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嫁给男二当王妃-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是沈杨不懂这个时代,他总是以现代的思维看待,无法理解,可如今,他觉得是自己局限了,他舒展眉头,语气恢复平常,说道:
“罚还是要罚的,等回了京城,就去跟管家请罪吧。”
如弦松了一口气,如心也重新露出一张笑脸。
“现在去三皇子府上,别让祁襄做出什么无法逆转的事来。”
其实沈杨对现在的祁襄还是比较放心,虽然为人处世还有些激动,但已经算得上稳重,只是三皇子连手足都不放在眼里,何况是祁襄。
可是就在沈杨刚要离府的时候,一行人被拦住,定睛一看,这些陌生的士兵不知何时已经将府邸包围,而那些围住府邸的士兵不是祁襄手底下的人,而是一群很陌生的面孔。
沈杨勉强稳住心神退回府内,关紧大门,府内的人以沈杨为首都聚在大门口,战战兢兢的望着大门,好似在害怕下一秒那些士兵就要冲破大门,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冷静的沈杨。
就在这时,一个身披戎甲的将领缓缓走来,士兵退到两侧让将领通过。
‘吱呀’,大门在所有人紧张害怕的眼神下缓缓打开。
一位将领踏进府内,视线准确定格在沈杨身上,又看了一眼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下人,不禁皱了皱眉,重新看向镇定的沈杨,眼里有着欣慰。
“三弟。”
第104章 返京(6)
“……大哥?”望着眼前人的模样,沈杨喊出的时候很是迟疑。
沈家长子沈振,自幼正气凛然,他曾被父亲沈侍郎寄予厚望,但沈振不喜尔虞我诈,拒不入朝堂,反而对军队很是向往,父子二人闹得很僵。
最后以沈振离家出走,沈父不再承认这个儿子结束。
沈振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即使记起所有事的沈杨也从未听过大哥的去向,没想到在这里和大哥相遇。
和沈家嫡次子沈良不同的是,沈振在赵姨娘诞下沈杨之后态度从未有过改变,对待沈杨和亲弟并无差异,甚至因为沈杨经常被沈良欺负而更加关心,可以说沈振是沈家最后的良心。
若非有他,沈杨无法安稳度过幼年,可正因沈振忽然离去,导致沈夫人变本加厉,或许在沈夫人眼里,赵姨娘和沈杨是让她与丈夫不合、与长子分别的罪魁祸首。
不过,现在沈杨最好奇的还是,沈振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沈振进门后就没把自己当外人,让下人带自己和沈杨去前厅喝茶,路上二人叙着旧。
阔别多年,沈振不是很清楚京城的事,他向沈杨问及。
“家中父母可还好?赵姨娘是不是还像以前一样爱做桂花糕?”
这一提,直接戳中了沈杨的软肋,他低头沉默相对,一旁的如弦斟酌了一下替沈杨回话。
“赵姨娘已经不在了。”
沈振听了楞了好一会,似乎有些无法接受记忆中的故人不在人世了,他看了如弦一眼,转头对沈杨说:
“是大哥说错话了,你身边怎么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下人,改日大哥给你派几个兵带在身边。”
此话意有所指,沈杨问道:“改日,是什么时候?”
“三弟一向聪慧,何必直说?”沈振拍拍沈杨肩膀,语气亲昵调笑,在他眼里,他们是亲人,是亲人自然要使一股气。
沈杨如今身体本就不好,何况沈振从军气劲很大,这一拍让他塌肩猛烈咳嗽起来,沈振的手停在半空有些不知所措。
如弦如心赶紧搀扶沈杨为他顺气,气恼之下,如心横了沈振一眼。
“王妃身子不好,你怎么可以这么大力!”
