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成抛弃首辅的原配 >

第401章

穿成抛弃首辅的原配-第401章

小说: 穿成抛弃首辅的原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起敦煌洞窟,吸引孩子们的,是戍边的英雄故事,是边防一件件令他们震惊的杀戮和抢夺,以及残忍的围剿等等。

    当雪夜里,巡防的士兵们策马回城,风大雪大,他们骑在马背上,手执长枪,一身的肃杀之气,可孩子们除了心生敬畏,竟然没有一丝的害怕。

    这一刻,金戈铁马的意志,保家卫国的情怀,深深让他们动容。

    也让他们燃起一颗爱国报国之心。

    边疆的林将军甚至于笑谈,这群孩子将来会是大燕的栋梁。

    老爷子们一个个抿着唇,眼里满是欣慰。这群孩子将来会不会成为大燕的栋梁他们并不知道,但他们知道,只要他们爱国,知道戍边的艰苦,知道只有国家安定,不受外敌的入侵才能繁荣。那么,他们就眼界就会开阔,知道大燕不是靠一己之力撑起来的,但掌权者不能昏聩,尤其是太子,将来的帝王。

    孩子们不过去了一天,回来一个个眼眶都是红的,太子更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练武,若将来鞑靼再敢来犯,他一定亲自带兵杀出去,绝不叫他们在大燕的国土上猖狂。

    眼看孩子们都适应得很好,连胆魄和见识都有增长,说话间也不像之前那样轻浮,而是有了深思和考量,陆云鸿对此十分满意。再加上有老人和将士们看着,他们也都放下心来,不再耽搁。

    于是他们再次起程,前往敦煌。



第894章 八百余年啊



他们是腊月二十二日抵达敦煌的,漫天的风雪将黄沙掩埋,只能看到白茫茫一片,和偶尔萧条的树林,稀疏的崖顶黄沙。

    狂风大作,风雪迷眼,这不是王秀想要看见的敦煌,却依旧让她激动得心头发颤。

    给他们带路的,是官府的文书官,姓何。因为年事已高,而且熟知敦煌洞窟的文献,众人便称呼他为何先生。

    何先生告诉他们,这些洞窟最初只是隐士僧侣的修行之所,后来附近兴建不少寺院,崇佛造像风气便渐渐扩大了。不过主要的洞窟大多是由佛教僧侣、权贵等资助。还有不少洞窟则由商旅、官员和当地的信徒出资的。在这里,富商和官员们都以开窟供养为荣。

    在这洞窟中长住的,有僧侣,画师。

    僧侣可能还会出去云游,但许多画师,终其一生都会在这洞窟里度过,直到再也提不动笔,眼睛也看不清壁画了,便会外出谋生,或是寻个安静的地方养老,但也有许多画师像是参悟了一样,选择出家了。

    王秀对画师的故事很感兴趣,问了好几个,有跟着商队走的,有瞎了眼再也提不动笔的,还有攒了钱就离开的,还有出家跟着僧侣修行的,亦或者,突然就不知道去哪儿了,据传是受到神灵的指引,去往凡人所看不到的国度。

    王秀正听得入迷,陆云鸿上前,轻轻搂着她的肩膀:“别光顾着听了,咱们进去看看。”

    他的手摩擦着她的肩膀,好似在担心她会冷,但他那微微发颤的

    手指还是透出了他的紧张。

    王秀索性握住他的手,捏了捏后,望着他微不可见地摇了摇头,示意他别紧张,她没有忘记自己是谁,也没有忘记自己来这里是干什么的?

