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继承一座植物园后 >

第77章

继承一座植物园后-第77章

小说: 继承一座植物园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有怎么走最快、哪条路线最短、如何不依靠提示自己走出桃花林的攻略,还有人做了箭头图解、并画出了整个桃林的分布图,令人叹为观止。
  不知道去了多少次才能熟悉到这种地步。
  好家伙,可比她厉害多了。
  她第一次进去20分钟都没走出来,最后根据园长的提示才找到出口。
  除了这些攻略之外,还有一波游客致力于打卡拍照,试图拍出桃花林那种雾气弥漫的氛围感。
  经过多次探寻之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位于桃花林中央的小亭子。
  那是叶晗专门设计修建的小型观景台,隐藏在桃林的深处,按照迷宫通关的路径需绕一大圈才能抵达,难度很高。
  依靠线索提示通关的游客肯定找不到。
  然而某些喜欢探秘的游客寻到此处,一眼便被从高处俯瞰的景色所惊艳。
  远处白雾弥漫,三五成群的桃树被掩盖在薄纱般的雾气之中,丝丝缕缕地缠绕于桃花盛开的枝条之上,飘渺如烟,影影绰绰,衬得整片桃林宛如仙境。
  而一旦有春风拂过,某个区域的雾气很快被吹散,一抹或艳丽或纯白的色彩瞬间呈现在眼前,桃枝轻晃,满树桃花娇艳欲滴,如晕开的画卷般绚烂;其他地方却依旧是白雾缭绕的景象。
  两种不同的景色出现在同一画面之中,对比明显,氛围感十足,随手一拍就是‘大片级’的摄影作品。
  某博主发布的最佳打卡点一出,阅读量立即飙升,很快被顶到了首页。
  不少游客前去探索隐藏于桃林深处的小亭子,历经艰难达到目的地,继而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的摄影作品。
  评论区的讨论度也非常高。
  “这里的风景绝了,大家一定要来看看'图片。jpg'”
  “我找了好久才找到,哈哈,但找到的时候好有成就感。”
  “我也是,第一次这么认真的研究攻略,好几次差点迷路(笑哭),但到了之后就会发觉一切都值得。”
  “对对对,景色超级美!不枉我对着地图找了半个小时。”
  “不会就我一个找不到吧?T。T 路痴没救了。”
  “楼上,我研究出了一个更简单的办法,感兴趣的找我私聊。”
  “大佬求攻略啊,我也找不到(大哭。jpg)”
  ……
  这种新颖的设计引发了一系列热议,探索小亭子的过程很有意思,有种前往桃林深处寻找宝藏的新奇,引得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尤其是历尽艰辛找到‘秘境’后的成就感,着实让人着迷。
  登上观景台,看着远处平时难得一见的风景,闻着随风吹来的阵阵桃花香,顿感神清气爽,无比惬意。
  花间集桃花林的规模虽然及不上其他国家级景区动辄上百亩的樱花林或是十里桃花的壮阔,却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博得了众人的关注。
  从话题的讨论度和热度来看,并不亚于其他景区。
  而出口处免费赠送祈愿签的活动,更让大家对花间集的观感良好。
  “拿到祈愿签的时候十分惊喜,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奖励,其他景区可没有这个待遇。”
  “可不是。上次去N市的樱花林,祈愿签15块钱一个,好贵啊,我和朋友犹豫之后还是没买。
  它的祈福签是那种风铃样式的,风吹过时会发出清脆的声响,刚开始觉得很好听,后来响动太频繁就挺烦的,个人认为还是花间集设计得更有特色,也更实用。”
  “没错。工作人员服务态度非常到位,帮我挂在了高高的树枝上,嘿嘿。”
  “蟠桃古树很适合祈福。400多年的老树,几近枯死又新生。我们家乡可能有点迷信,但好多人都说这种古树才灵验。”
  “对对对,我奶奶也这样说,让我许愿的时候诚心一点。”
