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 >

第19章

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第19章

小说: 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氏见了脸色好转了一点,就转身去了外间冲着外面喊:“吴氏,还不送茶水来上房,你们这群懒货,死吃不干败兴的婆娘,你们爹病了你们都病了是不是?还等啥呢?”

    光光捂嘴偷笑,这个待遇以前都是林氏的,现在可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没一会儿吴氏果然提着茶壶来了上房,她的身上有点猪屎的味道,一进来就熏的林氏和光光变了脸色。

    陈氏自然也是闻到了,她就对着吴氏开骂:“你是掉粪坑里去了还是咋滴啊?你咋这么懒呢,你看看咱们老韩家有几个像你这样的懒婆娘?

    你就不能把你那一身老树皮洗洗,这是故意来腌臜老娘我呢?”

    吴氏被当着林氏的面骂了有些尴尬,她苦着脸给韩得平一家倒了水。

    然后又好脾气的对着陈氏恭敬的行礼:“娘教训的时候,等扫完了猪屎媳妇就去洗洗。”

    陈氏虎着一张老脸瞪着吴氏:“败兴玩意,扫把星,要你做啥用,干啥都磨磨蹭蹭的,一上午打扫个猪圈都还没打扫完。

    下午还要磨五十斤豆面出来,没磨完不准吃饭。”

    对于陈氏这么折磨吴氏,韩老头只当做没看见,也没往吴氏瞟上一眼。

    看来韩老头跟陈氏一样,都认为韩小棠一个人做不出那么大的事情来,肯定是被吴氏教坏的。

    吴氏低下头委屈的双眼微红,然后就应声出去干活了。

    这可真是风水轮流转啊,光光感叹,吴氏有一天也感同身受了一把当初林氏的遭遇。

    韩老头这才问韩得平:“你们今天没出摊啊?”

    韩得平老实的答了“爹,我们今天收摊早,想着您病着,想早点回来。”

    事实却是最近定做凉粉的有点多,林氏娘几个忙的做不过来了,今天摆摊只带了三十斤凉粉去,卖完就早早回来了。

    光光走过去给韩老头把湿帕子拿下来在一旁的凉水盆了洗了一遍重新放在头上。

    “爷,您要快点好起来,这两天你病了我爹娘都跟着着急上火呢,您有没有胃口吃饭?我中午给你拌凉粉吃。”

    韩老头欣慰的摸了摸光光的头“你们都是好孩子啊!”

    然后他又唉声叹气起来:“同样都是镇上住着,不知道那季家会不会来我们家退亲呐?”

    陈氏也咬牙切齿起来:“我们闺女是招谁惹谁了啊,要不是吴氏这对败兴母女……”

    韩得平和林氏对看了一眼,交换了眼神,韩得平就宽慰韩老头“想那季家定然是不会的,这当中不是有甄叔他们两口子给保着媒呢吗?

    他们指定不能够答应季家退亲,怎么说这个事情跟我妹子也扯不上关系。”

    韩喜儿坐在窗下听了韩得平话就委屈的抽噎着说:“咋没关系了,二哥,你是不知道,这两天我们都不敢去村里串门了,到处都在说咱家的闺女不好,德行有损。

    昨个儿我去找韩宝儿要绣线,她都不搭理我了,说她娘说了,不跟我们家的姑娘一块玩。”

    陈氏就黑了脸“这群王八羔子,要是敢在老娘面前这么说,看我不撕烂他们的嘴。”

    韩得平和林氏就不好说什么了,毕竟他们是分家另过的,上房里的事不好插手太多。

    几个人又陪着韩老头说了一会儿话,就都出来了。

    晌午光光就拌了一大碗凉粉端给韩老头吃,韩老头两日来一直发烧,嘴里苦加上天气炎热就没什么胃口,见了清清凉凉的凉粉果然有了些胃口就给全吃了。

    光光出了门,就听到陈氏在后面说:“一家子独心眼子,就会做表面工夫,这么一碗够谁吃的,还装什么好人。”

