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交手 >

第55章

交手-第55章

小说: 交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晓儒连忙说:“我还没考虑结婚的事,而且巧芸也走不开。”
  戴氏急道:“怎么走不开?你不在村里,她天天来陪我,白天帮着我打理杂货铺,还帮我割草喂羊。她的心思,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张晓儒不再说话,母亲洞察秋毫,平常只是不说罢了。
  戴氏见张晓儒不回应,又说道:“你安心带她到镇上做事。家里不用操心,村里的事,也不用操心。”
  张晓儒满脑子都是工作,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以后再说吧。”
  “晓儒哥!”
  关巧芸得知张晓儒回来后,马上跑了过来。
  看到张晓儒站在院子里,心里突然特别高兴,像吃了蜜似的,整个人都甜了。
  戴氏看到关巧芸,脸上露出慈祥的微笑:“你们说话吧,我去睡了。”
  张晓儒等戴氏一转身,马上说道:“把达哥喊来,我有事跟他说。”
  关巧芸撅起嘴,不乐意地转身走了。
  不管她有多少心里话想跟张晓儒说,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
  “有烟丝吗?”
  关巧芸走后不久,张晓儒一个人站在院子里,突然听到有人问。
  他下意识的回答:“没有。”
  说完后,他才猛然醒悟,这不是接头。
  转头一看,说话者不是李国新,而是淘沙村的张盐求。
  张盐求比张晓儒要大十来岁,三十多岁的人了,还没有成家。
  张盐求整天游手好闲,是淘沙村有名的二流子。
  “杂货铺连烟丝都没有了?”
  张晓儒掏出烟,递了一根过去:“是盐求哥啊,这么晚了还来买东西?”
  张盐求双手接过烟,恭敬地说:“对不住啊,刚才没看清,张会长回来啦。”
  张晓儒随口说:“回来看我娘。”
  张盐求拿着烟,在鼻子下面闻了闻,感受到烟丝的香味后,才轻轻叼里嘴里,点燃后,贪婪地吸了一大口。
  张盐求让烟在肺里打了几个转后,才恋恋不舍地吐出来:“张会长,你不但要经常回来看娘,也得回来看看自卫团。自大从你去镇上后,自卫团都变样了。”
  张晓儒不动声色地说:“变样了?变什么样了?”
  张盐求神性地说:“他们在宣传抗日,要跟东洋鬼子对着干呢。”
  张晓儒眉目一跳:“他们是谁?”
  张盐求低声说:“自卫团有些人。”
  “张盐求,你在这里干什么?”
  张晓儒正要说话时,张达尧突然走进了院子。
  张盐求看到张达尧,连烟丝也不买了,把烟倒扣着,弯着身子溜了出去。
  张晓儒扬声说:“盐求哥,等会我给你送烟丝,你在家里等着。”
  张盐求连忙说:“好的,我哪也不去,在家里等着。”
  张达尧苦笑着说:“晓儒,他换烟丝的东西,不是偷的就是摸的。”
  张晓儒瞥了一眼张盐求离开的方向,淡淡地说:“进去说吧。”
  张晓儒到暗室后,问:“张盐求是什么情况?”
  张达尧叹息着说:“他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爹娘死十多年了,整天好吃懒做、偷鸡摸狗。”
  张晓儒问:“他也受过训练吧?”
  张达尧点了点头:“是的,训练时天天喊苦,不是装病就是耍赖,反正是不想训练。”
  淘沙村十八岁至四十五岁青壮年,全部要接受自卫团的训练,哪怕张盐求是个二流子,也不例外。
  张晓儒缓缓地说:“他刚才告诉我,自卫团有人向他宣传抗日。”
  张达尧叹息着说:“这是我安排的,看来他的思想是改造不好了。”
  张晓儒严厉地说:“既然知道改造不好,为何不讲究方式方法?”
  这是张晓儒第一次在张达尧面前用这种语气说话,淘沙村的发展一直很顺利,张达尧的思想开始麻痹大意了。
  张达尧不以为意地说:“只是宣传抗日,应该不会有事吧?”