    因为她很清楚,这里并没有裴善的影子,更加不会有他的过去。

    她只是想来这个地方看看,感受一下这里的环境和艺术传承的氛围。

    何先生也道:“是啊,进去看看。这些壁画和佛像和中原有很大不同,因为传承已久,每一代的画师和工匠都不一样,很值得一观。”

    几人跟随何先生的步伐,开始进入洞窟游览起来。

    壁画很多,各不相同。

    一开始他们还以为,只有佛像和飞天神像为主,可后来发现,竟然还有官员,将军,商人,虔诚的信徒,仕女图等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其中以佛像为主的,或坐或卧,或静或动,形态各异,面容慈悲,眼神大多恬静祥和,让人看一眼就觉得心里异常平静,再无半分浮躁之感。同时因为壁画年代不同,有些已经开始斑驳脱落,有些则鲜艳明丽,细看时,还能看见衣服的折痕,手腕上的佛珠,座下的莲花台等等。

    甚至于,还有在原壁画上,再添一层覆盖,其原画早已看不清楚了,只有新鲜的壁画色彩明艳,佛像、菩萨像、飞天神像等等,又以另外一种姿态神圣地出现在世人眼前。

    其中的飞天神像,身姿飘逸,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凌空飞起,潇洒自在却又不失庄严

    神圣,已经和中土道教文化彻底融合了。

    西域文化由此传入中原,中原文化又影响着西域,两者紧密联合,一步步将敦煌壁画推至繁荣的最高点。

    其实还有许多斑驳的古迹,已经无法去寻了。就像他们现在看见的这些壁画,几百年后是不是早就被覆盖了,谁又知道呢?

    王秀想起,后来的皇权扶持密宗,这个洞窟很快就被遗忘了,直到再次发掘,已经过去八百余年。

    八百余年啊……

    再往前走,他们看见住在这里的画师和僧侣。

    因为天气大寒,僧侣们都在打坐拜佛,而画师们则在静默冥想。那些洞窟很狭窄,因为对方不想被打扰,在通道里用石块砌了道墙。

    王秀只能远远地看着,那些画师穿着青灰色的长袍,上面多加了一件御寒的袄子,而袄子上面,落满了各色颜料。

    他们也会好奇地看向她们,只是目光平静如水。但当看到给他们带路讲解的是何先生,他们眼波会轻微地浮动着,像是秋风吹动的湖面,那一丝丝涟漪,宛如鱼儿吐着气泡,轻微且无声。

    他们太安静了,这是王秀第一印象。

    而后是僧侣们虔诚的诵经声,一声一声传来,像是从泛黄的经书里飞出的梵语,在摇曳的签筒中来回跌宕,最终给出的命运谜语一样。

    不知不觉间就让人入了迷。

    只是等到陆云鸿叫她时,她才恍惚回神,原来她只是她,命运也始终握在她的手里。

    待再次看去,僧侣们还在

    ,画师们却朝她们微微颔首,礼貌疏离地退到他们的洞窟之中。

    何先生在一旁道:“他们就是这样的,不太喜欢被外界打扰。在这里的画师,不止要静心,还要保持心灵的洁净。”

    长公主问道:“那别人要怎么找他们开凿壁画呢?”

    何先生道:“他们会去衙门对接,由我们把客商或是出资人的要求写下来,双方签订契约。当然,他们也可以私下接触,不过都要双方相熟,这里行走的客商很多,由官府出面可以保障他们不受欺骗。”

    计云蔚道:“怪不得他们都认识你。”

    何先生道:“是都认识的。”

    王秀忍不住问道:“那这些画师都是本地的吗?有没有外地的,或者你不认识的画师,突然就来这里开始画的?”

    何先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目光开始变得恍惚起来,随即笑着道:“很多啊,但很多外地的年轻画师来了,都是为了出人头地,一鸣惊人。如果做不到,或者来到这里看到别的画师沉心静气,画得栩栩如生,自叹不如,便就走了。真正能留下来,很少,但往往就是他们这些画师,才能画出慈悲为怀的佛像,悲天悯人的菩萨像,以及飘逸洒脱的飞天像。”

    何先生的目光渐渐聚拢,变得明亮起来。

    他继续道:“但若是一待十几二十年的,其实已经算是出家人了,他们中每年都会有选择落发为僧的,虽不再作画,却仿佛和这里的画像并无两样。看见他们,就会觉得内心

    平静祥和,自发地尊敬。那是修行的智者经过积年累月的叩问,最终参悟了。”

    王秀喃喃道:“所以,在这里的画师和外面的画师,还是很不一样的。”

