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快到钱包里来浮云翩翩-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父,为什么观澜楼的屋顶坏了?”
“估计是姜修明想要改善一下观澜楼的通风呗。”
“为什么那座从南郡运来的假山会碎了?”
“肯定是偷工减料,那假山质量不好。”
“三十多位凌霄谷的弟子被剑气所伤呢?”
“遇到仇家了吧。”
“毁掉的那些药材呢?”
“姜修明自己管不好弟子。”
“也就是说这个跟您无关了?”
“怎么可能有关系,你师父我才不是这种人呢。”
东阁真人才说完,就看到太玄拿出来了一本账册。
“这是什么?”东阁真人颇为不解地问道。
“您希望是什么呢?”太玄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自己这个上午都去承受来自惊鸿谷主的怨气了,这一切还真是感谢我们率性而为的师父啊。
“不是剑法就不要给为师看。”如果这个东西是从惊鸿谷主那里拿来的东西,最好他还是不要看的好,毕竟肯定不是狠么好的东西。
“这是账册,你这些日子在凌霄谷搞的破坏赔偿。”太玄话音刚落……东阁真人已经一掌拍下,将账册给拍碎。
“那本是空的,真正的账册在我这里。”谁知太玄竟然拿出另外一本账册来。
“……”东阁真人瞬间脑子里一片空白,半晌才道:“徒弟,你联合了外人来欺负为师!”
“还狡辩,为什么您要去把观澜楼的屋顶给掀了?”指了指现在还没有屋顶的观澜楼,东阁真人道:“不就是为了让姜修明住得凉快些么。”
“观澜楼是凌霄谷待客之地吧,你什么时候见惊鸿前辈在里面住过?”太玄叹了口气:“你在我们自己门派胡闹也就算了,您还毁了凌霄谷这么多的药材!”
“那件事啊……”东阁真人突然想了起来:“还不是因为那天我找他们问是不是有酒,他们不给我,然后正好潇湘靖冒了出来,就不小心动手了,那些东西都毁了。”
“潇湘一族的潇湘靖?”太玄是听过这位用毒高手的名号的,总不至于是师父看人家不顺眼,主动招惹对方了吧?
“你那什么眼神?我看起来像是那种喜欢无事生非的人吗?”东阁真人看着太玄的眼神,内心觉得非常受创。
“您说呢?”难道不是?
“我跟潇湘靖就是不对盘。”等于承认了自己招惹潇湘靖的事情。
“师父,这三年您自己想办法解决酒钱吧,在酒馆里被扣了不要等着我去赎你。”太玄收起账册,狠狠的丢下一句话。
“别啊,好徒弟……”东阁真人还没有说完,太玄又补了一句:“对了,这三年您要是在外面惹了任何事情,都自己解决,不然时间无限延长!”
“……”这该怎么办?
“您年纪也不小了,为什么总是出这些事情呢?”太玄叹气道:“您自己好好反省。”
“谁怕你,我还有翩翩呢。”东阁真人小声说了一句。
“我会跟小师妹说好的,她这三年要是不给您买酒,我就传她玄霜剑法。”玄霜剑法乃是太玄自己创的一套剑法,剑势连绵不绝,就连东阁真人都认为,那是一套非常好的剑法。之前雨翩翩就很想学,然而太玄觉得那时候雨翩翩因为根基不足学不了,现在经此一役,确信,雨翩翩的根基已经不浅了。
“太玄,你耍赖!”东阁真人总觉得自己的小弟子在剑法和自己的情况下,肯定会选择剑法。因为就连雨翩翩估计也知道自己自己是真的惹大徒弟生气了。
“为师罚你面壁三年!”东阁真人转念一想,自己不是太玄的师父么?为什么要怕这个。
“那就六年别喝酒了。”知道东阁真人开始耍赖了。
“改为两年。”讲讲条件嘛。
“五年。”这种时候还要讨价还价。
“一年。”
“师父,再讨价还价就是十年别喝酒了!”太玄的眉毛一跳一跳的,这到底是谁才是师父?您老要不要这么不靠谱!
