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嫡兄 >

第142章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嫡兄-第142章

小说: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嫡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这根胡萝卜在前面?吊着,还愁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
  众人眼神?游移着应下,作鸟兽散。
  之前他?们多抵触苏源,现在就有?多羞耻。
  无形的巴掌快把他?们的脸给扇肿了。
  原来不是苏大人自视甚高,而是他?们短见薄识。
  “不愧是状元郎,造船也是一把好?手。”
  “幸亏之前我什么都没说过,就问你们臊不臊得慌!”
  “臊什么臊,咱们以?前也没见过那个三角帆,光凭苏大人一己之言如何可信?不过现在我算是真服气了,他?是真有?几分本事在身上的。”
  “我有?种预感,这回咱们一定能把海船造出来。”
  “希望如此吧,到时候你们可别像王大人那样吧嗒吧嗒掉眼泪才?好?。”
  “才?不会!”那人说完顿了顿,补充一句,“我顶多眼睛受点风。”
  同僚们哈哈大笑起来,一改往日懒散,斗志昂扬,走路带风。
  。。。。。。
  王一舟收拾好?情绪,转头就见苏源和王先生一瞬不瞬盯着自己。
  胡乱抹了把脸,老脸一红。
  所?幸他?足够黑,旁人轻易发现不了脸上的异样。
  面?对二人揶揄的目光,王一舟板着脸着重强调:“我这是喜极而泣!喜极而泣!”
  苏源憋笑,和王先生异口同声:“明白。”
  单看外表,谁能猜到以?耿直寡言著称的王木头是一个情绪如此丰富的人呢。
  不过这样挺好?。
  总比有?八百个心?眼子,惯会装模作样的人好?相处。
  王一舟厚着脸皮,只当看不出他?们的促狭,招呼人把船只模具搬回屋里。
  王先生紧随其后,模具刚一放下,就着急忙慌上前,继续研究,时不时问苏源一些?问题。
  苏源耐心?解答,答疑结束后去一旁看书,王一舟取代他?的位置。
  王一舟并非答疑,而是请教问题。
  就算之前每天缠着苏源问这问那,他?也还是感觉不够。
  恨不得把所?有?造船的知识团成一个球,塞进脑袋里。
  苏源支起耳朵听了一会儿,还真学到不少东西。
  索性放下书本,加入他?们。
  一个时辰后,苏源放下毛笔,面?前的纸上密密麻麻写?着造船相关的文字。
  他?们俩齐声道:“多谢先生解惑。”
  王先生连称不敢:“先生不敢当,我也是借着先辈多年积攒下来的经验。”
  三人相视一笑,去忙各自的事情了。
  傍晚下值前,王一舟高声提醒:“顶多再过个七八日,咱们就要?去杭州府的造船处,回去多陪陪妻儿爹娘,早日做好?准备。”
  众人表示知道了,加快速度完成手头的差事,下值归家。
  苏源信步走出工部大门,微抬下颌,望着被夕阳染成橙红色的天。
  王先生不着痕迹看他?一眼,负着手道:“多年不见,承珩像是多愁善感了不少。”
  苏源失笑,强行挽尊:“只是想到刚回京不久又要?离开,不论是与家人分别,还是让家人经受车旅劳累,心?中难免愧疚不安。”
  “家人本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想必他?们也能理解你。”王先生仰头看着枝头的树叶,“况且承珩此行是为国?为民,乃关乎社稷之大事。”
  “先有?国?再有?家,不是吗?”
  苏源心?中豁然,作了一揖:“多谢先生开导,苏某知道该怎么做了。”
  王先生故作不虞:“这般生疏,倒显得咱们从未在书院共事过。”
  苏源面?色舒缓:“只是没想到您会是。。。。。。”
  点到即止,双方都明白其中含义。
  王先生感慨道:“父亲离世?前千叮万嘱,告诫我绝不能出头,我照做了。”
  “人生短暂,我这前五十六年不是读书就是育人,总要?在人生最后的年月里留下一笔浓墨重彩。”
  “我以?为有?生之年再不会碰造船之术,直到陛下旨意传出。”
  王先生看向?苏源,眼神?坚定:“靖朝需要?我,我便来了。”
  弘明帝并非先帝,纵使帝王缓缓老矣,也不会做出先帝那般昏庸愚钝之事。
  苏源眼眸有?一瞬的恍惚,似乎有?什么在心?里生根发芽。
  直到与王先生道别,乘马车回到家,也没从这股情绪中挣脱出来。
  纵身跳下马车,刚站稳就听到清脆的呼唤:“爹爹!”
