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谦妃后我在清宫修文物-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过。”
在过去的岁月里,婉襄经历过很多没有告别的离别。
她在未来世界的父母,怡贤亲王,孝敬皇后,这是她第一次见证一个人生命的消逝。
她与她之间的羁绊如此明晰地浮现出来,悲伤不过是它一种的副作用,而婉襄连这一种最基本的都克制不了。
“桑斋多尔济会好好长大的。”
“你放心”三个字都像是一种预言,婉襄不知道应该怎样来安慰和惠公主,或许也是不知道要如何安慰她自己。
和惠公主点了点头,表示她已经听见了。
“皇额娘已经不在了,在晕厥之前,我应当好好地给她行礼,感谢她的养育之恩的。不过我很快就会去陪她了。”
“其实这些日子我见了很多人,额娘,蒲尔别,怡亲王府里的好多人……”
“她们来探望我,就像是把我的人生像走马灯一样展示了一遍,告诉我我和她们之间都发生过什么。”
“我其实觉得很有趣,也很高兴我的人生尽管短暂,并不单调。反而很丰富,遇见了很多很好很好的人,已经很值得了。”
“可是婉襄……”
她靠近了她,“皇阿玛的身体不好,纵然在辍朝之中,你要提醒他,无论是皇额娘还是我,不要让他过于悲伤了。”
“他当了那么多年的皇子,才能有那么多的时间读那么多书,以至于学问广博,能够选拔良臣,一上任便很好地治理天下……也让他的皇子多一些时间读书吧。”
婉襄点了点头,她用尽一切办法,想要让目光渐渐涣散的和惠公主察觉到她的意思。
“还有……还有多尔济塞布腾。”
最后才提及她深爱着的丈夫。
他一直失魂落魄地坐在门前,不肯离开哪怕一刻。
“让他不要为我悲伤,尽情去追逐他想要的生活。我们都没有机会在婚前便遇见所爱之人,而我幸运地在婚后遇见了。”
和惠公主的声音越来越轻了,不知道他能不能听到。
“我希望他仍然能获得幸福……”
“而于你们,往后圆明园中的敖汉荷花是我,平湖秋月的风是我,留在天然图画的针线是我,玉佩上的兰花也是我……”
身上的这层白色不曾脱去,又要刷上新的颜色。
兆佳福晋和女官们在房中忙碌,而婉襄和富察氏坐在正房的长廊上,望着什么都看不见的夜空。
“她还只有十八岁啊。”
“伯塔月。”
婉襄听着静夜里自己发出的声音,“有些人的存在就是惊鸿照影,你看见那颗坠落的星星了吗?”
第132章 偷盗
“……娘娘崩逝前一日; 意识仍然是清醒的。有两个宫女在寝殿的窗户外面谈话,说起和惠公主的病情,而后娘娘便……”
皇后不是第一日病下了; 她身边的宫女怎么可能这样地不谨慎; 将她们一直严密封锁的消息像闲话一样说起来,还恰好被皇后听得一清二楚。
“那两个宫女; 可知道是谁了?”
乌尤塔坐在婉襄面前的绣墩上,说话时始终都低着头。
“娘娘没有告知奴才,也许她并不想计较。而娘娘身边服侍的奴才,有两个在娘娘崩逝当夜便殉了主; 或许就是她们吧。”
她唇边挂上了嘲讽的笑意,“奴才都没有随着娘娘去地下; 怎么轮得到她们呢?”
