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嫡兄-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目的未达成,反倒把自个儿栽了进去。
如此甚好。
林大人暗想,一挥手让衙役把杜富春押了下去。
杜富春本?就是个粗人,被人绞住双手,疼痛之下骂骂咧咧,连田间?农户都不如。
骂声逐渐远去,苏源看向众人,温声道:“诸位不必担忧,只要是正大光明通过筛选进来的,本?官还有林大人只会支持。”
“最?终得?盐引者本?官希望你们能?警醒自身,不要走杜富春的老路。”
“若不幸落选,大可不必气馁,明年还有机会。”
商贾点头称是,暗戳戳把潜藏的那点小心思?的苗头给摁灭了。
这件小插曲过后,苏源一行人又回到二楼,拍卖继续。
他们仿佛忘记先前那一幕,激烈竞价,互不相让。
直至午时,拍卖才彻底落下帷幕。
盐商人数由盐运司商定,今年松江府共五人得?到盐引。
他们几人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即便在拍卖后差人详细调查,也未查出什么东西。
当天下午,五位盐商就收到带有编号的盐引。
林大人照例一番敲打,放他们离开。
“苏大人,杜家那边?”
苏源抚平宽袖上的折痕,笑言:“这是你们盐运司的事儿,与本?官何干?”
林大人咬牙,额角青筋直跳。
不愧是你,老奸巨猾苏大人!
人是他抓的,审问也交由盐运司,反倒是苏源落得?个清闲。
苏源无视林大人幽怨的视线:“毕竟杜富春收买的是你们盐运司的小吏,苏某即便是代理知府,也查不到你们盐运司头上,所?以还得?劳烦林大人。”
说罢一拱手,悠悠然离去。
林大人咬碎一口牙,一甩袖子:“去杜富春那边!”
在林大人一下午外加一整夜锲而不舍的审问下,杜富春总算认罪,并供出伪造调查信息的小吏。
林大人当即派人前去捉拿那小吏,却被告知小吏已经连夜跑路。
正要派人去追,一大早苏源施施然登门,指向身后的人:“林大人是在找他吗?”
那被衙役押着的男子,可不正是逃跑的小吏。
苏源出言解释:“苏某猜到此人会逃走,特地派人守在城门口。”
主打一个守株待兔。
林大人:“。。。。。。”
翌日,府衙携盐运司公布对杜富春的惩处。
罚银一千两?,且永久剥夺盐商资格。
这点罚款对杜家而言不过几身衣裳,不值一提,剥夺盐商资格才是沉重一击。
有杜富春这只鸡,不论是新入选的盐商还是其他商贾,一个个乖顺得?跟鹌鹑似的,老老实实开铺子赚钱。
杜家送来罚款那天,京城的圣旨也抵达了松江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苏源自上任以来勤勉政事,造福一方,乃社稷之福,特命为正四品知府,钦此!”
第109章
“苏大人;接旨吧。”
传旨太监从圣旨上抬起头?,笑眯眯地望向深绿色官服的清隽男子。
苏源双手捧过明黄圣旨,高举过头?顶:“微臣领旨;谢主隆恩!”
言罢;苏源携身后一众官员起身。
传旨太监在御前伺候,熟知陛下对苏大人?的看重,再有临行前福公?公?的敲打,对苏源的态度甚是和善。
“打今儿起,苏大人?可就是知府大人?了;万不能让陛下失望呐。”
苏源郑重其事道:“请陛下放心,微臣定?克己奉公?;焚膏继晷;以百姓心为己心,以百姓事为己事。”
传旨太监两眼笑眯成一条缝:“两位通判还有一位同知已在赴任的路上;要不了多久就能上任,在此期间还望诸位大人?辛苦些?,稳住府衙大小事宜。”
以苏源为首的官员们忙不迭应声:“此为分内之事,公?公?尽管放心。”
传旨太监又说了几句场面话;又提起银矿:“银矿将由?工部的人?接手;但也请苏大人?帮忙多盯着些?。”
苏源自无不应。
传旨太监一挥手:“好了,诸位大人?且都去忙吧,不必把时?间浪费在咱家身上。”
众人?齐声应和,作鸟兽散。
苏源刚转身,又被传旨太监叫住:“苏大人?留步。”
苏源脚下一顿:“公?公?有何吩咐?”