“这……”沈振收回手往自己戎甲上擦了擦,窘迫道:“大哥没想到你这般体弱,是大哥不好。”
“没事。”
沈杨摆摆手让如弦如心退开,抬起头注视对方的双眼,咳嗽后的脸色苍白,可吐出的话却字字铿锵。
“如果大哥是来劝我归了三皇子,那么大哥可以走了。”
他的话坚定,没有任何迟疑,仿佛在说一个既定的事实。
可在沈振耳里却无比刺耳,脸色也沉了下来。
一时间,气氛凝滞。
半响后,沈振叹了一口气,看向沈杨的眼神像在看一个顽皮的孩子。
“三弟,你还小,这种事不要耍小性子。”
沈杨平静的摇头,“我没有耍小性子。”
“说出这样的话难道不是在耍小性子吗?”沈振也急了,“我们是一家人啊!”
说着,沈振上前一步捏紧沈杨的肩膀,后者吃疼皱眉,眼神却依旧无波无澜。
沈杨终于回忆起曾经大哥的模样,他总是这样正气凛然,朝自己心中的理想前进,所以他会在沈良欺负自己的时候维护自己,会将两个弟弟一视同仁。
也正是因为这份正气,沈振可以和自己的父亲决裂,他看不见沈家的污秽,看不见世间的污秽,只看见自己眼中的世界。
其实从根源上沈振和沈家其他人没有区别,沈家是一个极端,而沈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沈杨挣开大哥的双手,他用及其理智又冷静的语气回答他。
“大哥,赵姨娘死了,我也不再属于沈家。”
“你在说什么?”沈振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看向沈杨,“我们都是一家人。”
是啊,至少曾经是的,沈杨记起幼年的一个片段,那是在秋日的某一天,沈振带着弟弟沈良来到赵姨娘院子里,沈杨和他们一起吃着赵姨娘做的桂花糕,沈振教导两个弟弟要友爱,赵姨娘站在一旁微笑。
沈杨闭上眼睛,如果赵姨娘还在,或许一切都会不一样,可是这已经无法改变,他睁开双眼。
“我讨厌沈家。”
沈家的一切,都厌恶至极。
沈杨曾经很羡慕沈振,他是嫡长子,可以无拘无束,甚至在离家后,即使沈侍郎嘴上说沈家再无沈振,但还是思念自己的长子。
而沈杨只是烛火下的阴影,没有任何存在感,他羡慕沈振、感谢沈振,却无法改变他厌恶沈家的事实。
沈振无法理解沈杨的话,伸手要抓沈杨的胳膊,暗卫却忽然出现,挡在二人中间。
正如长大后的他们之间,出现的无法逆转的思想隔阂。
就在这时,门外传出属于太监的尖锐声音。
“圣旨到——”
所有人的目光都一齐望过去。
此时,三皇子所在的府邸被十三皇子祁襄团团包围,祁襄带着琪雯前来质问三皇子。
当得知琪雯的主子是风月怡,而且琪雯来到南方后得知风月怡的种种事迹,三皇子忍不住皱眉,他看向努力克制怒火的祁襄。
“单凭一个下人所言,十三就这么信了?”
这话彻底激怒了祁襄,他狠狠地啐了一下,“京城里谁不知道风月怡和皇婶不对付,如今她一个相府嫡女就敢给皇婶下毒!意图谋害皇婶性命,你还要信什么?”
“真相不是单凭一个人就能证明,十三你不要被人利用,有损我们二人之间的感情。”
三皇子话刚说完,下一刻祁襄的拳头就打在他的脸上,三皇子猝不及防之下被打得后退,摸着脸看向祁襄。
只见后者再难掩怒火,“证据?证据就是你看中的根本就不是风月怡,而是她背后的相府,哪怕她毒死皇婶,你是不是都能说一句,下人的话不能信?”
琪雯跪在一旁战战兢兢,其他伺候的下人也没有想到祁襄居然直接打了自己的皇兄,一时间不敢上前。
“十三,你这是要为了一个沈杨和我做对?”三皇子不明白沈杨到底哪里好,从彬王到长公主再到祁襄,怎么每个人都护着他,他看向祁襄,“我和你才是血脉相连的亲人!”
祁襄冷笑一声,他是彻底看透了自己的三皇兄。
“如果可以,我宁愿皇婶是我的亲人,而不是你——祁榕!”
