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父母小妹都盯着自己看,小棉脸红了一下:“光儿,你又打趣我,这些钱都是我们兄妹三个挣的,家里要用拿去就是了。”
绣工坊的活计现在都是小棉在负责,只有去府城交货的时候韩得平才帮忙拉货。
雇人发工钱,卖了货收的钱都是小棉在管,这部分就当做几个孩子的私产,韩得平和林氏是不怎么管的。
一家人抱着吃剩下的西瓜又去了自家大闺女的闺房,当小棉从床底下把箱子拖出来的时候韩得平和林氏都惊呆了,没错,是钱箱子,不是装钱的小匣子。
“这么多?都是你们卖绣活挣的?”
林氏看到这么一大箱银子有些不淡定了,这不得有好几百两,她还每天累死累活的做啥凉粉土豆粉啊,跟着两闺女混得了!
小棉点头“娘,我们每个月出两次货,帕子荷包香囊赚的是小钱。
大件的屏风,桌上的小样摆件才是值钱的东西,一个月除去工人的工钱,布料针线的成本,还有屏风的框架基本上净赚能有个一百多两。”
韩得平每次跟光光去府城武长使府交货,有多少收入心里大概有底就没这么惊讶。
林氏却是被震住了:“那这几个月了你们得挣多少钱啊?”
闺女的私产比他们两口子的家当都多,林氏觉得深受打击。
“娘,这些是我和我姐我二哥的私房钱呢,家里现在要拿去用的话就得算是借我们的,以后家里有余钱了得还给我们。”
韩得平失笑“那当然,我还能白用我闺女的私房钱啊。”
估计家里现在就是他和孝正是最穷的了,家里大钱是光光收着看管的。
小钱比如工人的工钱家里的生活开支是林氏在管。
而韩得平和孝正则是身无分文,每个月他也有领那么个一两银子的工钱,一般都被光光和孝正以各种理由给要走花了。
“那咱们就先打个院墙,姥姥姥爷住的房子旁边打个大门。
还要把其他三面的土地都向外扩展一点,三面都盖上小房子,不然那么大的地方全靠大舅他们哪里顾得过来。”
韩得平无语了:“咱们家都有四十亩地了,还扩展?
那就又得买地,闺女啊,你知不知道买地有多困难,那好说话的人家看情面也就卖给咱了,那不好说话的不知道得费多大劲去了?”
“一次解决到位总比以后拆院墙扩建来的方便吧,咱们这块地种了三十亩山楂树,还有十亩地留着种西瓜,哪还有空地种果树盖房子啊?”光光这么一算,地还真不够用。
韩得平无奈叹气,他觉得他们家的地买再多还是紧巴巴,没有办法只得又提着重礼去找了里正四处游说。
好不容易在山楂树地的三周边上都各自又买了十亩地。
等找了泥瓦匠大师傅来看场地打算圈院墙的时候,别说那些小工了,就是见多识广的泥瓦匠大师傅都被韩家的豪横给震惊了。
有谁家圈七十亩地这么大的地方盖院子的?
就是那府城里的豪门大族,也没这么大手笔盖这么大的庄园吧?
不过听韩得平说只是圈个农庄养鸡种果树,众人才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
还好不是用来盖宅院住的,不然那得盖几进房子去了?
