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交手 >

第97章

交手-第97章

小说: 交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他什么都可以答应张晓儒,到时候怎么安排,就是自己的事了。警备队的事情,他说了算。
  张晓儒想了想,说道:“四个就四个吧,但就这一回啊,下次警备队可别再打镇自卫团的主意。”
  范培林高兴地说:“多谢张兄弟,下次我请客。”
  随后,张晓儒找陈国录商量,让他准备四个人去警备队。
  陈国录不满地说:“怎么又从我这里抽调?”
  张晓儒说:“这是正常的工作调动嘛,四排调三排,还能增强在警备队的力量,何乐而不为?”
  七零五民兵连的一排在大枫树据点,二排和三排一部在淘沙村,二区武工队的战士,是从二排和三排抽调的。三排人员最少,陈光华在警备队大力发展,也只有十几个。
  四排的人最多,从四排调几个到三排,也是很正常的。
  范培林找张晓儒要人,以为张晓儒会拒绝,哪想到,对张晓儒而言,他的人只是正常的工作调动罢了。
  安排好工作后,张晓儒又去找了小灯笼,跟她说起范培林的事。
  张晓儒笑嘻嘻地说:“小灯笼,不用回县城了,范队长看上了你。”
  小灯笼却不说话,范培林又黑又瘦,脸上还有道疤,怪吓人的,她不太乐意。
  张晓儒明白了小灯笼的想法:“怎么,不愿意?那下午送你回县城。”
  小灯笼说:“张会长,我不想回县城。”
  在县城,她每天都要陪各种各样的客人,在三塘镇,只需要服务一个就行。虽然没有名义,其实也跟姨太太差不多。虽然范培林丑了点,但胜在不用整天强容欢笑。
  张晓儒安慰着说:“范队长是真喜欢你,跟着他肯定能享福,说不定哪天把你娶进门了。”
  小灯笼问:“男人都是一时新鲜。张会长,以后有什么事,我能不能还来找你?”
  张晓儒说:“当然可以。”
  就在张晓儒在新街“搜捕”共产党时,永井武夫悄悄到了特务队,看到了栗青扬的尸体。
  上杉英勇为了保密,把其他人都赶了出来,让永井武夫从后门进去。
  永井武夫看了栗青扬尸体上的伤口,笃定地说:“他是被驳壳枪杀的。”
  警备队虽有驳壳枪,但要小队长以上才有,张店据点遇袭的是一个警备班,根本就没有短枪。也就是说,栗青扬不是死在警备队手里,而是死在武工队手里!
  上杉英勇诧异地说:“驳壳枪?”
  他也仔细看着伤口,伤口不大,后背没有击穿,如果是步枪,前面是个花生米大的伤口,后背会是个碗口大的伤口。
  永井武夫喃喃地说:“你没发现吗?整件事就是共产党的阴谋,对手很可怕。不出所料的话,他早就知道栗青扬的身份。”
  上杉英勇说:“也有可能是在武工队暴露了身份。”
  永井武夫缓缓地说:“以栗青扬的谨慎,不可能在武工队被人发觉。如果共产党是信任他的,到了武工队,就算出点意外,也不会怀疑。哪怕真怀疑了,也不应该处决吧?用这种方式除掉他,是典型的清除异己分子。还有,如果武工队把栗青扬当成自己人,怎么会不把他的尸体运走?再不济,也要埋了吧?明显,这是给我们看的!”
  “如果他在三塘镇就暴露了,吴新国为何要费这么大的神呢?把栗青扬留在身边,可是很危险的。”
  “这正是对手的高明之处,你明天再去趟张店,看警备队是否有驳壳枪。”
  “好。”
  永井武夫仔细检查着栗青扬的尸体,衣角都要仔细摸一下,看是否藏了东西。栗青扬在武工队就被搜查过,回特务队的路上,陈景文再次仔细检查,哪还有可疑之物呢?
  蓦然,永井武夫的目光,落在栗青扬的布鞋上:“拿起刀来。”