第105章 护送(1)
边城的风沙甚是呛人,彬王私军将领都忍不住抱怨说,自打往边城走,自己的脸都被风沙吹的糙了许多。
暗卫首领不想听他念叨,翻了个白眼消失在众人眼前,私军将领摸了把脸,嘟囔着。
“老子可不像你们暗卫,以后还要靠这张脸娶媳妇呢。”
祁衍眺望边城高耸的城墙,有个士兵拿着一只信鸽走过来递到他跟前,是沈杨送来了信,信上只有寥寥几字。
——一切安好。
不想让祁衍忧心的心思不言而喻,发生了什么,祁衍心里隐约有些猜测,抬眼重新看向高耸的城墙,到达边城后,就可以给沈杨回信了。
他收好信纸,想起离开皖南前那个夜晚手腕被紧握的温度,沈杨的手比较细长,像玉一样,每一处每一点,都崁入祁衍心里。
狂风卷起滚滚黄沙,呛得私军将领一嘴,祁衍听到身后将领的低声抱怨,不知想到什么嘴角微扬,抬起手,掌心按在那封被放进怀里的信纸所在。
北方的风来了南方又化作习习微风,携细雨吹过。
突如其来的圣旨打断了所有人的预想,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带着御笔亲书的圣旨来到皖南,他身边跟着一小队京城禁军,从大门浩浩荡荡走来,看见沈杨正和一个眼生的将领说话,抬起下巴俯视二人。
“彬王妃,还不请彬王一起来接旨?”
沈杨给如弦使了个眼色,在后者离开后对太监说道:“有劳公公前来皖南,王爷不幸染疾,恐无法接旨,还请公公见谅。”
“哦?”太监显然不信,“竟有此事?怎未向皇上上报?”
“皇上与王爷兄弟同心,王爷不忍让皇上担忧,还请公公莫要计较。”
沈杨一说完,如心就从怀里掏出一个鼓囊囊的荷包送到太监跟前,太监瞥了一眼,接过后颠了颠,准了彬王可以不用来接旨。
“彬王妃接旨吧。”太监抖了抖袖子缓缓展开圣旨。
沈杨拽着大哥一同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今感思念长行,又念母后即将大寿,特下旨意,准长行携妻回宫,钦此。”
如此冠冕堂皇套近乎,无非是看十三皇子年幼无法主持大局,如今三皇子来了,这些功劳就该转手送到三皇子手里了,当真打得好算盘,无论是谁都在惦记着南方这块肉。
就在这时,如弦急匆匆走来直接跪在沈杨跟前,不等他人反应过来,大声说道:
“王妃不好了,王爷忽然病情加重,如今已经请了姜神医前来!”
沈杨面露焦急,双眼泛红,“前几日不还好好的吗?怎么今日……”
说着,沈杨哽咽了一下,苍白的脸色更显脆弱,消瘦的身形似乎风一吹就要跑了。
一旁的沈振目瞪口呆,刚才自家三弟还气势吓人,如今转变也太大。
宣圣旨的太监虽然感觉事情太过蹊跷,但是沈杨的表情不似作假,心里也就信了一半,说道:
“既然王爷病重,那杂家也就不打扰了。”
“有劳公公跑一趟。”
沈杨被如心搀扶着要来送他,可走动时却身形不稳险些跌倒。
太监嫌恶的看了他一眼,没想到这个彬王妃如此无能,看来传闻不可信,但面上还是客套的说:
“不麻烦王妃送了,杂家自己会走。”
皇帝的人和禁军全都离开府邸后,沈杨站稳身体,如心适时给他递了个帕子擦去脸上溢出的泪珠,方才的脆弱不堪荡然无存。
他转头看向呆愣的大哥,语气依然很平静,眼神却流露出几分请求。
“沈杨如今还叫您一句大哥,只希望大哥能再像小时候一样,护沈杨最后一次。”不到万不得已,沈杨不想打感情牌,可眼下他必须尽快去找祁襄,皇帝一道圣旨打乱了他们所有计划。
沈振看着他又是一阵恍惚,好似又回到小时候,亲弟沈良平日最爱欺负这个最小的弟弟,可是每一次沈杨都是默不吭声,只有在自己出现后,露出这幅神情。
期盼着自己能为他打抱不平,又匆匆低下头,害怕希望落空,每每这时沈振胸中都激起万千豪情,为这个总是被欺负的最小的弟弟撑起一片天。
可是现在呢?
