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史上最强皇帝 >

第151章

大明:史上最强皇帝-第151章

小说: 大明:史上最强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没什么,就是他都做过什么听说他当初也是做官的。”

    “没错。”

    温体仁点点头,“万岁爷。当初那个刘涂山……”说着,他把刘涂山的履历说了一遍,朱由检听过之后点了点头,看来这个温体仁倒是没有骗我。

    原来,他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王承恩那边的调查结果已经回来,他是想要试一试,看看温体仁在这件事上有没有和自己说实话。

    既然两面的话能对在一起,朱由检也就不再多犹豫什么,这件事看来就是周延儒授命结党,那就不怪我了,之前就因为结党收拾了你一次,你还是没完没了,那就是自作孽不可活!

    当然,朱大皇帝也没有想着把周延儒给杀了,毕竟他是一国首辅,而且这个人很有能力要是能好好利用的话,日后也可委以重任。

    对!

    等到这一次天津的事情结束之后,我就把他给免了。

    朱由检深吸口气,嘴角勾出一抹阴冷来,温体仁正巧看着这一幕,因为不知所以,不由全身打了个冷颤。

    万岁爷这是在笑什么?笑刘涂山?不会,万岁爷连他都没见过,怎么可能笑他,而且一个草民也不值得万岁爷如此。

    那就是在笑我了!

    一定是这样!

    想到这里,温体仁更是恐惧非常,连嘴唇都有点白了,一点不敢接茬,倒是朱由检瞧他不说话,问了一句,“怎么,温相你不说话了?”

    “啊?万岁爷,臣不是在等着您的吩咐。”

    “哦。”

    他得不自然,朱大皇帝自然看在眼中,哼了哼也没理他,稍微顿了一下,又说起下一件事来,虽然眼前就这么多事情,但朱由检还有考虑皇家商牌的推行,再狠狠收一笔钱。

    等到这些钱都收入之后,他打算派人前往周边各属国如南越、百济等地购买粮食,毕竟大明现在的出产并不足够支应日后的灾难。

    灾难没来之前,金银都是宝贝,可一旦灾难到了,换不来粮食,那就与废铜烂铁没什么区别。

    一听皇帝再提皇家商牌,温体仁心中一动,感觉自己是又被皇帝给套路了,他之前的冷笑就是在故意吓唬自己,如果此刻自己不应下这个差事,之后会发生什么只怕没人知道。

    万岁爷啊万岁爷,到底还是您棋高一招,臣算是服了!

    心中如此感念,温体仁当然张嘴就把差事揽在了自己身上,都到了这个时候,还不主动一点,更待何时?

    “万岁爷您说皇家商牌事,臣觉得很好。不如就把这件事交给臣去做吧,正好让那些犯错的官员们,好好赎罪,您以为如何?”

    “甚好!”

    他的干脆痛快,朱大皇帝还觉得有点意外,不过话都说了自己当然是顺水推舟,这件事交给他温相爷来办,也的确最合适。

    从这一天开始,朝廷上浩浩荡荡的皇家商牌行动,再度开启,与之前不同这一次温体仁自己可说得上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还是和之前一样,朝廷、地方上都有反对之音,不过温相爷力排众议,一个人强行挡住了那些流言蜚语不算。还把事情真正贯彻了下去。

    眨眼十天过去,就在一切都归于平静的时候,突然外省一封奏折递送到御书房中,朱由检一看,暗道不好,这一次他是真的遇到了**烦!
………………………………

第341章 演戏给人看

    随着朱大皇帝,再行皇家商牌事,温体仁凭借一己之力,抵挡住了众说纷纭的议论,强行将此事推行下去。

    当然他这么做,也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但不管怎么说,此次之事他做的的确很漂亮,不过也是因为如此,却惹出了一场通天之祸!

    这封奏折,源于山西,用的是八百里电光飞鹰传递,这是朝廷上最快的传信方式,而这封折子的撰写人,正是时任山西大帅的孙传庭!

