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 >

第42章

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第42章

小说: 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到了咱们家,就是我们自家人了。以后咱们就以姐妹相称,你也别跟我那么见外。”

    韩福媳妇深受感动,也非常意外林氏的好脾气。

    两个人合力做了一顿温馨平常的早饭。

    韩家的早饭吃的是小米稀饭配三合面的饼子,菜就是西瓜酱,山楂酱,炒青菜,炒鸡蛋。

    吃饭的时候林氏更是让韩福一家人跟着他们一起坐下来吃饭,韩福一家三口怎么都不愿意跟主人家平起平坐,就另外端了足够的分量到灶房里去吃。

    林氏有些不好意思的跟韩得平讨论着“人家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吃得惯咱家的饭食不?”

    韩得平还认真的考虑了一下“也是,要不回头咱们多加点荤菜。”

    他们家现在吃的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在村子里面来说算不错了,穿的虽然不体面,但是并不破旧。

    光光失笑,这韩得平和林氏就是这么的善良,人家是来做仆从的,他们身为主人,竟然想着给给别人加餐。

    于是光光就对韩得平说道:“爹,他们是来咱们家干活的,咱们吃啥他们吃啥,他们要是嫌弃我们家吃的不好,那也只能怪他们命不好。”

    一旁的孝正喝完了小米粥接了话:“小妹说的不错,这叫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光光和小棉都喷笑“三哥,这个词语不是用在这里的。”

 第一百零七章英俊的后生

    吃过了早饭,韩得平让刘大郎赶着车送一家人去镇上,光光就把韩福也带上了,他的作用是抱银子,一千多两银子可是很重的。

    先去了私塾把孝正放下来,然后就又去找了王牙侩,王牙侩带着他们去找了铺子的原主人,拿了房契交了钱,然后又带着他们架着车去刘家庄上来看地。

    到了刘家庄上,王牙侩先去刘家找来了地的主人刘员外,刘员外长得矮胖矮胖的,这么一副肥头大耳的样子还娶七八个小妾,光光还挺佩服那些女人的眼光的。

    说的是二百亩地,见到真的有人能够一口气买下来那么多,还能够给现银,刘员外就说要多卖一百亩。

    韩得平二话没说也都应了,没准备那么多钱,韩得平就让刘大郎架着车带着光光回去取钱。

    把钱都准备齐全,找了刘家庄的里正两边交换了地契和钱,剩下的就是到县衙更换文案备注了。

    中午韩得平在酒楼里摆了一桌酒席,宴请王牙侩和铺面的原来主人,又去请了王掌柜柳老板,游四爷过来一起喝酒。

    游四爷就跟韩得说“我昨个写了信给唐老大,明后天他应该就会差人来了。”

    游四爷说的是韩得平要请的看家护院的人。

    听说是唐老大派来的人,韩得平放心多了。

    回到了家里,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着铺面的事情。

    “这么大的铺子,咱们卖啥呀?”林氏就提问。

    韩得平也发愁:“就是啊,瓜果蜜饯山楂糕啥的一个小门面就行了。”

    光光早有打算“咱们开个熟食铺啊。”

    一家人惊讶不已“啥是熟食铺啊?”

    光光就问大家“咱们果园里成百上千的鸡鸭咋整啊?爹娘,你们想过没有啊?咋卖出去?还有每天那么多鸡蛋鸭蛋咋整?”

    韩得平噎了一下“就,就拿到你游四叔的牲口行里卖啊?”

    光光翻白眼“一天卖出去一篮子鸡蛋,卖出去十只八只的鸡能解决啥问题啊?”

    小棉对于妹妹已经了解不少,就询问妹妹:“小妹,你这么说就是有主意了呗!”

