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叔,怎么回事?”
这大早上的就号丧,还挺晦气的,难道韩老头不行了?
韩得贵苦着脸说道:“二嫂,光儿,你爷他不行了,你们快点去见他最后一面吧!”
母女俩吃了一惊,没想到韩老头这情况如此严重,她们也顾不上其他的,就带着人急急忙忙的到了老宅来。
院子里,江氏、冯氏、张氏都哭的凄凄凉凉的,也不知是真心还是假意,光光想着,虽然这些人的眼泪都是真的,未必哭的就是韩老头,也可能是在为自己哭泣。
如今的老宅吃穿用度都是韩老头问三房和女婿江宣要来的,要是韩老头走了,这些人可就没理由去问别人要什么供给了。
林氏和光光进了上房,发现里面站满了人,都是韩老爷子家里的儿孙,而韩老头这边,只有孝禹坐在四轮车上被放在床边,光光觉得还挺悲哀的,曾经,一大家子的人还是很兴旺的,如今竟然到了这步田地。
林氏往床上看了看,韩老头的情况很糟糕,他面色惨白,一点血色也没有,紧闭着眼睛,不吃不喝,不言不语的。
依陈氏的话来说,自从韩老头被韩得平叫人送回来后就没再吃过一口东西,如今这情况显然已经是要到弥留之际了,林氏就有些着急:“这我们当家的和孝正这会估摸着都还没到贺州呢,可如何是好?”
众人沉默,韩老爷子眼眶有些红,他叹道:“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啊!”
光光扫视一圈,除了韩得贵韩孝禹父子在,不见三房的人,就说道:“怎么不见韩得富父子,爷都这样了,他们还不来守着?”
就有人说道:“去叫过了,周氏说得富和孝元受伤严重,起不来床了。”
光光冷哼,这三房的人现在估计是不想再跟他们这些人沾上边了。
韩老头这时在众人的谈论声中,缓缓睁开了眼睛,他费力的去看床边的人,发现只有孝禹这么一个男孙守在身边,他就流了泪。
陈氏发现他醒了,高兴的道:“老头子,你可算是醒了,你放心,老二和孝正已经去贺州给你请贾御医去了,肯定会没事的。”
韩得贵也高兴的道:“哎呀,醒了就好,爹这一晕,两天都不睁眼,可把我吓坏了。”
而韩老爷子和王氏则是没有说话,因为他们知道,韩老头这样,不是病情好转了,多半可能是回光返照之类的。
果然,韩老头他这会手不抖了,也有了力气了,他自己扶着床沿靠坐了起来,他看了看屋子里的人,慢悠悠的询问:“老、老三他们……”
然后房间里就是一静,这些人不敢说前天发生了什么事情,气氛一下就有些尴尬,韩老爷子说道:“啊,有年啊,得富和孝元有些不舒坦,所以还没过来,回头我再叫人去喊。”
韩老头的眼睛就湿润了,他伸手去握孝禹的手,可惜孝禹坐在四轮车上神情冷淡,并没有上演苦情大戏的打算,韩老头失望的目光又看向了林氏和光光。
他悠悠一叹说道:“我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我梦到得昌和孝宗来接我了,他们在等我过去团聚。”
本来光光还有点可怜韩老头呢。他这一句话说完,光光差点没忍住爆粗口,尼玛!这是有多深的执念啊,到死了还是不忘记长子长孙呢!
光光冷下了脸,扭开了脸没有跟韩老头说话。
韩老头也不在乎光光是何态度,他往门口张望,哭着道:“崇义呢?崇义呢……”
就有人出去把崇义给叫了进来。
崇义跪到了床边:“太爷爷。”
韩老头伸出手抚摸着他的小脑袋:“哎,我的乖孩子。”
他一双老眼仿佛穿透了少年的容貌,恍惚间竟然看到孙子一样,他边摸边哭:“可怜的孩子……以后,太爷爷不在了,你好好的照顾你娘,照顾你太奶,将来有能力有本事了,去给你爹你爷的尸骨接回来安葬。”
林氏和光光对视一眼,因为只有他们知道韩得昌一家三口的尸骨是丢在哪里的,而这会儿,估计那个地方的骨头都被野兽给啃干净了,还能找回来才有鬼!
