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 >

第28章

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第28章

小说: 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得平也是被陈氏弄的没办法,他就去看林氏和光光。

    光光当然了解家里的财务情况,也只有几十两了,现在家里生意停了,他们每天已经失去了经济来源,可是孝正读书却是每天都在花钱的,笔墨纸砚都是不小的开支。

    “爹,咱们跟着大伯走啊,大伯家现在都有出息了,人家在城里吃好的穿好的,说不好还有人伺候呢,咱们家有啥啊,咱们就靠种地为生。

    咱连大伯都比不上呢,到时大伯娘给添的多了,咱们比不起也可以尽力而为。”

    韩得平点头“娘,大妹妹是我的亲妹子,我不会亏待她的。”

    陈氏冷笑“你们给那两姓旁人都舍得,给妹子可不能不舍的,回去了给你妹子最少做两套绸缎料子的衣服。”

    陈氏这就有点意有所指了,林氏知道婆婆是在说她给娘家人做衣服了,她也没还嘴,是不想跟陈氏掰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韩得平却是一皱眉头“娘,咱们就是小户人家,穿啥绸缎啊,我看那季家也不是每个人都穿绸缎啊,咱们有多大能力就陪啥样东西……”

    陈氏气的一巴掌甩到韩得平脸上“你这个王八犊子,对外人都舍得,对你亲妹子就不舍得,看我不打死你……”

    大家都没想到陈氏的脾气如此火爆,说动手就动手,韩老头一把拉开了陈氏“说事就说事,你咋还往孩子脸上招呼?”

    陈氏啐了一口“呸!败家玩意,就是我说的,两套绸缎衣服,要是不做出来看我不收拾你。”

    韩得平被陈氏又打又骂,在回家的路上是蔫头搭脑的,有路过的村民见了韩得平脸上的巴掌印都询问是谁打的。

    韩得平和林氏自然不会在别人面前说陈氏的是非,光光就说“我奶让我们家给大姑做两身绸缎衣裳,我爹说了两句我奶还动手了咧。”

    村民们咋舌“韩二婶可真是,韩二哥这么大人了还动手?”

    “还绸缎衣裳啊,你们家都没穿上呢,你奶也好意思叫你们给你大姑做?”

    就这么回到了家,韩得平被陈氏打了的消息也传播的差不多了。

    不过光光还是打算给韩喜儿做两身绸缎衣裳,家里是有布料的,都是镇上那几家人送的回礼,他们家又没人穿绸缎,也算是物用其极了。

 第七十二章 四六不懂的玩意

    到了下定这日,韩老头带着一大家子人老早都过来了,他们是两手空空如也,啥也没准备,啥也没带。

    陈氏跑到灶房一个劲儿的吩咐林氏:“把点心瓜子都摆上,中午整治些硬菜,要像搬家那天酒席那么排场才行!”

    “小棉,快去烧开水,你这丫头发啥楞,把你家里那好茶叶拿出来泡上。”

    林氏气的头上冒烟,也不理陈氏,跑到正房里去找韩老头,韩得平陪着韩老头和两兄弟在正房里坐着唠嗑呢。

    “爹,咱娘说让我整治两桌像搬家那天一样的酒席,那肉类啥的咱们家最近都没买。

    昨个儿我们当家的就买了二斤肉,我们家又没种菜啥的,我上哪里整治?”

    韩老头意外的说道:“你娘没拿菜过来啊?”

    林氏勉强的笑了笑“我跟小棉被使唤的团团转,我太忙了没看见拿啥。”

    韩老头不悦的看了眼韩得平,他这个媳妇说话现在都学会夹枪带棒了,这是在抱怨陈氏只会动嘴皮子呢!

    “我知道了。”

    韩老头不大高兴的出了正房来到了院子里喊陈氏和江氏:“我前两天不就让你把菜准备好吗?你咋啥也没拿来?家里的鸡捉两只来,再去把地里的菜看需要啥摘点啥。”

    陈氏气的憋红了脸,她恶狠狠的瞪着林氏大骂“你个扫把星,小娼妇,我来我儿子家吃饭老娘还得自己带饭菜伙食来,你咋不怕别人戳你脊梁骨?”