    光光嘿嘿一笑“那是当然,咱们把鸡鸭都杀了清理了以后,把鸡肉啥的拿去做成肉丸,或者火腿售卖。

    把鸡翅鸡腿,鸡肠子,鸭脖鸭掌那些全做成卤味熟食,店铺里打造成熟食铺,可以进来吃,熟食也可以买回家吃,多方便。”

    “卤味?是不是烧鸡烧鸭啊?”镇上有家卖烧鸡烧鸭的店铺,生意还挺好的,韩得平吃过几次。

    光光一愣,没想到韩得平想到那里去了:“差不多吧。咱们把六间门面隔成两间店铺,一边卖瓜果蜜饯果脯山楂,一边卖熟食葡萄酒烧酒,反正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韩记小食铺。”

    一家人对于光光的提议也都没反对,韩得平就不解了:“卖葡萄酒倒是可以,烧酒咱们哪里来啊?要去批发烧酒卖啊?”

    “咱们家有的是粮食,自己酿就是了。就是酒曲做起来麻烦点,也不是难事,我在齐民要术要术中看到过,应该能做出来。”

    孝正惊讶“光儿,你都看得懂齐民要术了啊?”

    关于酿酒齐民要术里面是有记载方法的,不过他记得他好像没教过妹妹这本农书啊!

    光光敷衍的说:“啊,对,我没事的时候就翻看一下,有的看的懂,有的看不懂。”

    等商量好了这些事情,第二天韩得平又忙碌了起来,在果园旁边又开始扩建酿酒坊,屠宰场,另外还建了三个小的作坊。

    谁知道闺女以后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呢,一口气往东面又买了二十亩地,还打了两口井,预备着准没错。

    另一边又请人打造桌椅板凳柜台这些,至于为啥是请人不是找韩得禄家做家具,是因为韩得禄家每天做摆件框架这些都来不及了呢。

    现在每天的鸡蛋鸭蛋都能够捡几百个,实在是吃不完卖不完,光光就想着把它们都做成松花蛋好了。

    它的原料就是石灰,碱,草木灰,盐腌制而成的,制作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

    转过了两天,唐老大派的人也到了韩家。

    原来是唐老大的三个徒弟,领头的就是上次来过的那个大胡子叫做毛子。

    其他的两个一个叫做唐城,这个年轻人,面目白皙,五官端正英俊,身材修长挺拔,非常好看。据说还是唐老大的养子。

    另一个叫做小六,姓啥具体不知。

    他们是受韩得平高薪请来的,一年一人四百两的报酬,主要责任是保护韩家几口人的安全。

    韩得平家现在这么多的产业,难免有些心怀不轨之人打他们家人的主意,光光可不想有命挣那么多钱却没命花,请几个有身手的人看家护院还是有必要的。

    进了十一月份,游大爷的马队也从北方回来了,林庆丰给光光带了二十斤的棉花籽,还说是游大爷拿东西给关外的居民换的,送给韩家的不要钱。

    光光就让韩得平借着送葡萄酒去武长使府的时候去拜访了游大爷,并向他买几匹马。

    本来游大爷的马贩卖给其他的商人,或者是卖给地方军营都要一百多两一匹,介于侄媳妇跟韩家有亲,游大爷做主八十两一匹卖给韩家。

    韩得平自是高兴的买了五匹健壮的大马,送了两坛葡萄酒,两坛自家酿的烧酒给了游大爷。

    游大爷尝了非常满意,跟韩得平定了一大批烧酒,葡萄酒,说是过了年贩卖到北边去。

    铺子一应东西也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屠宰场里请了好几个隔壁村媳妇婆子来干活,每天就是杀鸡鸭,烧水烫毛,开膛破肚,处理四肢这些。

    鸡鸭场里还专门请了隔壁四叔公家的儿子韩有田过来看门,每天这些妇人们杀完了鸡鸭处理好了就会有人来拉走送到镇上的小食铺里去,守门的作用就是防止有人偷盗。

    酿酒坊里酿酒曲和制作烧酒,韩得平专门找了林大舅过来负责这一块,他到不需要亲自干活,只需要负责指挥和看管。

    负责酿酒的是三叔公家的几个孙子,韩得平还在镇上请了一个会酿酒得师傅带着一个小徒弟,在这边带着一群新手酿酒。

 第一百零八章计请掌柜

    粮食家里粮仓里多的是,他们家的地收的租子就是粮食,有好几千斤呢。

    平时除了喂鸡鸭以外就是自家吃了。他们家另外还有二十四亩地是种豆子玉米的,农忙季节韩得平会带着人亲自去干活收种。

    作坊这边安排妥当了以后,韩得平就叫来了光光来商量铺子里的事情:“闺女,那铺子里谁来做掌柜的啊?我可不大会记账啊!”

