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被朋友们带飞的日子[种田] >

第8章

被朋友们带飞的日子[种田]-第8章

小说: 被朋友们带飞的日子[种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茗从那人感激地笑笑,又做解释:“很多自己干的餐饮店,他们食材是从批发市场买来的。要是店老板心狠点儿,就当天晚上去批发市场捡漏。你们都知道批发市场是早晨三四点钟就热闹起来,那时候的菜是正经半夜地里现摘,一路运输过来,最新鲜的时候。”
  能听到餐饮业中内幕,其他老师们都齐齐看华茗。
  看被架到这份上,不说明白是不行了。华茗叹气,接着说:“批发商手里的菜卖到下午,剩下都是被人挑拣过的,要么失水不新鲜,要么是被压损毁的,总之卖不上价。一些黑心肝的老板就买这种菜,回去泡泡拣拣,就摆上餐桌了,反正现在外面吃什么都是加麻加辣的重口味,食材里头稍微有点异味基本都能被调料掩盖。”
  “嘶——”老师们一听其中还有这些道道儿,惊呼不已。
  华茗不禁为自家这样大型连锁餐饮店说话:“所以,能去大店还是去大店吃的好,价钱其实相差不多,但大店好歹监管更严,再不新鲜也比那些用批发市场边角料的好。”
  老教师们摇头:“所以说,还是少去外面吃的好。”
  吴彤却道:“所以啊,像胡记那样肯用最新鲜食材的店,我得常去常支持他们,可不能让劣币驱逐了良币。”
  …
  下午,林煜文正在地里干活。
  早上摘的豌豆苗,苗子掐口处伤口已经愈合,林煜文把肥料融到水中,用喷灌的方式给豌豆苗补充水分和养分。
  主要是豌豆苗这菜吧,对环境湿度要求比较大,偏偏还是小嫩苗儿,根系正脆弱的时候,要是施肥稍微一多,就容易烧根。
  豌豆尖这菜还得稍微徒长一些,才更好吃。而且早晨刚掐了尖儿,要是不能及时补上所缺肥料的话,又很容易造成后期严重徒长。
  总之,种植豌豆苗要施多少肥、用多少水,都是个大麻烦。
  这菜种来实在令人痛苦,林煜文已经决定,明年可千万不种这玩意了,种这东西简直就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林煜文正下决心时,电话响起,一瞅,是昨天定豌豆苗那麻辣烫老板。
  接了电话,老板告诉林煜文明日要再多送两袋,不过得给他们另外一个店送去,两份的量都比昨天的稍微多点。
  林煜文一听另外那份要送那么老远,两家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本来想拒绝,可一想他明日自己单独卖菜,也不知道能不能跟林志勇那样全部卖完。
  能赚一点是一点吧。林煜文答应下。
  挂了电话,林煜文还阿Q安慰自己:用互联网思维来说,这就是前期投入,在培养客户。
  这么一想,林煜文忽然觉得他现在格局很大。


第12章 两百块
  ◎两百万的气势◎
  这是林煜文自己一人摆摊的第三天。
  林煜文终于鼓起勇气,按昨天林志勇吆喝那样,大声说话。
  可惜到底是底气不足,不如林志勇那样,一口一个准儿,叫谁谁就来摊子前面看菜。
  好在吆喝也是有效果的,在林煜文喊到第十声,终于有人肯挪动他尊贵的脚步,来林煜文摊子前面。
  这次林煜文运气不错,老大爷到摊子前抓一把豌豆苗看了眼,就让林煜文拿个袋子。
  林煜文实在太高兴,太紧张,太激动了,以至于他连塑料袋都没搓开。
  老大爷瞧着直笑,还给林煜文找借口:“今年这春天嘛,有点干巴。”
  林煜文拘谨地应和,但好在塑料袋给面子,让他搓开了。
  老大爷买了整一斤的菜,林煜文终于开张了。
  一个早市下来,林煜文果然没能把带来的豌豆苗全部卖光,好在剩余不多,除去给两家店送的,也就只剩两个半的大兜。
  早上营业收入共计297元。
  刨除来回油费约60块,林煜文今早到手竟也有两百多了。
  这个收入让林煜文还是比较满意的,回家路上,经过镇子,林煜文心情好,瞧着路边那一排崭新的房子都觉得五彩斑斓,非常耀眼——
  蓦地,林煜文想起自家这豌豆苗生长过程中,还有几个小年轻来帮忙呢!