    因为高迎祥、李自成等人之事,山西还处于战乱当中,虽然朝廷的军队连战连捷,而且李自成等人也被暂时赶出了山西,可是老百姓当中对于这一切还十分担忧。

    其中就包含了山西独有的一大势力——晋商集团!

    自古以来,山西商人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东西,他们不但做生意做得很厉害,而且最善积财,甚至所说“富甲天下”一词,指的就是山西晋商。

    这群人虽然不是官,但是却比官在某种程度上更具能力,这就是他们常常说的一句话——财可通神。

    而且这一次包括孙传庭主战山西,晋商集团也是出了一把子力气的,他们派遣各家的护卫进入军中,专门成立了一个叫做乡勇团的武备集团,虽然不是战争主力,但是也的确十分卖力。

    除此之外,孙传庭的军粮运送、军费周转等等,都是这些晋商出手帮忙的,他们都知道一旦要是山西被李自成攻破,那么自家的财富必然丢失。

    虽然他们这么做。主要还是为了自己,不过也实实在在地为朝廷出了力,这一点不容否定。

    这一次,因为朝廷推行皇家商牌,是无区别对待,所以山西也接到了命令,这个就是一切矛盾的诱发点。

    山西晋商集团认为自己已经为朝廷出了力气,所以这一次的皇家商牌,朝廷应该无条件分发给他们,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还要另外收钱。

    这件事也就自然闹到了山西巡抚衙门,山西巡抚宋统殷自然无法处置,也就只好把这件事再传递给大帅孙传庭。

    孙传庭考虑的,当然不是什么晋商集团,他要为了战争做打算,所以才会给皇帝上这样一封奏折,虽然他只是在陈述整件事的起因和过程,并没有夹杂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但是朱大皇帝知道,这位孙大帅,就是想要替晋商集团求情!

    看着手中的奏折,朱大皇帝脸色阴沉,一旁的王承恩见状,忙问道:“主子爷,您这是怎么了?”

    “你看,孙传庭的奏折,山西晋商闹事。”朱由检说着叹了口气,把折子递给了他,“王大伴你看看吧,这回可是扎手了,温体仁急于求成,捅了马蜂窝。”

    “啊?”

    王承恩闻此言,也不敢耽误,赶忙打开奏折一看,心往下沉,“主子爷,要真是这样,晋商们不打算再给孙大人运粮,那他的前线,可就麻烦了。”

    “这还不算什么,山西存粮应该是足够的。”

    朱大皇帝说着,眼睛眯了起来,“朕更担心,万一这件事传扬出去,天下效仿……朝廷可就顾不过来了。”

    “……”王承恩没有说话,他不知道自己这个时候应该说点什么,毕竟这件事是朱由检自己的主意,闹出事情来讲什么看着都像是在说他的不对。

    半晌的犹豫之后,王承恩想了个办法,打破眼前沉默,“主子爷,其实这件事说起来也不太难,老奴想着就算是天下人都效仿,可是他们确有山西晋商的势力吗?如果有当然朝廷难以应对,相反的,如果没有,他们又凭什么要挟朝廷?”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有些事……还是不要做得太过激为好。”朱大皇帝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王承恩显然在他脸上,看到了一抹难以言明的狠辣。

    果然,主子爷不再是以前的那个主子爷了,但这样最好!