    韩得平现在字虽然认得不少了,光光和孝正经常教全家人识字,奈何韩得平写这方面欠缺天赋,看来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

    光光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周围有没有认识字的人:“得找个会写字记账的人才行。”

    韩得平有些踌躇的跟闺女商量着道:“那个,光儿……我看你大伯,或者你孝宗哥……”

    光光对着老爹翻白眼“还是得了吧,我怕他们把咱家的钱都给贪污了。”

    韩得平被噎了一下,想了想韩得昌和韩孝宗的人品,韩得平觉得闺女说的很有可能呢,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那找谁啊?要不叫韩福去?”

    光光摇头:“福伯我可是留着以后给咱家做大管家的,咱们这么多作坊铺子宅子土地生意,我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了,没有一个能写会算会内务的人帮忙肯定是不行的。”

    韩得平就想到家里那么大一摊子事都是闺女在管着,大小事都得操心,而闺女还不过只有九岁罢了,韩得平有些心疼和愧疚。

    “要是爹的脑袋再聪明些就好了。”

    光光就安慰老爹“爹,你这样就很好了,本分又善良,对我娘和我们也好,从来不跟我们发脾气,有你这么好的爹是我们的福气呢。”

    光光说的也是实话,在这个年代,像韩得平这种没有大男子主意的人还是很少的。

    韩得平被闺女哄的笑的嘴角都快咧到耳朵根上去了。

    “二叔祖的长孙不就会写字吗?要不请他来做掌柜的,二叔祖家的几个重孙不是也都有在咱们家干活吗?”

    俩人唠了一会儿嗑,光光想到了人选,她说的二叔祖,是韩老头和韩老爷子的亲二叔,比起四叔公三叔公这些隔房的堂叔要亲的多。

    韩得平的爷爷跟二叔公可是亲兄弟两,韩得平想到这些也觉得请二叔公家的人来帮忙是个不错的选择。

    “你得良大伯好像在镇上一家书画铺子里做账房吧,不知道他会不会来呢?”

    光光就对韩得平说:“所以爹就要先去搞定二叔祖啊,只要二叔祖发了话得良伯伯肯定能来咱家做掌柜的。

    而且镇上的账房一个月最多也就一两多银子吧,咱们给的肯定不能够比那少了啊。

    另外还请得良伯娘,和他家的几个堂哥堂嫂都去我们铺子里干活帮忙,就相当于让他们家给我们打理铺子。”

    韩得平有些为难“人家账房做的好好的,叫他辞了,我咋跟你二叔祖说啊?”

    光光脑袋摇了摇,就想到了一个主意,靠近韩得平耳边嘀咕了几句:“就这样,二叔祖肯定能答应。”

    韩得平意动了“好,那就试试吧。”

    父女两去了作坊里包了几包山楂糕,山楂片,又拿了两罐山楂酱,路过酒坊的时候提出来两坛子烧酒,父女两抱着东西就来了村子中间的二叔公家里。

    二奶奶正在院子里晒霉豆子,二叔公坐在旁边晒太阳,其他人都没在家,基本上都在韩家庄园里干活呢。

    “哎呀,是得平,光儿来了。”二奶奶看到父女两意外又高兴。

    韩得平把拿来的东西都给放在院中的石磨上给二老打招呼“二叔公,二奶奶。”

    “二叔祖,二叔祖奶奶。”光光也乖巧的叫了人。

    二叔公“呵呵”一笑忙叫着父女两快坐:“得平啊,你现在是大忙人啊,可是很久没来我这边了。”

    听到声音,屋子里二叔公的儿子韩有全夫妻两也都出来了,韩有全是韩老头正经的堂兄,韩得平恭敬的叫了“大伯,大伯母。”

    韩有全媳妇就去屋子里端了两碗糖水给父女两喝,然后大家都围坐在院子里闲聊。

    韩有全就问韩得平“得平啊,你家那么大一摊子事咋有空到大伯家来啊?”

