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道长快到钱包里来浮云翩翩 >

第145章

道长快到钱包里来浮云翩翩-第145章

小说: 道长快到钱包里来浮云翩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况,此时晋王确实在思考是否应该借这个机会让肇启帝死在皇城。只是现在肇启帝身边肯定有献仪这样的高手保护,若是请风飘渺帮忙,实际上这一点晋王也不是很信任。
  因为他和风飘渺之间,多的是公平的交易,而不是对对方人格的信任。实际上晋王也很清楚,风飘渺确实是旷世奇才,但是相对的,风飘渺实际上只对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汲汲营营。风飘渺所求并非权力,许给风飘渺名利富贵对他而言是根本没有任何吸引力的。
  风飘渺的好奇心很旺盛,只有引起他觉得有趣的东西,他才会为了这个交易尽心尽力。
  真的要说,若是风飘渺没有现在的实力,恐怕在就被人杀死了。因为若是满足不了这种人的好奇心,他要想背叛,实际上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比如现在,一直都是交易关系,风飘渺对于晋王而言,没有所谓的尽忠,也没有所谓的背叛。所以现在风飘渺可以随便找个什么舒服的地方去闲着,完全不用露面。
  但是现在皇城的事情确实必须要解决的。
  对于晋王而言,抢夺一个满是死尸的皇城,也没有什么意义,毕竟京城之中集中了不少的人才,那么现在是应该考虑京城之中的人的死活的时候么?
  若是这个时候让京城发生暴乱,肇启帝自然会带领那些忠于他的拼死抵抗,那么自己只要等待,等到里面的人死的差不多,包括肇启帝都死去的时候,那样的话,就可以把责任归结给肇启帝了吧?
  正在这个时候,飞叶赶到,对晋王道:“殿下,正一天道的献仪仙子求见。”
  “嗯?”献仪是站在肇启帝那边的,这样的话就是说,是肇启帝有什么话需要献仪来说了?于是晋王道:“请她来吧。”
  “晋王殿下……”献仪确实是被肇启帝派过来,因为当时肇启帝对她说,晋王现在所想的,应该是如何把自己困死在城中,然后再将罪责推卸在死去的肇启帝身上,这样的话,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登上皇位了。
  “可是陛下那里出了什么事情?”晋王看了献仪一眼,然后问道。
  “陛下让我来告知殿下一个消息。”献仪将早就准备好的说辞说了出来:“根据钦天监的说法,这些活尸会让死去的人同样变成活尸,城中的瘴气会让城中的百姓渐渐失去生机,到时候整个皇城之中的百姓都会变成没有理智的活尸。他们没有痛觉,不知道什么是害怕,恐怕那时候晋王殿下要拿下京城,付出的会更多更惨烈,甚至很可能若是整个京城百姓都成为了活尸,那么就必须要迁都了。迁都之后,活尸的危险并不能得到解决,情况还会更加糟糕。”
  献仪的这一番说辞很多都是推测,但是从献仪的口中说出来,这种猜测就会非常的有道理:“况且军中不少军士的家人都在京城,殿下是一位爱兵如子的将才,定然是不会看着这些军士痛失亲人的。”
  晋王看着皇城的方向,活尸的危害有多大,他很清楚。风飘渺也对他说过浮云暖抓到的那具活尸最后的结果,晋王很清楚就算献仪的言辞有夸大之处,但是绝对不是没有可能。
  “若是天下大乱,道门难道会袖手旁观么?”晋王嘴角微微上扬,看向献仪,很平静地问道,他知道,这一点上,道门不可能不管。
  “若是那样,殿下就会失了民心。”献仪知道,晋王要的是天下,而不是单纯的权力。晋王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帝王,但是绝对不是权欲熏心的狂徒。晋王绝对不是个好人,但是却一定会是个好皇帝。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点晋王比任何人都清楚。
  “哈……”晋王突然一声轻笑,肇启帝以明君作茧自缚,自己何尝不是自缚于一代英雄这样的身份?