    深吸口气,朱大皇帝道:“这件事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老奴也不好说。”王承恩犹豫了一下,叹息起来,“其实主子爷,老奴看来,但凡是这种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来个辣手,一次性镇服所有人,但是爷您宅心仁厚,老奴就不知道应该怎么不说了。”

    “这件事还是再等等看,瞧瞧其他地方还有什么反应吧。”朱由检说着,把折子放到一旁。

    其实他的想法,王承恩已经看得很明白了,其实简单,无外乎就是想借自己的口,把一些必须要做的事情说出来。

    对于他而言,这种事情早就习惯了,要是有一天主子爷不再把这个黑锅甩给他,他反而还要不舒服。

    又过了几天,果然最不愿意看到的场面出现了,也不知道是哪个王八蛋走漏了风声,天下之间各省各地,竟然都来了类似的折子。

    理由和晋商集团一样,但是这些人,除了商会的就是各地的帮会,最可恨的还有甘肃的官员,竟公然地也开始反对朝廷的政策。

    “他么的!”

    看着眼前堆在龙案上的一堆折子,朱大皇帝竟然直接爆了粗口,“你来看看,这些王八蛋都要干什么!竟然连朝廷官员都冒出来凑热闹,他们是真的不想活了!”

    “主子爷,您别动气啊。”

    王承恩在一旁,朱由检是不是真生气,他一眼就看得出来,每一次朱大皇帝真的要动狠心时,总会挠鼻子,但是今天没有。

    所以他这只是在演戏,演给温体仁、毕自严和金世俊看!

    因为这件事直接牵扯的有司衙门就是户部与大理寺,都察院、御史台之所以没有来人。是因为他们现在都忙着查抄各地犯官,人手实在不够,朱大皇帝总不能把闵洪学那位老先生也给搬出来吧?

    到时候万一要是演戏的时候,一个轻重没拿捏好,把老爷子再给送走了,岂不是很麻烦?

    王承恩虽然看透一切,嘴上却不说法,倒是其他三位大人,直接被皇帝个给吓得一怔。

    万岁爷如此雷霆震怒,这可绝对不是什么好事,看来这一次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三位大人低着头,彼此之间延伸互换,温体仁竟少有地主动跳出来承担责任。

    “万岁爷,您不要如此动怒,臣来看这些事情解决起来,未必有多难,这些人不过就是在瞎哄哄罢了!”
………………………………

第342章 要有人情味!

    说到这里,温体仁一捋胡子,眼中闪过一丝利芒,“万岁爷,要是臣来说。就把这些人全都抓起来。不管是谁在闹事,一个都不放过!”

    “晋商集团也是一样?”朱大皇帝哼了哼,看样子不是很高兴,“温相,那些人可是孙传庭的命根子,宝贝疙瘩,前方西路大军所有的一切用度运送,都靠着人家的呢!”

    “万岁爷,晋商集团又如何?”

    温体仁说着,冷笑一声,“他们也不过就是一群商人而已,士农工商四民之末,他们想要闹什么,能闹出什么来?”

    我去,这老家伙竟然要对晋商动手了,好大的胆子。

    眼中闪过一抹精光,朱大皇帝嘴角勾出了一抹笑容,“看来温相的意思,是打算先从晋商集团下手了?”

    “如果他们要闹的话。臣建议,正好可以派遣孙传庭大帅,弹压他们,反正这些人手中也有自己的护卫。说起来也算是不安定因素了,剿灭他们没什么不好!”实话实说,温体仁这话说的的确十分中肯,但是手段未免有些过激了。

    朱由检目光开阖,凝视着他,“虽然温相这话说得没错,可要真是如此,山西的经济怎么办?陕西、甘肃方面也都是靠着他们吃饭的,这一点你要考虑进去才是。”

    “没什么好考虑的。”

    温体仁冷冷地道:“肃清一切可以威胁到朝廷的因素,臣以为也没什么不好。”

    “……金世俊,你怎么看?”温体仁态度坚决干脆,朱大皇帝心中有数了,随即看向大理寺卿。

    金世俊一听皇帝召唤自己,不由深吸口气,目光闪了一下,随即笑呵呵地开口了,“万岁爷,其实臣来看这件事,不妨就按照温相的意思去办,不过倒是有一点不同。”

    “是什么?”

