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一座植物园后-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与前两次相比,这次它恢复的速度很快,并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生长发育,进入了黄金时期。
……
侏罗纪,是裸子植物与恐龙的天下。
苏铁类和银杏类的发展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高峰。
陶晓晴看到小银杏树快速成长起来,有昆虫授粉之后,它与其他银杏树开始迅速繁衍,大片的银杏林遍布陆地各个角落,极为繁茂。
陶晓晴看到了大批的恐龙。
翼龙伸展着宽阔的翅膀空中飞行,体长达30米的梁龙正在仰头吃掉银杏树的叶子和果实。
这些巨大的食草类恐龙一天可吃掉上百斤银杏叶和银杏果,银杏和苏铁等植物是它们最主要的食物。
如今的小银杏树已经长到了50多米高,古木参天,冠幅巨大,整棵树结了几千斤银杏果,连枝条都被压弯了些许。
几头梁龙过来,扬起长长的脖子咬住小银杏树下方沉甸甸的果子,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不痛,但是视觉效果惊人,陶晓晴身体有些紧绷。
从她的角度能看到梁龙钉子般的牙齿,整齐地排列于嘴的前部,咬得时候将枝条拽下来,力度很大。
“啊啊啊,别吃我——我靠,我靠!”
旁边似乎是路昊泽的声音,非常激动,扑棱得连座椅都在晃,不过对于陶晓晴而言就像来自于另一个世界。
在此之后,风云变幻、时间再次飞速流逝,小银杏树的树干外部已经碳化干枯,内部却长出二代、三代……N代,在上亿年的岁月更替中,生生不息。
【6500年前,白垩纪物种大灭绝,70%以上物种灭绝】
这是让陶晓晴无比震撼的一幕。
她看到小行星如流星般从天空降落,带起一片燃烧的火光,然后飞速撞击地球表面,一瞬间的强光让她猛地抬手遮住了眼睛。
耳边一片嗡鸣,地表的岩石在一瞬间化为齑粉,25万亿吨的碎屑朝着空中疯狂迸射,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被点燃,荡开的能量波相当于十亿多颗广岛原子弹爆发的威力,引起连环地震。
狂风与海啸席卷了陆地,火雨从天空降落,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恐龙群凄惨的叫声很快被定格,陶晓晴眼前也彻底黑了下来。
这场灭绝几乎让银杏纲植物如似银杏、裂银杏、线银杏等种类全部灭绝,只剩下寥寥几种。
正当她以为这些大灾难就要结束时,屏幕上又浮现出触目惊心的字体:
【200多万年前,第四纪大冰期到来】
陶晓晴看着南北极的冰盖迅速蔓延,她呼出一口寒气,感觉小银杏树也在这种温度下瑟瑟发抖。
这次的大冰期让曾经分布于北半球的银杏几乎全部灭绝,仅剩我国存在,仅剩下孤独的一种。
……
到这里,这场银杏的历史演变到此结束。
最后浮现的文字是银杏树的生存现状,目前野生的银杏正处于濒危状态,前景不容乐观。
当场景消失,灯光亮起,放映厅的所有游客都有些缓不过神来。
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以银杏的视角呈现出如此逼真的效果,心神巨震不足以形容此时的感受。
就在刚刚的二十多分钟,他们伴随着银杏树这个古老的树种走过巨虫时代的石炭纪,体验过森林大火后的新生,在长达100多万年的超级火山喷发中艰难存活,终于进入与恐龙并存的黄金时期。
然而小行星撞地球让大量物种覆灭、恐龙灭绝,经历了这场大危机之后,冰河时期的到来让人始料不及。
3亿年的漫长岁月,历经四次物种大灭绝危机,其中还夹杂着数次生态环境剧变与雨林系统的崩溃,却没有让银杏这个物种消失。
多么顽强的生命力。
生命的不屈与不朽在银杏这种植物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实在太震撼了。
人类目前在历史长河中只存在了不到200万年,银杏却存活了3亿年,这就是一个奇迹!
在此之前,陶晓晴等人虽然知道银杏被称为活化石,寿命悠久,但从不觉得随处可见的银杏树有什么特别。
然而此时,他们真切地认识到了这种从上古存活下来的植物的珍贵,历经3亿多年风雨的真正的活化石。
何其有幸能够见到它们。
此时的陶晓晴无比希望它们能永远的存活下去。
保护濒危植物迫在眉睫,如果在人类的手中灭绝,那将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
从投影厅出来之后,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花间集的效果实在太逼真,游客们出来之后纷纷感叹。
“太真实了,闪电劈落的时候我都没敢睁眼。”
“看到梁龙吃叶子的时候才吓人,那排牙…我的妈呀,幸好是个食草恐龙。”
不对,她刚才不就扮演银杏吗,那食草不是更可怕??卧槽。
“200万平方公里的火山连续不断的喷发,喷了100多万年!!100多万年……简直无法想象,怪不得那时候灭绝的最多。”
“小行星撞地球才震撼,我敢说所有的科幻大片都拍不出这样的场景。”
“对对对,我看到一大批恐龙活生生地被埋在地下,我的老天,太吓人了。”
……
路昊泽出来后也开始疯狂比划,“妈妈,你看到了吗!好多恐龙,有翼龙、梁龙、剑龙、马门溪龙、霸王龙……还有海里的苍龙,我都认识。”
“那群火山喷发的时候,嘭——突然就炸开!岩浆疯狂喷涌,像是红色的血。”
他对着几人兴奋地讲述,滔滔不绝,用各种动作描绘让他震惊的场景。
对于这个时期的男孩子来说,再没有比这个更吸引人的了。
比看那些电影大片要刺激一万倍。
到了最后,他突然认真地道:“银杏树真厉害,居然能在那样残酷的环境下存活。妈妈,我以后想当一名植物学家,我要保护银杏树!”