    “小贱人,你小姑子这人生大事,你恨不得给搅和黄了是不是?你咋心肠这么歹毒呢,老天爷也不长眼睛,咋不打雷劈死你。”

    江氏在一边煽风点火:“就是啊,二嫂,前两天就跟你们说过了,今天小妹妹定亲,你倒好,啥都没准备。还找咱爹告起咱娘的状来了。”

    林氏被陈氏这么恶毒的咒骂了,气的浑身颤抖,孝延和小棉光光孝正兄妹几个听了都是怒瞪着陈氏和江氏。

    而韩老头吩咐了一声陈氏后就没再开口,仿佛没听到陈氏那些难听的话似的。

    光光气愤不已,见韩得平只是捏着拳头红着眼看着陈氏他们,就过去扯了扯韩得平的衣袖“爹,你是我们的爹,是我娘的丈夫,为啥咱姑姑定亲要咱家包办啊?”

    “姑姑的亲事不应该是她的爹娘包办吗?前两天去老宅咱爷说的是要借用我们家得宅子整治两桌饭菜,又没说清楚他们啥都不买啥都不管啊?

    我们也没个准备。我娘就被骂的这么难听,太冤枉了,你咋不替我娘说说话啊?”

    林氏听了就哭出了声来“我嫁进韩家那么多年从来都没有跟婆母妯娌红过脸拌过嘴,就知道起早贪黑的干活,我不说不代表我的心不会痛啊?

    娘,我哪点对不起你了?要你一直骂我小娼妇小贱人扫把星?

    小姑子要定亲我也没啥说的,该尽力的我也尽力。

    那天咱爹只是说想在这边整治酒席,我以为你们要自己来做呢!

    咱爹也没吩咐让我早点做好准备,要是说清楚,就是把这事包给我办了,我能不早早啥都买好吗?这也能怪得着我吗?

    再说了,这里是我家,是我们一家几口累死累活挣下来的,我就是不借给你们整治饭菜那旁人也说不出啥来。”

    说完林氏就捂着脸跑着回屋了,她用力的把门甩上,扑到床上呜呜呜的哭了起来。

    “绣娟。”韩得平见了就跟了过去。

    院子里只留下陈氏江氏和韩老头大眼瞪小眼,光光也很生气,就拉着小棉各自回房间了,管他们去死呢!

    “还愣着做啥?还不回去拿菜捉鸡,狗屁不懂的玩意。”韩老头对着陈氏暴喝,也不知道是骂的陈氏江氏还是在骂林氏。

    陈氏想翻脸,又想到是闺女重要的日子也就忍了,一行人又忙着返回老宅子里去捉鸡拔菜。

    快到晌午的时候,外面来了一辆骡车,他们以为是新亲来了,韩老头带着韩得富韩得贵迎了出去,只是等车上下来了一个中年妇人的时候他们都诧异了。

    “王家夫人?”

    韩得富对这个妇人有些映像,他在镇上帮韩得平家守摊子的时候这个妇人去过酱油铺两次,那天搬家宴她还跟王掌柜一起来过。

    王袁氏还奇怪这些人咋都在韩得平家呢“额,是韩家老太爷啊,失礼了。我来找林家妹子有点事。”

    韩老头尴尬一笑:“额,快请进吧。”

    大家就把王袁氏迎了进去,光光听说王掌柜媳妇来了心下一动忙跑了出去“王伯母。”

    王袁氏摸了摸光光的头有些奇怪的询问:“你娘呢?”

    她跟林氏相处了几个月了,按照林氏的性格她上门了不应该都不出来接一下的啊?

    光光撇起了小嘴,一副要哭的样子“伯母,你快去劝劝我娘吧。”

    王袁氏有些惊讶,就跟着光光往上房去,上房里间林氏还扑在床上抹眼泪,韩得平在一边好生哄着劝着,却没啥效果。

    王袁氏就自来熟的进去了“哎呦,妹子。这是咋滴啦?”