    陆云鸿握住她的手摩挲着,静静地相陪,只是在她情绪低落时,会忍不住捏了捏她的手指,示意他一直都在的。

    对于这些,王秀心里都是感激的,因为有陆云鸿的陪伴,才让她觉得,这一趟旅行是充实的,也是没有后顾之忧的。

    她可以尽心地追寻她想知道的一切答案,这是无比幸运的事。

    何先生似乎也看出她很想知道,微微地笑着回道:“是的。他们中很多人来到这里,最先要舍去的,便是“名、利”。光是这两样,已让太多画师望而却步了。至于那些为了出名才来的画师,不过就像是远道而来的商旅,歇一歇脚,便又投身于下一处热闹之所,并不会久留。”

    “还是僧侣居多吧,你们看,有僧人在作画。”长公主说着,看见有一个矮小的洞窟中,一位年轻僧人躬着身子,连腰都直不起来,却依旧专注地画着,全然没有被外界的声音影响。那样虔诚的身影,让看见的人都忍不住动容。

    恍惚中,王秀仿佛看见了裴善。

    狭窄的洞窟中,他虔诚专注地画着,没有什么可以惊扰他的,他就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绘画中,从一幅幅悲天悯人的佛像里,寻找着一个连他都不知道的答案。

    直到某一天,他丢下画笔,走入茫茫的黄沙之中。



第895章 大结局(完)



从洞窟中出去,王秀还为此耿耿于怀。

    只是当她回首望向洞窟时,忽见天地间金光乍现,雪山金顶重现人间,心里忍不住为之一震。

    据传,僧人乐尊途经敦煌,忽见金光闪耀,如万佛现世,遂于岩壁之上开崖凿洞,修建万佛窟。此后便有高僧大德,承继此业,建洞修禅。

    而今,风雪骤停,金光再现,祥云遍布,虽不见万佛踪迹,却只觉得仰望于天,得见这金光普照之景,宛如上苍垂怜,恩泽布下。

    心中感慨至深,难以言表。

    只是有那么一刻,脑海中闪过壁画中的千佛像,万佛窟,心中突然涌现一股深深的怜悯和感触,等再次睁眼,不觉间泪流满面。

    原来,竟然是画尽心中所愿,祈求佛祖垂怜。

    芸芸众生之苦,悠悠百态之相,谁不想寻一方净土,以度化心中忧思苦闷?

    是以,若不走入轮回,则如明心那般,走入虚空无我的世界吧?

    “明心,我好像懂他了。”

    王秀说,泪眼婆娑,心情激荡。

    陆云鸿擦去她的眼泪,将她拥入怀中。

    王秀抱紧陆云鸿的腰身,再一次肯定地道:“我懂了,他画尽自己一生的诉求,得到自己的归宿。”

    “那是他的选择,他已经得道了。”

    陆云鸿擦去她的泪水,像哄孩子一样拥着她,拍着她的后背,柔声道:“既然你知道,就该为他感到高兴才是。”

    王秀在陆云鸿怀里擦去眼泪,等再次抬眸,她已经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只是眼睛像水洗过一样

    ,亮晶晶的。她已经彻底明白了,明心不是消失,而是走出他曾经所遭受的一切苦难,他已经得道了。

    再没有什么比这更让她觉得开心的了,因为她知道,那些苦难和不幸,通通都不存在了,不管是明心还是裴善,他们都已经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

    长公主和计云蔚看见王秀一会哭一会笑,感触颇深的样子,忍不住在一旁笑言,说她是有些佛根佛性的。

    陆云鸿眸色一动,一本正经地解释道:“她只是有些聪明而已,一点就通。”

    长公主和计云蔚听了,都知道陆云鸿在担心什么,夫妻俩更乐了。

    只有王秀抿唇不语,眼神清澈如水,心境平和无伤。

    只是当她再想看一看那天边的金顶时,忽然风雪迷眼,冷风凛冽,漫漫雪山,雾茫一片,哪有什么金顶现世?

    倒是她心中的疑虑已解,纵使面对着人间风雪,沥沥寒气,亦能经受,并且步履从容地穿梭其中。

    她微微笑着,眼神越发坚定起来。转身时,高声提议:“我们骑马回去吧,在风雪中比拼一场,看看谁家先回到客栈!”