苏彤一时间愣住了。
第59章 科普馆‘刷屏’与周边设想
苏彤从未想过会在儿子口中听到这样的话; 一时心神震动。
原本只是一次心血来潮的决定,想着带他来科普馆看看,却没想到这次体验会给儿子带来如此巨大的改变。
说实话,路昊泽这孩子时常让她和老师感到头疼:
学习成绩差、回来后不做作业; 就知道躲在房间打游戏; 要不就是和同学疯玩; 管都管不住。
平日里让她操碎了心。
这次来科普馆也是觉得出来后不能光玩、怎么也要学点知识。
尽管她知道自家孩子在这种环境下肯定待不久; 同样不抱什么希望。
然而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她的预料。
自从来到花间集后,苏彤亲眼见证了儿子的变化:
从刚开始的不感兴趣、四处乱晃;到被生命之树吸引; 对摄影展厅的植物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再到体验馆抢着答题……
此时从投影厅出来,更是有了宏大目标和保护植物的意识。
这些都是没有人教导,自发产生的想法。
他的儿子希望成为一名植物学家!
激动、欣慰、惊讶等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苏彤鼻子微酸,“好; 妈妈支持你,我们一起保护银杏树。”
“那我们说好了,谁也不能反悔——”
路昊泽双眼亮了起来,像是得到了十足的肯定。
他跑去体验区,跑了几步又停下; 回头道:“妈妈我先去答题,你们在这里排队,等我回来再看一遍银杏树!”
“好。”苏彤笑着道。
“我去那边看看人多不多,马上回来!”
苏彤看着儿子如一阵风般兴奋地跑走; 心中宽慰; 一时间感慨万千。
花间集今天不仅给她儿子上了一堂生动的植物课; 也给她好好上了一课。
教育的方法太重要了。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 她用了六年时间都没能让路昊泽对学习产生兴趣; 而花间集只用了半天。
仅半天的时间,便培养出对植物的强烈好奇心和兴趣,让一个孩子从不爱变得热爱,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使得植物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实在厉害。
不仅是路昊泽,她一路上也认识了不少植物,无时无刻不被新鲜感所包围,各种设计的呈现方式刷新了她的认知。
其他地方的科普馆可没有这样的效果。
正想着,陶晓晴凑了过来,小声道:“小姨,我发现路昊泽真是不一样了。”
她去年暑假的时候帮对方上了两节辅导课,差点被这小子气哭。
自己不爱学习,气人倒是挺有本事。
不过后来对方认错态度良好,小姨也拿了东西上门,两家关系不错,陶晓晴当然不会在意这点小事。
只是顽劣的印象依然挥之不去。
今天这番话着实令她惊讶。
这还是那个让小姨头疼不已的表弟吗?
苏彤欣慰地道:“是啊,的确不一样了。多亏你推荐花间集,昊泽很喜欢这里,也很喜欢这些植物。”
今天来科普馆是她做得最正确的决定。
寒假一定会经常过来,培养孩子的兴趣。
……
陶晓晴两人从花间集离开时,已经到了下午2点多。
5次的答题次数已经全部用完,投影厅也去了两次,等到游客人数显得拥挤时,她才意犹未尽得踏上回家的道路,并和唐晶晶约好了明天再来。
花间集的科普馆完全超乎了她们的想象。
两人坐车回去的路上一直在讨论,越讨论越激动。
今天感受到的新奇体验比去年一整年都要多。
无论是序厅的生命之树与花间集的3D模型,还是后面摄影作品展厅、濒危植物展厅、体验区以及投影厅,每一个展厅都令人印象深刻。
设计新颖,科技的互动让人充满震惊,同时带来绝佳的体验感,简直完美。
最重要的是无形之中加深了对植物的认识。
这才是花间集厉害的地方。
“明天我们早点来,先去答题区。”陶晓晴开始畅想明天的流程:“植物插画我还没体验过,人实在太多了,这次刚好一起。”
“对了,我给你看个东西。”唐晶晶想到这里,神神秘秘地拿出手机,点开保存的作品给她看。
一幅虞美人、一幅万寿菊、还有一棵罗汉松盆景。
“这些…都是你画的?”陶晓晴一眼就看到了左侧‘唐晶晶’的署名,目露震惊:“你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虽然笔画和色彩简单,但描绘和创作是两码事。
而且这一看就是大师的作品吧,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了植物的形态,栩栩如生。
可为什么署名是唐晶晶?
