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高野现在带着第一主力战队返航,哪怕顺利回到了狭夷本土,继续担任常驻舰队司令官,甚至成了海军总司令,他也会失去大部分将士的支持,由此丧失立足狭夷海军的头号资本。
高野压根没想过要活着回去。
不要忘了,他已经托田实把绝笔信带回去。
他来这里,就是为了实现做为一名狭夷海军军人的价值!
第168章 主动后撤
高野就是高野。
凌晨两点刚过,跟第二主力战队的四艘战列舰擦肩而过之后,高野就给几艘前出的轻巡洋舰下了命令。
向本土舰队主力分队所在海域发射照明弹。
这一招可以说非常高明。
虽然离第五巡洋舰战队发出的最后一份报告已经过去大半个小时,就是说,本土舰队的主力分队能够在此期间航行十几海里,但是高野让轻巡洋舰打照明弹,是要让轻巡洋舰成为螳螂捕蝉里面的蝉。
那打出去的照明弹,还有开火发出的炮口闪光,就像寂静夏日里的蝉鸣声。
这样一来,第一主力战队就能扮演黄雀在后里面的黄雀。
此外,高野还占据了一个有利的客观因素。
之前在海峡西北的那片浓密云层,已经被北风吹了过来,此时在海峡上空,也就是在第一主力战队的上空。
也就是说,哪怕本土舰队离得足够远,在开火之后也会暴露。
相反,只要两艘“大门”级没有开火,就不会暴露。
高野打的如意算盘非常简单,用轻巡洋舰引诱或者逼迫主力战队现身,然后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至于结果,高野没抱多大的希望。
不管怎样,第一主力战队只有两艘战列舰,而且在战斗力上,“大门”级跟“龙兴”级最多算是旗鼓相当。
其实,这也是高野没有让第一主力战队深入旭海的原因。
能够打赢,自然是最好不过。就算打不过,只要在海峡附近,也能在必要的时候撤回东望洋。
两点十分,前出的四艘轻巡洋舰陆续打出了照明弹。
其实,高野没有高估桂伯勇。
在一点半左右,干掉第五巡洋舰战队之后,桂伯勇就万分沮丧的发现,竟然再次跟第二主力战队脱离目视接触。由转向时偏移的距离,能够大致推测出,跟第二主力战队的距离已经扩大到二十千米以上。
对于没有雷达的“龙兴”级来说,这个距离实在太远了。
说明白点,哪怕敌舰在着火燃烧,隔着二十千米的距离,在瞄准镜里,火源也仅仅是一个很小的光点。
受到测距仪的精度限制,根本没办法准确测出距离。
还有两个问题,桂伯勇没法回避。
首先,四艘狭夷战列舰上的大火已被扑灭。
其次,北面飘来的阴云正在南下,很快就将到达守望者海峡上空,而主力战队所在的海域很快就会被月光照亮。
正是如此,在一点四十五分左右,桂伯勇就下令向西北方向航行。
桂伯勇害怕了?
显然不是!
以当时的情况,这是非常理智的做法。
不要忘了,桂伯勇带着本土舰队杀来,是要缠住狭夷海军的主力战队,为白止战回撤创造有利的局面。
之前那场战斗,其实已经足够了。
再说,桂伯勇没有下令撤退,只是撤到较为开阔的海域。
之前遭到重巡洋舰攻击,哪怕避开了鱼雷,桂伯勇也是心有余悸,更何况还有几艘敌人的轻巡洋舰在南面活动。
结果就是,在两点过十分的时候,四艘轻巡洋舰打出照明弹那会,主力分队已经向北航行了十来千米。
当时,“龙兴”号距离“大门”号超过二十五千米!
确实是太远了。
有趣的是,在看到四艘轻巡洋舰打出的照明弹之后,桂伯勇反到坚定了后撤的态度。
第一主力战队已经杀到,在寻找本土舰队决战,不撤还干嘛?
当然,准确的说是后撤几十千米,等着第一主力战队找过来。
这也正是桂伯勇聪明的地方。
虽然当时还没发现第一主力战队,毕竟离得太远了,也看不到海峡那边的情况,但是根据前后发生的事情,桂伯勇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第二主力战队已经被击溃,那四艘老式战列舰肯定是凶多吉少。
只是,桂伯勇却做了一个错误的,结果却是出人预料的判断。
第二主力战队没有撤退,四艘主力舰,至少是其中几艘,因为遭到了重创,已经丧失独立航行的能力。也正是如此,高野才带着第一主力战队杀到,并且摆出一副主动寻找本土舰队拼命的架势。
既然如此,那不就得了?
只要耽搁几个小时,哪怕第二主力战队的那几艘战列舰全保住了,等天亮之后,还逃得掉吗?