光光画了简易的图纸给泥瓦匠大师傅看,七十亩地分为两个院子,西边圈五十亩是做果园用的,在果园中心位置盖个大点的两层凉亭,东院墙南院墙边各自盖两间供人居住的小房间。
在中间得分割墙上打上圆拱门,西边的院子是打算用来种西瓜用的,而果树林里会养鸡,所以中间得有门分割开,不然鸡就会到良田里把幼苗啄坏。
盖院墙跟盖宅院房子是不一样的,工程量虽然大但是简单,人手足够的话圈起来很快的。
韩得平先是去找了自家兄弟韩得富父子过来帮忙,又去叫了隔壁的四叔公家的三个孙子得喜得发得恩这些本家的兄弟。
最后才去村里找一些壮劳力,本家的人来帮忙盖盖围墙是不收钱的,这些外姓的壮劳力就需要给一定的工钱了。
等到上好的大青砖陆续送来了,选了好日子韩得平韩得富兄弟两放了长长的鞭炮就动工了。
除了有泥瓦匠带来的徒弟们,干活的还有韩得平花钱在村里雇来的壮劳力和韩家本家的一些汉子们。
汉子们在工地上热火朝天的砌着院墙,大柳村不少村民都距集到了村子口来围观。
其中就有韩老头和陈氏韩得贵江氏等人,韩老头好容易才挤进人群,人群中吴婆子看到他们就笑着打趣说“韩家兄弟,你家儿子出息了啊,这么大几十亩的地都盖青砖围墙,那得多少钱啊?”
“就是啊,韩二叔,你家我韩二哥有大本事了啊,不说圈这几十亩地的院墙得花多少钱,就光这七十亩地买来都得四五百两银子去了。”
村里人七嘴八舌的说着,有羡慕嫉妒说风凉话的,也有奉承巴结的,说啥得都有,总之都在说韩得平家现在富贵了。
有那会算账的人就给韩得平明面上的家产算了下,这么多地加上他家的宅子没有个千把两银子是置办不下来的。
千把两啊,不是一吊钱两吊钱,有些村民连十两银子都没见过是啥样子的,更别说千把两了,那是他们种一辈子地都挣不来的。
第八十四章 自制西瓜水果捞
韩老头听着周围村里人的议论,又看着眼前已经种上了山楂树的几十亩地,心里是复杂无比。
他好不容易挤到了韩得平的身边,看着韩得平跟泥瓦匠大师傅指着工地在说着什么,站在背后沉默了半天没说出啥话来。
“爹,您来了?”还是韩得富先看到了韩老头。
韩得平这才才看到韩老头“爹,您咋过来了?慢点走。”
韩得平怕工地上的各种工具和砖土绊倒韩老头,忙就伸手去扶。
韩老头神色复杂的说道:“啊,我就随便来看看,不需要扶,爹走得动呢。”
“是您家老太爷啊?”泥瓦匠大师傅听到是韩得平的爹来了也很恭敬。
“大师傅客气了,俺就是个地道的庄户人家,当不得老太爷一说。”
韩老头心里不知道是啥滋味,泥瓦匠大师傅对他如此的尊敬的敬称仿佛在他心里扎了把刀。
最不起眼的最不受他和陈氏看中的儿子真的一下子就发达了起来。
以前也知道儿子家做小生意挣了点钱,可是没想到他们家在短短一年里,就挣下了这么大的家业,不得不让他心下复杂难过。
如果发达的是长子或者是他们最喜爱的幼子能有多好?
“爹,您小心脚下。”韩得平仿佛没看出韩老头的复杂神色,不停地提醒着韩老头小心安全。
“哦,老二啊,你去忙,我随便转转。有空了晚上过来吃饭,我让你娘做两个好菜等你们。”韩老头只能干巴巴的说了这么一句。
韩得平点头“有空我就回去。”
至于什么时候有空那就不得而知了。
光光现在大门边看到工地上的情景,心下冷笑,以后还有得老宅的人后悔地时候呢!
韩得平忙着盖院墙的事情,每天卖凉粉的事情就交给了林大山,舅母年氏和周氏帮着林氏一起做饭做凉粉,有时林老太太也会过来帮忙林氏倒也没太累。
西瓜慢慢得开始成熟,光光先把要留种的西瓜摘出来跟姐姐和林宝丰,春花,小菊一起做了一大缸西瓜酱,大的饱满的西瓜籽留出来做种子。
光光给春花家送了好几个十几斤的大西瓜,并告诉了春花留种以后得种植方法,让她回去以后跟韩老爷子商量种上几亩。
小菊家只有四亩地,都已经种了豆子,而且她爹娘韩得富和周氏每天都在他们家帮工,是没时间种其他作物了,光光就没给他们家拿。
到了晚上等韩得平回来,光光就找了老爹谈话“爹,种留够了,那剩下的一亩地西瓜还得卖出去才行啊!”