第二百三十九章 如获至宝

  永井武夫拿着一把小刀,将栗青扬的布鞋切开,里面果然有东西,是一张纸条!
  上面写了一行字,还画了一个简易地图,从地图上看,正是武工队的临时住处。
  武工队在二区活动,经常在外作战,有时几天都不能回去,在外面过夜、休整、伤员治疗和给养补充都是个问题。
  白云山虽然有一些溶洞,但进出并不方便,用来存放武器可以,当临时驻地实在不方便。再说了,这本就是用来迷惑栗青扬的,并没准备真正使用。
  永井武夫看着纸条如获至宝般,双手微微颤抖。
  良久,才重重地叹息一声:“可惜。”
  如果栗青扬能活着回来,一定能带回更多的情报。栗青扬死前,可能都没有意识到,武工队早就知道了他的身份。否则,纸条上绝对不会只有这么点情报。
  上杉英勇安慰道:“他能把情报传出来,已经很难得了。”
  永井武夫把纸条交给上杉英勇,冷冷地说:“派得力之人,找到这个地方,等候时机,将他们一网打尽!”
  这是栗青扬用生命换来的情报,一定要格外珍惜。武工队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能知道这个地方,一旦武工队启用了这个地方,就是他们丧命之时。
  上杉英勇沉吟道:“这个地方在白云山上,最好派本地人寻找,二班执行这个任务比较合适。”
  自从与张晓儒又去了趟长治,还带回来一个北海道的日本女人后,他对张晓儒彻底信任。建立在女人之上的关系,非常牢固。
  这几天,他每天都在家里享受着日本的歌舞表演,整天思念着家人和故乡,根本不想执行什么任务。
  生命是宝贵的,为了打击所谓的抗日分子而丢了性命,就太划不来了。
  永井武夫摇了摇头:“栗青扬身份暴露,原因没查出来前,不宜公开此事。”
  栗青扬现在的身份,还是武工队队员,一旦让二班去寻找,特务队都会知道此事。
  如果一定要派中国人去调查的话,他希望是张晓儒。
  张晓儒在镇公所的表现,刘子珍会第一时间向他报告。得知栗青扬竟然是“武工队”后,张晓儒非常愤怒,对新街的劳工,进行了一次突击审查。
  要不是张晓儒是中国人,永井武夫都想跟他见一面,亲自勉励一番。
  如果让永井武夫在三塘镇挑选一个最值得信任的中国人,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张晓儒。
  上杉英勇迟疑道:“要不,我去一趟?”
  说出这句话时,他心里很不情愿。天天待在三塘镇不好吗?白云山不但道路崎岖,还充满了危险。
  永井武夫摆了摆手:“你不是本地人,对白云山也不熟悉。让张晓儒去一趟吧,可以告诉他真相,但此事仅限他一人知道。”
  他和上杉英勇虽都是中国通,也会说中国话,但中国实在太大,除了“官话”外,还有方言,这是他和上杉英勇永远都学不会的。
  不管他们怎么努力,只要一开口,本地人立马就能听出来。