    韩得平见王袁氏来了,自己这幅小意赔礼的姿态被外人瞧了去,有些尴尬的就出去了,把空间让给了两个妇人。

    光光走的时候还把门给两人带上,好让王袁氏和林氏好好说说话。

    过了好大一会儿,王袁氏才拉着林氏的手出来,姐妹俩这才亲亲热热的去了灶房帮忙。

    快到正晌午的时候,外面来了牛车,韩老头带着几个儿子去迎接,大陈氏夫妻两是媒人自是在其中,还有一对中年普通的中年夫妻带着一个年轻的后生。

    据江氏的爹娘江老爷子和大陈氏介绍,中年夫妻也是他们江家庄上的人家,人口简单,一家就这三口,条件算不上好。

    后生长的也很普通,个头不高,皮肤很黑,总之跟他父母一样都很平凡,不过光光觉得这个江姓后生虽然长得不咋滴好看,配韩乐儿也是足够了,因为韩乐儿长得也很难看。

    吃了一顿不尴不尬的晌午饭,江姓后生的娘就拿出了一支银簪,一对耳丁来做定礼,然后韩老头和陈氏就都不大高兴了。

    送走了江家几人,韩老头也带着一家人走了,林氏总算是松了一口气,陪王袁氏说了好久的话,王袁氏等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才走。

 第七十三章王袁氏的来意

    一家人做了晚饭简单的吃了,就都围到上房来唠嗑。

    林氏还没消气,仍然是不理韩得平。连带着光光兄妹几个也都不跟韩得平说话。

    韩得平苦着脸,心里郁闷无比“我这招谁惹谁了啊?”

    光光哼道:“爹,我娘每次被我奶骂,你都不知道保护她,就任由她被欺负,你是一个不合格的丈夫。”

    韩得平无奈的叹气“那是你奶,我能咋滴她啊?我还能跟她对骂对打啊,那爹成啥人了?要是有不好的风声传出去,以后你哥还咋滴说媳妇哦?”

    这个朝代最是讲究孝道了,还有人因为极孝被举荐为孝廉(功名名称,同举人一样享有俸禄)。

    也有人因为不孝被处于极刑,凡是都讲究个不谈父母是非,不说父母过错。

    光光觉得这是一种愚孝,父母做得不对的时候就要勇敢的说出来纠正,而不是一味的纵容。

    “都是因为你立场不坚定才惹出麻烦,你要是一开始就不答应爷的无理要求,我娘也不会受这些冤枉气了。

    小姑定亲咱们跟着参合啥呀?你看大伯一家现在过得多自在,离得远就是好,人家就过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哪像我们家,老宅啥事都得叫我们家去,去了还准没好事。那咱们惹不起躲得起吧,以后再遇到这种事咱们尽量躲远点不就能省好多麻烦了。”

    韩得平点头,认为闺女说的很有道理,他又去哄林氏:“以后老宅再来叫我,我能躲就躲,尽量少去或者不去,你看成不?”

    林氏冷哼“那是你爹娘,我可没这么要求你。”

    韩得平陪笑“是我自愿的,再说家里啥事不都是你跟孩子们当家吗?我就是去了老宅啥时候自作主张的答应过他们啥事啊?”

    这倒是真的,韩得平很少会自作主张答应韩老头和陈氏的要求,一般都会征求林氏和光光的意见,这点还是让林氏她们比较满意的。

    他并没有这个时代大部分男性的通病,比如大男子主义,或者认为男尊女卑,就不把女人放在眼里了。

    林氏想到这些,才缓和一点脸色。

    光光就问林氏“娘,王伯母来做啥啊?我看你们俩说那么久。”

    林氏想到这个露出了一点笑容“你王伯母来说媒的。”

    “啊?给谁啊?”一家人都惊讶了。

    不过光光心里可是有底的“嘿嘿,肯定是给我表姐说媒的。是游四夫人请她来的呗!”