韩得平累的都不想动,他瘫在了榻上有气无力的说:“那咋办啊?我都分身乏术了。”
“咱们先拉一车去府城一趟,家里就先找人盯一盯不就得了。
西瓜成熟了以后不能久放,容易坏,现在天气热,正是吃西瓜的好时候呢。咱们得抓住机会卖出去。”
作为第一批上市的西瓜而且是限量的,肯定能够卖上高价。
韩得平想了想“啊,我去找你大爷爷和隔壁的有田叔,让他们明天来帮着看着工地。”
韩得平说的有田叔,是隔壁四爷爷的儿子,跟韩老爷子是平辈的隔房堂兄弟,至于韩得平有事去找外人而不找亲爹韩老头的做法,光光保留意见,并没有发表看法。
韩得平趁着都还没休息先去了隔壁找了堂叔韩有田,说了明天他要去府城送货,请他帮忙到工地上盯着点,韩有田乐呵呵的给答应了。
现在他的三个儿子都在工地上帮忙,三个儿媳妇不是在林氏的作坊里干活,要么就是在绣工坊里做工,大大的改善了他们一家的生活条件,这么一点小事韩有田自然是无条件的应了。
韩得平离开了四叔公家才又去了韩老爷子家,这种小事情,韩老爷子自然不会有二话。
说好了这些事情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韩得平就套了骡车,骡车车厢里和四周围都铺了厚厚的麦秸秆,防止路上颠簸磕坏了西瓜。
一家人摘了几十个品相好的大西瓜,西瓜之间都塞了一层厚厚的稻草谷秆,防止磕碰。
韩得平带着光光赶了大半天车,到了下午才到了府城的武长使府。
武长使夫人听说他们来了,特意的接见了他们,当光光把西瓜抱出来得时候武长使夫人好奇的摸了又摸,感觉无比稀奇。
“这是个啥?”
武长使夫人身边的婆子就说:“夫人,这看起来像是我们农庄里出产过得毛瓜。不过毛瓜一般都是长的,这个是圆的,还有这么多纹路,还挺稀罕人的。”(本地语,毛瓜指冬瓜。)
武长使夫人就笑着问道:“韩二爷,这是你家种的?”
这也是光光很喜欢跟武长使夫人打交道的原因,她很尊重他们父女两,没有因为他们是农民就看不起他们家。
“夫人,这个名为西瓜,是一种地里出产的时令瓜果,跟节下的香瓜甜瓜黄瓜都是一样的,可以吃的。成熟的西瓜个大饱满,清甜解渴,夫人尝过就知道了。”
武长使夫人就让人拿来了刀具,光光先是示范了一下怎么把西瓜切成方便食用的一小片,还要求借用一下长使府的小厨房。
武长使夫人就差了丫鬟领着光光去了隔壁的小厨房里。
光光先是把西瓜去皮切开,去籽切成四方的西瓜粒,取来小碗加入牛奶干的坚果最后放入小冰块,就成了一碗清凉可口的西瓜捞了。
冰块这些奢侈品只有这种大户人家才用得起,有途径买到,像他们乡下人家别说买了,就是有钱也没地方买去。
然后光光又手动做了半盆西瓜汁,等武长使夫人尝了西瓜捞和西瓜汁是满意的赞不绝口“还是小姑娘的手艺好,你这丫头就是聪明。”
第八十五章王府之行
光光恭敬的给武长使夫人施礼道:“夫人谬赞了。”
武长使夫人又吃了两片西瓜以后就吩咐人“把这些送去前院给老爷和公子们尝尝。”
回头来才问光光“你们家这西瓜你们想怎么卖啊?”