“好好好!三年就三年……三年就三年。”东阁真人看太玄的脸都阴的快出水了,立刻投降。
看到东阁真人这副老鼠见到猫的样子,太玄突然在想,自己是不是平时真的管太多了?总是不招人喜欢。
“徒弟,你怎么了?”东阁真人怎么看都觉得太玄似乎有心事的样子。
“没怎么。师父,我先去看看其他地方到底破坏成什么样子了。”找了个借口,太玄起身决定先去散散心。真是的,怎么就遇到这种事情呢。
凌霄谷之战刚过,突然就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却并未表明身份,只是说要找辞文。
最后,凌霄谷的弟子还是放那人进来找了辞文。
“公冶!”辞文一眼认出,这个人竟然是肇启帝的暗卫公冶!
“属下……”公冶抱拳就要行礼,辞文立刻止住。公冶是太后还在世的时候就负责肇启帝安危的暗卫,现在这个时候公冶竟然不留在肇启帝身边,突然来到了凌霄谷,莫非是肇启帝出了事情?
“是不是兄长除了什么事情!”辞文一急,好在此时只有初菱在旁边。
初菱是认识公冶的,当年初菱与肇启帝互引知己,这位公冶自然是见过的。为何这时候肇启帝竟然将公冶拍了出来?
“陛下命属下……从此保护殿下的安全。”公冶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我并不涉及兄长与二皇兄之争,怎么会需要保护,再说了,该不会是京中生变了吧!否则兄长怎么会说出这种话!”辞文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加之之前就从浮云暖那里听到了很多不太好的说法。
“殿下……”公冶不知道应该从何说起,实际上从肇启帝与晋王太子之争的那天起,馨王实际上已经被算在了这场争斗之中,只是馨王一直被肇启帝保护得很好,所以到现在都没有受到任何连累。
“兄长现在没有事,对不对?”比起朝中大事,辞文更关心的还是肇启帝的安危。
“晋王殿下暂时不会对陛下做什么不利的事情,只是陛下他……”馨王一直不知道肇启帝的病情,现在应该说出来么?
“不是兄长让你从此跟着我的么,现在你有什么事就说。”辞文双眉一挑,之前浮云暖说过,肇启帝并非长寿之人。辞文素来不相信算命之事,然而浮云暖说的话,长期相处下来,他知道浮云暖不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而且很可能并不是瞎猜的。
“陛下的病已经拖不起了。”正式因为一直跟随在肇启帝的身边,对馨王的性格也多少有些了解,馨王对权位之争毫无兴趣,这一点并非作假。也正是当年肇启帝所期望的,然而现在时候已经不同,若是此时还是不争,恐怕后续还会有祸事将起。
“什么意思?”辞文心中一悬。
“殿下难道就没有奇怪过么,为什么陛下至今没有子嗣。”公冶的目光不看辞文,辞文愣在了当场。
“不可能!兄长平时只是偶尔会有微恙,怎么可能……”但是现在的肇启帝实际上已经而立之年了,依照常理,这时候尚未有子嗣……确实怪异!
“殿下……”公冶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我要返回京城!”辞文双眉一挑,转身准备离开。
“馨王殿下,此时不能回京。”一旁的初菱突然开口:“我的父亲已经罢官,自然也就是说,京中现在已有乱象,此时回去,只怕会自惹麻烦。”
“但是兄长……”辞文皱眉,他虽然对天下并没有兴趣,但是在京中,他最为牵挂的,实际上就是肇启帝。若是公冶不来,辞文尚能犹豫是否立刻回京,但看到公冶的时候,辞文只觉得不妙。
“现在殿下应该前往边关。”初菱道:“我曾听陛下说过,馨王殿下智勇双全,文武兼备,此时的殿下怎么反而不智了呢?”
