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嫁给男二当王妃-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弦轻手轻脚推开门走进来,和岚夕交谈两句,岚夕起身回去休息。
闪烁的烛光下,如弦看见被压在被子下露出一角的衣袖,颜色和纹路都十分眼熟,如弦悄悄掀开一点被子看清了。
那件外衫是王爷的。
翌日清晨,天色朦胧,沈杨从昏睡中醒来,他感觉到身体的沉重和疼痛,刺痛、酸麻。
能感觉到痛是好事,至少没被打个半身不遂。
沈杨苦中作乐的想着,手边感觉到异样,拿出被子借着朦胧的光线辨认出,这不是他的衣物,外人也不可能留下衣物在他的被子里。
而且沈杨对这件外衫很眼熟,仔细回想得出结论,彬王来看过他,但是怎么会留下一件外衫?
春意寒凉,不应该会热得脱下外衫,还放进他的被子里。
沈杨满脑子疑惑,他对昏迷中发生的事一无所知,开始思考彬王这是什么意思,沉思之下,沈杨不禁动了动身体,结果疼得闷哼一声。
动静惊醒了一旁撑着脑袋打瞌睡的如弦,她缓了缓神询问沈杨。
“王妃,身体好些了吗?”
见是如弦守夜,沈杨回答她:
“已经好些了。”
如弦起身为沈杨熬药,刚醒来的沈杨因身体的疼痛和疲惫又睡着了。
再次醒来是如心喊醒他喝药,沈杨趴在床上艰难地喝完药,接过如心递来的水漱口后,开始询问昨天的事。
如心毫无保留地告知沈杨,也让沈杨得知太后让他三日内破除京城中流言。
三日,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流言无非被那些夫人以讹传讹,她们又自持甚高,就算闭上嘴,私底下还是会流传。
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其他事吸引她们的目光,让她们无暇在讨论沈杨,然后沈杨再消失个十天半个月,流言自然会销声匿迹,碍于沈杨如今的身份,即使再提及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
沈杨想起一件事可以吸引京中贵太太的视线。
——梁候孙女与八皇子胚珠暗结。
梁候曾经和先帝戎马一生,人老后便送还兵符安心养老,含饴弄孙,最疼爱的便是死去次子的女儿,孙女:粱翘。
因为梁侯其他子女不争气,一大家子都啃着梁侯打下的老本,日渐没落,孙女梁翘在其他人的耳濡目染下,想攀上皇室一飞登天。
于是和风流的八皇子祁润勾搭上了,几次下来,梁翘有了身孕,可八皇子并不想娶妻被束缚,沈杨记得这两天女主风月怡就会和梁翘联系上,并助她嫁给八皇子。
沈杨是听室友女朋友简单说起这件事,室友女朋友比较喜欢梁翘和祁润这一对,还提起八皇子祁润最后收心,和梁翘过得很圆满。
虽然不想牵连进剧情,但是为了自保,沈杨不得不插一手,想到这里,沈杨不由得烦闷起来。
现在他也要像女主一样,开始算计其他人吗?
