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被迫成名的小说家 >

第113章

被迫成名的小说家-第113章

小说: 被迫成名的小说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静本来挺喜欢她的,然而很可惜,她交了个令人不爽的男朋友,所以不幸遭到迁怒。“那真可惜。”她说,“你本来还能去见他最后一面的。”

    Co愣住,一副惊讶的样子:“什么意思?见谁?”

    “你要继续演,我可以奉陪。”简静道,“但我想省省力气,别演了,你知道侯叡也在这里。”

    Co莫名其妙:“侯叡?我不知道呀,他也在吗?”

    简静扫过他们的餐桌:“你们喝的是清酒,可你身上沾到了红酒的气味,还有一点点的烟气。桌上的烟灰缸很干净,江先生不抽烟吧?那你从哪里沾到的?”

    不等Co找借口搪塞,又道:“现在交代和被查出来交代,完全两回事。你蓄意隐瞒,嫌疑变大,有什么好处?”

    江三觑中机会,冷冷道:“那也轮不到你来审问。”

    “如果你认为我会因为之前的矛盾,蓄意作梗……”简静让开,示意辅警A上前代问,“嫌疑人不配合,我不便询问,麻烦你们了。”

    “本来就是我们的工作,您太客气了。”辅警A穿着制服,背脊挺直,“有些与命案相关的问题要问你们,希望你们配合我们工作。”

    Co拉住江三的衣袖,犹豫下,道:“好,你问吧。”

    简静合上门,和辅警B去3号包厢。

    这间包厢里只有一个客人,姓袁,是个记者。三十到四十岁,身材高大,体型魁梧,左手掌贴了块敷料。

    他态度积极,甚至过分积极了:“侯叡死了?怎么死的?他杀还是自杀?”

    “你怎么知道是侯叡?”简静反问。

    “我一个记者,这点敏锐度总是有的。”袁记者抱住手臂,“你们来审查顾客的身份,也就是说,凶手就在今天的客人之中啰?”

    辅警B:“例行询问。”

    “我的新闻嗅觉告诉我,就是这样。”袁记者目光敏锐,“我隔壁是Co,之前才和侯叡传过绯闻,对面是江白焰,和侯叡在时尚资源上有竞争。”

    他啧啧称奇,大言不惭:“依我看,谁的嫌疑都不小。”

    简静问:“那你呢?老板说,本来预定这个包厢的客人并不是你,你软磨硬泡非要来,打了三通电话,后来因为客人取消了预约才同意。”

    “告诉你也没关系,反正行车记录仪一查就知道。我今天一直跟着侯叡,打算拍点独家照片。”袁记者摸着下巴的短须,得意非凡,“谁知道真的有新闻啊,哈哈哈。”

    辅警B警告他:“在争取警方同意前,请不要泄露任何案情消息。”

    “知道知道,这不是没说么。”袁记者不以为意,反过来打探,“所以,现在有线索了吗?到底是怎么死的?”

    简静笑了,道:“袁记者认为呢?侯叡像是会自杀的人吗?”

    “不会。”袁记者干干脆脆,“这小子年轻气傲,红得早,觉得自己本事大得不得了,人人都要哄着他。就算遇到麻烦,他也不可能有轻生的想法,只会报复别人,不会折腾自己。”

    简静试探道:“听起来容易与人结仇?”

    袁记者哈哈大笑,眼神透出几分怨毒:“他被捧得越高,摔的就越惨,这不,一次就没了命。以他的性子,有这样的下场一点都不奇怪。”

    “我听说,娱记跟明星久了,多少有点情分。”她微微笑,“你的口气,怎么像是巴不得他死呢?”