    韩得平有些为难的看着二叔公和韩有全,老半天没开口。

    二叔公抬了抬眼皮,老眼之中闪过一丝精明:“得平啊,你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你是个老实孩子,你也说不来那些弯弯绕绕,有啥事就直说。

    是不是你几个大侄子在庄园上不好好干活?你不好意思说,你告诉我,等几个兔崽子回来看我不抽他们。”

    韩得平还真没想到二叔公会想到这里去“二叔公你想到哪里去了?”

    “二叔祖,大爷爷,我爹是有事来求你们的。”光光就把来意点了出来。

    二叔公和韩有全对视了一眼有些不敢相信“你们家日子过得滋润,能有啥事找老头子我啊?”

    韩得平这才说了“二叔公,我家摊子大是不假,可咱吃亏就吃亏在不识字上啊,现在我虽然跟着孝正学了点皮毛写不上来啊!

    我家在镇上盘了一个六间门面的铺子,还缺个掌柜的记账写账,我有心请个记账先生啥的,又放心不下外人。

    那别人做点啥手脚,搞点啥门道,俺一个庄稼汉子也不懂,我就想着得良哥是咱们韩家自家人,能不能请他来给我们家的铺子做个大掌柜的。

    都是自家人我们都彼此了解放心,待遇啥的指定也比得良哥原来的店铺高,我也是有了难处才想着求到您面前来的,二叔公。”

    韩得平说的是情真意切又诚恳,二叔公果然被他一番话打动了“你说的不错,咱们都是自家爷们,咋能让外人诓骗了去?”

    韩得平可怜巴巴的看着二叔公“就是说啊!”

    二叔公看着韩得平,老半天才叹气:“既然你都求到二叔公面前来了,我能说啥呢,明个我就叫人把你得良哥叫回来,把心放肚子里,有自家爷们帮忙怕个啥呀?”

    韩得平这才舒展眉头“铺子后面有个很大的院子,里面啥都有,我大嫂和几个侄子也可以搬过去住,我都不用另外请人了。

    在庄园里干活难免要出体力,在铺子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就是做点吃食都很简单,也不累人,工资比在庄园还多。

    主要是院子很大,得良哥可以带一家人都过去一起住,一家人能在一起也是个好事。”

    韩得良在镇上做账房一个月是只有放假的那两天才能回来的,很少有时间一家人团聚。

    韩有全媳妇就笑开了,自家的几个孙子、孙子媳妇都在韩得平的庄园里干活,现在韩得平请儿子去做大掌柜,孙子和媳妇们也都能去这是好事一桩。

    “就是你家是开吃食铺子的,你得良哥可没做过这个生意啊!”

    二叔公也担心“这隔行如隔山,他是在书画铺子里做活计的,卖吃食能行吗?”

    光光就给大家解释“二叔祖,我家的铺子可不是像酒楼那样卖炒菜吃食的,我家铺子门面大就分成了两个门面。

    一边卖我家作坊里的山楂食品,瓜果蜜饯果脯,一边蜜饯卖卤煮熟食烧酒葡萄酒。

    吃食都是简单的卤煮而成的,运作简单,就是需要每天记账写账,比如卖进了多少斤货,卖了多少。

    什么食品多少钱一斤卖出去的这些账目,采买卤水材料用了多少钱,一锅水下多少料子,要明确一个铺子的大体情况就行了。”

    二叔公看着光光的眼神变得有些深邃“得平啊,你这个闺女可是了不得,小小年纪,一个铺子如何经营盘账都是一清二楚,将来定然不是池中之物。”

    韩得平被二叔公说的不好意思“我家这个闺女是比较能干,家里大部分生意都是她在出主意,不过她就是一个小女娃,说啥池中之物的,太大了些。”

    韩得平可没想过那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