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手-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常建有是警备大队长,当时还兼着特务队长,日军的扫荡也好,清乡也摆,日伪的催粮催款征民夫,常建有都是知道的。
当然,就算张晓儒有再多的推断,也不能算证据。想要让常建有戴稳七零五的帽子,需要更多的证据,甚至让日本人亲眼看到的铁证。
张晓儒让史建德从军统处打探消息,看是否有七零五的消息。没想到,史建德将司向孙春有汇报后,很快军统方面给他下令,全力以赴协助特务队,查出七零五。
史建德差点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惊诧地说:“孙先生,现在不是国共合作么?怎么还要帮日本人找共产党的卧底呢?”
孙春有冷笑着说:“国共合作?这只是共产党的一厢情愿罢了。日本人只是我们一时的敌人,共产党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你说的这个七零五,能打入日本人内部,是我们的心腹大患。如果能借日本人的手除掉,也算你我大功一件。”
史建德郑重其事地说:“共产党比日本人更是我们的敌人。”
孙春有笑道:“对,明白了这一点,以后你做事就更有分寸了。”
史建德积极配合特务队查找七零五,而连荣春,也传回了消息。游击队已经知道,日本人准备向西修筑临双公路。
自从日军占领双棠县后,临双公路就被我军破坏,目前只有县城到张店这一段的几十里是畅通的。而从张店到七泉、八泉、良马一带,一直掌握在八路军手里。
日军准备在年底前,集中一个联队,征集上千民夫,打通临双公路,将据点和炮楼一直修到安泽县。
可是,日军还没有集结,游击队就得到了消息,真是咄咄怪事。
张晓儒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告诉了上杉英勇。
张晓儒振振有词地说:“上杉君,游击队能得到这个消息,肯定是七零五的功劳。”
上杉英勇惊叫道:“游击队已经知道了?”
这是日军的最新行动,虽然游击队能觉察日军会有行动,但绝对不会如此准确的知道皇军的意图。
只有内部情况泄密,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张晓儒说:“是的。孙世润报告,回流一号也传回来同样的情报。这样等级的情报,只有七零五才能知道。”
上杉英勇问:“你有怀疑目的了吗?”
张晓儒说:“是,但还没有证据,也不敢随便报告。”
上杉英勇问:“是谁?”
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次
上杉英勇的问题,让张晓儒犹豫不决。他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但越是这样,越是让上杉英勇好奇。
上杉英勇劝慰道:“张桑,不必顾虑,随便说吧,哪怕没有证据也没关系。毕竟,我们只是私下聊嘛,就算说错了,也不会怪你。”
张晓儒沉吟道:“这个中共的七零五,估计潜伏在我们内部很久了。从最近的情报显示,他对皇军和警备队的动向很清楚……”
上杉英勇突然听明白了张晓儒的意思,吃惊地说:“你的意思是常建有?”
张晓儒谦逊地说:“只是推测,没有证据的怀疑,私底下的讨论。”
上杉英勇郑重其事地说:“你的推测很有道理,怀疑也有依据。现在需要的,是找到证据,让人无话可说的证据。”
张晓儒摇了摇头:“很难。要拿到他的证据,几乎不可能。”
上杉英勇想了想,自以为是地说道:“要拿到七零五的证据确实很难,但他不可能所有事一个人全包了。七零五一定会有下线,有交通员,有情报传递的渠道。”
张晓儒一拍额头,恍然大悟地说:“上杉君英明,我怎么没想到呢。”
上杉英勇被张晓儒一奉承,马上下令道:“你把常建有身边的人盯死,我相信,只要常建有再传情报,一定能找到他的把柄。”
他坚信,只要能把常建有盯死,一定会找到证据的。
张晓儒担忧地说:“上杉君,调查常建有已经让我心惊胆战,如果再盯他的一举一动和身边的人,一旦被他发现……”
上杉英勇摆了摆手:“放心,如果发现了,就说是宪兵队的命令。常建有再厉害,总不敢跟皇军作对吧?”
常建有倒没想到,自己会被监视。日军扫荡失败后,他回到县城,还是过着同样的生活。上次扫荡,姬永昌损失了一个营,比警备大队的损失大得多,他心里一下子平稳了。
虽然警备队损失不小,但他在牌桌的手气却旺得很,几乎每次都赢钱。打牌赢钱,可是人生最大乐趣之一。
看到张晓儒又来找自己,常建有脸上笑开了花:“晓儒,这几天你可输了不少,是不是准备晚上扳本?”
张晓儒笑着说:“最近事情多,输的钱就当暂时存在你们手里吧,以后连本带利再赢回来。”
常建有得意地笑道:“就怕你越存越多,永远也取不回来。”
张晓儒突然说:“科长,有件事,我必须得向你报告。”
常建有已经离开调查科,但张晓儒依然称他为“科长”,这是对他的尊重。常建有也很有享受这个称呼,人都离开调查科了,还能让继任者如此尊重,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常建有随口说:“什么事?”