    “有吗?”袁记者装傻充愣一把好手,“我也觉得遗憾,可一想到独家新闻,哎呀,罪过罪过,谁让我是记者呢。”

    简静便不再追究,转而道:“和我说一下你今晚的行动轨迹吧。”

    袁记者说:“我和侯叡他们前后脚到店,以为他约了谁,找机会去他们门口溜达过几次。7点40左右,我看到他和Co在说话,可惜我当时去厕所,没来得及拿手机,他们俩就分开了。”

    Co果然知道死者在这里。

    “过了1个小时,我看见侯叡又去了厕所,很久没回来,就去打探一下。”袁记者露出猥琐的表情,“谁知道趴在门上听了半天,啥也没听出来。”

    简静怔了怔,疑惑道:“你能偷听什么?”

    那是单人厕所,江白焰不可能在里头,Co也不可能进男厕和他说话。难道是偷听电话?

    袁记者挤眉弄眼:“当然是大料。”

    简静:“??”

    “看来你们不知道。”袁记者眼光闪动,爆料道,“侯叡是个双插头,在厕所胡搞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简静&辅警:00

    赤鸡。

    贵圈果然非同凡响。

    不,这不是重点。简静拉回脱缰的思绪,问道:“你什么声音都没听到?”

    “那个马桶会放音乐,我没听到人声。”袁记者纠正,语气不乏遗憾。

    简静道:“所以,从你6点55分到达包厢后,一共离开过三次。一次7点10分,假装去洗手间,路过2号包厢门口,一次7点40分去洗手间,碰见侯叡和Co,1个小时后,再去厕所偷听,对吗?”

    袁记者点头。

    “然后你就马上回来了吗?”

    “我去抽了根烟。”袁记者指着室内禁止吸烟的标志,“在露台上。”

    简静点头,又问:“你今天和侯叡打过照面吗?”

    “没有,我只拍照片。”袁记者果断否认。

    她:“能看看么?”

    袁记者不大情愿,但还是拿出了相机:“小心点啊,别给我删了。”

    简静一张张翻阅过去,发现这家伙真是够尽职尽责的,一大清早就在侯叡家门口蹲点。而侯叡在照片中戴着帽子口罩,全副武装,看不清表情。

    她边看边问:“侯叡有什么仇家吗?感情上有没有纠纷?”

    “多了去了。”袁记者唾沫横飞,如数家珍,“他没火的时候,靠Co得了不少资源,后来傍上金主,就把人家一脚踹了。可惜不给我爆出去,不然这小子的日子哪有这么痛快。”

    “为什么不让?你收钱了?”

    袁记者脸上闪过阴郁:“能为什么,干爹本事大呗。”

    简静:“你肯定很气愤吧?”

    “废话,我……”袁记者反应机变,很快回神,“你套我话?”

    “欸,没有啦。”她弯起唇角,一派无辜,“只是有点为你可惜。”

    袁记者却十分警惕,转移话题问:“我什么时候能走?我儿子还在家里等我。”

    “等调查完就可以了。”简静顿了顿,话锋一转,“你的手是受伤了吗?能不能让我看看。”

    袁记者:“被碎玻璃割了,这有什么好看的。”

    她却坚持:“麻烦解开看一下。”

    他只好揭开敷料晃了晃手心,果然有道新愈合的疤痕。

    简静点点头,结束询问,回到自己的包间。

    江白焰一直在屋里等着,见她回来,赶忙奉上热茶:“我听说,死的是侯叡?”

    “嗯。”简静撤开杯碗筷碟,腾出地方梳理时间线,顺口问,“你没有离开过包厢,没什么嫌疑,要不要先离开?”

    他6点30分到包厢,6点40分上厕所,之后没有离开过。包厢只有窗户,下面是十层楼高,不具备作案条件,不在嫌疑人范畴中。

    江白焰也给辅警B倒了水,笑说:“没关系啦,大家都留下来,我也愿意配合警察工作。”

    “太感谢了。”辅警B面对亲民的大明星,好感度倍增。

    这时,辅警A询问完包厢1,过来和简静交流情况。

    江白焰端过一笼可爱的奶黄包:“我新叫的点心,这么晚还要加班,肯定很辛苦吧。请用。”

    辅警B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我们在工作。”

    辅警A:“我们吃过了。”