沈杨皱紧眉在药效的作用下睡着了。
彬王恰巧这时来探望,见沈杨还在睡便在一旁随手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
这本书是沈杨花了一些功夫从一个大夫手里买下的医书,出于时代限制,医书上有些内容不足、错误。
之所以买下是沈杨想透彻了解这个时代医疗水平,上面沈杨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批注和修改,因为出入房间的基本上都是岚夕几人,所以沈杨并未设防。
后果就是被彬王看见了,医书上几乎每一页都有沈杨的字迹,或多或少,甚至还记载了一些现代才有的医疗理念。
彬王翻看了几页合上书页看向沈杨,后者趴在床上睡得不安稳,紧皱着眉,枕着的一边脸被压扁。
如今的沈杨刚过十六,眉眼中青涩的少年气未褪,彬王心生动摇,他将医书放回原位,推着轮椅靠近。
然而就在彬王即将靠近时,外面下人来报。
——丞相夫人携礼到访。
不得已,彬王只好先去见丞相夫人。
丞相夫人来王府,一是向沈杨道谢,即使并未救下自己的小女儿,但是当时所有人都手足无措时,沈杨是唯一一个伸出了援手,丞相夫人感激他。
二是京城中流言之事,丞相夫人深知那些夫人的脾性,不会那么容易糊弄过去。
但相府是太后母家,太后和彬王不合,丞相夫人不能明面帮沈杨,可是有些消息可以告诉他,如何运用便不是丞相夫人的事,她只是想报答施以援手的恩情。
于公,相府和王府依旧是明争暗斗。
所以丞相夫人处理好府中的事便赶来王府,却在途中得知沈杨被太后惩治,此时已经昏迷不醒,丞相夫人还特意转道去了京城最大的药铺购置了一株百年老参。
东西送到了王府,丞相夫人不好和彬王久聊,简略言明来意后,丞相夫人告知彬王。
“梁侯孙女梁翘与八皇子有亲密来往,如果王爷想缓解王妃如今的状况,或许可以从这里入手。”
闻言,彬王目光微动,丞相夫人接着说道:
“此事因小女而起,臣妇不会置之不理,何况王妃曾救过小女,即便没有挽回小女的命,但臣妇依旧感激王妃。”
对话结束,丞相夫人便匆匆离去,彬王回到沈杨的院子,等了一会,沈杨还是没醒。
彬王只得先离开,但让门外的如心,沈杨醒来就派人告知他。
第26章 囹圄
彬王返回院子后又想起丞相夫人送来的百年老参,喊来大管家齐东旭。
“本王记得库房内有一根两百年的灵芝,送到王妃的院里。”
“王爷你忘了,灵芝在两个月前送给了跌下马受伤钱将军的儿子。”
听管家这么一说,彬王也记起来这件事,就让管家把库房里王妃需要东西一并送过去,大管家听后若有所思的离开了。
于是当沈杨下午醒来后,看到的就是堆满房间的木箱,这些木箱所用的木料也是极好,隐约散发着一股清香。
不过最引人注目的则是摆放在桌上的各色名贵药材,沈杨躺在卧房,隔着一层帘子看见琳琅满目的东西,瞠目结舌的问休息过后后守在他身边的岚夕。
“姨母,这是怎么回事?”
岚夕也十分惊讶,但还是保持镇定回答沈杨。
“这些都是王爷赏给少爷的,少爷要如何处置?”说着,岚夕将单子送到沈杨面前。
她们这些下人不好处理这些名贵物件,只能这么放着等沈杨醒来。
沈杨现在一动弹就牵到伤口,只能一直趴着,粗略浏览单子上送来的东西,沈杨只觉头晕目眩,彬王怎么忽然送这么多好东西给他?
沈杨醒来后没多久,彬王闻讯赶来,正好撞上和如心一起搬箱子的倚风,一对上彬王的视线倚风迅速低下头。
作为暗卫,倚风时刻遵循主子的命令,他可以听从沈杨的命令送死,但无论是曾经为彬王效命还是如今为沈杨所用,倚风心里真正的主子始终只有王爷一个,即便王爷把他丢到沈杨身边。
彬王看着倚风离开的背影,想着这院子里的人还是少了点,准备让大管家再挑些合适的人过来。
这么想着,彬王进了屋子,其他人纷纷退下并贴心的关上门。
安静的屋子里,轮子碾过的声音尤为明显,沈杨知道彬王是为昨天的事而来,一收懒散的神情,严阵以待。
彬王推着轮椅来到沈杨面前,告诉他上午丞相夫人的到访,沈杨对此很惊讶,因为丞相夫人告知彬王的事正好和自己的想法对上了,只是丞相夫人并不知道梁侯孙女梁翘已经怀有身孕。
“你想怎么做?”彬王询问沈杨的意见。
怎么做?沈杨有些迷茫,他不想因为自己的利益而算计他人,可是为了保全自己,这又是最好的一条路,两个念头互相拉扯,让沈杨犹豫不决。
彬王看出沈杨的心思,淡淡道:“就算没有你,也有会其他人揭穿。”
沈杨知道,小说里,就算没有他,女主风月怡也会利用这件事达成自己的目的,可是他心里始终有些隔阂,不想陷进剧情保持随时可以脱身的状态,又不想成为太后任意玩弄的棋子。
见沈杨不开口,彬王问他:“你在犹豫什么?”
