发现,卫东并不像她看见的那样,整天只知道咋咋呼呼吃吃喝喝,她一直觉着卫东是个有勇无谋的小莽夫,也一直没对他“成才”抱多大希望,只觉着不要像上辈子一样阴翳偏执就是最大的幸运。
可事实是,他力大无穷,他总是帮老师干活,擦黑板,提水,扫地,前头家属区的孩子要是欺负人,他也会勇敢的站出去,不让窝棚区的孩子受委屈……他最小,却干着老大哥的活儿。
至于根宝,则是班里最聪明的小朋友,玩游戏的时候他总是能第一个猜出手绢会丟在谁身后,赛跑的时候还会玩“田忌赛马”。
于是,从今天开始,孩子们发现,每晚写作业妈妈都陪着他们,盯着他们了。虽然两趟放学回家妈妈都不在,但那是她生意最忙的时候,肯定没时间陪的啦。
尤其性子急躁的卫红卫东,卫孟喜为了磨他们性子,做饭的时候故意学他们,三下五除二炒个不耐烦,“我炒完了!”
半熟的苦瓜是吃不死人,但,“好吃吗?”
他俩苦着脸,“不好吃。”
“你们写字就跟我炒菜一样,图快,做出来的就不是好东西。”
刘香本以为按这趋势,她的拿货量会越来越多,谁知一个雪夜之后,卫孟喜又恢复到了刚开始的量,而且,拿的品种还变少了,只拿猪头和肥肠,其它的一律不碰。
品种单一的好处就是,只需要分两锅卤,清洗效率大大提高,看着明明有能力挣却不得不从指缝漏出去的钱,卫孟喜心态也挺好,一嘴吃不吃大胖子,慢慢来吧。
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