  反正是没卖完,林煜文决定索性把剩下那两三兜的菜送给他们。
  靠边停车,林煜文拎着袋子逐个敲门。
  到底是自己当老板,林煜文心里念叨一个塑料袋也要几分钱,他送菜时也就没舍得搭个袋子,直接从大袋子里头掏一大把,直接放人家厨房桌面上。
  美其名曰,环保嘛!
  网红小青年们得了林煜文的菜,笑呵呵地道谢,这事儿也就算结束了。
  开着空车回家,林煜文心情大好。
  到家,清点完今日营收,林煜文非常阔气,把整的全给老婆,自己只留下一点零钱现金。
  银朱不由好笑:“不留着用吗?”
  林煜文很有老板那架势,表示:“昨天赚的钱,都拿去加油了,现在车里油还挺多,够开几天了。要是后面没油了,我到时肯定又赚到钱。这些,你就拿着花!”
  银朱笑容更大:“村里就一个代销点,我去镇上也不方便,钱拿着也花不出去。”
  林煜文则是应对自如:“所以我给你转账的嘛,你拿去网购,随便买。”
  银朱笑得不能行,这臭男人,给她转两百块钱,那说话气势就能转了两百万呢,还随便买。
  不过,最后银朱也没吐槽出来,只是笑眯眯摆手:“好了顶梁柱,赶紧吃饭,等会儿你还得下地干活。”
  赚了钱,还能给老婆花的林煜文,意气风发,甚至都不觉得下午还要下地干活痛苦了呢。
  …
  华茗家的餐饮店这两年一直在赔钱,好好儿的店,瞧着每日上桌率也不错,可惜是个绣花枕头。
  华家人就开始琢磨这里头究竟原因在哪,华茗认为问题肯定是出在菜品味道上,所以她才决定亲自去一些公认口碑比较好的店,尝尝他们卖得好的,到底是怎样的味道。
  所以,华茗才问办公室里人,他们各喜欢什么口味的饭菜,她也不嫌辛苦,不论大店小店,逐一去尝。
  才两天这么吃下来,华茗就发现问题所在了。
  “做餐饮生意,味道肯定是第一位,但做生意又不全靠菜品味道,”在家庭小会上,华茗说出自己的观点:“首先咱们是在做生意,做生意要讲究个成本,我发现不少老店,他们也不是味道特别好的那种,但架不住他们生意成本低,所以一直能活到现在。偏偏现在很多大店,因为成本太高,最后……”
  华茗不想说出最后那么不吉利的话。
  华父听后,认为女儿说的有道理,就示意她继续讲。
  华茗提出一个最有案例性的店:“胡记麻辣烫,他们的店开到现在应该是第17年了,生意依旧很好。”
  华母:“咱们是连锁品牌的大店,你说的这只是个苍蝇馆子,没有参考价值吧?”
  “不,我觉得很有!”华茗态度坚定:“我详细了解了胡记,他们店选址不行,在街拐角处,人们过去第一眼基本瞧不到完整的招牌,但偏偏能在竞争那么激烈的小吃一条街稳稳当当经营这么多年,味道却也不能说是特别出彩。”
  华母也不说话了,她现在也很想知道这家店能开17年,生意依旧很好的原因。
  华茗:“我自己总结下来,最关键的一点,我发现这家店老板很勤快,每天清早就去市场亲自采购最新鲜的食材,他们店也没别的大亮点,点就凭着食材新鲜,一般靠上的料头也能调。教出更好的饭菜味道。
  而且,他们家食材新鲜,也是在附近居民当中出了名的,大家都放心去吃他们的麻辣烫,做餐饮嘛,要想长久稳定下去,就是做回头客的生意。就凭食材令人放心这点,以及基础味道不差,在小吃街里就这么立到现在。”
  华父听后,长长叹气:“难不成,咱们当初选择加盟大品牌,还走错了?”