第二百五十二章 到死都不忘的执念
可是她们是不会说出真相的,因为他们回来的时候跟大家的说辞是,曾经看到过大房一家三口在半路被强盗给杀了,至于尸体,当时太混乱,他们没顾上拉回来,至于老宅的这些人信不信,这她们可就不管了。
崇义深深的朝着韩老头磕了一个头,小小少年也流下了难过的眼泪。
韩老头不放心的看了又看交代道:“孩子,想法子弄上二亩地,以后好好的把庄稼活拾起来,这一切都是虚的,只有土地才是我们农民的根本。”
光光这是无语,你老人家这是到死才想起来,你们老宅是啥都没有吗?只是,你让一个十一岁的少年去上哪里弄来什么土地呢?
交代完毕,韩老头力竭的躺了下去,他看着光光,突然开心一笑,他缓缓的说道:“我知道,你是个主意大的,也可能我们老韩家几辈人的荣华富贵都要寄托在你身上,你们再恨我,再怨我,不要忘了你们姓韩,将来也不要忘了大柳村,这是你们的家,你们要多帮扶。”
说罢,他就闭上了眼睛,再也不言语,气息慢慢的弱了下去,不一会儿胸膛就不再起伏。
陈氏和崇义韩得贵都跪着哭了起来。
光光只觉得膈应无比,他就是到死一句话都没有提到过韩得平一句,她还挺为韩得平不值的。
林氏扯了一把闺女,众人就都出了上房,林氏道:“这可咋办?你爹你哥他们都不在,你爷这个时候他……”
韩老爷子也是深深一叹:“先找身送老衣给他穿上吧。”
这老宅里,韩老头和陈氏都是没准备送老衣服的,他们一向身体硬朗,平时病都很少生,哪里会想到这些东西。
王氏想了想就道:“这二叔家里应该是有的,我去问问看。”
林氏就道:“那,大伯娘,我跟你一起去。”
她们就相携去了二叔公家里去。
光光让众人包括家里的小厮丫鬟们都换上素衣,除去头上的首饰,另外叫人去杂货铺那边买来白布,大家就都穿了孝。
唐城和小棉,江宣韩乐儿得了消息也都过来了,唐城就道:“这事得给孝延送信才行啊。”
韩老爷子赞同的说:“不错,这孝宗不在了,孝延就是家里的长子长孙,肯定得要他快点回来才行。”
光光想想也是,至于孝周,被大家给自动忽略过去了。
她差小六亲自快马加鞭的去云州送信,而韩得平他们那边是不用担心的,他们是去求医的,请到人肯定不会耽搁时间是会立刻返回来的。
到了下午,韩老爷子带着自家的儿子孙子,以及村子里族中子侄们给在院子中搭了灵棚,林氏差管家到镇上买的寿棺也被送了来,大家就把穿了送老衣的韩老头给盛敛起来了。
村子里得到信的不少人都上门来了,包括韩家的很多亲戚也都来烧倒头纸。(本地风俗:老人咽气后,亲属要焚烧纸钱,称为烧“倒头纸”。是一种古时迷信传说,赴阴间路上多有小鬼挡道,烧倒头纸是为亲人的灵魂付买路钱。)
只是比较悲哀的就是那灵棚前面跪坐的只有韩得贵和崇义,孝禹,让亲友们又是好一阵唏嘘,韩老头这一生,也算是多子多孙,为何身后之事是如此凄凉?