眼前的传旨太监德公?公?乃正四品;与苏源同级;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德公?公?指了指门内,压低声音:“陛下有话交代?苏大人?。”
苏源意会?;带他去了办公?点。
不远处,夏同知扭头?看了眼苏源的身影,脚步欢快地哼着小曲儿。
旁边同僚见状,颇为好奇:“夏大人?可是遇上什么喜事了?”
夏同知一脸高深莫测:“你不懂。”
不是他不愿说,而?是这些?人?又怎知他被苏大人?委以重任的痛并快乐着的感觉。
只要一想到不久后会?有三人?承受与他同等的公?务与痛苦,夏同知就兴奋不已。
那人?也没准备打破砂锅问到底:“咱们之前还真猜对了,知府就是苏大人?。”
夏同知乜他一眼:“苏大人?破案有功,又有大功劳在身,舍他其谁?”
“我只是感叹苏大人?年轻有为罢了。”
夏同知哼了声:“别感叹了,赶紧回去处理公?文,难道你想摸黑下值?”
他这一说,周围几人?立马小跑着回屋了。
夏同知咧嘴笑,一扶官帽,去西山巡查。
。。。。。。
二人?先后踏进屋里,苏源顺手关了门:“可是陛下有何差事?”
德公?公?点点头?,神色凝重:“那位在吉祥山的私兵有部分窜逃,陛下命苏大人?协助暗部将其捉拿归案。”
那位=庶民赵进。
赵进藏在深山中的私兵约有几千人?,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皇子豢养私兵毕竟是皇家之事,苏源为人?臣子不便?掺和,索性将捉拿私兵的任务交给了暗部,本?人?全程未曾插手过。
纵使暗部能力超群,但到底寡不敌多,还是让几百个私兵趁乱逃走了。
好在这些?私兵的相关信息全都记录在册,任他们逃到天涯海角也躲不过暗部的追捕,不过时?间问题罢了。
弘明?帝现在是听到赵进就胸闷气短,索性当起甩手掌柜,那这件事塞给了苏爱卿。
苏爱卿素来温和宽厚,有手段有智谋,定?能圆满完成任务!
苏源沉默一瞬,还是应下了。
手头?又多一件差事而?已,待补缺的官员上任,又将多出三个工具人?,问题不大。
苏源如是安慰自己,笑意未改分毫。
德公?公?见苏源这般干脆,又夸赞几句。
饶是苏源早已磨炼出一张厚脸皮,被伶牙俐齿的德公?公?这么一夸,也禁不住面热。
“对了!咱家在来的路上瞧见好几处屋子正在施工,瞧着忒奇特?,咱家活这么多年还从未见过这式样的。”
苏源指腹轻点:“公?公?说的可是公?共茅厕?”
他将公?共茅厕的构造描述一遍,德公?公?不住点头?:“就是它。”
“听苏大人?的意思,您建这公?共茅厕是为了让百姓出门在外也有个方便?的地儿?”
