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风流债 >

第29章

风流债-第29章

小说: 风流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沈初姒在步入金銮殿之前,看到了倚在树旁的谢容珏。
  他似乎是在等人,看到沈初姒靠近,出挑的眼睫抬起,就这么飘飘摇摇地落在她的身上。
  春日宴不过才过去一两日,沈初姒之前话也和他说清楚了,甚至那些绢花,沈初姒也并未带出来。
  而现在谢容珏就这么抬眼看着她,并未开口说话。
  原本的风流气消敛,殿中映出来的光照在他耳边坠着的那颗小珠子上,显出耀眼的光芒。
  沈初姒抬步从他身边经过。
  殿内,沈琅怀正坐在主座之上,看到沈初姒进来,视线在她身上停留一瞬。
  因着沈琅怀并未立后,所以现在坐在他身边的人,正是太后李氏。
  沈初姒匆匆掠过了在场的女眷,果然,李氏未出嫁的姑娘,今日都未曾赴宴,官宦家中的女儿来的也甚是少,来的几位,具是面色惴惴,谈不上是多好。
  只是这位印象中茹毛饮血的阙王,确实比朝中大多数人想的,要出众得多。
  这样的相貌,即便说是京中的少年郎君,自然也是有人信,只是相比于中原人,他的瞳色要更为浅淡一些,轮廓也要更为突出一点。
  眼窝深邃,看人的时候,总觉得带着一点儿阴鸷的味道。
  在场的宗室女具是面色惨白,大概是当真怕被这位阙王选中,从此远离故土,日后成为无人可依,随时成为弃子的西羌王妃。
  一直看到沈初姒进来,有些人面色才略微好些。
  这位九公主殿下,先前受尽先帝宠爱,即便是和离,也是被先帝留了退路,这样的备受荣宠,就算是为仁为义,前去和亲都是最合适不过的。
  更何况,生得这般出众,就算是被那位阙王看中,也是理所当然。
  之前在路上遇到的那个人,果然就是独孤珣,他原本手上正在转着玉箸,看到沈初姒款款走进之时,面上带着兴味的笑意。
  独孤珣也是当真没有想到,这位九公主殿下,今日居然当真敢前来这里。
  原本想好的发难词,反而都派不上用场了。
  这么想着实在是有点儿可惜啊。
  独孤珣自沈初姒一进来就一直盯着看的场景,自然是被不少人看在眼里,原本提着一口气的人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
  食色果然是本性,这沈琅怀可不是先帝,若是这位阙王当真看中,他可不会护着九公主。
  独孤珣的目光从未离开,却突然,沈初姒的身边出现了一道绛红色身影,挡住了他的视线。
  沈初姒朝着身边望去,是……谢容珏。
  之前的绢花一事,毕竟只是贵女之间有所传言,今日在场的众人看到这么一幕,其实多少都有点儿想不明白,毕竟这九公主和世子才和离没有多久,怎么今日瞧着——
  这实在是有点儿让人捉摸不透。
  沈琅怀在上,众人就算是心中多少有点儿疑惑,面上也不敢表露分毫,就只是心中暗暗思忖。
  夏云瑶坐在席上,看到此情此景,指尖陷入了掌心。