光光低垂着眸子,她担心的则是,这么一来,自家三哥上任的事情可就泡汤了。
指望韩得贵办理丧葬和酒席,那是不现实的,林氏就吩咐自家的管事准备酒席饭菜,招待前来烧倒头纸的亲友们。
到了第二天下午,韩得平和孝延才赶回大柳村,一回来,就见到庄园里不少人都穿了孝,韩得平和孝正都是吃了一惊。
就有小厮上来说道:“老爷,三公子,太爷他昨日早上已经去了。”
孝正沉了眸子,只能是无可奈何的叹气。
身后跟来的贾琦也可惜的撇嘴:“哎呀,我们还是来晚了一步。”
这次他们没能够请来贾御医,不过镇北王倒是让跟随贾御医一直学习医术的贾琦跟着韩得平父子回来了。
到了老宅门口,韩得平拉着衣袖掩了面,开始哭着往里进。
到了灵棚里,韩得平跪下了身子,哭的悲痛欲绝:“爹啊,儿不孝啊,没有见到你最后一面啊,您老怎么不等等儿子啊……”
孝正红着眼睛也跪在了老爹身后,一副痛苦的神情。
光光嘴角一抽,不得不感叹这俩人真是演戏高手,比自己的功力深多了。
从韩老头咽气到现在,自己可是一滴眼泪都没挤出来呢。
贾琦到了光光跟前,他踌躇着说道:“韩二姑娘,你要节哀顺变。”
额!光光无语,她给了少年一个白眼,你这什么眼神,哪里看得出来我就伤心哀痛了?
不过她还是回了礼:“多谢贾琦哥哥跑了这么一趟,辛苦了。”
“不妨事。”
既然韩得平和孝正回来了,众人也就都有了主心骨,二叔公和韩老爷子等人就跟父子俩商议何时发丧。
决定了日期,孝正着人制作了丧贴,给韩家有来往的人家一一送信。
孝延和孙氏一家三口是出棺前才回来的,在这之间,韩家每天都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的,前来吊唁的人是走了一波又一波,可把韩家的厨娘们给累坏了,她们需要不停的做饭菜来招待客人。
按照道理来说,崇义是长房子孙,应该由他领棺下葬,可是由于他还小,而且这买棺办酒席都是韩得平家里操持的,所以摔老盆的责任还是交给了韩得平。
等把棺抬到老林子里面埋了,一家人才算是松了一口气,最近一段时间都给累的不轻。
大家坐在客厅里商量以后得事情,韩得平说道:“这以后老宅也没个收入进项,钱财米面方面就别想了,咱们不再供给,我看不如给他们十亩地,他们愿意种就种,不愿意种可以租佃,勉强可以度日吧!”
孝延孝正也都没有其他的话说,这人死如灯灭,韩老头和韩得昌一家都不在了,他们还斤斤计较那么一星半点的,也没多大意思,反而会让村子里的人说他们一家抠搜绝情。
说完了老宅,韩得平又想到了自己和儿子的事情:“那我这后面三年,不就不用去府城那边上卯了?”
第二百五十三章 夺情诏齐王至
韩得平每年到了耕种季节,都是要去其他地方教授农事的,现在韩老头死了,按照规矩,他是要守孝丁忧三年的,想到以后不用再离家,韩得平的心情好了一些。
林氏嗔怪的白了他一眼:“你是不用去上卯了,这咱们孝正可咋办?以后不也得待在家里哪里都去不了了?”
孝正叹了一口气,他不在意的笑了笑:“娘,这也不失为一个契机,老师说那雁州不平静,这我不去也好。加上我年岁还小,也不急着去做官的。以后,我就在家多陪陪你们二老,这也挺好的。”
光光看着少年,他现在说话总是一本正经,一板一眼的,有种少年老成的意味,这难道是窦大人给教出来的?
一家人正说着话呐,门房匆匆来报:“老爷,夫人,外面从京都来了圣旨,让你们快点出去迎接。”
孝正惊讶:“这么快?”