  “我妈妈精神状态不好,来了几次感觉舒服多了,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这种东西当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蟠桃树经过长时间的植物营养液灌溉,本身便具有清心静气的功效,或者说游客一进入花间集,看着树木新发的枝条、盛放的花卉,呼吸着无比清新的空气,大家的精神会不自觉地放松下来。
  而桃花的淡香混合着初春的凉气吸入肺部,连续循环后清除体内的废气,自然有种神清气爽之感,再加上积极的心理暗示,确实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看似玄学,其实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情绪会直接影响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多种功能系统。
  在心情舒畅的情况下,人体的各项指标趋于稳定,内分泌趋于正常,气血畅通,身体机能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便会觉得精神状态良好。①
  心理暗示的效果更不必说。
  对方本就是心理方面的问题,积极的自我暗示相当于给自己打了一针强心剂,信心十足,自然恢复得快。
  并非蟠桃树有灵,而是相信蟠桃树有灵的信念带来了积极的心态。
  这或许就是信仰的力量。
  闭馆后,叶晗前来查看最近正火的蟠桃树。
  经过本地电视台、公众号的宣传以及这次的活动,蟠桃树无疑成了花间集备受瞩目的明星植物。
  每天前来拍照打卡和祈福的游客络绎不绝,极大的关注度让它从花间集众多S级植物中脱颖而出,人气直逼NO。1的王莲。
  叶晗见到它的时候,其下方的枝条已经挂满了祈福签,再往上的枝条也挂了一部分,装点在娇艳繁盛的桃花之中,随风轻轻飘动,分外好看。
  她走上前去,对蟠桃树使用了金手指。
  蟠桃树僵着枝条一动不动,担心身上的祈福签掉落,声音却傲娇得很:“哼哼,这才对嘛,小爷我的辈分比他们大那么多,就应该把我当老祖宗一样崇拜。”
  叶晗眉眼带笑:“少爷开心吗?”
  蟠桃树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枝条,想到上面挂着的祈福签又立刻停住:“当然……咳,我是说、有那么一点点。”
  落在叶晗耳中的少年音别扭中带着几分羞涩,它还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场面。
  那么多游客都是专门过来看它,甚至虔诚地参拜祈福。
  即使在明代,它也只是某个小官员后院上百棵桃树中的一棵,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侥幸存活至今,其实并没有太受重视。
  这是它第一次被成千上万名游客关注,还被众人当做神树一样崇拜,让它在激动欣喜之余,难免生出几分忐忑。
  毕竟它并不具备视实现愿望的能力。
  想到这里,蟠桃树的语气变得僵硬又迟疑:“那些人类许了好多的愿望……真是烦死了!你们人类的欲。望怎么这么多——”
  “可是小爷我、我……”
  少年音逐渐低了下去,变得微不可查,似乎连挂着无数许愿签的枝条都跟着黯淡下来。
  叶晗了然的弯了弯杏眸,轻声安慰:“大家只是抱着一种美好的愿景、一种心灵的寄托,不要有压力。你的存在本身对他们来说便是一种莫大的激励。”
  枯木逢春,枝干断裂又重获新生,这就是人们所期望的,能带给力量与信仰。
  蟠桃树被安慰后又开始哼哼唧唧:“哼,我当然知道。小爷我那么厉害,他们崇拜我理所应当。”
  叶晗从善如流的顺毛:“嗯嗯,少爷威武。”
  蟠桃树枝条上的桃花开得愈发艳丽,少年音带着一抹娇羞:“咳,还是你有眼光。”
  叶晗不禁微微一笑,看来这次又哄好了。
  别看是个颇为傲娇的少爷,其实特别好哄。
  她看着对方满树的桃花,一朵朵缀满枝头,绚烂多姿,地上也落满了粉白的花瓣,内心倍感欣慰。