    长公主挥动着腰间的马鞭,眼眸亮了又亮,早已是迫不及待。只听她附和高呼:“好啊,这可是你说的,输了可不要哭哦。”

    王秀看向陆云鸿,眼神异常坚定,笑着道:“有我相公在,我想输也很难啊!”

    陆云鸿望着她,知道她已经放下过往,眼神顿时温柔极了,嘴角勾勒出宠溺的笑容。一副任凭她摆布的模样。

    那一

    边的计云蔚按捺不住,早早牵了马来,并道:“这马背上颠簸,陆云鸿哪里舍得你受苦,这一局我们夫妻赢定了。”

    末了,又兴奋地对长公主道:“凤阳,一会你只管扬鞭策马,不用管我,我受得住!”

    “噗。”

    长公主忍俊不禁,一跃上马,不忘伸手来拉计云蔚。

    待到夫妻二人一同上马,马儿嘶鸣,打磨着蹄子,早已迫不及待。

    长公主催促道:“快点啊,你们夫妻别光说不练。”

    陆云鸿牵了马来,正要扶着王秀上去,却不料在他搀扶时,王秀揪着马鬃,一跃上马。

    在陆云鸿惊愕的目光中,她莞尔一笑,自信满满道:“怎么,没见过你媳妇骑马?”

    陆云鸿眉峰一动,目光炙热地烫了一下,随即十分配合地上马搂腰,一气呵成。

    他靠在阿秀的肩上,显得十分慵懒,甚至于还戏谑道:“轻点颠,你相公骨头酥着呢!”

    王秀闻言,揪着缰绳,马儿似乎有所感应,抬起前蹄嘶鸣一声,看起来已经迫不及待了。在此比赛预备之际,她回道:“我要赢一场,要是不小心把你颠废了你也莫慌,我会养你一辈子的。”

    陆云鸿瞬间坐直身体,眼里闪过一丝慌乱,吞咽着口水道:“那倒不用,我突然感觉我身体挺结实的,应该不碍事。”

    王秀轻嗤,随即看向长公主道:“开始吧。”

    长公主见状,率先打马前行,笑声爽朗道:“阿秀,今日你我比一场,输了的人重金聘请工匠、画师,在此开一洞

    窟如何?”

    王秀高声回应:“一言为定!”

    话落,她策马追逐,扬鞭驰骋。

    一阵风雪掠过面颊,寒风肆起。陆云鸿用头巾包裹住她的脸,只露出那双熠熠生辉的眼眸,迎着风雪,恣意张扬。

    而他不知何时握住了她的手,声音潇洒欢快地喊:“驾!”

    王秀回眸,刚好与他那灼灼的目光对撞,他低头,忽然亲在她的唇边。得逞之后,他那眼中的狡黠比星星还要耀眼。天地间的雪色不再,只有他意气风发的眉眼,宛如胜利的擂鼓,一声声敲击在她的心上。

    陆云鸿啊,她的丈夫,她此生最爱的男子。

    他偶尔的天真逸趣,他的炙热情感,他的坚毅守护,通通都给了她。在这一世里,他们爱得如此清晰明朗,再无半点保留,也无半点退缩。

    她愿意给予他所有的温柔与爱护,伴随着这一生的风雨飘荡,安稳惬意,永永远远地和他在一起。

    这是她的誓言,亦是她心中最炙热的信念。

    “驾!”

    “呜呼……你们要输了!”计云蔚高喊着,高兴得像个傻子。

    长公主拍着自己腰间的手,没好气地低吼道:“抱紧点,要是摔下去看我怎么收拾你!”

    计云蔚索性趴在她的背上,随着她的颠簸而颠簸,起起伏伏间,他道:“这怎么感觉不太对劲呢?媳妇,你说……”

    长公主被他磨磨蹭蹭的举动弄得脸颊通红,没好气地吼:“你闭嘴!”

    计云蔚委委屈屈地抬起头,轻哼一声,又埋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