  “替我回禀陛下,京城百姓的安危胜过一切。”晋王这么对献仪道。
  现在晋王有些明白为何当初父皇那么汲汲营营地决定要让皇权变得至高无上。就像现在,若是自己有统一调配的能力,全国的利益一致,想要对付活尸,何其的容易?
  献仪朝着晋王微微欠身,然后离开。
  晋王对身边的飞叶道:“最近有宏朗的消息么?”
  “这……暂时没有。”飞叶恭敬地禀报:“属下在想,边疆会不会生变。”
  “宏朗乃是高手,若是没有消息,现在也只能暂且当作边疆风平浪静吧。”晋王很清楚,现在自己无暇分身,这一点真的应该拜肇启帝所赐。
  宏朗的武功,在四名谋士之中已经很高了。
  而且宏朗赶到北疆的时候,正好是馨王准备动身离开丰昌堡的时候。
  在曌国,实际上有一种职业,叫做眼线。眼线在晋王和肇启帝争权的这段时间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就在晋王的亲信被铲除的时候,初菱帮助馨王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在整个丰昌堡建立起了一个网络,任何陌生人进出丰昌堡都会被直接呈报给初菱。
  初菱相信,依晋王的智谋,不可能只是派个大将,就会觉得北疆万无一失。因为京中的局势越紧张,那么北疆的兵力就越重要。
  曌国的军队在太祖年代,就有一个很重要的变革,那就是要求身为军人的荣誉。整个军队之中,所讲求的是一种荣誉,在曌国的军队,军士识字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
  曌国的军队并不是忠于某个人,需要的是忠于自己的百姓,对于军人而言,仁义礼智信,是每一个军士的信条。军纪是非常严明的。
  将领不义的行为,将会造成士兵的哗变。
  所以就算是铲除晋王的亲信,都必须找到最好的替罪羊,而这个替罪羊,自然就是什邡国。
  自然,若是有人将这个消息泄漏了出去,那么馨王的地位自然也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在这些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初菱就很清楚,在丰昌堡必须布下足够的眼线。而很幸运的是,似乎肇启帝很早以前就预料到了这个计划,已经在丰昌堡安排下了足够的人手。
  这一点是晋王想不到的。
  而宏朗刚到丰昌堡的时候,就已经被初菱发现了。然而用武力硬拼并不是明知的选择,何况这也是初菱的风格,所以当时初菱便设计,让宏朗刚入城,就被秘密逮捕。
  此时的初菱来到了地牢,因为宏朗不能留在丰昌堡。实际上这次丰昌堡的政变是非常隐秘的,若是将宏朗留在丰昌堡,难保中途宏朗不会半途想到什么方法逃走。毕竟宏朗是一名谋士。
  看到初菱的时候,宏朗并不惊讶,却也没有行礼。
  初菱轻轻摇头,然后道:“宏朗先生看来对晋王殿下的忠诚无可质疑。”
  “菱姑娘乃是晋王殿下未来的王妃,此时却将在下关在这地牢之中,难道菱姑娘对陛下的圣旨从来就不当一回事么?”宏朗实际上知道,肇启帝指婚初菱与晋王虽然是一道圣旨,但是却是一道没什么用处的圣旨。因为晋王根本不可能与初菱结婚,而初菱,也不可能就心甘情愿地嫁给晋王。
  这些两人都心知肚明,但是既然是场面上的东西,现在说出来,反而道是显得宏朗占理。
  初菱微微摇头,有些无奈地道:“人总是要作下选择,若是可以早些遇到晋王殿下,兴许结果又会是不同的。”
  “菱姑娘若是想要帮助陛下,只有杀了在下。”宏朗直视这初菱,表情非常的平静,似乎在被抓的那一刻,就知道会面临着什么样的结果一样。
  人的生死,往往只在一瞬之间,一念之差,便是生死之隔。此时宏朗说得很坦然,是的,宏朗不会终于肇启帝,但是会忠于晋王。
  “早就听闻晋王殿下手下的四名谋士对晋王殿下绝对忠心,现在看来一点不假。不知阁下可有什么后事需要交待?”初菱明白宏朗的意志,知道此人已经不能留,也就不做强求。
  “不劳菱姑娘担心。”宏朗微微低头,初菱轻叹一声,实际上毒酒早已准备妥当,初菱一开始就知道想要说服宏朗几乎是不可能的,杀人这一条路,无法避免。
  “公子忠义……一路走好。”初菱朝着宏朗欠身行礼,留下一只药瓶,转身不再看宏朗。
  宏朗举起药瓶一饮而尽。
  忠义吗?实际上,所谓的忠义是什么?