他和韩得平回来后,就给皇帝写了丁忧折子,这从守丧到丧礼毕,也不过是就过去了十几天,皇帝的圣旨就来了,这速度堪比八百里加急的信报。
众人忙让人准备了香案,一家老小都到了大门口去跪接圣旨。
这大门口停着几十骑高头大马,那头顶圣旨之人见一家人出来,也就下了马,光光细细打量这个人,是个陌生面孔的少年,最多十八九岁。
身高有七八尺,身材匀称标准,穿一身玄色窄袖四爪蟒袍,袖口处镶绣流金祥云,腰间朱红白玉腰带,上挂白玉玲珑腰佩,头束金冠,加上他长的五官端正,眉清目秀,只衬的气度逼人。
光光在跟着父兄跪拜下去的同时,蹙紧了秀眉,这能够穿上蟒袍的人,不是亲王就是郡王,她思绪烦乱,如果只是简单的回批丁忧折子,这启宗为何要派一个王爷到大柳村来呢?
见韩家人叩拜,盛靖渊展开了圣旨开始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惊闻卿尊之觞,朕心甚痛矣。哀卿之请,应允丁忧,实乃卿之国之材也,朕不忍放之……”
听到一半,孝正猛然抬头,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道准丁忧的圣旨,而是夺情诏。
所谓的夺情,就是官员如果遇到需要回乡丁忧的情况,如果朝廷因为特殊情况,比如在政治或者军事方面情况比较重要和紧急,就要求官员不得回乡丁忧,而是必须留在朝廷,或者官员已经回乡丁忧,但是期限还没到三年时间,朝廷提前强制其回朝,这两种情况都叫做“夺情”。
丁忧一旦遇到夺情,则必须服从,因为在古代,君臣之义是大于父子之情的。一般情况下,只有担任中央朝廷要职的官员才会遇到夺情的情况。
可是孝正只不过一个没有到任的雁州五品知府,启宗为何要下夺情诏呢?
光光也是懵逼,她记得在异世里,那位明朝名臣张居正因为推行新政变法的时候父亲去世,就被皇帝下了夺情诏,可是这也成为了后来他倒台后被罗列出来的罪名之一,因为他违反了“祖制”没有丁忧,尽管这是皇帝的意思,也不会有人在意。
光光脑子转的飞快,自家三哥将来难道会复导张居正的前辙,遭到清算的时候,这没有丁忧会成为一种罪名吗?
光光有些忧心,等父兄都接旨站了起来的时候,她也跟随起身,一抬头,就见宣旨的少年正用沉沉的目光盯着自己。
光光眉心一跳,这人难道已经看出来了自己的心思,她忙低头回避了去。
韩得平父子这时弯腰施礼请这钦差官进府。
盛靖渊扯唇笑了笑,他对韩得平父子的态度非常温和有礼:“我乃是当朝三皇子盛靖渊,封号齐王,韩卿不必多礼。”
齐王?孝正眸子沉了沉,没有多言语。
众人簇拥着齐王进了宅子,一路上盛靖渊四处打量这座大宅院,虽然面积挺大,房间也不少,可是并不见多少奢华之处,反而处处都是农家随处可见的朴素物品,比如,在天井中,他竟然看到了一个大石磨。
盛靖渊顿住了步子,他好奇的询问孝正:“凛志,这是何物?”
孝正忙道:“此为农家寻常磨米面所用的石磨。”
盛靖渊的眸光闪了闪,他想着,为何这韩家与想象当中是如此不同,来时,所有人都告诉他,这韩家极其有钱富有,可能财物已经超越如今国库的存银,包括父皇,都明里暗里点拨了他,可是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就让他皱了眉。
进了上房,光光和林氏一众女眷就避了出来,只有韩得平和孝延孝正父子做陪齐王说话。
管家安顿好了齐王带来的随从侍卫,就来询问:“夫人,二姑娘,这钦差官不知是否会留下用饭啊?”
林氏也拿不准:“这天都快晌午了,应该会吧。不如就备上吧,那些侍卫,你给多准备一些白面饼子啥的,白米饭也行,别亏待了人家。”
光光思索了一下说道:“娘,我看着这个齐王就不是能够很快走的样子,你刚刚没见他的侍卫抬来不少行礼啊?”
林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