  张晓儒语重心长地说:“我的达哥哟,张盐求喜欢到处乱窜,如果他去日本人那里,说淘沙村自卫团有人宣传抗日,到时候日本人来查,多少人会被牵连?如果查到了七零五支部或七零五民兵连,有多少同志会因此牺牲?”
  张达尧吓了一跳,他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自己确实大意了:“现在怎么办?”
  张晓儒缓缓地说:“先排查全村,有没有像张盐求这样的人。同时,采取补救措施,让张盐求改变想法。”
  张达尧问:“怎么改变?”
  张晓儒在他耳边轻声说:“你这样……这样……”
  “如果他还是到处嚷嚷呢?”
  张晓儒果断地说:“那他就是汉奸!对汉奸,我们绝不手软!”


第一百三十三章 见面

  张达尧走后不久,张晓儒提着一袋烟丝,准备去张盐求家。
  刚出门,在院子里看到个黑影,张晓儒伸手就要摸枪。
  “晓儒哥,是我。你要出去?”
  关巧芸一直待在院子里,张晓儒难得回来一趟,她得抓住机会。
  张晓儒停下脚步:“去趟张盐求家送烟丝。”
  关巧芸轻声说:“我陪你一起去吧。”
  张晓儒没有拒绝:“好。”
  两人并排走着,虽然天黑,但关巧芸还是脸上发烫,感觉呼吸也有点困难。
  她突然鼓起勇气,说:“晓儒哥,我想去三塘镇。”
  张晓儒和张达尧在里面聊天时,戴氏又悄悄出来,让她这次跟着张晓儒去三塘镇。
  戴氏的支持,给了关巧芸莫大的勇气,要不然,她说不出这种羞死人的话。
  张晓儒低声说:“你去了三塘镇,村里的事情怎么办?”
  关巧芸说:“不是有玉姐吗?”
  张晓儒看了看四周,轻声说:“回去再说吧。”
  关巧芸应道:“好。”
  快到张盐求家时,张晓儒让关巧芸在外面等着:“我跟他说会话。”
  张盐求住的是单孔窑洞,门窗早坏了,门上挂了个帘子,就当是门了。
  窑洞没有灯光,张晓儒拿着手电照了照:“盐求哥在家吗?”
  张盐求听到声音马上走了出来,满脸堆笑地说:“在的,在的。”
  张晓儒把烟丝递了过去:“盐求哥,够吗?”
  张盐求客气地说:“够了,够了,多少钱,我给你去拿。”
  张晓儒摆了摆手,真要让张盐求给钱,恐怕他也拿不出来:“不用了,盐求哥,跟我说说自卫团的事吧。”
  张盐求知道张晓儒感兴趣,反而不多说了:“张会长放心,我会帮你盯着自卫团。”
  张晓儒点了点头:“好吧,下次再来看你。”
  张盐求见张晓儒不多问,心里有些失望,他还想多换点好处呢。
  只是话已说出口,再想把张晓儒留下,自己的话就更不值钱了。
  关巧芸回去时,问:“晓儒哥,张盐求傍晚来杂货铺干什么?”
  张晓儒在路上没说,到杂货铺后,他才告诉关巧芸:“张盐求与我们不是一条心,以后要安排人盯着他。”
  关巧芸啐了一口:“他是个二流子。”
  张晓儒苦口婆心地说:“三塘镇现在的形势比较复杂,村里的事情也较多,我们办起了军服厂,下一步要把军鞋厂办起来。我在镇上办榨油厂、办药店、斗铺和布区,下一步,还想在山里养羊、养鸡、养猪,如果可以,还要办纺织厂、染厂。这些事情,哪一样离得开妇女同志?”
  关巧芸心系在张晓儒身上:“这些工作,别人也能干嘛。”
  张晓儒诚挚地说:“别人能力都不如你,而且,有你在村里,我也放心。”
  关巧芸脸上一红,问:“那我什么时候才能和你在一起……工作。”
  张晓儒郑重其事地说:“组织需要你的时候。”
  关巧芸突然问:“晓儒哥,你心里有人了吧?”