所以,这两个宫女分明是为人指使的。
居然有人这么迫不及待。
“剩余的宫人都被熹贵妃发往田村芦殿守灵了; 奴才没有能力能联系上她们; 只能盼着她们不知道什么; 才能平安一世。”
乌尤塔奉上了一只描油锦纹的长方盒,“这是娘娘崩逝前一日,嘱托奴婢交到您手里的。”
“只是一只簪子而已; 但娘娘恐怕会为人所误会,因此直到今日,奴才才求见您; 将它送到养心殿里来。”
历史上有不少皇后; 在面对帝王说遗言的时候,都会为家族; 为子女而推举继后。
皇后大约是不想给婉襄招来没有必要的麻烦。
婉襄接过来; 心中一片荒芜之感; 打开盒子之后,发觉是与那一日圆明园中所见的牡丹花簪类似材质与造型的一支发簪。
只不过这支是仿莲花形的。
“其实这些花簪都是当年娘娘的陪嫁,一共有八支,是娘娘一生最喜欢的八种花卉。”
雍正有四位亲生的公主,还有三位养女。
“这些年都散给了万岁爷的女儿们,留下这最后一支来,原本是想等五公主长大的。但,娘娘特意嘱咐了,这支簪子是给您的。”
婉襄其实一直都将皇后看做长辈对待,总是混在她的女儿与儿媳中间。
她其实也曾经觉得失落,可到今日才发觉,原来皇后也是这样想的。她和她是一样的。
婉襄用力地捏住了簪柄。
“乌尤塔,你如今受皇后之命,在公主府中养育桑斋多尔济,一定要用心。此外……不要常常进宫来,只做出一心照顾和惠公主幼子,不问世事的模样便好。”
孝敬皇后之崩分明也有人做手脚,她如今还不清楚是谁。
乌尤塔是孝敬皇后身边的第一女官,这些年她跟着皇后知道的事情太多了,说不定就会有人想……
乌尤塔当然能明白婉襄的意思,“奴才会小心谨慎的。额驸对小世子很好,奴才在公主府中生活,也没有什么烦难事。”
“……朕让你协理六宫,这么多年了,到如今也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坤宁宫中祭神肉都能为太监监守自盗,令人在京师公然叫卖,皇家的颜面被你置于何处,亵渎神灵的罪过你可能担待得起……”
明间之中隐隐传来雍正的声音,婉襄和乌尤塔都下意识地望过去,而后又不约而同地收回了目光。
是雍正昨夜才知道的,坤宁宫中当差的太监竟然一直偷偷地将祭神所用的肉份偷偷送到宫外去转卖。
不是这一两日之间发生的事,已经过去很久了。
雍正得知之后震怒,今日一下朝,便将熹贵妃从永寿宫中传了过来。
乌尤塔说话时的神色意味深长,“熹贵妃为皇后娘娘主理丧仪的功劳,今日这一件事,便消耗殆尽了。”
婉襄闻音知雅。
更何况她原本也觉得,一件已经这样久的事,忽而被揭发,还是以这样不体面的形式,闹得京城人尽皆知,都在看皇家的笑话,定然有猫腻。
便是今日雍正不指责熹贵妃,她的颜面也算是丢尽了。
“最后是谁得益,这件事便大概是谁做的,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静观其变即可。”
有关于继后人选的风波,在孝敬皇后刚刚崩逝的时候就已经初露端倪,左不过是宁嫔与熹贵妃狗咬狗罢了。
那一日婉襄与富察氏擅自离开九经三事殿,其实是逾越了礼制的,是对孝敬皇后的大不敬。
但因为富察福晋也在其中,熹贵妃并没有说什么。
反而是宁嫔咄咄逼人,意图惩罚她们。幸而和惠公主早有预料,令人入宫求了雍正的一道口谕,她们才免于被惩罚。
宁嫔是要同熹贵妃公开宣战了。
乌尤塔的目光落在窗外,而后她站起来,“熹贵妃娘娘已经离开了,奴才应当回公主府去了。愿刘贵人在这紫禁城中诸事顺遂。”
乌尤塔跟着的主子已经永远地从这朱红墙中走了出去,无论如何,她也走了出去。
婉襄知道这祝愿是真心的,也知道永无可能。
乌尤塔先从东暖阁之中走了出去,雍正似乎留了她片刻,大约是问起公主府中治丧情形,与桑斋多尔济的情况。
在那样小,完全不知事的时候失去母亲,与得到母亲关爱之后再失去,究竟哪一种更痛呢?