她也看出来了,每次来送货的时候都是这个七八岁大的小姑娘拿主意的多,她猜想这个小姑娘多半是有副玲珑心,对于韩家是这么个小姑娘主事,她聪明的选择并不多问。
光光就去看韩得平,韩得平会意就答了:“夫人,这西瓜虽然是自家种的,可贵就贵在于我们是第一个种的。
现在送来的就是第一批,我家里也就只剩下亩把地的西瓜了,卖完了以后就得等八月底秋西瓜下来才能吃得到了。所以现在我们打算卖一吊钱一斤。”
武长使夫人没有意外,毕竟物以稀为贵嘛。
“好,一吊钱就一吊钱吧!今个天也不早了你们就歇在我府里好了,明个再回去。回头我派人跟你们一起回家里拉西瓜过来,省的你们来回跑了。”
以前他们来府城从来没有在武长使府留过宿,一般都是在城里长客栈休息的。
现在武长使夫人主动留他们,说明她对西瓜还是比较看中的。
长使府的管家找人称了他们带来的西瓜,一共是三十多个西瓜,有近四百斤重,给了他们四十两银子。
韩得平和光光都非常高兴,他们才带了这么一点就卖了四十两银子了,家里最起码还有一两百个西瓜呢,得有个两三千斤的样子,这样算下来他们一亩地西瓜能卖上三四百两银子去了。
等秋西瓜大面积上市了价格肯定会降下来,等那时候没准平常老百姓都能够吃得起了呢,那是以后得事情韩得平和光光也不贪心,眼下能赚得第一笔也很满足了。
第二天早上两人吃了饭就准备套车回家了,长使府的管家却拦住了他们:“韩二爷,韩二姑娘,我家夫人去了王府里给太妃王妃请安去了,夫人吩咐过了,等她回来以后你们再走。”
他们为客,走了也得跟主人家说一声才是,他们只好等武长使夫人回来。
只是他们没等回来武长使夫人,却等来了淮阳王府的内侍仆妇,说是太妃请他们到王府上去回话。
韩得平紧张无比,光光来自于异世,没有本土的人那么重的等级观念,所以她倒是没那么害。
他们两人都只是穿着寻常的细棉衣服,好在干净整洁,王府里宫人仆妇态度也都还算和蔼客气,就领着他们坐了小轿往城中心的那座高大宏伟的建筑去了。
淮阳王府坐落在府城中心位置,高大的门楼廊柱上雕龙画凤,汉白玉台阶两旁上稳稳的坐着两尊石师狮,门房里站着不少守门的侍卫。
进了王府,庭院深深,九曲回廊,院落林致,丫鬟仆妇门人小厮井然有序的做着本职工作,光光撩着轿帘一路看着王府的景致,奇花异草,假山异石数不胜数,感叹古代高级门阀的穷奢极欲。
进了内院的垂花门,他们就下了轿子,有宫人嬷嬷领着父女两穿过影壁墙,越过百花齐放的小花园到了几间华丽的花厅门口。
门房有人进去禀报,两人这才得进了花厅,一进门光光就有些愣住了,不仅仅是因为花厅里的奢华得装饰,昂贵的摆件,而是因为一进门就看到了内外间门边的那张大屏风。
屏风正面是一只超大的可爱加菲猫,肥嘟嘟的加菲猫做拱手状,旁边还绣有恭喜发财四个大字,光光无语,这不是出自她们家绣工坊的第一副屏风面嘛,咋摆在了这里?
“太妃,你看这丫头都看傻了。”
听到武长使夫人的声音光光才回神,顺着声音往内间看去,此时里面的榻上坐着三个人,正中坐着一位雍容华贵的中年妇人,不用说这个妇人就是淮阳王府的太妃了。
太妃左手边坐着一个青年男子,身穿一身藏青色常服,头戴玉冠,剑眉星目,面如寒霜,正是在武长使府有过一面之缘的淮阳王。
而太妃的右边还坐着一个面容白皙憔悴的青年妇人,说不上多漂亮,气质倒是很好一看就知道是大家族出来的高门贵女。
而武长使夫人就坐在年轻少妇的下首,此时正谈笑晏晏“韩二爷,小丫头,还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