沈杨回答不出来,他反问彬王。
“王爷为何要询问我如何处理这件事?”
初次见面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沈杨脑袋里,并不觉得彬王会因为自己而牵扯进这些小事。
沈杨的反问让彬王一时失语,他转头看到手边桌上的医书。
“沈少爷不是曾说过要为本王医治吗?”
闻言,沈杨楞了一下,“王爷同意让我为你医治?”
彬王‘恩’了一声,有些不自在的蹙眉。
“沈少爷想要什么?”
彬王的称呼从一开始冷漠的沈三少爷到王妃,再到如今意味不明的沈少爷,其中的转变尤为明显。
只是沈杨对这方面比较迟钝,只以为彬王看出了自己的价值,于是痛快的提出自己的条件。
“我想离开京城。”
彬王投以异样目光,沈杨坚定的说道:
“我要离开京城,所以我希望王爷可以照看我的母亲:赵姨娘。”
“为何要离开京城?”
“行医济世。”
这只是沈杨明面上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能在游历过程中找到回去的路。
对于这个回答,彬王没有质疑也没有继续问下去,两人陷入诡异的沉默。
彬王紧握着扶手想说别走,可是他明白自己毫无立场,撇过头说:
“一切等沈少爷医治好本王再做商讨。”
沈杨松了一口气,彬王给他的回答虽然不明确,但至少有了目标,他觉得自己至少有六成把握可以治好彬王。
得到答案,沈杨转而针对梁侯孙女一事提出自己的看法。
“八皇子一向风流不讨皇上皇后喜欢,但毕竟是皇室中人,皇上不会任由八皇子损坏皇家威严,与其直接捅破这层窗户纸,不如把这件事丢到太后跟前让她头疼,届时太后也没心思找其他人麻烦。”
“一时之计。”
彬王的回答简短又一语中的,太后如此小的气量,沈杨一日没解决京城中夫人的偏见和言论,太后就一日抓着这个把柄不放。
“本王会放出你曾得过一些术士偏方的消息,有祁润和梁翘的事挡在前面,再透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流言混淆视听,你就可以脱身。”
沈杨咋舌,感叹不愧是皇宫里出来的人,思维如此迅捷,这么快就想好怎么让他脱身。
“王爷英明。”
事情商讨结束,彬王推着轮椅离开,沈杨太过心软,在京城不是好事,可是他又想护住这份纯然。
至于离开……谁知道呢。
次日,沈杨便从岚夕那得到消息,京城中关于他的言论被八皇子祁润和梁侯孙女梁翘的风流韵事压下。
此时皇宫里太后和皇后恐怕在焦头烂额,再放出沈杨得到一些术士偏方的消息,顺利的被接纳,这件事也被翻篇了。
沈杨听后郁闷的心情有所缓解,趴在床上看窗外,希望梁翘能因此顺利嫁给八皇子。
就在这时,大管家得到下人传来的消息,脸色一变,吩咐下人驱赶那些聚在王府大门前的百姓,自己则前往王爷长待的书房汇报。
京兆尹因贿赂被抓,严刑酷打下,吐露了自己犯下的累累罪行,其中最惹人眼球的便是彬王府名下的当铺和京兆尹勾结,让一位老人枉死。
有一些听到传闻的人得知后,又传出彬王妃多次前往死者家属孙家,疑似威吓孙家吞下苦果的不实言论。
那天当铺前并未太多人围观,很多人就是看个乐子便走了,有数个知道实情的人想要说明,却被民众置若罔闻,认为那些人被王府收买。