  张晓儒诚恳地说:“瞎说什么呢?我们战斗在敌人心脏,随时都会面临危险。不让你去三塘镇,一是担心你的安全,二是淘沙村实在离不开你。至于个人问题,暂时还没考虑。”
  关巧芸轻笑着说:“别人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小孩都会打酱油了。”
  只要张晓儒心里没别人,她就放心了。
  就在张晓儒回淘沙村时,宋启舟和盛贤勇,带着抗日游击总队仅剩的三人,以及第8师政训处主任彭太守,趁黑摸回了三塘镇。
  彭太守准备亲自到三塘镇走一趟,在茶冲村,他听宋启舟汇报了抗日游击总队的“战绩”。
  之前在神婆沟两次伏击日伪,自身零伤亡,打得日伪鬼哭狼嚎。
  这次原本想对付游击队,没想到碰上了日军,抗日游击总队虽然死亡惨重,但也毫不畏惧,与日军正面较量了一次。
  魏雨田原本在后院休息,看到宋启舟和盛贤勇,带着彭太守一起来了,差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按照魏雨田的估计,他们不休养一个月以上,绝对不会回来:“你们怎么回来了?”
  宋启舟坚定地说:“这才是我们的战场,当然要回来战斗。”
  他把彭太守领到后院自己的房间,微笑着说:“彭处长,这是我们的情报站,绝对安全。”
  彭太守赞叹着说:“很好,抗日游击总队能在三塘镇,设立情报站,很了不起。”
  魏雨田提醒着说:“彭处长,三塘镇还是很危险的。”
  彭太守微笑着说:“没危险我还不来了,你们能在敌人鼻子底下战斗,我就不行了?”
  魏雨田说:“宋司令,能不能让我和彭处长单独聊几句?”
  彭太守突然说:“不,我们出去走走,你不是要带我见个新朋友吗?”
  魏雨田说:“好。”
  出为后,魏雨田低声责备:“彭处长,你怎么能亲涉险境。”
  彭太守说:“他们要重振旗鼓,我也想看看宋启舟的决心有多大。正好要跟陈国录见个面嘛,就一起来了。对了,晚上你给我安排个新住处。”
  他这个政训处长,可是经过专业特务训练的。
  刚才一到小酒馆,他就觉得不对,这里进出的人太多,宋启舟跟他的手下住在那里,令他没丝毫安全感。
  魏雨田说:“我看,你还是连夜回去较好。”
  晚上只要没戒严,进出三塘镇还是很方便的。
  彭太守说:“先跟陈国录见了面再说吧。”
  陈国录现在还与张晓儒住一起,得知张晓儒晚上回了淘沙村,彭太守当即决定,去陈国录的住处见面。
  魏雨田也觉得,在张晓儒的住处碰面,反而很安全。
  三塘镇的日伪,再怎么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他们竟然在张晓儒家里接头。
  “陈队长,这位是第8师政训处主任,兼双棠县党部书计彭太守。”
  陈国录打量着彭太守,三十多岁,个子中等,穿着长衫,相貌很平常,站在那里,不仔细看的话,下次遇到,未必能认得出来。
  陈国录不亢不卑地说:“彭处长好。”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鱼跑了

  陈国录得知彭太守的身份后,向他详细汇报了自己的工作。
  特别是担任镇自卫团团副后,安排了张荣生和陈景文两个信得过的队长。
  正因为两人的存在,陈拯民对成立双棠别动队非常有信心。
  陈国录觉得,近期双棠别动队就能成军。
  为了让彭太守信服,甚至把双棠别动队的名单都列出来了。
  根据陈国录的估计,双棠别动队至少有五十五名以上队员。
  听到这个数字,彭太守眼中露出激动的神情。
  在敌占区有一支五十五人以上的别动队,绝对是非常了不起的。
  搞不好,他这个政训处长,会因为双棠别动队而得到上峰赏识。
  彭太守握着陈国录的手,微笑着说:“陈队长,双棠别动队成立时,我一定到场给大家鼓气。”
  从现在开始,他必须重视陈国录,一定要把这个人攥在手里。
  陈国录坚定地说:“成军之时,一定请彭处长给兄弟们训话。我是政训处的人,双棠别动队也是政训处的部队。”
  彭太守笑眯眯地问:“很好,你入党了吗?”