  苏源以?最快速度调整好?表情,转身的同时面?露笑意,快步上前,一把抱起元宵。
  抬手挼了挼小揪揪,苏源让她坐在小臂上,单手抱着往里走。
  “今天有?没有?好?好?吃饭?”
  “有?哦,元宵吃了萝卜,报吃,元宵吃光了。”
  和很多小孩子一样,元宵也不爱吃蔬菜。
  便是精心?调制的蔬菜泥,卖相比肉泥好?很多,元宵也看都不看一眼。
  为此老父亲操透了心?。
  直到上次万寿节宫宴,宋和璧拿不吃蔬菜会变傻吓唬元宵,自此她再没挑过食。
  就算不喜欢,也还是会皱着小脸吃光光。
  思及此,苏源给她一个贴贴以?作奖励:“元宵真棒!”
  元宵当即笑得见牙不见眼,圆眼睛弯成月牙儿。
  院子里,苏慧兰跟宋和璧拎着花洒浇花。
  婆媳二人有?说有?笑,彼此间气氛很是和睦。
  苏源脚下一定,在廊下停顿片刻。
  元宵仰头:“爹爹?”
  软绵的唤声不禁唤回苏源的思绪,也惊动了那边二人。
  “源哥儿回来了啊。”
  苏慧兰放下花洒,下意识捶了捶后腰。
  明明苏源都二十有?二,也有?了表字,她还是多年如一地称呼他?“源哥儿”。
  苏源并不反感,只觉得是一种亲近的表现。
  跟“阿源”“爹爹”是一样的。
  宋和璧净了手,过去给苏慧兰揉后腰的某个穴位,可以?缓解腰痛。
  “你回来得正?巧,厨房刚做好?饭,正?好?吃口热乎的。”
  并非宋和璧夸张。
  自从苏源入了造船处,便是一日忙过一日。
  造海船可不是叠纸船,只外观好?看就行。
  不论是材料还是数据,都要?足够坚固,足够准确。
  古代没有?计算机,每一笔数据都要?亲自动手去算。
  很多时候他?连饭都顾不上吃,伏案工作到深夜,肩颈酸痛,手指头也因拨多了算盘刺痛难忍。
  苏源不想惊扰家人休憩,只能去小厨房随便煮口吃的,囫囵应付过去。
  把元宵放到地上,任她自个儿跑着玩,苏源轻笑道:“今日事情有?了结果,手头无甚要?事,正?好?一家人凑一块吃顿饭。”
  苏慧兰自是欢喜不已,忙让人上菜。
  宋和璧看了苏源一眼,什么也没说,带着元宵洗手去了。
  一家人围桌而坐,苏源先给苏慧兰舀了碗汤,给元宵系好?口水兜,又给宋和璧夹了筷菜。
  做完这一切,清了下嗓子:“造船的事情已经定下,再过个七八日就得去杭州府了。”
  苏慧兰放下勺子:“这造船可是大工程,起码得一年两载吧?”
  苏源微微颔首:“差不多。”
  宋和璧捏起口水兜,给元宵擦了嘴:“你打算让我们一起过去?还是就让我们留在京城?”