  张晓儒去找这个地方很合适,既可以看看张晓儒的能力,也能让张晓儒觉得,皇军将他当成了自己人。
  上杉英勇得知不用自己出马,松了口气:“好。”
  张晓儒没想到,永井武夫竟然会让上杉英勇告诉自己真相。仔细一想也对,栗青扬已经死了,告诉自己这个秘密,还能收买人心。
  张晓儒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栗青扬是我们的人?!”
  整天与日伪在一起,他随时有两副脸孔。明知道栗青扬是永井武夫的情报员,此时还要装作第一次听到,对他的表情,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还好,张晓儒的演技已经炉火纯青,表情“切换”得很流畅,上杉英勇丝毫没有察觉。
  上杉英勇哪想到,张晓儒早就知道了栗青扬的身份,只是跟自己演戏呢?
  他解释道:“栗青扬是永井队长发展的情报员,我也是刚知道。栗青扬虽然死了,但他还是传回了情报。”
  张晓儒这下是真的惊诧了:“真的?”
  他实在难以想象,栗青扬人都死了,怎么还能传回情报呢?
  张晓儒突然很懊悔,早知道在三塘镇,就应该除掉栗青扬,现在弄巧成拙了。
  上杉英勇把从栗青扬鞋底中取出的纸条递给张晓儒:“看看吧。”
  张晓儒读着纸条上的话:“图中为武工队临时住所。”
  地图画得很简陋,大概能看到是白云山,可白云山连绵起伏十几里,要找到一个具体位置,实在太难了。
  就算张晓儒从小在白云山里逛,也只知道大概位置,要找到具体地方,也得几天时间。
  当然,这是一般情况,如果通过武工队,他随时能知道准确位置。
  上杉英勇说:“永井队长命令,必须尽快找到这个地方,找机会把这支二区武工队消灭!”
  张晓儒坚定地说:“这是在白云山,哪怕踏遍白云山每一个角落,也要找出来!”
  晚上,张晓儒把这张纸条给了李国新,告诉他这是从栗青扬的鞋子里找到的。
  张晓儒一脸后怕:“差一点就要出大事了。”
  李国新看着纸条,吓出一身冷汗:“敌人也太狡猾了。”
  张晓儒沉吟道:“这个地方必须找到。接下来,是如何打他们一个伏击。”
  武工队选择的地方的住处在山沟中,位置隐蔽,作为临时住处,或者伤员休养之处非常合适。
  李国新问:“地方随时都可以找到,但怎么才能伏击敌人呢?”
  张晓儒说:“这得看永井武夫,如果他急功近利,我们就容易得手。他要是小心谨慎,就不好办了。”
  栗青扬的地址,只是武工队的备用住处,就算找到了地方,也未必能找到武工队。
  三天后,在白云山转了三天的张晓儒,满身疲惫地回到了三塘镇,他终于“找”到了栗青扬地图上的地址。
  张晓儒在地图上,指出了那个位置:“上杉君,武工队的住处,位于白云山腹地,从大云村翻过去,还有七八里地。”