当时,桂伯勇对此深信不疑。
完全能够理解。
如果第二主力战队已经完蛋,或者是即将覆灭,高野都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带着第一主力战队杀过来。
别的不说,本土舰队的四艘“龙兴”级战列舰全都毫发无损。
高野再是厉害,也不敢用两艘“大门”挑战四艘“龙兴”吧。
只有为了拯救第二主力战队,高野才敢于冒险前出,也才会摆出决战架势。
说得直接一点,无非在虚张声势。
结果就是,两点十五分,桂伯勇才下令转为向西南方向航行,并且把航速控制在十六节以内。
桂伯勇已经想好了,除非第一主力战队杀过来,不然就这么耗到天亮。
不管高野怎么闹腾,战斗都会在天亮之后宣告结束。
常驻舰队铩羽而归,即便保住了两支主力战队,也会因为丢失守望者海峡,丢掉战略主动权。
在梁夏海军的角度,大获全胜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又何必争一时之长短?
损失了所有的航母,高野回去后,还能够掀起惊涛骇浪不成?
别说他是个人,哪怕是条龙,也得老老实实的趴下!
到两点半,四艘轻巡洋舰打出了第二批照明弹。
海峡这边,第一主力战队的两艘“大门”级也已把航向转到西南,还拉开距离,做好了战斗准备。
这是为了应对不时之需。
在轻巡洋舰打出的第一批照明弹熄灭之前,高野就已经想到,准确的说是肯定了之前的推断。
本土舰队为了保存实力,在击溃第二主力战队之后就已转向回撤。
只是,高野并没有掉以轻心。
本土舰队回撤,却不会离开战场,至少在天亮之前不会离开,毕竟要在天亮之后才能派侦察机监视守望者海峡。
此外,西南方向上,双方巡洋舰之间的战斗还没有结束。
两点四十五分,也就是在第二批照明弹即将熄灭的时候,西南方向的战斗结束。一艘轻巡洋舰发来最后的战报,准确说是此外自沉殉国的电文。发出这封电报的同时,舰长就已下达自沉的命令。
这个时候,第二主力战队的四艘战列舰已经进入守望者海峡。
海峡附近风平浪静,夜间的战斗似乎已经宣告结束。
至少,高野是这么认为。
第169章 第三只眼睛
海峡西南,“炎海”号战列舰上。
“报告!”
“又怎么了!?”
在电讯军官跑过来喊报告的时候,金洪腾的一下站起来,准确说,更像是从座位上跳了起来。
“语音电台调好了,能正常使用。”
“那还等什么,开干!”
金洪这么一说,舰桥里面的官兵纷纷行动起来。
下了命令之后,金洪才重新坐下,还深吸口气,让情绪平静下来。
这事,还得从几个小时之前说起。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旭海”号与“炎海”号在凌晨一点前就能赶到,可是哪想到,真出了意外。
不是金洪的“炎海”号,是李杰的“旭海”号。
先是一台锅炉出了问题,没办法达到最高压力,导致相连的蒸汽轮机的输出功率降低了大概百分之十。
所幸,这只是让“旭海”号的最高航速降低了0。5节,影响还不算太大。
只是哪里想到,在即将杀到战场,准确说是昨晚的十一点半,在对系统进行例行检查的时候,电子部门的军官发现,安装在舰桥顶部的那部炮瞄雷达没办法启动,还难以在战舰上修复。
这下,麻烦了。
炮瞄雷达是两艘“旭海”级快速战列舰的秘密武器!
早在几个月前,两艘“旭海”级就完成了除极限航速之外的所有动力测试,而海军一直拖着没有让两艘战列舰加入作战序列,就是因为配备的炮瞄雷达存在问题,可靠性始终没有达标。
如果大战没有爆发,海军会等到雷达完善,才会让这两艘战列舰入列。
雷达的可靠性不高,也不能怪造船厂,以及生产雷达的公司,毕竟这是全球第一种炮瞄雷达。
论技术开发的难度,炮瞄雷达远远超过了对空搜索雷达。
更加要命的是,帝国海军选了一个很高的。
跟战舰的主炮配套。
什么意思?
海面反射的杂波产生的干扰,让雷达的研制工作变得非常的艰难,且由此导致研制进度一再拖延。
经过长期努力,技术难题全都得到了解决,剩下的只是可靠性的问题。
雷达没法使用,“旭海”级的战斗力未必在“龙兴”级之上。
“旭海”级是帝国海军的第一种,也是唯一按条约标准建造的快速战列舰,要在三万五千吨的舰体内塞下九门400毫米主炮,还需要具备29节的最快航速,也就只能在装甲防护上妥协让步了。
虽然采用了倾斜的主装甲带,还是按“重点防护”理论进行设计,但是“旭海”级的装甲防护仍然十分的糟糕。在海军内部,传统派将领都认为“旭海”级是战列巡洋舰,根本达不到战列舰的标准。
在理论上,“旭海”级在自身主炮的全射程范围内,都无法扛住重型穿甲弹的打击。
其实,就是因为防护太糟糕,所以“旭海”级只建造了两艘。
说得直接一点,要跟敌人拼刺刀,“龙兴”级才是理想选择,而“旭海”级更加适合躲在后面放冷枪。
这正是帝国海军首先为“旭海”级配备炮瞄雷达的原因。
此外,“旭海”级配备的是改进型45倍径400毫米舰炮,能在全射程范围内发挥出重型穿甲弹的威力。
要说,炮瞄雷达本身就是为“旭海”级研制的。
正是如此,在李杰的命令下,两舰把航速降低到二十节,同时发动所有的官兵寻找替代解决办法。
所幸,人多力量大。
办法也很简单:由“炎海”号打头阵,用语音电台为“旭海”号提供炮瞄参数。
有趣的是,两艘战舰都没有配备语音电台!