  记得当年,宏朗是生于这丰昌堡的,而宏朗的父母也是战死在丰昌堡的。丰昌堡,曌国北疆重镇,堆积起重镇这个称呼的,用的是无数战士的鲜血。宏朗十岁痛失双亲。在街头游荡了几年,然后朝廷派年纪尚小的晋王前来镇守边疆,也就是那时候,宏朗认识了晋王。
  晋王戍边的时候,年纪刚好九岁。宏朗实在有些不明白,丰昌堡这个地方,根本没有办法与舒适安全的京城相比,为何皇帝会把晋王派到丰昌堡来?何况一个九岁的孩童,能做什么?
  当然,九岁的晋王虽然有着主帅的头衔,然而制定策略的,自然是晋王的附城,在先皇尚未离世的时候,晋王身边的几大辅臣,均不是等闲之辈。
  对于那时候的晋王并没有现在的威望,甚至不少将领听说来的人是九岁的晋王的时候,都是抱着不屑的态度的。
  而宏朗那时候是童子军中的一员。
  丰昌堡这个地方,军事重镇,也就意味着,这里有不少孤儿。他们的父母可能都战死在了疆场上。
  为了教育这些孤儿,从丰昌堡建立的那一刻起,丰昌堡就有一个叫做童子军的军营,专门负责抚育这些孤儿。
  那时候晋王例行检查的时候,来到了童子军的军营。少年聚集之地,自然是容易出事的地方。不少孩子对于九岁的晋王是完全不服气的,认为晋王只不过是凭借晋王的身份,所以才能成为丰昌堡的主帅。
  所以总会有人暗算晋王。
  但是,也正是那个时候,宏朗才发现,这位晋王并不是那么好惹的。因为宏朗武功最高,自然也就由宏朗向晋王投暗器。当然结果不言而喻,晋王若是那时候好欺负,现在也成不了现在的晋王。
  之后晋王收宏朗为自己的麾下,之后在晋王的许可之下,宏朗前往了曌国的一个书院随名师学习,学成之后,宏朗并未参加曌国的科考,成为士子,而是留在晋王的身边,成为了晋王的谋士。
  宏朗相对于其他三名谋士,是跟随晋王时间最长的,他见证了肇启帝与晋王多年的争斗。其中险恶,深谙于心。
  只是……接下来,他已经不能辅佐晋王了。
  当来到丰昌堡被捕的时候,宏朗就明白,丰昌堡生变了。
  “没有想到居然输在了馨王的身上……”这是宏朗说的最后一句话。
  初菱听后轻轻摇头,然后道:“若是阁下如此轻看当今陛下,那么小女子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
  可惜宏朗已经听不见了,初菱查验过宏朗的尸体后,道:“来人,厚葬宏朗公子,不得有半点失礼。只是此事现在不可以声张。”
  初菱站了起来,离开了地牢,现在他们需要返回京城。
  丰昌堡的军队果然训练有素,大军行进没有任何声息,而且行动迅速。
  弘元皇子不由得有些感叹:“曌国的军队不愧为荣誉之师啊。”
  “殿下什邡国的用兵高手,什邡国军队军纪严明,本王也极为崇敬。”馨王朝着弘元皇子道。
  为了便于监视弘元皇子,现在的弘元皇子和馨王在同一个军阵之中。
  弘元皇子此时并觉得有半点惊讶的样子,若是自己死了,馨王的手中也就失了一个筹码,什邡国若是以自己的死来作为借口攻击曌国,那么丰昌堡此时必破。
  “用兵的目的是开疆拓土,论起内斗,想来还是曌国更棋高一筹。”弘元皇子的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的笑容,若是由其他的人说出来,这一番话一定很像是在嘲讽,但是弘元皇子却能将这句话说得理所当然,毫无半分嘲讽的意思。
  “曌国的皇族,要学一本名为《太祖遗训》的书,原本为的就是尽量减少皇子之间的争斗。何况原本都是手足,若非走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怎么还会兵戎相见?”馨王的表情不见半分喜色,身在帝王家,说是幸运也是不幸。