沈振眼神挣扎,又很快坚定下来。
“大哥是为你好,也是为我们沈家好,即使赵姨娘去了,你也是我们沈家的一员。”
他仍旧想劝说沈杨投入三皇子的阵营。
沈杨看着他,无声的叹了一口气,无力感油然而生。
这一刻,他无比思念祁衍,就像打开了一个口子,所有东西都从缝隙灌了进去,过往种种从眼前闪过,回忆起祁衍离开时一字一句,沈杨重新鼓足勇气。
“如果大哥执意,那就别怪沈杨无礼了。”
‘嚓——’
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视线下,沈杨猛然拔出沈振腰间的佩剑架在后者脖子上。
沈振瞳孔微缩,没有想到自己的亲人会对自己刀剑相向,他是习武之人,对付沈杨可以说轻而易举,可是感觉到沈杨僵硬又颤抖的手时,他愣住了。
曾经需要自己保护的弟弟,如今已经长成大人,眼中没有稚嫩,只有一往无前的坚定,沈振仍旧不明白,究竟彬王教了沈杨什么东西,让这个十六岁的孩子,没有片刻停留的往前走。
等到沈振回过神时,沈杨已经带着如弦如心靠挟持自己大哥跑了,跳上马车之前,他对大哥低声说了一句谢谢。
之后,沈振被重重推远,‘乓啷’一声,佩剑被丢在了地上,他看着迅速远去的马车,拒绝了手下的搀扶,有那么一瞬间,沈振看见那个跟在自己后面的孩子,飞奔在自己的道路上。
一条,只属于沈杨,不属于沈家,不属于任何人的道路。
三皇子所住的府邸和沈杨所在的府邸相隔甚远,颠簸的马车上,沈杨从马车的暗格里抽出一把匕首藏在怀里。
马车的疾驰下,他们在一炷香后到达大门,一下马车,沈杨就看见倚风带军守在大门口。
彬王走后,倚风就跟随十三皇子的军队守卫皖南,如今忽然看见沈杨,眼神闪烁了一下,刚要上前,沈杨扫了一眼,而后就被如心挡住。
倚风看着如心一时慌乱,就被沈杨趁机闯了过去,奈何府邸大门紧闭,他停下脚步,转头看向守门的两个士兵。
“开门!”
第106章 护送(2)
守门的士兵跟随十三皇子许久,自然知晓彬王妃,眼见倚风被拦,他们这些小兵又不敢直面违逆彬王妃,只得敲门让里头的人开门。
‘吱呀’一声,门一开,沈杨就往里冲,后面的倚风见状,再顾不得眼前的如心,运用轻功脱离如心得阻拦出现在沈杨面前,并伸手挡住沈杨的去路。
“王妃,此事你不能出面。”倚风和沈杨想的一样,一旦沈杨这个时候在三皇子和十三皇子面前出现,他在三皇子眼里就成为了挑拨皇家亲情的罪魁祸首。
沈杨被这么一拦,头脑稍微冷静了些。
“找个人把三皇子府被围困的消息传过去,然后去带几个御医过来。”沈杨这番话是对倚风说:“人到齐之前,我不会贸然进去。”
闻言,倚风没有丝毫犹豫,选择相信并听从沈杨的话,作为曾经的暗卫,无论现在、未来他是何种身份,沈杨永远是他的主子。
就在沈杨停下脚步的时候,十三皇子祁襄和三皇子祁榕之间已经变得剑拔弩张。
三皇子斥责祁襄,“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三皇兄?还有没有父皇!”
祁襄反驳,“眼里没有亲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