没啥好奇怪的,语音电台是今年才问世的,而两艘“旭海”级在此之前就已经完成建造工作。
还好,搭载的水上飞机配有语音电台。
虽然工作距离近了一些,最多才几十千米,但是对两艘并肩战斗的战列舰而言,这也足够了。
只是,得重新架设天线,还要拉一根适配的低压电源线。
电子部门的军官折腾语音电台的时候,金洪差点急疯了。
几十千米之外,桂伯勇指挥的本土舰队正在跟第二主力战队激战,而两艘最新锐的“旭海”级只能干着急。
以金洪的性子,没有暴跳如雷就算好的了。
据“炎海”号上的官兵回忆,在这一个多小时里面,金洪没有少骂娘,还重点问候了好兄弟李杰。
只是,两艘“旭海”级没有在这一个多小时内原地踏步。
虽然把航速降低到二十节,但是两艘战列舰一直朝着守望者海峡航行。
就在开始,李杰把随行的四艘驱逐舰派了出去,偷袭挡在前方的四艘轻巡洋舰,且一举得手。
驱逐舰在数千米外发射了鱼雷,随后就转向脱离。
四艘狭夷海军的轻巡洋舰一直在跟本土舰队的轻巡战队交火,都受到重创,没能及时发现出现在前方的驱逐舰。
结果,在被鱼雷击中后,还认为是遭到本土舰队的轻巡分队袭击。
连发起袭击的驱逐舰都没能及时发现,更别说驱逐舰后方的两艘战列舰了。
拖到现在,已是凌晨两点五十分。
在“炎海”号东边,大概二十千米外,就是第一主力战队旗舰“大门”号。
虽然由“炎海”号负责提供炮击参数,但是领队的是“旭海”号,而且得由“旭海”号首先开火。
二十千米,确实非常远。
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决定胜负的是能不能测距瞄准。
至于别的因素,也就是传统舰队决战中的因素,比如航向的相对角度,对炮战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
要是无法测距瞄准,说什么都是白搭!
显然,在夜间,在这么遥远的距离上指挥炮战,传统的光学测距仪绝对办不到。
准确的说,是超过了人眼的极限。
别说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丧失了夜视能力,哪怕换成猫,也无法在夜晚看到几十千米之外的目标。
两点五十二分,“旭海”号发来消息,已经完成了火控装定,开火时间定在联络之后一分钟。
五十三分,“旭海”号上的九门主炮开火。
几乎同时,“炎海”号也打出了本舰第一次全齐射。
当时,两艘战舰的瞭望员与炮手都没看到敌舰,全都按照火控军官提供的数据设定炮击参数。
至于数据,由炮瞄雷达提供。
要说起来,目标就只是雷达屏幕上的一个光点。所谓的火控数据,不过是电子军官据此计算出的几组数值。
这也是世界海战史当中,第一次在没有用光学测距设备参与的情况下,在夜间进行的第一次舰炮炮战。
至于结果,可以说毫无悬念!
第170章 这可不止是运气
“大家小心!”
随着黑岛大吼一声,包括高野在内的,司令舰桥里的官兵才猛的回过神来。
开始,在舰长报告,说瞭望员发现在西面,准确的说是西偏南方向上,出现疑似主力舰炮口闪光的异常时,司令舰桥里的人员全都呆住了,黑岛还在怀疑是耳朵出了问题,或者出现了幻听。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抓起话筒,询问在航海舰桥里的舰长。
只是,舰长还没有给出答复,空中就传来尖锐的破空声。
那是炮弹朝这边飞来发出的声响!
声音在炮弹落下前传到,表明炮弹的速度已经很慢,由此能够推测出,敌舰是在很远的地方开火。
至少在十五千米外,说不定更远。
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开火!?
黑岛很是震惊。
只是,更加震惊的事情马上就发生了。
在他大声喊出来的同时,沉闷的爆炸声从四面八方传来。
没有听错,确实是来自四周。
听着,“大门”号好像是被此起彼伏的爆炸包围了,或者说恰好在大爆炸的正中心,已经被爆炸吞没。
怎么可能!?
身为老资格的参谋,黑岛实战经验很丰富,听爆炸声就知道,敌舰已经对“大门”号形成了跨射。
“大门”号处在敌舰炮击的覆盖区域之内。
在理论上,敌舰无需调整瞄准点,只要根据双方相对位置的变化,不断的朝“大门”号开火就是。
也许下一轮齐射就能打中“大门”号!
隔着至少十五千米,还是在夜间,首次开火就对“大门”号形成跨射,这个准确率也太吓人了吧。
震惊之余,黑岛再一次抓起话筒,呼叫了舰长。
“知道了。”
听了一阵,最后回答了一句,黑岛就放下话筒。
“司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