“是我画的。不过很简单,屏幕上有光点,手指跟着它移动就行了。”唐晶晶眉眼带笑:“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作品,还有作品集。”
陶晓晴愣了一下。
每个人都有。
这也太棒了吧。
拥有一幅属于自己的作品,对于普通人来说吸引力十足。
自己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不够郑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画作。
但以插画的形式进行署名,然后一起存放于相册之中,便有了极强的仪式感和满足感。
我的老天,花间集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
明天必须体验一下。
科普馆第一天闭馆后,花间集的留言区一片火热,都在感慨今日的奇妙之旅。
“谁懂,刚来到序厅就被震撼到了,6000多年的古银杏和5000多年轩辕柏,古木参天、枝干浓密到看不到顶,不愧是生命之树!”
“我也是,哈哈。我和我妈一起过来,我说这两棵树是假的,她根本不信(笑哭),太逼真了。”
“摄影厅的景色也非常逼真,明知道是假的也不敢从王莲叶子上下来。”
“对对对,我都是站在最中心,唯恐掉水里,23333。”
“看到圆盾猪笼草的时候才真的惊到我,仿佛一瞬间就去了婆罗洲的原生态环境,尝试着伸手,居然真的摸到了笼子!
有没有哪个大佬解释一下,这到底怎么做到的?”
“应该是一种感官模拟,元宇宙概念体,需要极高的精度和灵敏度,目前仍在研发之中。”
“卧槽,这么牛!反正我在其他地方没见过。”
“没见过+1”
“不止这个,好多科技我都没见过,这次真是长见识了。”
除了讨论高科技和虚拟场景,还有大量游客对植物印象深刻。
“走灭绝植物阶梯的时候我都要哭了,看着那些灭绝的植物在眼前枯萎,好难受啊,呜呜呜呜。”
“我也。中间一度想下去,幸好上面的都活了,印象特别深刻,到现在都能叫出他们的名字。”
“刚才去查了下,像普陀鹅耳枥等濒危植物都被保护起来了,大松一口气。”
“你们有人去看‘野生古银杏的演变’吗!卧槽,震惊我100年,能存活下来太不容易了。”
“呜呜,没看到。我去的时候人太多,工作人员都不让进了qwq”
“看了!四次物种大灭绝,简直无法想象它们怎么活下来的。”
“看完特别触动,很想为它们做点什么。”
“有什么濒危植物保护组织可以捐款吗,虽然我捐得不多,但很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我也是。”
……
与此同时,W市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花间集科普馆’刷屏了。
尤其是带着孩子去体验的,发现孩子一个个兴致高昂,待在里面就不想出去,根本不用大人关注,自己就玩得很high。
这里的科普不是死板的介绍和单一的展出,而是将科普灵活地融入到每一个环节之中,采用各种新颖的方式呈现,让孩子在惊叹的同时对植物有了认识,产生兴趣,学习氛围浓厚。
每一位家长皆对此欣慰不已。
“我家的大宝说要给猪笼草抓虫子吃(笑哭),今天回来真的在花盆里抓虫子,还说要栽一棵银杏树,不能让它们灭绝。”
“孩子特别喜欢花间集,哪怕排队都要去答题,说有鲸鱼为他鼓掌,明天还要去。”
“今天囡囡在科普馆待了一下午,走的时候差点哭了,说不想走。他爸爸哄了好久才肯离开,明天肯定要继续过来的。”
……
苏彤所在的家长群里也是一片讨论声。
寒假一到,放假后都没什么人说话,今天却一反常态地活跃起来。
“花间集植物园新开了科普馆,可有意思了,别说女儿,我自己都想去,那里的布置就跟未来科技空间似的,大开眼界,推荐给你们,”
“我今天也带雨航去了。
臭小子本来说没意思,要在外面等;没一会儿就找不见人,原来在摄影展厅。跟着旋转屏幕把所有作品看了一个遍,叫他都不出来,啧。”
苏彤以往在家长群里发言不多,这次却忍不住想要分享:“我家昊泽看了古银杏的影片,出来就说以后要当植物学家,要保护银杏树,把我都给惊到了。”
“这孩子觉悟很高啊。”
“当植物学家好,科研人才!”
“好好培养,没准以后真会进入这个领域。”
“和我家女儿想的一样。
她从濒危植物展厅出来之后也说要当植物学家,保护野生兜兰。当时我听到的时候那个欣慰,她还是第一次说出这番话,说明真的喜欢上了植物。”
“花间集植物园是吧,我明天也带儿子去看看。”
“我也去,到时候一起。”
“行。我听说人很多,咱们早点去。”
今天是科普馆第一天开放,叶晗一直在关注相关消息,确认效果如何。
闭馆之后,王芸负责统计数据、梳理大众的意见和反馈;柳艺则查看公众号和其他社交媒体的动态,以防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