  是的,肇启帝实际上很多年前就已经准备好了后事了,不然也不会让自己行的如此顺利。
  记得那个时候,自己刚刚被封为馨王,需要离开皇宫的时候,馨王实际上是不愿意的,因为那时候的他总觉得自己的大皇兄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要说起来,实际上馨王与晋王之间本来就没有多少交集,双方也只是知道对方的存在而已。何况晋王从来没有想过实际上……肇启帝的性命不久。
  肇启帝在设计逼反晋王。只要晋王造反,那么就有必须铲除的理由,只有晋王造反,那么身为先皇子嗣的馨王才有继位的可能。
  这一切,再造肇启帝知道自己身患绝症,命不久矣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什么都改变不了。
  “曌国的太祖皇帝,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君王。”弘元皇子微微点头,接着轻轻一笑:“不过你们曌国也不容,开国已经这么多年了,到了现在,先皇的三位皇子,肇启帝、晋王以及殿下,都不是等闲之辈,看来什邡国想要称霸天下,尚且需要很多年。”
  “称霸……”馨王听后微微一顿,弘元皇子笑道:“莫不是殿下从来没有离开过曌国,真的从来没有接触过任何朝政,现在的曌国,并不是任何国家可以随便开罪的。”
  “晋王的威名不止是在你们曌国,就算是在曌国之外,都威名赫赫。晋王殿下不止是镇守曌国的北疆,甚至开举兵平定过北边数个国家之间的争斗。论用兵,当今晋王天下无敌。”弘元皇子说得极为认真。
  “肇启帝派出诸多的使者游说四方国家,北方不少的国家都是曌国的属国,年年朝贡。否则你们曌国何来如此的富庶?”弘元皇子轻笑道:“什邡国想要拥有曌国的荣耀,自然就必须打败曌国,让曌国再也没有控制北方诸国的实力。”
  “本王只是希望,四邻国家能够和睦。”馨王边走边道。
  “想要四方国家停止争斗,是不可能的。除非这个人世……出现了一个极为强大的敌人,这个敌人强大得让整个人界的国家都不得不互相依靠,共同抗敌。”说完这句话,弘元皇子微微一笑,然后道:“但是就算真的出现了这样敌人,也会因为各怀私心而导致联盟崩溃。”
  “弘元皇子似乎对这些事情深有了解。”馨王看向弘元皇子。
  弘元皇子似乎是故作担忧地说了一句:“我是什邡国的皇子。我的父皇可不像你们曌国的皇帝,知道节制。我的父皇有四十多位妃子,而我有九个姐妹,十个兄弟,我的父皇并没有决定任何的继承人。要在十九个人中选出一个继承人,这是非常残酷的事情。当你们曌国来攻打我们什邡国的时候,表面上,我的兄弟姐妹们是可以团结一致,共同想办法来对付曌国的。但是只要稍加挑拨,这种脆弱的联盟立刻就会解散,紧接着的就是更为惨烈的陷害。现在已经有五名皇嗣死于此了。我能活到现在,实在也是有些不容易。”
  弘元皇子轻轻一笑,表情微微有些说不出的沧桑感。而听在馨王的耳中也同样是无限的悲凉。
  只是弘元皇子轻轻一笑:“其实这也没什么,身为帝王家中的人,你死我活是很正常的,肇启帝与晋王之间不也是这样的么?”
  曌国的问题,就算是不是曌国人的弘元皇子,实际上很早以前就很清楚了。
  “太祖原本将权力分散,为的就是防止这种事情发生。父皇当年再次将权力集中,本来就违背了太祖的意志。”馨王墓王微微一垂。
  “那么你们的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