  谢容珏这人,生来薄情,何曾多管过别人的闲事,更何况这还是他从前之妻,旁人生怕沾染分毫,瓜田李下,避着还来不及,可是他现在袒护的模样,却又并未避讳分毫。
  多半就是旧情未了。
  沈琅怀垂着眼睛看着殿中的情形,看不出到底是什么情绪,反倒是坐在一旁的太后,皱了皱眉头。
  刚刚那西羌阙王对沈初姒,多半就是有点儿兴趣,既是如此,也算是解了她的心中大患。
  却没想到,谢容珏现在走出来挡了路。
  李氏笑着道:“没想到镇国公家的这个孩子,即便是和小九和离,现在也还是这样体贴备至,也好,之前是结亲,又不是结仇,现在这样,也是情分。”
  谢容珏抬眼,看了一眼太后,语气毫无波澜,“太后过誉。”
  他一路护着沈初姒走到席间,因着身量极高,所以直接将那独孤珣的视线隔断。
  林霁坐在自己席间,手被坐在一旁的林太傅用力握住。
  现在的这般形势,自然不是一个臣子可以置喙的时候,林太傅此举,就是在示意他不可轻举妄动。
  沈初姒落座以后,太后李氏才笑着朝独孤珣介绍道:“刚刚那位落座的,就是先帝盛宠的小九,小九贤良淑德,容貌出挑,偏偏云英未嫁,哀家身为母后,也算是为小九的婚事愁白了头发。”
  落了座,便再无什么可以阻挡独孤珣的视线,他顺着李氏所指的方向看去,视线在沈初姒身上落定。
  “如太后所言,”独孤珣笑了笑,“果然是个贤良淑德,容貌出挑的好姑娘。”
  谢容珏手上的铜板在手上把玩了两下,在听到这句话以后,原本应该落在手心的铜板,却不知为何,碎成了两瓣。
  太后听到独孤珣所言,笑得更为诚心,手整理了一下裙摆,“哀家之前就听闻,这西羌的阙王英武不凡,是当世豪杰,也是真心想与中原地和睦共处,早前也有传言说,阙王此行,是想着娶一位中原的王妃,以示两族天长地久。不知……”
  她看了看……………………………………/依一y?华/沈初姒,转而又看向了独孤珣,“现在阙王,可当真是有这般想法?”
  独孤珣略微挑了挑眉,“传言自然是,不虚。”
  太后听闻独孤珣这样所言,顺着问道:“共结秦晋之好,自然同舟共济,这样的福祉安康,必然是好事。阙王金尊玉贵,在场的女眷也都是皇家宗室女,身份上也堪配阙王。所以,不知阙王现在可有中意的人选?”
  独孤珣的视线先是看向了夏云瑶,看得夏云瑶猛地一颤,咬住下唇,不敢与之对视。
  他的视线并未再夏云瑶身上停留多久,转而就转到了旁边的官宦女身上,每一个与他对视的人,都是面色惶惶,冷汗泠泠。
  这位阙王就算是长得并不是传言中那般茹毛饮血,但是他到底是如何登上阙王之位的,众人哪有不知晓的。
  更何况,现在邺朝和西羌,还不知道能和平多少年,到时候一旦开战,首先被处死的,就是中原嫁过去的皇室宗亲。
  独孤珣一个接一个地看过去,兴味十足,却并未久留,最后,则是落在了沈初姒的身上。
  他的瞳色是浅褐色的,看着人的时候,凛冽的压迫感就随之而来。
  他将之前一直在手上转着的玉箸放在桌案上,轻轻笑了笑。
  “我想求娶的,”独孤珣对上坐在沈初姒身边的谢容珏视线,“正是刚刚太后所说的,九公主殿下。”
  作者有话说:
  每天基本上写完就发,有时间的话会加更,十二点前肯定会有一更,如果不更新会在评论说明~
  宝贝们早睡呀!