  自从接手花间集以来,叶晗一直精心照料这棵蟠桃古树,一步步看着对方成为今天的模样,所带来成就感难以言喻。
  等到花期过去,预计6…8月份就会结出蟠桃,到时候产量肯定很高。
  这样一想,她不由得愈发期待。
  在桃花林刚开放之时,茶农便紧急地告知叶晗,再过一两天就该采茶了。
  算算日期,和当初规划的差不多。
  但几位茶农却不这样认为,本来明前茶的开采集中在3月下旬,即使头采相差不到几天,可花间集的茶树芽长得太快了,必须要及时采摘,刻不容缓。
  好在早就约好了茶工,并不会仓促。
  于是在3。17日的早上6点半,10名经验丰富的茶工背着竹篓来到花间集,在清晨的薄雾笼罩中,做好准备工作开始采摘。
  叶晗也起了个大早,与茶农一起检验她们的采摘手法,继而规划每人的采摘区域。


第74章 采茶与品级
  采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和大众认知中长相清纯的采茶少女; 穿着漂亮的采茶服穿梭于一垄垄的茶田中、步伐轻盈的样子不同,这些采茶工大多是30多岁妇女,打扮淳朴。
  3月份的天气依旧寒凉,采茶工们穿着宽松的薄袄和长裤; 带着帽子; 头发梳理起来以免影响干活。
  她们的手指因为经常采茶染上了微黑的‘茶渍’; 但指甲修剪的干净整齐; 以免采摘的时候伤到芽头。
  采茶的时候,因茶树的高度大多在1米以下; 所以要一直弯腰采摘。
  为了增加产量,她们的速度要快、而采摘的手法要轻,双手需不停动作,一刻也不得闲,是非常累的体力劳动。
  竹篓的重量也不算轻; 里面还要装几斤甚至十斤的茶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所以,那些采茶少女身姿婀娜的美照更多的是宣传,或是游客前去体验采茶乐趣的照片分享,并非真实情况。
  现实中; 年轻的采茶工效率低、速度慢,在市场上并不受欢迎,远不及经验丰富的熟练工吃香。
  茶农依次检查了她们的装扮、手指及竹篓的洁净度,确认无误后; 叶晗见识了其标准的采摘手法。
  头采茶采摘的是肥壮的芽头和初展的一芽一叶; 必须提手采; 注意芽叶成朵; 大小均匀; 留柄要短,轻拿轻放。
  聘请的采茶工不愧是熟手,一捏一提间,鲜嫩的茶芽便采摘下来,滑入竹篓中。
  动作如行云流水,十分高效。
  好快!
  叶晗惊讶于这些人的采茶速度,怪不得一上午的时间能采摘数万个芽头。
  其中有两名妇女的速度最快,短短一分钟便采到上百颗嫩芽,速度着实惊人。
  果然每一个行业的佼佼者都是让人敬佩的存在。
  这些采茶工也都在低声议论,看着竹篓里的嫩芽露出惊诧的表情。
  “这里的茶树质量真好。”
  “可不是,从没见过这么肥壮的芽,最重要的是鲜嫩。你看,嫩得都能掐出水来。”
  “个数也多,一棵茶树居然能长这么多芽头,今年茶叶大丰收。”
  ……
  虽说头采茶因茶园环境,茶树品种、年限,采摘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别,却也有大概的标准。
  因采摘较早,这时候的芽头刚长出没多久,长度在1。8…2。5公分之间,色泽鲜亮、均匀,芽比叶长、芽头越粗壮越好。
  若是超过2。5公分便不够细嫩,属于明前茶(二采)的采摘标准。
  然而她们刚采摘的芽头,上面还带着晨起的露珠,几乎每个都达到了2。5…2。8公分,虽然长度略长,却丝毫不影响其鲜嫩程度,嫩芽浅绿泛白,均匀健壮,一颗芽头甚至能抵得上别人两颗。
  众人连连感叹,这么粗壮的嫩芽,即使在上千亩的茶园中也很少见到。
  若是放在十大名茶中,是要当贡品的,能喝到的人非富即贵。
  绝对是头采茶中的精品。
  对于她们而言,采摘也方便。
  一排茶树的高度相近,蓬面平整茂密,随手一采就是好芽,比那些长势不一、种植分散的茶田要好采得多。
  采茶工的薪资与采茶的斤数直接挂钩,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得越多便意味着薪酬越高。
  这里的茶树芽头粗壮、单个质量高,同时采摘难度低,想必轻轻松松就能达到目标,如何不让她们感到欣喜?