婉襄没有再思考下去,而是继续认真地拨弄紫檀木小机上的那些无患子。
这是一味中药,秋季成熟,采摘果实,除去果肉和果皮,而后取种子晒干。除却采果实,后面每一步都是婉襄自己认真做完的。
她将它们一颗一颗地仔细挑选了,而后放进了一只古铜缎口铺绒斜格图案椭圆荷包里,以抽绳抽紧,又打了个漂亮的结。
乌尤塔早就已经离开了,她拿着荷包走向只余雍正一人的明间,向他行了礼。
若说面对熹贵妃时,他可以肆无忌惮地展现出他的怒火,而面对乌尤塔,这个和他一样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之间失去了许多的人,共通的唯有悲伤。
“皇后遗言让乌尤塔去侍奉其木格,其木格又希望乌尤塔能够照顾桑斋多尔济。你从前同和惠关系好,有时朕若是不能顾及,提醒朕。”
他的声音很平稳,听不出悲切。他每一日需要面临着的除却自己的悲伤,都还有天下百姓的困顿。
婉襄点了点头,“我和富察福晋都会尽力。”
“很快又是四哥生辰了,我有一份礼物想要现在送给四哥。”
他的目光从那些遮挡他实现的奏章之中移开,抬头望向下首的婉襄。
“是什么?”
他想笑一笑,但愤怒和悲伤都消耗了他太多的力气。
他只能向着她招了招手,就像每一次他们同彼此相处时的欢愉,被失去亲友的痛苦阻隔的时候一样。
婉襄朝着他走过去,将这只荷包放在了他的案几上。
今年好像格外冷,他此时就已经用上他们初年相伴那个冬天所用的赤铜暖砚。
“这只荷包的纹样……同嘉祥昨日穿的那件衣服是一样的。”
婉襄的手落在他肩上,“是用剩余的布料做的,孝敬皇后七月时赏赐的。我从前不会做女红,缝制这个荷包的手艺,是和惠公主教我的。”
雍正没有抬头看她,目光一直落在这只荷包上。
婉襄并不是想要唤醒他的痛苦,“人虽然已经远去,恩泽仍存,遗忘不是最好的解药。四哥打开看看吧。”
雍正依言打开荷包,从里面倒出了一小堆无患子。
“怎么想起来送朕这个?”
“无患子可治喉痹、喉蛾、百日咳、哮喘等症,是一味很好的中药。”
“不过,我送给四哥这个,却也只是借这个名字讨个吉祥,希望四哥永不要再生病了。”
进入十月之后,雍正虽然伤心,但自七年冬日开始的病症,终于像史书所说的那样慢慢地痊愈了。
往后他虽偶有病痛,却都并不严重,持续得也并不久。
所以他后来的结局,才会引发后世学者无数的猜测。
雍正静默了片刻,而后伸手握住了婉襄落在他肩上的手。
“也许也是她们在护佑着朕。”
他们不约而同地在脑海中追忆了片刻孝敬皇后与和惠公主的美好,而后雍正说:“朕已经下令,今年的万寿节停止一切筵宴。”
“嘉祥的满月礼时你说你身体还不好,百日时也推说因为皇后与和惠病重没有心思,算来马上便是嘉祥出生半年,但皇家又有未办完的丧仪……”
“没有关系的。她现在什么都不知道,骤然将她捧到人前,她恐怕还会觉得害怕。”
婉襄原本也盼望嘉祥的人生能低调再低调。一个为皇帝这样钟爱的女儿,怎么可能不被记载在史书里。
“嘉祥是去岁五月以来于我,或者也是于四哥而言私人之事上发生的最好的变化,她长大之后只要知道这一点,就会觉得自己很幸运了。”
他干脆地歪着头靠在婉襄和他交握的手背,闭上了眼睛。
“越是失去,朕便越加害怕会亏欠……西北战事一日不止,朕便一日不能完全宽心,婉襄……”
人总有脆弱的时候。
“您说过永不会厌倦的,您一定能处理好的,您只是需要一点时间而已。”
第133章 揭发
婉襄坐在养心殿的东暖阁中; 有一搭没一搭地拍着已然睡熟的了嘉祥,安静地看着她的睡颜。
嘉祥出生已有半年,这个年代没有疫/苗; 从娘胎之中带出来的抵抗能力渐渐消失; 在出生之后的第一个冬天里第一次感染了风寒。
“昨夜嘉祥睡得好吗,有没有半夜起来哭闹?”