  苏源踟蹰半晌,直言道:“我当然是想你们和我一起去。”
  “我不放心?把你们留在京城,一家人在一处也有?个照应。”
  更?重要?的是:“元宵年岁尚幼,正?是需要?家人陪伴爱护的时候,我不想缺席。”
  苏慧兰和宋和璧皆看着苏源,唯独元宵自己握着特制小勺,哼哧哼哧与蔬菜泥作斗争。
  静默片刻后,苏慧兰叹了口气:“源哥儿大可不必顾虑这么多,你也说了,咱们是一家人,一家人自然得在一处的。”
  和苏源成亲三年,宋和璧对这样性情豁达的婆母很是喜欢,眉眼间溢出三分笑:“娘说得对,你不放心?我们,我们也不放心?你孤身一人在外。”
  倒不是担心?苏源在外拈花惹草,而是苏源就是个工作狂,一旦进入状态,连吃饭睡觉都能忘了。
  她可不想两年后见到一个骨瘦形销的苏源。
  苏慧兰左看儿子右看儿媳,又看增高椅上的元宵,脸上是止不住的笑:“那就这么说定了,去哪不是住,有?人的地方才?是家。”
  从苏源开口到现在,饭厅只有?短暂的沉默。
  一家人说开了,重又执筷握勺,眉眼松快,和乐融融。
  之后的几日,造船处都在为离京前往杭州府做准备。
  其他?大臣不谈,那日与王首辅在宫道争辩的几位老大人沉思良久,很快想明白了,跟弘明帝站到同一战线。
  造船需大笔资金,工部尚书范诩上书,请户部拨银。
  户部尚书孙见山还未表态,张御史先跳出来。
  他?罗列了一大堆造船失败的可能性,字里行间都是户部不必拨过多银钱,免得像石子砸进水里,连个声响都没。
  没等范诩据理力争,孔次辅几人先把他?骂了个狗血喷头。
  末了,孔次辅一拱手:“张御史委实不堪监察之责,微臣以?为该将他?派去琼州府,体验一番被御史监察的滋味。”
  琼、琼州府?!
  张御史反应过来,当场气了个仰倒。
  琼州府可是出了名的穷山恶水,等闲官员宁愿去不甚富饶的地方任职,也不愿去琼州府活遭罪。
  派他?去琼州府,这跟要?他?的命又有?何异!
  还有?就是,去琼州府任职跟体验被监察的滋味有?什么关系?
  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孔次辅您怕不是人老昏头了!
  然而没等他?为自己争上一争,就听上首的弘明帝不疾不徐道:“允了。”
  “砰!”
  一声闷响,张御史光荣倒地。
  面?对众人惊疑不定的注目,孔次辅翘了翘胡须,给苏源递去一个鼓励的眼神?。
  老夫被姓王的老家伙拉到你这边,你小子可别让老夫失望。
  接收到孔次辅的眼神?暗示,苏源嘴角往下压了压。
  他?没记错的话,这位老大人当初可是反对声音最高的。
  不知期间发生了什么事,竟让孔次辅改了主意。
  不过苏源很快没时间多想了。
  户部拨了银下来,造船处的一众官员匠人都将在两日后前往杭州府。
  在此之前,苏源出席了方东的大婚。
  方东比他?还要?大一岁,在这个年代算是大龄剩男。
  但谁让他?品行端正?,又洁身自好?,翰林院那位侍读学士陆大人看中了他?,将幼女许配给了他?。
  从五品官之女配正?七品,算是男方高攀,好?在两家人对彼此都很满意,压根不把那些?非议看在眼里。
  也正?是在这场大婚上,苏源得知郝治因玩忽职守被摘了官帽子,旁人也才?知道方东和唐胤是多年好?友。
  这是苏源有?意为之。
  他?将要?离京,方东和唐胤又官职不显,光凭这层关系,再有?陆大人照拂,他?们在朝中也能少些?刁难。
  参加完大婚,苏源又同亲友一一道别,两日后带上家人,随大部队前往杭州府。
  元宵依旧有?些?晕车,每次车队停歇,苏源总会抱她下车透气。
  如此一来,造船处的众人都知道苏大人是个女儿奴,把他?那个叫元宵的闺女捧在手心?里疼。
  从京城到杭州府,历时一个半月。
  弘明帝不仅给他?们安排了随行护卫,还在杭州府安排了住宅,拎包入住即可。
  稍歇两日,苏源就紧锣密鼓地投入到造船大业当中。


第132章 
  冬去春来;转眼已是次年仲夏。
  掐指一算,苏源来杭州府已八月有余。
  杭州府的夏日高温且多雨,不过走两步路;浑身就被汗水湿透;衣料湿漉漉地贴在皮肤上。
  苏源踩着水洼走上台阶,“吧嗒”收了伞。
  拭去额头上的汗珠,拧干洇湿宽袖的雨水,阔步走进门。
  “爹爹!”