  华茗想了想,沉重点头,声音苦涩:“得承认,当初可能咱们很大可能真就是走错路了。”
  相比胡记,他们家偌大的店,空有这么好的位置,但因材料受限于总部,总是高价买到价值低于市场的食材不说,偏偏其中食材还没本地的新鲜。
  做餐饮,菜品的味道直接跟食材新鲜程度挂钩。新鲜的菜清水煮煮,随便加点油盐就很鲜甜,可若是不新鲜的菜到了后厨,就算星级大厨,也很难把味道做到相对较好。
  …
  晚上吃饭时,林煜文也不知怎地,蓦然想起上次三表伯点的蒸豌豆苗,还挺好吃的。
  银朱表情淡淡:“倒是好做,唯一麻烦是家里面粉不够了。”
  “那我明儿回来顺便买点。”林煜文顺口就说。
  银朱本来是想点头的,但脖子在空中划过一半,又停住:“三表伯上次说跟玉米面混着一起上锅大火蒸,水汽不会那么大。”
  一说到玉米面,这林煜文熟啊,他打小家里吃的玉米面都是从三表伯家拿的。
  吃了饭,一抹嘴,林煜文就站起来:“我去三表伯家坐坐,顺便讨点玉米面回来。”
  想想玉米面做的窝头、蒸糕,还有混着菜汤的饼贴子,这才刚吃完饭,林煜文就又忍不住吞口水了。
  三表伯家每年都喜欢自己种两亩玉米,还是老式糯玉米得多。这种糯玉米除了产量小,别的没毛病,年轻时吃着又香又糯,长老了就可以晒成干粮,磨成玉米面吃玉米香气特别浓郁。
  还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年,镇上就会起年集,集上还有那种类似拖拉机的车子,可以加工脆筒,用玉米做出来的脆筒是最香的。
  想想,今年过年回来上坟时,还没跟三表伯讨玉米面呢。
  林煜文满怀希望上门,结果却被林志勇告知:“晒玉米时不小心被羊卧了,一股子羊膻味,干脆全喂羊去了。”
  “羊呐?”林煜文睁眼看看,三表伯这院子里,没个羊啊。
  林志勇摆摆手:“现在年纪大啦,精力也跟不上喽。就看那几只羊,还一个没留神被它们把好好儿的粮食给嚯嚯了,后来粮食喂完就全杀了。”
  林煜文:“……”玉米面没吃上,羊也没捞着。
  今年血亏!
  林志勇瞧他那表情好笑,道:“你是想吃玉米面是吧,走,我带你去讨点。你屋就你跟银朱俩,能吃多少?”
  是了,在林煜文这边,至少是在他从小的记忆中,对于地里作物产出,基本没有哪家吝啬。
  要是谁家的粮食蔬菜好吃,随手掰两个拿回家煮,主家路过瞧见了,还要热情地再塞一满怀呢,就怕“偷儿”吃不足。
  听林煜文说起这些小时印象,林志勇也笑呵呵的,他叹:“也就是现在年景好,大家都不缺吃穿才大方。我跟你爹小时候家家户户都不够吃,我们小孩子要是想吃点东西,得趴在地上拾人家地里收完剩下的麦粒。”
  接着,他又说:“要是搁在哪家老太太不爽利的,我们还不敢拾呢,就怕捡一小提麦粒,从地里灰头土脸出来还要上交一半。”
  林煜文注意力没在那些年的苦日子上,而是好奇问他:“我爸说烤麦粒特别香,真的?”
  “那得是青穗时才好吃,又香又甜。就是吃这个容易挨打。”可不是么,青穗时的麦粒牢牢在秸秆上长着呢,上哪会掉下来被小孩子捡到?