获萤便低声回答她:“昨夜小公主睡得很好; 几乎是一觉便到了天明。奴才起来察看了小公主的情况几次,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刘贵人可以放心,太医也说小公主已然无恙了,往后只要奴才们再注意一些; 公主定然会平安长大的。”
在婉襄有孕时,雍正便曾祥让获萤来照顾她的起居; 为婉襄拒绝了。
获萤原本是服侍雍正,如今来服侍她这样一个小小贵人; 实在有些大材小用。
但嘉祥出生之后; 桃叶也桃实都年轻; 婉襄身边一直没有可意的,能够照顾婴儿的人选,获萤便主动请缨; 承担起了这重任。
婉襄对获萤当然是放心的,“多谢你。此时无事,你去休息片刻吧。”
获萤笑了笑; “其实也算不得什么; 从前没有娘娘时,万岁爷要人伺候笔墨到深夜; 奴才也常常侍奉的。”
而至雍正七年冬日开始; 这重担便几乎都交到了婉襄手里。
他们两个人独处; 不要旁人服侍。
婉襄静静地望着嘉祥,想起了童话里白雪公主的形容,皮肤像雪一样洁白,嘴唇和脸颊就像是红苹果,睫毛纤长,当真就像是洋娃娃一样。
“不是奴才刻意到您面前谄媚,说来奴才这些年也见过一些小婴儿,但当真没有一个像五公主这样漂亮的孩子。”
“眉眼若说像您,但细究起来也是在很像万岁爷,是纯然挑着您和万岁爷的优点在长。”
“还是像万岁爷好,万岁爷英武,我倒觉得女子并不一定要弱柳扶风才美。”
小婴儿像是在睡梦中听见了大人们对她的夸奖,忽而抿了抿唇,微笑起来。
婉襄和获萤不觉都笑起来,她耐心地替嘉祥擦去了唇角的一点点口水。
“是梦见喝奶了。”
听见这声音,婉襄下意识地回头望去。
养心殿中烧着炭,婉襄不敢将门窗关得太严实。
雍正就站在没有关严实的窗子外面,静静地望着摇篮之中因为婉襄的触碰而抿了抿嘴的嘉祥。
婉襄的笑意不觉更深,爬到长榻内侧,和他隔窗相对。
他站着的时候比她坐着要高得多,她要仰着头,才能同他对视。
已经不下雪了,他背后的日色倒映在婉襄眼睛里,“万岁爷今日的心情似乎很好。”
雍正没有回答她,转而望向东暖阁里的人。
获萤她们都无声地退了下去。
而后雍正才望她:“女儿的病好了,你怎么不给她也做个无患子的荷包戴着?”
他今日出宫诣恩佑寺,所以穿的是祭祀时的吉服,用青金石朝珠。
此时同她说话,那朝珠微微地垂下来,一下一下,击打着窗框。
“女儿不喜欢。”
婉襄只是随意地答了一句,旋即起了坏心,握住了他的朝珠,迫着他越发低下了头。
雍正向四周看了看,见所有当差的侍卫、宫女都如泥胎木偶一般事不关己地立着,便更用力地将窗户推开些许,低下头猛地衔住了婉襄的唇。
婉襄一时之间没有想到他他居然会这样大胆,从外人的角度看来,他半个身子都已经在东暖阁里。
可是他并不容许她拒绝,用微凉的手抚摸着她的下颌,让她渐渐平静下来,享受着他的爱意。
冬风静止不动,流动的是鼻烟壶中那微热的烟气,微凉的薄荷。
像是已经过去很久了,他终于放开了她。
“四哥快进来吧,外面太冷了。”
婉襄眼中的神采晦涩不明,开口时声音中染上的情/欲也令她自己吓了一跳。
“朕会进来的。”他语气戏谑。
婉襄用力地关上了窗户,才想起来嘉祥还在这里。幸而她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