  清甜的嗓音穿透瓢泼雨幕,清晰传入耳中?。
  苏源把油纸伞放到墙角;会心?一笑。
  不远处,一粉雕玉琢的小姑娘绕过回廊;哒哒小跑过来。
  杏粉色的裙摆飘逸;尚不足巴掌大小的绣鞋上,粉白的蝴蝶栩栩如生;展翅欲飞。
  苏源半蹲下身,小姑娘扑进他怀里。
  “爹爹你可算回来了,元宵好想你~”元宵仰起小脸控诉道。
  苏源揉了揉她?脑后的软发:“爹爹也是。”
  正处于收尾阶段,时刻盯着才能放心?。
  种种琐事叠加在一起;以?至于他整整三日?未归;吃喝住都在造船处。
  “等忙过这段时日?,爹爹陪你出去玩。”苏源承诺道。
  元宵眼睛一亮:“好耶!”
  她?拍了拍老父亲的肩头,颇有几分?迫不及待的意味:“爹爹快走,娘娘和祖祖也想你呢。”
  苏源失笑,抬袖护住元宵的脑袋;疾步跨到屋檐下。
  元宵已有两岁多;个头蹿高了些,说话也更利索了;撒娇卖痴更是信口拈来。
  不仅苏家,偶尔苏源带她?去造船处,那里的官员和匠人们也都很喜欢她?,王一舟和夏员外郎尤甚。
  具体表现在时常备着孩子爱吃的小零嘴儿,元宵一过去就争先恐后地投喂。
  元宵不偏不倚,王一舟的一口,夏员外郎的一口。
  每逢这时,苏源总忍不住扶额。
  这端水的本事真不知?随了谁。
  思绪流转间?,父女俩来到正屋。
  屋里,卢氏正往桌上放盘子,盘子里是翠绿的蔬菜,还有重孙版狮子头,显然是元宵的饭菜。
  苏慧兰在一旁抱怨:“这雨都下了七八天?了,什么?时候是个头。”
  苏源把元宵放地上:“娘,我?回来了。”
  苏慧兰猛地抬头,看清来人后眉开眼笑:“我?刚才还跟卢氏说,不知?道你今天?会不会回来。”
  “简单收个尾,正好得闲就回来了。”苏源接过他娘递来的凉茶,“对了娘,阿和呢?”
  “阿和一大早就去了抚育院,许是雨势太大,一时半会还回不来。”
  这几年?,宋和璧一直都在跟抚育院打交道。
  有次苏源下值,顺路去抚育院接人,意外撞见一群小娃娃围着她?,一口一个“宋姑姑”。
  宋和璧显然十分?受用,桃花眼盛满了笑。
  “也不知?阿和什么?时候回来,我?就让人先开饭了,免得元宵饿着,至于咱们,就等她?回来一起吃。”
  苏源轻嗯一声:“再过十来天?,海船将要下海试行,娘您想不想去看看?”
  苏慧兰不假思索:“那肯定要去了,届时我?跟阿和还有元宵一起。”
  这艘船可是耗费了源哥儿八个月的心?血,自然要陪同见证。
  “那好,回头我?跟他们说一声,给你们留个位。”苏源放下茶杯,“我?先回屋换身衣裳。”
  瞥了眼与?九连环作斗争的元宵,温声提醒:“等会再玩,该吃饭了。”
  元宵踮起脚看了眼今日?食谱,立马皱起小脸,磨磨蹭蹭走到桌前坐下:“祖祖,我?可以?少吃一点吗?”
  苏慧兰哪会不明白她?的小心?思,笑容慈祥,语气坚决:“不可以?呢。”
  元宵鼓起腮帮子:“那、那好吧。”
  苏源忍俊不禁,夸一句“元宵真棒”,见小姑娘重又恢复活力?,这才离开。
  从造船处回家,官服上溅了不少雨水,天?气又闷热,湿哒哒的很不舒服。
  换上一身钴蓝色常服,去正屋陪元宵用饭。
  许是有他的陪伴,元宵吃得格外香,素来不爱吃的蔬菜也都吃光光了。
  扒完最后一口饭,她?眼巴巴地看向两人。
  苏源和苏慧兰当即会意,啪啪鼓掌。
  元宵身后无形的小尾巴摇成?螺旋桨,从头到脚,连头发丝都散发着愉悦。
  不多时,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