    然而,她们怎么抵得过江白焰的殷勤劝说,最后一人拿了一个包子,齐心协力补上Co和江三的动线。

    Co和江三6点20分到达。

    7点30分,Co离开包厢去厕所,出来时碰见了侯叡,两人起了争执,7点40分开。

    8点25分,江三去了厕所,同时接到电话,在露台讲了半天,8点40分回到包厢。

    他自述没有遇到侯叡。

    8点30分,Co去厕所方便,顺带补妆,8点45分回来。

    他们的时间线与监控吻合,可整理出更精确的时间表:

    6:20 Co、江三到店

    6:30 江白焰到店

    6:45 简静到达

    6:50 侯叡、经纪人、助理到达

    6:55 袁记者到达

    7:30侯叡离开包厢

    7:40 袁记者看见Co和侯叡碰面

    7:45 侯叡回包厢

    8:25 江三去厕所,露台接电话

    8:30 Co去厕所

    8:35 侯叡去厕所

    8:40 江三回来

    8:42 袁记者偷听,没有发现异常

    8:45 Co回来

    8:48 袁记者回包厢

    8:50 经纪人去厕所

    9:00 助理去厕所拍门叫人

    9:05 助理回来

    9:10 经纪人回包厢,发现侯叡没有回来,返回厕所

    9:15 发现尸体

 第154章 遭人恨

    简静咬着奶黄包; 陷入人生的迷途。

    尸检得出的死亡时间是8点40分到9点10分,但并不精准,相差一两分钟; 完全看不出区别。

    所以说,从8点25去厕所的江三; 到9点15返回的经纪人,全都有嫌疑。

    比这更操蛋的是,难得有死者留下了凶手的死亡讯息,却都对得上号。

    女经纪人:戴有G字母的耳环

    男助理:姓全,音同圈

    江鸥:鸥音同O

    Co:C字母开头

    袁记者:袁姓; 谐音圆

    写了个寂寞。

    而且,最让人在意的凶器迟迟没有找到。

    简静仔细观察过包厢; 却并没有发现细长条的勒索。女经纪人穿着中规中矩的长裙,并未佩戴丝巾; 包也是托特包,没有包带。男助理T恤+牛仔裤; 带的双肩背包。

    Co穿吊带和短裤,头发用皮筋扎好,没有用发带; 江三前文说过,衣着休闲昂贵,也没见皮带或者领带。

    袁记者穿短袖衬衫和西裤,背的包很大,放了摄影器材和平板。

    几个嫌疑人就和约好了似的; 全都有嫌疑,全都没带类似凶器的物品。

    “你们想办法检查一下他们的随身物品,看看是否有凶器。”简静说着; 心里并不抱什么希望。

    这次的凶器,指不定和瑶瑶那会儿一样非常特别,被藏了起来。但和吹管注射器不同,勒索和死者亲密接触,应该会留下线索。

    简静想到这里,忙不迭拿了车钥匙下楼,往停车场取出化妆箱。

    嗯,这确实是化妆箱,里面装的也是大大小小的化妆刷,但其他的分装盒中,装的却不是腮红眼影,而是各式各样的粉末,同时配有镊子、棉签、密封袋等小工具,都是她自己零零散散买来配齐的。

    比起法医的专业勘探箱,化妆箱里的设备无疑十分业余。

    不过,有总比没有好,排队等饭吃,饭都凉了。

    她小心翼翼地穿戴整齐,进入现场收集线索。

    首先翻看的自然是死者的衣领。

    放大镜下,能清晰地看到亚麻衬衫的表面有被摩擦过的痕迹,留下了许多断裂的纤维。

    她用镊子夹起其中一片,小心翼翼地塞入证物袋,对准日光灯观察。

    这质地,这手感,怎么有点像纸巾?