    然后韩老头说了什么她没听清楚,光光就嗤笑,陈氏就是这样,不管你怎么做在她眼里都是不好的。

 第四十九章孝正进学

    忙过了炎热的七月,天气进入了早晚温差大的八月。

    光光家的生意就没有七月里那么火爆了,每天也就维持在卖上百十斤凉粉,百十斤凉皮的样子,这么一算每天也有二两银子的进项,一家人都非常知足。

    因为这两个多月的辛苦忙碌,光光的钱匣子已经装满了一串串铜钱,存款也从开始的几百文变成了一百多两银子了。

    这天一家人收了摊子,林氏就买了两条二斤重的猪肉,又买了不少细棉布布料,现在林氏手里有了钱也不抠抠索索的了,挣钱不就是为了花吗?

    回了家,林氏就让孝正把一条子肉提到上房去,因为韩老头最近病好了,说是为了庆祝韩老头去了晦气用的。

    陈氏自然是二房送来啥都照单全收,不过依然是不会给二房的人什么好脸色的。

    有一点改变的是陈氏现在已经很少骂二房的人了,最起码当面说林氏一家不好的事情是很久没有发生了。

    至于背地里的事情林氏也不计较那么多。

    爱说说去呗,被说几句骂几句又少不了一块肉,他们一家的生活不还是一样的红火得过下去。

    韩老头见了小孙子送来的肉倒是露出了笑容:“孝正啊,我们上房有的吃的,这肉拿回去让你娘烧了给你们娃们吃。”

    孝正知道韩老头是在说客气话,就把肉放到了桌子上“爷,我娘特意买了两条子肉,这是给您去晦气用的,我要是敢拿回去我娘保准打我。”

    “呵呵,你娘是个贤惠的媳妇。”

    然后孝正就从上房出来了,在院子里遇到了韩孝宗,韩孝宗见着了孝正不喜反怒,有些阴沉沉的盯了一眼孝正,也不打招呼就转回屋了。

    韩孝宗自从上次县试落榜以后整个人都消沉了下来,当然镇上的私孰是不收他了。

    一来他年龄大了,二来吴秀才就在镇上的私孰里坐馆,他就是想去也去不了了。

    光光在屋里看到了韩孝宗就想到了其他事情,她就跑去跟在灶下帮林氏烧火的韩得平说:“爹,咱们家忙活了这么久,我觉得是时候该为我哥他们打算了。”

    韩得平和林氏都一头雾水“啥打算啊?”

    光光真是败给了这夫妻两了“能是啥啊?咱们也有点存款了,送我哥他们去读书识字呗!

    不管他们考不考功名,识了字就会算账,咱家要是打算长久走运生意的路,就得会写字算账啊?

    万一我哥他们真的有读书的天赋,去考个功名啥的,不比做商人做农民强多少倍啊。”

    林氏一想也是这么回事,这个时代向来读书人都被别人敬重:“是这个理,男娃子识字说亲也好说点。”

    光光差点吐血,林氏还真是有够务实的,就想着给儿子娶媳妇的事上去了。

    “反正咱们现在也出得起束脩,问题是你二哥年龄大了,恐怕人家私塾不收,孝正倒是可以,就是那吴秀才在私塾坐馆,他要是……”

    韩得平考虑的倒是事实,那吴秀才是私塾里的教学先生,他要是公报私仇说不收孝正又该咋办呢?

    光光就说:“总会有法子的。”

    一边的韩孝延听到了就说道:“我就不去读书了,到了年都要十五了,让小弟去吧!我就帮咱爹咱娘摆摊做生意。”

    孝延说的也是实情,就村里他这个年纪的半大小伙子,有几个都已经议亲成家了,再说读书的事情,似乎有点晚。

    韩得平和林氏一想儿子都那么大了,也没有个出路,每天都是家里地里的跟着他们夫妻忙活。

    十二岁就去了酒楼做跑堂,受尽了别人的白眼和委屈,更比不上韩孝宗那样从小就送去了私塾,啥活都没干过的福气。

    夫妻两想着就都心酸起来:“是爹娘没本事,你大哥他……还有你受苦了。”

    “爹娘,你们才辛苦,我一点也不苦,有爹娘,有大妹小妹小弟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就啥也不苦了。

    等将来大哥回来了我们家都已经过上好日子了,大哥不知道多开心呢。”

    想到充军而去的韩孝宗,一家人都沉默了。

    光光叹气道:“那三哥去读书识了字,回来也可以教我们啊,我们全家都跟着学识点字,以后不管我们做啥都比做个睁眼瞎来的强呢!爹娘,我说的对不?”