    “臣以为,不应该先从晋商集团下手,反而应该把晋商留在最后,或许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知道怕了,也意识到自己错了,这样不是一切就都解决了吗?”

    金世俊说的的确也是个办法,但并不符合朱由检的心思,紧接着还不等他转向毕自严,这位户部尚书就主动开口了。

    “万岁爷,臣有话说。”

    “哦?”朱由检看了他一眼,笑了,“毕大人有什么要说的?”

    “万岁爷。臣以为这件事温相说得也对。金大人也有道理。不过他们二位所说,都差了一点点。”

    “差什么?”

    “人情味。”毕自严说着,瞄了身旁两位一眼,见他们没有什么异样,这才继续往下说,“其实万岁爷,这也不怪二位大人,他们一个管着内阁,总掌全局,当然要使用最快速的办法,至于金大人,法司衙门的领头羊,所以他的做法都在法理之中,唯有臣,是户部尚书,除了管着钱之外,户部户部,还管着天下户籍、人口、土地等等,每天都和这些打交道。所以臣是最有人情味的。”

    毕自严笑了一下,捋着胡子继续往下讲,“万岁爷,臣看来不如这样,对于晋商之外的人、地方,可以采取二位大人的办法武力弹压,让他们知道朝廷的厉害,同时也让他们明白,国法不容抗拒,不过弹压之后,需要安抚。”

    “这是一定的,毕大人,难道你还不清楚这商牌的好处,京师、应天、天津和直隶四个地方,凡是接受了商牌的商户有一个说不好的吗?没有!”

    “正是,所以臣对此一点也不担心,反而是晋商方面,这些人太有钱,有钱得足以让朝廷为以重视,所以对付这些人,臣看来镇压不如招抚,让他们真正为皇家、朝廷办事才好。”毕自严说完,当即闭了嘴,不过眼中却是精光闪烁。

    因为他看到皇帝点头了!

    他的说法,的确让朱大皇帝感到满意,此刻笑眯眯地看着他,“毕大人,到底你还是户部尚书。好像凡是和钱有关系的事,你都能解决。”

    “万岁爷谬赞了,这是臣的本分。”

    朱由检点点头,而其他人看着他的反应,自然也都知道皇帝这是选定了毕自严的方案,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而且温体仁此刻还跃跃欲试起来,他觉得无论如何皇帝都会把这件事交给自己,在场的三个人中,没有一个比自己更合适。

    但,就在他望穿双眼的时候,朱大皇帝却突然下了逐客令,“好了,事已至此,朕心里有数了,你们也就都回去吧,不过今天说的这件事,对任何人都不要讲,明白吗?”

    “臣等明白。”

    “好,去吧,王大伴代朕送送他们。”说完,朱由检起身转入月门,这让温体仁有点措手不及,但是此刻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带着疑问告退。

    等到他们都走了,朱由检这才又从月门后面钻了出来,蹑手蹑脚做贼一样看着王承恩,“怎么样,这群家伙都走了吧?”

    “主子爷,老奴亲自把他们送出去的。”王承恩地走了进来,一面清掉桌子上方才小太监不小心落下的灰尘,这边又和他说道:“主子爷您是打算采纳毕大人的建议了?”

    “只有他和朕想的一样。”

    说着,朱由检叹了口气,“不过今天他有一句话倒是说得很对,让朕有一点启发。”

    “是什么?”

    “就是他说温体仁和金世俊的那句话。现在想一想其实一点不错,毕竟他们都有自己的责任,在那个位置上时间长了也就有了各自习惯的处事方式,可见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上他们也未必就一定是想不到那么多。”

    “主子爷仁慈啊。”

    王承恩感叹了一句,而朱由检这边只是笑了一下,之后像是换了个人一样,目光变得默然起来,“王大伴,既然今天话说到这里,这件事也应该从速办理。”

    “老奴明白了,缇骑四出,您想让谁来办?”

    朱由检皱着眉头在心里盘算了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