  没准这几日的收入能突破新高。
  叶晗安排速度最快的两名茶工采摘10年的茶树,其他人则分散站立,共同采摘8年的茶树。
  “谢谢园长。”听到安排,两名妇女满脸欢喜地提着竹篓往后排走,脚步轻快,看得其他茶工羡慕不已。
  花间集8年的茶树便已经如此茂盛,10年茶树正值壮年,芽头的个数和质量均超过前者,一天下来的收入十分可观。
  明前茶金贵、雨前茶可口,采茶工都指望着这两个月多赚些钱。
  花间集无疑是她们最好的选择。
  于是各自就位后,十位采茶工在微冷的天气和清晨的薄雾中,开启了今天的工作。
  ……
  叶晗第一次接触采茶,颇为好奇,想着自己尝试一番。
  她在茶农的指导下,用正确的手法采了几十颗嫩芽。
  确实不容易。
  首先要找准位置,基本上这边采着,眼睛就要确定下一个采摘的位置,做到勤采、净采,不遗漏茶树的任何一个枝条。
  其次要弯腰双手动作,一手扶住枝条的上半部分,一手轻轻捏住嫩芽,注意往上提采,而不是掐断;然后将其迅速放入茶篓,以免手的温度沾染上去。
  由于茶芽太嫩,叶晗不敢用力,更不敢紧捏,于是努力找准力度,小心翼翼地采摘,5分钟才摘了三十多颗。
  按照她的速度,估计一上午只能采到二两茶青,经过杀青、烘干等流程后,最后得到的茶叶最好只有半两。
  半两……
  叶晗收回手,将竹篓放在一边。
  果然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她只需要验收成果就好。
  上午11点左右,今日的采茶结束。
  采茶工们都累得汗流浃背,腰部酸痛,坐在山脚下的小径休息,每个人旁边放着装满新鲜芽叶的茶篓,一看便收获颇丰。
  “哟,我看你采得比我的还多。”
  “你的也不少,茶篓都快装满了。”
  “我刚掂了掂,挺重,应该超出了标准。”
  “放心吧。这里的茶芽粗壮,重量自然能上去,我估摸着得有六斤多。”
  “不知道能赚多少——”
  ……
  大家休息时纷纷议论起来,微红汗湿的脸上带着明显的笑意。
  头采茶的采摘要求很高,采摘时间在上午7…11点钟为佳,并且芽头鲜嫩、单个质量轻,通常5…6万个芽头才能制出1斤成品茶,即用4…5斤嫩芽炒制。
  熟练工一天采3…5斤嫩芽便是很高的效率了。
  叶晗定下的基准线为5斤400元,超出部分按40元/斤计算。
  这在行业内是很高的标准,起码在W市找不出第二个。
  正谈论着,看到年轻的园长拿着电子秤过来,采茶工一个个也不休息了,搬起旁边的竹篓便迎了上去,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叶晗将电子秤放在平地上:“大家一个个来,注意自己的茶篓,以免弄混。”
  排在第一个的是桑彤,她的年龄比其他人要年轻,28岁,却采茶有快十个年头了。
  她动作麻利地把快装满的茶篓放到上面,显示3。65KG,即7斤3两。
  不过这是带着工具的重量,茶农把里面刚采摘的芽叶倒入更大的竹筐之中,然后将茶篓放上去称重:0。35KG。
  两者相减便是采摘茶叶的重量。
  “六斤六两。”桑彤对斤两很熟悉,迅速在脑海中得出数据,又开始计算收入,“四百——”
  叶晗笑着道:“464元。”
  464元!!
  桑彤的内心激动不已,握着茶篓的手紧紧攥住,胸中激荡。
  呼。
  这绝对是她采茶以来最高的一次收入。
  明前茶金贵,3月中旬到4月初这二十天是她一年中收入最好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