苏源颔首:“如今尚在试行阶段,效果?如何还不得?而?知。”
德公?公?眯眼笑:“倒是个新奇的,回头?若有成效,可一定?要及时?将这东西上达天听。”
好东西可不能只松江府的百姓享用。
德公?公?在宫里待了二十?来年,眼光自是毒辣,一眼就瞧出公?共茅厕的裨益,索性隐晦提醒了句。
这好歹也是功劳一件,也算是他给苏源卖个好。
有朝一日苏源有幸成为天子近臣,说不准会?记得?今日微薄恩情,在陛下面前替他美言几句。
苏源一眼看破:“这是自然。”
德公?公?很是满意,提出告辞。
苏源起身相送,回来后没多久就再见到当初的暗部小头?领。
虽小头?领依旧黑衣黑面罩,看不清模样,熟悉感却?扑面而?来。
苏源眉梢轻扬:“又见面了。”
小头?领一板一眼:“属下曾参与捉拿私兵行动中,对他们也更为了解,陛下便?派了属下过来。”
苏源轻唔一声,简单的打招呼后进入正题:“那几百人?的名册呢,拿来我瞧瞧。”
小头?领呈上名册,苏源一目十?行看完,心里也有了大致计划。
思忖片刻,他提笔速写:“咱们这样。。。。。。”
仅用了两刻钟,两人?共同制定?好追捕计划。
苏源合上名册,抬手轻揉眉心:“这几天我都在府衙,你若有什么事直接来这找我。”
公?务繁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他不想再被暗部看到他撒欢的样子,他真的会?脚趾扣地。
小头?领对此一无所知,只收回名册:“是,大人?。”
。。。。。。
经苏源统计,逃窜私兵共计三百零八人?。
根据暗部追踪显示,他们不是藏在松江府区域内,就是藏身于周边几个府城。
苏源做事素来不喜拖泥带水,更没打算派暗部私下里去周边搜寻,费时?又费力,而?是直接给周边几府的知府去了信。
那几位知府都很配合,当即表示会?全力配合搜查行动。
仅半个月,在暗部设下的天罗地网中,潜逃私兵被逼入绝境,退无可退。
盐商凭盐引领取到第一批带有编号的官盐那天,三百零八人?悉数落网。
暗部完成任务,同苏源告别,押解着私兵回京复命。
当天傍晚,苏源下值回家。
途径官盐铺子,发现门口站了不少百姓,像是都来买官盐的。
苏源回想起初来松江府的时?候,官盐铺子里不论掌柜还是伙计都在浑水摸鱼,遂定?睛往铺子里头?看去。
掌柜的在柜台后奋力吆喝:“一个一个来,大家都能买到官盐,不要抢不要闹。。。。。。”
伙计们衣着整齐,面带微笑地穿行于客人?之间:“客官您要几两盐,我给您称。”
“客官您尽管放心,咱们家的官盐绝对保质保量,里头?绝不会?掺杂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您买回去要是发现什么问题,大可以再送回来。”
“客官您稍等了,我这就来给您称盐!”
伙计的高亢嗓音传入耳中,苏源勾唇一笑,这才是理想中的官盐铺子。
赴任官员于草长莺飞时?节抵达松江府,苏源派人?同他们做交接工作。
这样一来,府衙二通判二同知皆已齐全。
等他们熟悉府衙事务,苏源干脆利落地分出一部分公?务给他们处理,也好偷得?浮生半日闲。
夏同知闻言狂喜,当天多吃了两碗米饭。
积压在肩头?的繁重公?务于一夜之间挪走,苏源轻松许多,也好腾出时?间整顿建设松江府。
在一众官员的不懈努力下,半年的时?间足够被吴立身等人?毁得?千疮百孔的松江府缓慢走上正轨。
西宁寺建成,恢弘殿宇矗立在西山之上,引来不少僧侣尼姑入住。
每日更有香客络绎不绝,初一十?五更是香客暴涨。
公?共茅厕逐步在府、县及以下广泛普及,在潜移默化之下,甚少有人?顶着被周围人?痛骂的风险当街方便?。
苏源还拨了一笔银款,在府城各大主干道两旁栽种树木。
待来年春日,枝头?繁花盛开,也算是一处美景。
府衙更是雇佣一批清扫员,每日早晚清扫街道,再无往日臭烘烘的嗅觉攻击。