    莫非?她心中浮现出大胆的念头,扯了一段卫生间配备的纸巾,利用便携式显微镜对比观察。

    虽然同是纸巾,但不同品牌,不同种类的纸巾,纤维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贵的纸巾厚实,纤维排列紧密,便宜的脆薄,纤维排列疏散,偶有空隙。

    再加上衬衫的衣料作为对比,答案很明显,这上面残留的东西,来源于纸巾而非亚麻衬衫。

    当然,仅仅凭借眼睛的观察,并不能确定两者是同一款产品,需要更严密的取证对比。

    简静只能确定凶器是纸巾。

    单薄的纸张无法杀人,可绞在一起后就成了绳索,就地取材,不必携带凶器,事后也非常容易处理,冲进马桶就行。

    虽然可以将下水道中没有融化的纸张残渣捞出来,但恐怕已无法提取指纹。

    算了,这么艰巨的任务交给专业人士吧。

    知道勒索来源于纸张,就能推到出不少猜测:

    首先制造勒索需要时间,所以不是一时冲动,激情犯罪,是别有盘算的谋杀。其次,她检查了纸巾的残余量,剩了大半,并询问服务员,他们表示今天没有补充过,这就意味着凶器并非当场现做的。

    凶手知道死者经常来这家店,要么提前查过品牌,买入同牌子的纸巾,要么来过几次,每次顺一点,提前做好凶器藏在身边,等到合适的时候,一击必杀。

    如此推断,Co和江三的嫌疑就小了很多。

    他们二人都不知道死者今天会来这里,Co背的包只有巴掌大,只够放个口红和手机,塞不下凶器。

    而江三虽然嚣张,极有可能和死者产生冲突,但他和Co交往时间不长,从起杀心,到准备杀人计划,再到动手,未免太紧迫。

    以他的性格,真的有什么不如意,直接爆发冲突的概率更高。

    简静和有钱人接触越多,越了解他们的看法,恐怕侯叡一个流量明星,在大少爷眼里,随随便便就能neng死,哪里需要自己动手。

    相较而言,经纪人、助理、记者三个人的概率更高。

    前两个了解死者的方方面面,后者常年尾随跟踪,有足够的时间筹备计划。

    从时间上看,三个人都有动手机会。

    8点35分,侯叡已经去了厕所。袁记者8点42离开包厢,48分回来,他如果用照片什么的作为借口,约死者在厕所见面,想办法从背后偷袭,勒死侯叡,并非不可能。

    他身材高大,侯叡只是个体态纤瘦的男生,力量上来说最有嫌疑。

    助理9点到9点05分去叫侯叡,自叙对方没有理睬,但事实如何不好说。他和侯叡非常亲密,找借口进厕所并不难。

    而且侯叡的那个姿势……呃,有无限可能!

    经纪人8点50离开,9点10分才回来,时间比较久,也值得怀疑。

    诸多念头逐一闪过脑海,简静也慢慢走回到包厢门口。

    她没有进去,而是叫辅警带领,一道去查看监控。

    餐厅已经调出了6点到10点的全部监控录像,交由他们调查。

    简静倍速播放,重点挑选几个值得注意的时间段调查。

    第一个时间段:7点30分…7点45分

    摄像头拍到侯叡离开包间,约5分钟后,Co走出门外,走到尽头时,地上的影子有短促的交错,示意她们二人有过接触。

    40分,袁记者闻声而出,1分多钟,Co气愤地回到包厢。

    过5分钟,侯叡回包厢。

    简静在笔记本上写下关键:7点40分…7点45分,袁记者和侯叡可能有过接触。

    第二个时间段就是8点25分开始,所有人的举动与时间线吻合。

    她重点关注监控中,其他人回来时的状态。

    要把一个人勒死可并不容易,赤手空拳的话,手掌上应该留有勒痕才对。她将录像调出截图,试图看清楚袁记者、经纪人和助理的行动。

    出门时,所有人都是右手开门,符合她对每个人右利手的记忆,可回来时,还是都用右手开门。

    并且,每个人的手心都没有异常,至少在监控下看不出有勒痕。

    可不要忘了,袁记者的左手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