张晓儒轻声说:“最近有几次情报泄密,上次皇军扫荡,可蚕食计划,早被八路军知道。此次他们想修筑临双公路西线段,但皇军还没出发,八路军游击队就都知道了。”
常建有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凝固,沉声问:“确定是内部泄密吗?”
张晓儒犹豫了一下,说:“确定。皇军要修筑临双公路西线的消息,连我都不知道呢,八路军游击队怎么会知道?这个泄密者,不但存在,而且很有可能在皇军上层。日本人怀疑……”
常建有问:“怀疑什么?”
张晓儒迟疑着说:“这个……”
常建有突然醒悟:“日本人不会怀疑我吧?”
张晓儒忙不迭地说:“我当然是相信科长的,如果科长是共产党,恐怕整个双棠县的人都是共产党了。”
常建有怒声说道:“荒唐!”
张晓儒提醒道:“科长,得赶紧把这个内奸查出来才行。要不然,日本会恐怕就要把这顶帽子戴到你头上了。”
在张晓儒的计划中,最好的结果,常建有就是七零五。如果实在没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
常建有说:“对,你要发动特务队的人,尽快找出这个内奸。需要我协助,随时来找我。”
张晓儒随口说:“科长,有件事我得提前跟你说,宪兵队已经命令,对你进行监视。这段时间,你可要注意点。”
常建有气极而笑:“日本人还真是翻脸不认人,我还不是内奸呢,就这样对待我。要是他们认定我是共产党,岂不马上就把我抓进牢房了。”
有了张晓儒的提醒,常建有下午回去的时候,果然发现有人跟踪自己。换在平常,他肯定会大发雷霆,自己什么身份,竟敢跟踪自己?找死吗?
可张晓儒提前跟他打了招呼后,他知道这是日本人的命令。既然他们想跟踪,就让他们跟踪吧。
一九四二年十月,日军计划在控制区征粮,以及去根据地抢粮。为了减少排查范围,张晓儒向上杉英勇建议,这次征粮也好,抢粮也罢,只让日军和警备队出面。
常建有接到命令后,召集下面的几个中队长开会,布置具体任务。以往,常建有都是将所有在县城的中队长都召集,但这次,他留了个心眼,只让有任务的中队长参加。
三塘镇的中队长胡秋元,也赶到县城开会,三塘镇警备队,这次也要协助日军,去根据地抢粮。
这些参加会议的中队长,自然也是特务队的重点监视对象。胡秋元能当上警备中队长,张晓儒出了不少力。
在县城时,胡秋元还是很感激张晓儒的。但到了三塘镇后,两人之间的关系,就开始疏远。胡秋元孤身一人去三塘镇上任,三塘镇可以说是张晓儒的根据地,他这个中队长,几乎被陈光华架空。
散会后,张晓儒约胡秋元吃饭,可胡秋元却没给面子。
胡秋元说:“张科长,不好意思,常大队长找我还有事要谈,下次吧,下次我作东。”
所谓的下次,其实就是没有下次。
张晓儒不以为然地说:“既然你有事要谈,那就下次。”
胡秋元忙不迭地说:“多谢张科长理解。”
中午并不是常建有要找他谈事,而是他有事要向常建有报告。
第三百六十八章 先法制敌
胡秋元借着来县城开会,其实是向常建有诉苦的。他到三塘镇警备队当队长,看似当了土皇帝一样,可实际上,他的命令连警备队都出不了。
胡秋元哭诉道:“大队长,这次协助皇军去共区征粮后,能不能调我回县城?”
常建有诧异地问:“待在三塘镇不好么?”
待在县城,上面有自己,还有黄贵德以及新民会的人,行事说话都有诸多不便。但在三塘镇就不一样了,可以说,除了小川之幸外,就是警备队长最大。至于三塘镇的新民会长和维持会长,在警备队长面前,都得弯腰说话的。
可现在,胡秋元却要调回县城,宁愿在自己手下受气,也不想待在三塘镇。
胡秋元苦笑着说:“大队长,在三塘镇我就像个傀儡一样,警备队的人和事,我根本作不了主。”
常建有吃惊地说:“什么?你作不了主?那谁作主?”
胡秋元说:“三塘镇警备队的人,只听三小队长陈光华的。不调我回来也行,把他调走吧。”
他本是随着曾希离的部队叛逃过来的,警备队的人,都看不起他。再加上陈光华在三塘镇经营日久,警备队的人,只知有陈光华不知道有胡秋元。
常建有蹙起眉头:“陈光华?他在三塘镇如此跋扈吗?”
之前范培林提起,陈光华在警备队散布抗日言论,可最后证明,范培林才是共产党。或许,日本人正是因为这一点,才怀疑自己与共产党有关系。
胡秋元犹豫着说:“那倒不是,或许,各方面的原因都有吧。”
他知道,如果把实情说出来,只会让常建有笑话。
常建有突然问:“陈光华在警备队,有没有抗日言论?他是不是共产党?”