“……”辞文沉默。
“为何殿下此时要去边关?”公冶同样不明白初菱的意思。
“殿下莫要忘了晋王殿下手握重兵,却为何这么多年并未发生兵变?”初菱说得简单。
“那是因为手足之间……”自有情义?辞文竟然有些说不出口,初菱微微摇头,知道辞文只是不想去想罢了。
“陛下立身朝堂与晋王殿下争斗至今,可不是单纯只是靠的运气啊。”初菱道:“应该回京的人是我。”
初菱话音刚落,公冶目光锐利地朝路旁望去,手中之剑出鞘,一跃而起,劈开竹子,一剑指着浮云暖的眉心!
“怎么是你?”公冶与浮云暖异口同声地问道。
“亏你是琉璃元君的弟子,此时鬼鬼祟祟的站在这里做什么?”公冶的剑不收回,看到浮云暖,心中杀念一起。
“剑拿开啦,”浮云暖毫无惧色,只是点了点公冶的剑,然后道:“我刚来,怎么能说是鬼鬼祟祟的呢。”
“哦?”公冶对浮云暖的说法并不相信,辞文道:“公冶,你失礼了!”
“殿下?”公冶不解地看了辞文一眼,辞文道:“小道长……现在并不是敌人。”
现在并不是敌人……公冶皱眉道:“也就是说,将来可能是敌人了?”
“你杀性太重了。”浮云暖微微叹气:“就算我现在是敌人,你不要忘了我的大师姐现在就在谷中,而且惊鸿谷主是我的前辈与我师父关系非常好,要是杀了我,先不说你们能不能离开凌霄谷,光想想到时候怎么忽悠我师父而不露馅儿,都够你受的了。”
“你不过就是琉璃元君身边一个连名气都没有的小童子,你怎么就肯定琉璃元君会为了你跟陛下过不去。”公冶冷笑一声。
浮云暖想了想,然后道:“那你出剑吧,我绝不还手。”
“你!”之前见到浮云暖,浮云暖真连话都不多,只是在琉璃元君身边奉茶而已,没想到现在说话竟然这么难对付。
“公冶,住手。”辞文突然开口。
记得昨夜,惊鸿谷主找他谈过,京中的事情恐怕真的不能再拖了。
难道真的要在这个时候做下决断?
公冶收剑,站到了辞文的身后,浮云暖走了过来,然后道:“我刚才就听到菱姐说你要会京城而已。”
“嗯……”初菱点头道:“父亲出了事,我自然就应该早些回京。”
“我觉得菱姐也不应该回京。”浮云暖很自觉地走到石桌前面坐下,然后道:“菱姐现在应该与公子同进退比较好。”
“哦?”初菱知道浮云暖平日并非真的糊涂,只是不愿意将想法说出来。
“应该是我返回京城。”浮云暖很自然地道。
“你去了京城有什么用!”公冶不屑地道。
“小道长,你本来就非朝堂之人,去到京中恐怕……”也没多少用处。辞文是这么想的。
“不对。”浮云暖嘴角露出了一摸笑容,双目也不似平日那般毫无生气,反而是难得的光芒闪耀:“我牵扯着京中一桩大案,无论陛下也好,晋王殿下也好,应该都会很欢迎我去京城。”
“你是说皇陵秘宝!”初菱与辞文同时恍然,浮云暖道:“此次下山,缘起于太祖皇陵,若要给师父一个交待,自然也就应该前往京城。”
“但是你在京城毫无势力,你前往京城,有应当如何?”辞文突然想到这个问题。
“我虽然在京城没有什么朋友,不过我身怀异宝,自然就会有人愿意拉拢我,到时候势力也就有了。”浮云暖说得很自然,就像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那还请浮云道长交出秘宝。”公冶猜不透浮云暖的想法,但是秘宝之事事关重大,绝对不是儿戏。既然浮云暖的意图参不透,想要利用秘宝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交不交出秘宝,还有去不去京城,就由殿下决断吧。”浮云暖不看公冶,而是将目光转向辞文。
初菱突然想起,之前惊鸿谷主说过,浮云暖在秘宝这件事情上有自己的想法,那为何还要让辞文来决定?若是让浮云暖在辞文以及晋王之间选择,那么浮云暖会选谁?