京兆尹和王府勾结害死一条人命的事顿时在京城里闹的沸沸扬扬,几个读书人打出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言论。
百姓眼前,读书人的地位很高,对此深以为然,一被鼓吹就义愤填膺的跑到王府大门前示威,想要为孙家讨回公道。
沈杨的事刚消停没一会,王府再陷入囹圄,成为流言中心。
其中有谁的手笔,不得而知。
第27章 葬礼
皇宫内,太后一得知八皇子和梁侯最疼爱的孙女纠缠在一起就头疼不已。
侯府虽然没落,可是朝堂中将近半数的将领是梁侯曾经的下属,而八皇子如今正得圣宠茹妃的儿子,现在被皇帝安排在吏部,何况茹妃父亲是刑部尚书。
无论是梁侯还是茹妃,两个都不是好相与的人,这件事属实棘手。
最重要的是,太后一想到这件事背后主使是谁就愈发愤怒,她招来得力助手:主事钱公公。
先帝还在时,太后还是皇后时,她就厌恶彬王和其母亲闻漱也就是昌毓皇贵妃,闻漱没有进宫,宫内风平浪静,即便先帝并不喜欢她,但也算相敬如宾。
可是在闻漱出现时,一切都变了。
一进后宫,闻漱就独得圣宠,曾经英明果断高高在上的先帝甚至愿意为闻漱梳发、点花钿,做一对寻常夫妻。
那个时候,太后就感觉到深深的危机,而这样的危机感在祁衍出生后达到了顶峰,先帝要立不满一岁的祁衍为太子,他将自己这个妻子置于何地!
嫉妒、愤怒、怨恨溢满胸腔。
最可笑的是,先帝竟担心自己先闻漱而死,人到中年的他开始沉迷丹药,为了一个女子,堂堂皇帝竟如此卑微,多么可笑。
但也因为先帝沉迷丹药,让太后找到机会,才保住她如今的荣耀。
太后恨闻漱、恨祁衍,但更恨的是先帝,她恨先帝罔顾常理独宠闻漱;她恨先帝死前都在护着闻漱;她恨先帝,即便相处二十年,也不愿意分她一点爱。
先帝死了;闻漱饮下毒药陪葬;活下来的是她。
现在,身为彬王的祁衍竟然也要开始和她作对,太后本不想这么快戳破和彬王府之间的窗户纸,但事已至此,也别怪她无情。
京城内关于八皇子和梁侯孙女的流言刚起,迅速被彬王府和京兆尹之间的龌龊盖过风头。
沈杨在下午才得知这个消息,他恢复的不错,虽然伤口依旧钻心的疼,不过已经下床走几步了。
躺在床上快两天两夜,沈杨四肢疲软无力便让岚夕搀扶着自己在府内的花园散步,走了一会,沈杨额角就冒出一层细密的汗,被岚夕搀着坐在路边的凉亭上。
忽然看见一个侍女神色慌张地走过,看见沈杨也只是匆匆福了福身。
沈杨感觉事情不对劲,让岚夕前去打探。
过了一会,岚夕回来,告知了沈杨关于王府被京兆尹牵连的事,沈杨不顾身上的伤,直接前往彬王的院子。
但是彬王此时并不见人,沈杨只能站在外面等,下午的阳光尤为强烈,沈杨身形一晃险些晕过去。
守在院门前的侍卫心有不忍前去通报。
彬王听到侍卫的通报时正在和先帝留给他的私军将领、暗卫头领商议,蛰伏十数年,京城中彬王手里掌握的力量已经十分庞大,且不包括镇守边疆的祁衍祖父。
当听到侍卫的通报,彬王眉头一皱,让两位亲属通过暗门离开,适才让侍卫将沈杨带来。
得知沈杨来意,彬王蹙眉回道:
“本王已经安排妥当,沈少爷安心养伤即可。”
沈杨闻言一愣,知道是自己自作多情,垂下眼帘,“是草民多虑了。”
伤口未愈,又在太阳下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