胡秋元实话实说:“抗日言论?没有,至少我没听他说过。至于他是不是共产党……,我不知道。”
常建有沉吟道:“胡队长,你暂时还不能调回来。但是,我可以给你调一个小队到三塘镇。你的任务,是查清陈光华。”
宪兵队在查共产党七零五的消息,他已经听说了。常建有是警备大队长,还曾经是调查科长兼特务队长,双棠县隐藏着一个这么大的共党卧底,就算日本人不查,他也得把这个共党挖出来。
胡秋元感激地说:“多谢大队长,我一定查清陈光华。他在警备队只手遮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常建有冷笑道:“你是中队长,陈光华只是小队长,让他只手遮天,胡秋元,你好本事啊。”
虽然对胡秋元冷嘲热讽,但常建有决定,还是帮他一把。如果胡秋元连陈光华都斗不过,还谈什么揪共产党呢?
常建有决定,从三塘镇警备队把陈光华的三小队调到第八中队,再从第八中队,调一个胡秋元原来的老部下组成的小队,让陈光华当小队长。
常建有的算盘打得很精,胡秋元也很满意。他也想让陈光华尝尝,手下人不听指挥的苦头。
但常建有和胡秋元都低估了陈光华的能力,他巴不得有新的手下过来呢?现在他的三小队,几乎就是新五排。这个新五排到了八中队,关兴文如鱼得水。
张晓儒得知消息后,虽然有些意外,但他也很高兴。关兴文本就带了一个小队来八中队,再加上陈光华的三小队,现在警备八中队,有三分之二是七零五民兵连的人。
就在常建有下了命令后,孙世润突然得到消息,八路军针对日军的行动,准备提前动手。他等不及向张晓儒报告,直接向上杉英勇汇报了。而且,是以回流一号的名义。
孙世润并不知道,连荣春传回情报的时候,中共双棠县委,已经开展了反对征抢粮食斗争,并且决定先法制敌、
日军原计划抢征粮食三十二万石,每闾派征麦子一千三百斤,谷子一千二百斤,白面三十斤。下面维持村的百姓,也准备好了粮食。
然而,八路军和游击队提前出手,将这些征粮截走,日军知道后,也没办法。百姓早早把粮食交到了维持会,游击队从维持会把粮食截走的,日军一点办法也没有。
孙世润回来后,才向张晓儒报告:“张科长,刚才我去了趟上杉英勇的办公室,向他提供了回流一号提供的情报。”
张晓儒随口问:“回流一号是不是从共产党的党校学习回来了?”
孙世润把连荣春的情报,当成回流一号的情报,他自然心知肚明。回流一号早被八路军秘密处决,永远也不会传回情报。而连荣春本就是自己的同志,他带回来的情报,都是出自张晓儒授意。
张晓儒想让日伪知道什么情报,连荣春就会提供什么情报。不能被日伪知道的情报,他们永远都不会知道。
孙世润连忙说道:“是的。回流一号的工作有所调整,一个月只能正常联系一次。”
张晓儒说道:“他不方便,说明地位更高了。像回流一号这样的卧底,不要经常联系,让他安心在八路军干。他的工作越有成绩,地位越高,以后对我们的帮助就越大。”
孙世润说道:“张科长提醒得是,我们应该把回流一号当成战略间谍来培养。”
张晓儒问:“七零五查得怎么样了?”
原本调查七零五是很机密的事,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成了公开的秘密。几乎所有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孙世润是特务队长,自然也不例外。张晓儒得知后,索性将这个任务交给孙世润。
孙世润摇了摇头:“还是没有线索。”
突然要调查一个潜伏的共党,而且地位可能还很高,一时之间,确实无从查起。
孙世润并非没有线索,只是他心里有小九九,没有向张晓儒说出来罢了。
张晓儒怀疑常建有有嫌疑,孙世润则怀疑张晓儒。自从调到双棠县特务队后,孙世润就在想办法了解张晓儒,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第三百六十九章 试探
得知八路军游击队已经提前动手,日军这才带着警备队匆忙出发。可是,他们不但没在根据地抢到什么粮食,反而自己控制区的粮食,被游击队征走。
百姓将征粮交到了维持会,拿到了派粮证,日本人在统治区还是要讲点规矩的,总不能两次征粮吧?
可是,等他们出发后,八路军和游击队已经顺利完成了任务。而日军,原本计划征粮三十二万石,最终只完成八万七千担,占计划的32。5%。而中共双棠县委,不但超额完成任务,还清理了旧欠的一千多万石粮食。
当然,日军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他们在根据地,有人替他们带路,还有人替他们觅刨粮洞。
日军和警备队回来后,带回来两个人,主动给他们带路的范小根,以及带日伪觅刨粮洞的苏守田。
这两个人都是根据地的二流子,整日好吃懒做,之前被关起来劳教了半年,刚刚放出来。看到日伪扫荡,一个带路,一个带他们找粮食,两个都做了汉奸。
根据地的粮食,小部队存放在专用仓库,大部分就存放在各个编村。每个村都有粮秣员,部队到了村上,需要粮食,凭着上面开的条子就能领到粮食。
苏守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