    韩得平和林氏小棉孝延都非常赞同光光的观点。

    孝正更是信誓旦旦的保证:“我一定好好学,把学到的知识回来都教给你们。”

    “过了中秋私塾就该招收学生了,那老吴家跟咱们韩家结了死仇,他指定不会收我们家的孩子的。”林氏担心道。

    光光想了想就对大家说:“私塾又不是吴家开的,私塾里也不止吴秀才一个先生,我们可以走走其他路子啊!”

    镇上的私塾是一些当地有名的大户出资修建的,私塾里有两位坐馆先生,一位上了年纪的老童生,还有一位就是吴秀才了。

    老童生虽然年纪大,给小娃们启蒙却是足够了的。

    “咱们可以走走王掌柜家的路子啊,王掌柜家是土生土长的镇子上人,面广,他应该能找到路子跟老童生说上话。

    王掌柜的儿子也是个少年童生呢,而且还在县学里读书呢,镇上的人应该都会卖他几分面子。”

    据镇上的人说王掌柜的儿子才只有十五岁呢,就中了童生,现在县学里深造。

    镇上的人都说王掌柜的儿子以后肯定能够有大出息,这么小就中童生的在整个梨花镇都是不多的。

    韩得平和林氏想到王掌柜也都是一喜,他们家跟王掌柜家如今也算是相熟了。

    他们家摆摊的桌子板凳啥的现在收摊都不带回来了,王掌柜说看他们每天拉来拉去辛苦,让他们把东西放他们铺子后院,早上去了到后院抬出来就是。

    “明个儿我就去准备些厚礼,你就去同王掌柜说道说道这个事。”

    林氏就盘算着买点啥送给王掌柜家,求人办事还是要有个态度的,不然也不像那么回事。

    韩得平自是满口答应了,第二天林氏到后院摘了一篮子家里的新鲜青菜说是带给王家的,人家住在镇上自然是不会种地种菜的。

    去了镇上买了几包比较上台面的点心,水果,又去酒馆里买了两坛酒,最后又打了五斤凉粉这才让韩得平拎着去了王记酱油铺。

    果然,有了王掌柜这层关系,他出面找人跟老童生一说,老童生就答应会把孝正收到他的名下做学生的。

    事成之后,一家人抽了空,又买了不少礼品去了王家宅子拜望了王掌柜的母亲和他的夫人。

 第五十章有客来

    一家人在王家宅子里吃了晌午饭,就都欢欢喜喜的往大柳村来了。

    离老远就看到老韩家门口停着一辆高大的马车,车夫正蹲在大门口休息。马车旁围着三三两两的村民在议论着什么。

    见到韩家二房的人都回来了,就有人说“韩二哥,你家来贵客了。”

    因为马车在乡下是不常见的,有钱一点的人家,最多有个骡子也就顶天了,只有那些有钱有势的豪门大户才用得起马车这种奢侈品。

    韩得平一家都很意外,想不通韩家有啥有钱的亲戚是用得起马车的。

    一家人刚进了院子,就见家里人都是喜气洋洋的,小莲一脸笑意的冲着韩得平喊“二伯,咱爷叫你去上房呢。”

    林氏听并没叫她过去,她就带着两个儿子回自家屋里了,韩得平就跟着去了上房,后面还跟着小尾巴光光。

    上房里韩老头和陈氏陪着一个有点年纪的婆子正说着话,那个婆子虽然年岁大,但是身上穿的却很不凡,一身的绫罗绸缎,头上插着几支银簪,耳上戴着一对金耳环。老婆子后面还站着一个小姑娘,穿的也很光亮,看样子应该是个丫鬟。