百姓对官府的好感度直线上升,也都积极参与到松江府的整顿当中,除去个别反对的声音,称得?上一派和谐。
苏源也成为百姓交口称誉的好官,逢年过节甚至有不少百姓拎着青菜鸡蛋送去府衙门口,表示给各位官老爷尝尝味儿。
事业上获得?成功的同时?,苏源和宋和璧的感情也还算稳定?。
经过半年的相处,虽不能日日想见,但只要有时?间,双方总会?排除万难见一面。
譬如天色初晓时?,宋和璧会?起一大早,骑着马送苏源上值,下值亦是如此。
譬如夏季休沐日,苏源会?带着宋和璧爬山看日出。
如此种种,在不断磨合的同时?也可生出更深厚的感情。
双方家长意外地都很开明?,不曾做什么棒打鸳鸯的恶事。
在双方家长的默许下,苏源于金秋时?节登门提亲。
苏家请的媒人?是夏同知的娘,一个面相和蔼的老太太。
老太太带着彩礼——苏源费老大劲儿猎来的大雁登门,表明?来意。
宋备夫妇也不曾故意拿乔,双方客套几句后便?同意了。
之后就是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这些?年苏源凭着与唐家的合作,还有名下的火锅铺子赚了不少银子,纳征时?也不吝啬,比当下男女议亲时?的聘礼还要多上两成。
走完聘礼,苏慧兰又找人?算了良辰吉日。
下半年宜成婚的吉日共有五个,两家人?经过商讨后定?下十?月初二。
苏慧兰抚掌而?笑:“十?月初二是个诸事皆宜的好日子,天气又不算太冷,到时?候和和穿嫁衣也不至于太冷。”
在她对面,宋备和宋夫人?相视一眼,眼底俱是满意。
能考虑到成婚当日小阿和冷不冷,不仅苏源,苏慧兰这个未来婆母也是极好的。
三人?一拍即合,就按照十?月初二来准备婚事。
。。。。。。
早在半年前,苏源正式担任知府一职时?,苏家就搬去了原本?吴家的四进院子。
这是弘明?帝特?许,是天家恩赐,苏源自没有推拒的道理。
婚嫁乃人?生大事,一辈子仅这一次,苏慧兰格外重视,请期后就开始忙活起来。
苏家下人?不多,加上后买的也就十?来个。
苏慧兰不放心把事情交给他们,大小事宜都要从手里过一遍,以致于抽不出空经营点心铺,直接挂了停业的牌子。
点心铺早已打出名声,不仅因?为这家铺子是知府大人?的娘开的,更因?为点心的样式、口感一绝。
一听说铺子将要关门,客人?们当时?就不干了,争相追问是什么情况。
苏慧兰也不掩饰,直言自家要办喜事了。
客人?再一问,原来是知府大人?要娶妻了!于是乎,原本?只在松江府官员之间流通的消息瞬间传得?人?尽皆知。
不论大人?小孩,在路上碰面都能提上一嘴。
“十?月份我打算去省城进货。”
“十?月哪一天?”
“十?月初二。”
“十?月初二知府大人?成婚,我还要去看热闹,就不跟你一块儿去了。”
“还有这等好事?那我也不去了,十?月初四也不是不行。”
本?来成婚只是苏源的私事,被这么一传播,给人?一种公?开汇演的感觉。
苏源从陈正口中得?知消息,蹙了下眉,又很快松开。
左右婚礼当日他只邀请同僚还有关系不错的亲友,有再多人?看热闹也进不来苏家大门,何必杞人?忧天。
苏源漫不经心想着,接过伙计递来的首饰盒,折身回了马车里。
他让陈正绕了一段路,把新出的玉簪送去宋家,才不紧不慢回了苏家。
刚进门就被苏慧兰叫到跟前,拿起矮塌上的喜服:“等会?儿回屋记得?试一试,有不合身的地方记得?告诉娘。”
苏源掌心托着大红色的喜服,触感冰冰凉凉:“下午去了趟银矿,出了一身汗,晚上洗漱过再试吧。”
苏慧兰没意见,对着从房门涌入的光亮穿针引线。
她眯着眼睛,捻着细线往针孔里怼。
连着试了好几下,线头?依旧怼不进去,苏慧兰嘶了一声,又拿得?远了些?,眯眼继续。
“真是上了年纪,以前穿针可从来不这样,不过缝了一个时?辰的衣裳,眼睛就看不清东西了。”
苏源紧抿着唇,喉咙里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