第43章 
  独孤珣的话清晰地回荡在殿内; 有人笑意更甚,有人暗自松下一口气,亦有人遥遥地看着那位坐在一旁的九公主殿下。
  若是这桩婚事能成; 也算是众望所归了。
  有人悄悄觑着殿上沈琅怀的神色; 心中揣摩这位新帝的想法,按照道理来说; 沈初姒无权无势; 现在应当是最为适合前去和亲的人选了。
  太后李氏胞弟李廷尉首先上前一步; 朝着独孤珣作揖; 随后上前朝着沈琅怀笑道:“九公主殿下蕙质兰心,阙王又是如此神勇过人; 如此两人喜结良缘,以示两邦友好往来,当是天大的喜事一桩。”
  李廷尉作为国舅; 在这个时候首先表率; 也有不少人跟着附和,纷纷赞叹道这是天作之合,不可多得的姻缘诸如此类的贺词。
  太后李氏坐在明堂之上,或许是觉得此事当是如此定下了,看着那独孤珣也是笑意真切; “阙王确实是慧眼识珠; 小九当初可是先帝捧在手心上长大的金枝; 现在能将小九交付给阙王; 以求两族之间邻里和睦; 实在是美事一桩。”
  沈琅怀略微眯着眼睛; 手指在面前的金镶玉桌案上轻轻点了一下。
  “陛下。”林霁终究还是甩开了在一旁拉着他的林太傅; “臣以为; 此事应当容后再议,虽然说边境和睦重要,但是——”
  他到了此刻顿了顿,“先帝在时,曾召臣祖父进宫一叙,先帝生前所愿就是九公主殿下得觅良人,重要的是,殿下自己是否心甘情愿。”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林太傅看着林霁此时站在堂中的样子,终究也只是轻轻叹了一口气。
  林霁向来做事稳妥,思虑周全,现在连沈琅怀都还没有表态,就轻易地站队,实在是太过冒险了些。
  他这般行径,直接将整个林家都放在了棋盘之中,现在局势未明,若是九公主殿下当真在这么多人面前拒嫁,无异于就是在打西羌的颜面。
  沈琅怀看到林霁在此时站出来,挑了挑眉毛。
  手指顿了一下。
  坐在一旁的太后似乎是没有想到这个时候林霁居然会开口,面上顿时闪过诧异,林家世代清白,是难得的纯臣之家,林霁亦是肱股之臣,才华横溢,朝中出身寒门的官吏大多都仰慕这位少年权臣。
  但此事已经八九不离十,不能横生变故。
  若是旁的人嫁女到西羌,难免多生祸端,就算是再不济,出于面子也要扶持一二,而若是沈初姒,就没有这样的后顾之忧。
  她笑着开口:“姻缘大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哀家自是小九的母后,西羌阙王乃是不世出的英才,相貌武学都是人上之人,如何算不得是良人?小九年纪尚小,目光还放不长远,识人也容易不清,之前那段亲事就是如此,若是让小九自己做决定,哀家实在担心从前那般的荒唐婚事,平白无故让小九又伤心一次。”
  这话说得圆滑,林霁略微皱了皱眉头,还要再说时,林太傅却在此时突然咳了一下。
  此时并不是出头的时候,况且沈琅怀还未表态。
  林霁犹豫许久,只得躬身,对着太后道:“臣……僭越。”
  好在林太傅还是一个识趣的人,太后笑着点了点头,转而看向独孤珣。
  独孤珣了然地看向了坐在对面的谢容珏,然后对着太后道:“原来九公主殿下,是二嫁身。”
  “是先帝在时,为着小九定下的一门婚事,但这两人成了亲不过月余,就已经和离了,”太后解释,“大概当真是这两孩子有缘无分,就连成亲夜,都未曾留宿。”
  这事之前就有传闻,但是明晃晃这么说出来,而且还是在金銮殿上,确实也实在是出人意料。
  当着殿中这么多官宦宗亲的面,对于沈初姒而言,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昭然若现。
  太后想将九公主强塞给西羌的心思,连掩饰都懒得了。
  先帝从前在时,这位九公主殿下,何曾受到过这般的委屈,现在先帝逝去,就落得了这样的境地,实在是有点儿让人唏嘘。
  恐怕现在殿中当真念着几分先帝恩典,想护着九公主一二的,只有林家了。
  只是林家势单力薄,强行出头,恐怕还是自身难保。
  这事,只要独孤珣不临时变更想法,多半就已经是既定之事。
  独孤珣笑了两声,“太后不必担忧,西羌从来不重女子贞洁,我对九公主殿下……一见倾心,即便是二嫁身,我也并无芥蒂。”
  他顿了顿,看向坐在一旁的谢容珏,“只是,不知道这位镇国公世子,现在是怎么想的呢?”
  之前独孤珣就已经看出来了,而他生平最爱之事,就是夺人所爱。
  王位是夺过来的,从那些苦苦哀求的人手中一点一点抢过来,享受一点一点被践踏的尊严,现在女人,也是同样。
  谢容珏的脸上带着一点儿笑意,眼眉间带着三分风流,他的视线飘飘摇摇地经过沈初姒,最后则是看向了独孤珣。
  “西羌阙王出身于远地,想来并不知晓中原有句古话。”
  谢容珏随手将刚刚碎成两瓣的铜板丢弃,“水往低处流,人,则是应当往高处走的。”
  他抬手撑着自己的脸侧,“阙王既然知晓九公主殿下曾经嫁与我,那么理应,殿下再嫁之人,应是远胜于我,不然又如何堪配?”