    林氏点了下她的鼻子“机灵鬼,还不是你惹出来的事情。明个我就回林家村一趟,问问你姥姥他们的意思。”

    第二天韩得平就带着林氏去了一趟林家庄,林家人自然是没有不答应的,林氏留下了一些碎银子让林大舅找人把房屋给修整修整,就又转回来去镇上找王掌柜媳妇回话。

    于是就在腊月初二这天下了定,交换了庚帖,游家人也没嫌弃林宝丰家里贫寒,定礼很是丰厚,约定了来年八月初八搬亲,几家人就算是正经的亲戚了。

 第七十四章酸辣粉

    天气进入了腊月里一般庄户人家就都没啥活好干了,韩得平和孝延每天都去后山砍柴。

    林氏就带着光光和小棉每天做针线活,当然主要的是林氏和小棉在做,光光是负责参观的那一个。

    “唉!”林氏缝着衣服不知道第多少次叹气了。

    光光好奇的问:“娘,你咋了,咋这两天净叹气了?”

    小棉就说“娘想大哥了呗。”

    光光沉默,上次去府城找武长使夫人打探了一下五月里征的新兵去向,武长使夫人说那批新兵在府城守备兵马营里训练了个把月就被带往北边去了。

    至于具体去向武长使夫人说不方便透露。

    可能最近太闲了,林氏没事做的时候就坐在房间里胡思乱想,经常一发呆就是大半天。

    光光想了下,就跟林氏说:“娘,都快过年了,咱们要不要做点小生意,给三哥挣点束脩呢?”

    过了年韩孝正就又该交束脩了。

    林氏果然来了精神“你有啥好主意?”

    光光嘿嘿一笑“咱们做点粉来卖呗。就是要辛苦点。”

    林氏道“怕啥辛苦,最近一直闲着,娘都快急死了。”

    光光就跑到灶房里兜出来了不少土豆“娘,咱们去后面作坊里去做嘛。”

    林氏就带着小棉把前门关了,娘几个进了后院的作坊里,作坊里一应用品俱全,当初是为了做凉粉和山楂糕建造的。

    土豆想要做成粉首先得做成淀粉,这个过程有点麻烦,先把土豆去皮切成细丝,然后放在水里浸泡半个时辰,再反复搓洗土豆丝,直到搓洗成土豆泥。

    然后过滤出土豆泥,再次清洗,反复三四遍就可以放在盆中沉淀一个时辰,沉淀出来的就是白色的土豆淀粉还需要晒干才能变成干淀粉。

    娘三个忙碌了一上午做了不少的淀粉,等韩得平和韩孝延打柴回来的时候娘几个已经把淀粉晒上了。

    韩得平就问小闺女“闺女,你这又倒腾的啥?”

    光光嘿嘿笑“爹,这个也是淀粉,等晒干了用来做粉条。就跟面条一样,回头可以拿去卖”

    韩得平吃惊“土豆也可以做面条?那好卖不?谁家不会做面条啊,这面条咋卖的出去?”

    光光早有了计划“爹,你想过没有?一斤面条得用多少面多少粮食啊?”

    韩得平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这些他自然是知道的“不管是绿豆黄豆还是麦子,都得一斤半去了吧。”

    “老百姓大多吃的都是豆面,也有吃白面的,都是很少的。像咱们家吃的饼子馒头还有面条也都是三和面的呢,那别人家大多数指定不如咱家呢。

    就来算豆面好了,一斤豆子在五文钱左右,要是去粮食铺里买现成磨好的豆面大概是八文钱一斤呢。

    不过磨好的豆面只有镇上的人会买,老百姓家里都是吃的自家磨的面,那要吃一斤面条也得花上七八文钱的成本。”

    韩得平被小闺女这番话给说晕了“啊,那又咋啦?”

    韩孝延脑子就活泛了很多“爹,小妹这意思,肯定土豆做的面条更便宜更划算。”

    “不是面条,是粉条。土豆在我们大盛朝来说是很常见的农作物,亩产大概在十几石到二十多石不等(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

    我们花上一文钱可以买上三四斤,亩产的收入大概是在七八钱左右。

    种土豆是没有种粮食种大豆划算的,所以老百姓大面积种土豆的很少,一般都只是种点吃,实在吃不完才会拿来卖。

    而土豆做的淀粉,出粉率是五比一,就是五斤土豆出一斤淀粉,一斤淀粉可以做八两粉条。

    简单点来说吧,一斤粉条要用五六斤土豆,成本就是两文钱。”

    韩得平总算是听懂了一点“那这个土豆做的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