    那边陪坐的是韩得昌和吴氏,韩得贵和江氏,这个把月来吴氏被陈氏磋磨的瘦得都快脱相了,今天吴氏却是打扮一新,一副容光焕发的样子。

    而上首里的桌子上摆放着不少绸缎面的布匹尺头,还有不少大大小小的礼品盒,不知道装了些啥。

    难怪韩老头和陈氏对待这个老婆子如此热情恭敬,看来这个婆子来历不简单啊。

    见了韩得平,韩老头就对那个老婆子介绍“这是我的二子,在镇上做些小生意。得平啊,这是县里齐家太太身边的齐妈妈。”

    韩得平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韩得昌和吴氏却是有些不满的都哼了声。

    光光才不会理那些人的态度如何,拉着韩得平就在门边坐了,也不知道韩老头叫他们来干嘛,也许韩家四房当中现在就他们家过得好点,韩老头从心里可能觉得让二子来作陪贵客是在抬举他们二房吧!

    那个齐妈妈只是点头致意,显然是不大关心韩家有几个儿子的“那韩老爷子,韩老太太,这事就这么定了?”

    韩老头和陈氏没说话,他们都看向了韩得昌夫妻两,韩得昌有些狗腿的对着齐妈妈点头哈腰“齐妈妈,既然齐公子看中我们棠儿,我们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光光心下一动,这才了然,原来是县城齐家来的人,那什么齐公子应该说的就是吴秀才那个无缘的前准女婿了。

    齐妈妈脸上带着笑“韩大爷韩大太太既然也没意见,那就这么说了。八月十六那天齐家会打发人来抬韩大姑娘进门的。至于嫁妆啥的就别准备了,咱们夫人发了话,家里什么都有,不缺那些。”

    光光听出来一丝不对劲来,齐妈妈说的是抬进门,不是迎娶进门,只有做妾才用抬这个字,难道……

    “齐妈妈放心,我们定然老早准备好。”吴氏高兴无比的笑着说。

    齐妈妈说定了事这才带着丫鬟走了,韩得昌夫妻两一直送到门外,光光都有些没眼看韩大伯夫妻两了,齐妈妈只是一个侍候人的仆妇罢了,他们却如此的恭敬狗腿,那要是见了齐老爷齐太太不得跪舔啊?

    送走了齐妈妈以后,韩得昌夫妻也都又来到了上房,韩得平才问韩老头“爹,这咋回事?”

    韩老头没有说话,吴氏却是先捂嘴笑了“他二叔啊,你不知道,这齐家来人是说亲的,齐家公子要迎娶我们家小棠,你们也听到了,日子就是这个月十六。”

    吴氏这么说,屋里其他人都没说话,只有大房一家脸上有笑,光光发现韩老头自从齐妈妈走后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而陈氏也是绷着脸的,有时还会偷偷打量吴氏一眼,再看四房韩得贵夫妻两也是一脸怪异。

    果然有古怪,难道自己猜的是对的?

    韩得平可没看出来这些只是老实的说“哦,那也是喜事一件!”

    又说了一会儿话,韩老头就让陈氏挑点齐妈妈带来的布料和点心吃食让光光带回去。

    布料尺头啥的,他们想都不敢想,因为那自然是不可能的,陈氏这人什么时候也不会大方到会给他们二房好东西。果然陈氏就挑了两包不起眼的点心塞给了韩得平。

    韩得平也没多留,也不会去肖想那些布料礼品,他就带着光光回了自己家。

    林氏就问父女两“这是哪里的亲戚啊。”

    韩得平就把上房的事说了,林氏和几个孩子都挺惊讶的,因为齐家在锦淮县算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了,那种豪富之家的公子会娶他们这小村子里的一个乡下姑娘还挺奇怪的。

    光光噗嗤一声笑出声来“肯定不是这样的,爹,你就没发现我大伯娘说齐家要迎娶我小棠姐的时候,其他人的反应都挺怪的吗?”

    “啊,我没注意啊!”

    韩得平果然是个实心眼的农家汉子“咱爷和咱奶都没笑容呢,就连四叔四婶今天也都挺怪的。那个齐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