  林志勇带着林煜文到王怀谷家,按着村里排的辈分,林煜文得跟他喊六爷爷。
  到院子里,林煜文规规矩矩站着,跟个老实孩子似的喊人家六爷爷。
  王怀谷笑眯眯应了,还招呼林煜文先坐。这场景直让林煜文想起他小时跟父母回来过年时。
  “不坐了,我带着小文来,是想跟您讨点玉米面吃,这孩子就爱吃咱们种的那种老式糯玉米。”林志勇还扬了扬手上的大袋子。
  他这么一招呼,林煜文眼都直了。
  好嘛,说着讨一点,结果三表伯他整了个80公斤装的编织袋!这么多,他跟银朱得天天当主食吃,才能在秋玉米成熟前消耗得完吧。
  六爷爷竟然还笑着招呼他们进屋。
  他是专门腾出个阴凉的屋子放粮食,一进门林煜文瞬间就感觉凉快不少。
  如果说外面是临近夏季的温热,那这间屋子里还是初春的微凉。
  屋里还有个看样子应该也不睡的老旧木床,床上还是稻草的垫子,床垫中间睡了只狸花猫。
  大猫就那么直勾勾地看着林煜文几个外人进屋,还发出“喵呜”的警告声。
  “别怕,不抓人的。”六爷爷贴心道。
  林志勇指着那猫,冲林煜文说:“等你回头屋子里粮食多了,就来抱它的崽,这猫抓老鼠厉害着呢。”
  林煜文点点头,这猫瞧着就是眼睛里有股子杀气,看着靠谱。
  地里确实还种了两垄玉米,等秋收了,到时家里粮食多,林煜文想着,到时还真得养只猫看老鼠。
  想到这里,林煜文便客客气气跟六爷爷提前点个卯。
  王怀谷听后疑惑:“怎么?”
  林志勇指着林煜文就没好气:“这小子迟来的叛逆,这都三十的人了,好好儿的班不上,要回来种地哩。”
  结果王怀谷还反过来劝林志勇看开点,还说:“镇上不是有好些小伙子小姑娘拍视频当网红嘛,听说比一般人赚得多。”
  好嘛!现在还真是网红经济,就连山窝窝里六爷爷这样的老大爷,竟然都知道当网红赚钱。
  可林志勇听了更是气啊,他拍着大腿,恨铁不成钢:“可这小子他也不打算当网红,他这是要纯种田啊!”
  一个六爷爷,一个三表伯,俩人就这么你一言我一句地叨叨开了,林煜文就跟犯错的小学生似的,站在一旁不敢说话。
  他这是生怕一开口,就彻底成了两人的炮轰对象。
  林煜文孙子半晌,还辛辛苦苦扛玉米面扛了大半天,都没好意思劳累三表伯。
  结果,等到了林志勇家门口,林志勇却要他先放下。
  林煜文不解,但七八十公斤的玉米面啊,比他这个人还重几斤呢,实在累人,他就站在门口气喘吁吁,等着看林志勇究竟要干嘛。
  结果人家搞个50公斤装的编织袋出来,还自带面瓢,勺出来大半的玉米面,嘿嘿一笑:“我也没得吃呢。”
  林煜文气个仰倒:“三表伯你好意思吗?”
  一大把年纪了,还蹭小辈的面子跟人讨吃的呢,羞也不羞?
  作者有话说:
  上榜了欸,感谢小天使们的收藏阿梦成功上编推嘿嘿,今晚再加更一章~
  可不可以要多一点点的收藏和留言呀^。^


第13章 论画大饼
  ◎每个妻子的必学技能◎
  更叫林煜文无语的是,林志勇还说:“我看你那两垄玉米长得不错,今秋肯定大丰收,到时记得给你六爷爷整一袋过去还人情啊。”
  林煜文气结:“您不也种的有玉米吗?”
  林志勇气势振振:“你今年都自己种了,怎么还惦记我的?我那地里的是给我儿子儿媳留的。”
  回家,林煜文就气冲冲地跟银朱念叨。
  银朱笑得护肤品都忘记继续往上叠了,直揉脸。后面听林煜文念叨一遍不解气,还要再念叨第二轮,她没了耐心听,道:“你们男的怎么比我们女的还计较?”
  好嘛,林煜文舍了脸皮去跟人讨玉米面,结果被三表伯坑了一把,回来还被自家媳妇嫌弃他小气太计较。
  这日子没法过了!
  晚上睡觉时,林煜文搂着孩子唉声叹气,对锦书道:“等你长大了,一定要保护爸爸哦。”
  锦书冲他放了个屁。
  银朱把儿子抱到她那边,忍着笑,逗弄着瞪着无邪大眼睛的儿子:“小锦书可是妈妈一手带大的,要保护也是保护妈妈对不对?”
  锦书“啊啊”两声。
  林煜文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