  独孤珣之前就曾经了解过这位镇国公世子,听闻出身于中原世代煊赫的钟鸣鼎食之家,但是却只是个纨绔子弟,这么一个人,却又有胆子在他的面前,说着自己甚至不如他。
  独孤珣简直要被气笑了,他重又将自己手上的玉箸拿起,在手上随意地转了一下。
  “哦?”独孤珣顿了顿,“世子的意思是,觉得我并不堪配公主?”
  谢容珏笑了一声,不置可否,“早前听闻西羌子民骁勇,是以武为尊的氏族。”
  这话的意思,居然是想和独孤珣比试?
  场上众人面面相觑,往年骑射比试从来都未曾见到谢容珏上场比试,况且镇国公府一直都希望独子入仕,从未听闻过谢容珏还会武,更何况,现在独孤珣是什么人?
  西羌子民骁勇好战,独孤珣可是一路忍辱负重登上王位的新主,哪有人敢这般大言不惭!
  原本谢容珏和九公主殿下的关系,就已经是足够扑朔迷离了,现在还来了这么一出,实在是让人意料不到。
  镇国公谢玄刚想开口说话,却发现自己的嘴中霎时间被弹进一枚铜板,速度极快,连残影都看不真切,谢玄的口中顿时蔓出一点儿血的味道。
  这是出自谁手,不言而喻。
  自己这个独子因着崔绣莹那时还未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所以幼时并没有养在镇国公府,回来的时候和他们一直也算不得是什么亲近,现在来看,简直说得上是陌生了。
  “这么说来,”独孤珣也笑,“世子是想与本王,比试比试了?”
  独孤珣手指略抬,身边站着的侍从抬手,低着头将自己手中的弯刀递到独孤珣的手边,锃亮的刀刃上闪着夺目的光。
  金銮殿上,不搜贵宾身,却也没有想到,独孤珣居然也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将刀拿出来。
  这刀甚至还散着冰凉的寒芒,看着就知晓这必然是一把历经百战的宝刀。
  而谢容珏却面色丝毫未变,甚至就连脸上的笑意都未曾消敛。
  “放肆!”太后李氏骤然开口呵斥,“西羌乃是贵宾,怎可与之动武?况且金銮殿上,比武若是见了血腥,此兆不详,这点难道还需要我来教?”
  独孤珣闻言,佯装遗憾道:“其实这也确实,毕竟本王出手,可是必见血腥的,若是污了各位的眼,实在是有点儿可惜——”
  他上下看了看谢容珏,“也不知道这镇国公世子这样模样,能接上本王几招?”
  独孤珣的视线一个一个地扫过在场官宦,“又或者说,在场的诸位,又能接上本王几招?”
  无人敢应,他似乎觉得兴味,笑了两声。
  笑声回在金銮殿内,显得格外明显。
  西羌换主,他现在在这里有恃无恐,就是因为邺朝势弱,武将不敌独孤珣,不过就是因为现在急于求和,急于偏安修养的,是新帝沈琅怀。
  说来当真是可笑,沈琅怀即便是现在这样的境地,居然也不敢开口说上一句话,全由太后和国舅出口。
  说出去是傀儡皇帝,想来也大有人信。
  官宦仓皇不敢和这位性情暴戾的西羌新王对视,就凭这位的性子,若是一时兴起当真在金銮殿上杀了人,恐怕太后也只会想着将这件事压下去。
  这九公主,怎么想都是,不得不嫁了。
  即便是谢容珏当真为她出头,即便是林霁也是心有不甘,但是现在这个局面,却是不得不如此为之。
  更何况,就算是当真比武,这位生性顽劣的镇国公世子,恐怕也只是自取其辱罢了。
  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胆量,居然敢和独孤珣比试。
  殿上人心思各异,各有考量。
  只是大概很多人都忘了,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