  陈国录摇了摇头:“还没有。”
  彭太守说:“一定要入党,魏雨田这件事马上去办,今天晚上先宣誓,下次再办手续。”
  “余誓以至诚奉行三民主义,服从领袖命令,保卫安全,绝对遵守团体纪律,尽忠职守,并以终身贡献团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如有泄露秘密及违反纪律之处,愿受最严厉制裁。”
  陈国录对加入国民党没丝毫准备,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他也没意识到,自己不仅加入了国民党,还加入了军统。
  陈国录填好个人档案和自述后,问:“彭处长,双棠别动队的军费和后勤,怎么解决呢?”
  彭太守沉吟着说:“前期可以给活动经费,双棠别动队成军后,由第8师按编制发军饷。至于后勤,还得靠自己解决,毕竟你们在敌占区,而且也能借用自卫团的装备。”
  陈国录得到张晓儒的提醒后,对经费很重视:“要把双棠别动队拉起来,得笼络人心,没活动经费可不行。”
  彭太守马上说:“魏雨田,这件事交给你,先解决五千元经费,明天能不能到位?”
  魏雨田一咬牙:“明天?可以。”
  魏雨田和彭太守走后,陈国录努力回忆着与他们的对话,生怕自己说错了一句话。
  今天所有的细节,明天都要向张晓儒汇报。
  他是张晓儒安排潜伏在魏雨田身边的,一直没发挥什么作用,成立双棠别动队后,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魏雨田领着彭太守到了三塘客栈,给他开了个房间,两人在房间又说了会话。
  彭太守到房间后,很仔细的检查了房间,又推开窗户看看,观察着周围的地形。
  魏雨田说道:“放心,三塘镇的治安还算好,晚上一般不会检查。”
  彭太守的目光依然在房间四处环视:“以后你要多与陈国录联系,争取双棠别动队早日成军。”
  魏雨田说:“陈国录抗日的意愿很强烈,也没什么不良嗜好,又得到了张晓儒的信任。以后的双棠别动队,远胜抗日游击总队。”
  彭太守冷笑着说:“抗日游击总队就是个笑话!”
  在茶冲村,他只听到宋启舟的片面之词,与魏雨田见了面,才知道宋启舟竟然与徐国臣达到了互不攻击的协议,当时他吓出了一身冷汗。
  彭太守这才明白,魏雨田见到自己时的惊诧。
  魏雨田说道:“我觉得,抗日游击总队不宜再呆在三塘镇,他们的情报站,也发挥不了作用。”
  彭太守沉吟着说:“此事以后再说吧,先看看他们的表现。”
  魏雨田回到小酒馆时,盛贤勇看到他一个人回来,诧异地问:“魏管家,彭处长呢?”
  魏雨田和彭太守出去后,他也找机会联系上了徐国臣,彭太守是第8师政训处长,有了这条大鱼,他对徐国臣也能交差了。
  魏雨田不动声色地说:“他走了。”
  盛贤勇失望地说:“走了?还想跟彭处长喝一杯呢。”
  魏雨田淡淡地说:“下次吧,有机会的。”
  张晓儒一大早就到了红部,不管他是新民会长还是维持会长,红部的翻译工作,永远大于其他一切。
  随后,他才去了特务队。
  在特务队,张晓儒发现,除了田中新太郎外,徐国臣和孟民生都不在。
  张晓儒到田中新太郎的办公室:“田中先生,特务队有行动?”
  田中新太郎对张晓儒还是很信任的:“他们在摸排国民党第8师的政训处长彭太守。”
  张晓儒惊诧地说:“彭太守到了三塘镇?”
  彭太守是第8师的情报头子,也是国民党双棠县党部书计,他到了三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