“师父说过,缘之一字,强求不得。”浮云暖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辞文陷入了沉思。
“我有事先离开,明天我会等公子的答案。”浮云暖起身,不靠谱的样子竟然显出一分潇洒之气来。
“小子,你……”公冶从来不知道这个浮云暖居然会这么气人!
“阿暖有伤在身,自然是要回去养伤。”初菱止住了公冶。辞文看着浮云暖离开,突然道:“我也一个人出去走走。”
“殿下……”反而是公冶不明所以地看着辞文的反应。
辞文也离开后,公冶转向初菱道:“菱小姐就没有劝劝殿下么?”
“殿下并非劝就有用的。”初菱无奈地笑了一下:“劝自然是试过的,只是……殿下并不相信陛下与晋王殿下会真的反目,而且殿下也并不相信陛下的病情已经回天乏术罢了。”
“若是真的要说,实际上殿下对晋王不也同样并不了解么?”初菱轻轻一笑,继续道:“殿下从未想过,晋王殿下会真的对皇位如此期待。”
“……”公冶沉默,初菱道:“我想,琉璃元君实际上是希望馨王殿下继位的,然而方才阿暖的意思不知公冶君是否听明白?”
“嗯?”浮云暖除了气人,还有什么有用的话?
“阿暖的意思其实很简单,若是殿下自己实在无意皇位,他自然也就只能选择晋王了。”初菱道:“将无心皇位之人强行推上皇位,对一个国家而言未必是好事。”
“……”公冶沉思了起来。
“况且,公冶君难道没有想过,就算陛下有意传位于馨王殿下,但是馨王殿下乃是先皇第三子,于礼不合,陛下要如何服众?倘若晋王殿下没有继位,而是馨王殿下继位,那么馨王殿下如何服众?”实际上这个道理初菱一开始就明白,肇启帝肯定明白,而浮云暖实际上也明白。
“这……”公冶一愣,难道……肇启帝一开始就是这么打算的?
只要肇启帝与晋王都没有了,馨王也就是唯一的继承人!
“所以……实际上,阿暖去京城,没准真的是个好主意。只是要看殿下能否想得通了。”方才也许浮云暖所说的缘不能强求,便是在等辞文的答案,那个是否有意于皇位的答案。
辞文走在凌霄谷中,大战之后的凌霄谷,宁静之地显得更为宁静,身处其间,心旷神怡。只是辞文的心情并没有那么好,他想起了那年肇启帝刚刚成为太子的时候的那年。
曌国的东宫,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适合读书的地方,东宫之中有一片人工的静心湖,湖心有一个亭子,亭子周围都是芙蕖。据传当年兴建东宫的时候,太祖在静心湖的湖心埋下过一枚奇石。每当夏日炎炎的时候,湖水所吸走的热气会全数存于奇石之中,而到冬天的时候,奇石又会将热量都放出来。
因此静心湖上冬暖夏凉,湖水终年不会冻结。而湖中的芙蕖,自东宫建成之日起,就一直常开不败。
儿时,每到夏日以及冬日,那时还在是太子的肇启帝就会带着还没有受封的馨王在湖心亭看书。
记得那时候馨王问过肇启帝:“皇兄,为什么静心湖只有这里有?”
“因为太祖皇帝建东宫的时候,那枚奇石只有一颗,所以太祖就将其放在了东宫。”肇启帝一边看书一边回答。
“既然这奇石这么好,为什么不把奇石放在政务殿呢?这样父皇处理政务的时候,岂不舒服很多?”那时候馨王的想法很简单。
“这话……当时的太子也说过。”肇启帝忍俊不禁:“不过当时太祖是这么说的,若是当真心疼为父,你就更应当在这静心亭中勤修苦练,早日成为一代明君,换了为父,为父就可以在这静心亭中养老,而你就可以代为父去忍受那炎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