第二百四十章 争取

  栗青扬留下的地图很简陋,况且他又没学过地图测绘,只是将武工队驻地周围的情况画了出来。也就是张晓儒,换成其他人,不要说三天,三十天也未必能找到地方。
  上杉英勇没想到的是,这处地方位于白云山腹地,这给皇军出动,增加了很大的麻烦。
  上杉英勇蹙起眉头:“这么远?”
  山区作战不是日军的强项,而且,日军的优势也发挥不出来。突袭武工队,只能轻装上阵,在山区作战,很容易吃亏。
  张晓儒轻声说:“这只是一个备用地点,我守了一天一夜,也没看到武工队的影子。”
  上杉英勇拧起眉头:“这就麻烦了。”
  他突然发现,就算知道了这个地方,也没多大意义。那里只是武工队的临时住处,武工队什么时候使用并不知道,总不能一直守在那里吧。
  既然张晓儒找到了地方,上杉英勇不敢怠慢,迅速向永井武夫汇报。
  永井武夫看着地图上的位置,问:“张晓儒回来时,精神怎么样?”
  上杉英勇答:“很疲惫,他三天三夜都待在白云山,还在这里守了一天一夜,没发现武工队出现,才回来报告。”
  永井武夫缓缓地说:“我拜托小川队长也派人去了白云山,可他们现在还没回来。”
  上杉英勇疑惑地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永井武夫说:“任何事情有两手准备。”
  上杉英勇问:“现在怎么办?”
  永井武夫说:“先看看张晓儒的情报是不是准确的。”
  验证的结果,张晓儒带回的情报是对的,小川之幸派了两名日军士兵,化装成百姓去看了。他们回来报告,山路崎岖不平,沿途还会经过一些小村庄,大部队行军,必然会惊动老百姓,小股部队袭击,未必是武工队的对手。
  从张店据点反馈的情况来看,二区武工队有轻机枪。如果一二个分队遇到武工队,谁胜谁败还真不好说。
  张晓儒一直在等着日军行动,可左等右等,却没见日军有动静。张晓儒与李国新研究后认为,日军怕是放弃了这次行动。
  李国新建议:“七零五,要不让武工队在白云山活动,把日军吸引过来?”
  如果日军出动一个小队以内,还准备请正规部队配合,吃掉这股日军呢。
  张晓儒摇了摇头:“不行,太危险了。我们的战斗,还是要以游击战、袭扰战为主,用‘敌进我退’的方式。敌人扫荡根据地,我们就在敌占区活动,敌人晚上休息,我们就在临双公路破击,甚至到白晋铁路搞破坏,宣传抗日,摧毁维持会。”
  武工队与日伪正面交战,是最不明智的,哪怕日伪真的袭击武工队的驻地,也只能以地雷、手榴弹搞突然袭击,采用打完就走的方法。
  武工队是一支常备的武装力量,他们刚刚成军,需要增加作战经验,现在就让武工队与日伪面对面交手,也是不负责任的。
  就算有正规部队配合,也违背了武工队的作战原则。他之前的计划,是针对日军的突袭,但要把日军主动吸引到白云山,形势又完全不一样了。
  李国新点了点头:“你说得很对,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搞宣传、搞破坏,摧毁维持会,争取各地维持会长,坚决打击那些给日本人卖命的维持会长。”
  张晓儒坚定地说:“今后的工作,不能再局限在镇上和淘沙村,要跟淘沙村妇救会一样,发动全镇,甚至是全县的群众。对真正的汉奸要坚决打击,对摇摆的汉奸和伪军,要积极争取,对敌人的通信、交通,要频繁破坏。”
  张晓儒一直在想,怎么样才能让七零五民兵连和武工队发挥最大的作用。从镇上的情况来看,七零五民兵连做得似乎还不错。
  但如果从全镇来看,他们还做得不够。那么多维持村的维持会,还在为日军服务,那么多维持会长,还在替日本人卖命。
  要在三塘镇抗日,首先要把全镇的维持村争取过来,让日军只能在据点周围活动,而广阔的农村,则会成为支持抗战的根据地。
  李国新说:“这样的话,武工队的任务就很重了。”
  张晓儒说:“老李,我有个想法,二区武工队的名义,是不是可以让四排、二排借用?他们外出行动时,也可以用武工队的名义,特别是四排,还能用军统双棠组行动队的名义。敌人很快会发现,到处都是武工队,到处都是我们的人。”
  李国新点了点头:“肯定可以,但要向区里报告。”
  没两天,三塘特务队接到麻拐塘村民报告,麻拐塘维持会长吴增贵,昨天晚上被武工队抓走了。
  张晓儒快到中行时,才带着特务队一班,加自卫团一个小队,带齐武器,亲自去了一趟。
  孟民生看着浩浩荡荡几十人,扛着武器,不解地问:“张队长,武工队已经走了,我们用得着这么多人出动吗?”
  张晓儒嗤之以鼻地说:“任务是皇军的,命可是自己的。谁知道武工队是不是走了呢?如果他们打一个回马枪呢?你一班这几个人,能是他们的对手?”
  孟民生说:“张队长说得有理。”
  不管自卫团的人战斗力如何,多了几十个人,就算遇到武工队,对方也得掂量掂量吧?
  到麻拐塘时,却遇到了准备回去的吴增贵,他已经被武工队放了回来。
  张晓儒跟着吴增贵到了他家:“吴增贵,武工队怎么会放你回来?”
  吴增贵是麻拐塘最大的地主,有个很大的院子,张晓儒带的几十号人全部进去,也不显得拥挤。这个院子,估计能装得下一个营。
  吴增贵看着这么多当兵的进了自家院子,暗暗叫苦:“他们只是告诫,以后不要替皇军卖命,要不然小命难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