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做太冒险了。”周涌涛也一样。“两支主力战队被击溃之后,残余的战舰肯定会火速撤回东望洋,并且向本土返航。如果我们去这里,等于挡在了这些溃军前面,肯定会遭到冲击,而我们”
“就算打不过,也跑得过嘛。”
“如果冲过来的是重巡洋舰,而且舰长输眼红了呢?”
听李铭博这么一说,白止战才揉了揉额头。
这真是个问题。
如果是战列舰,不需要担心,“帝都”级靠航速就能够摆脱。可遇到重巡洋舰,就不一样了。
关键就是,狭夷海军的重巡洋舰,航速都在“帝都”级之上。
这下该怎么办?
第161章 未战先怯
守望者海峡内,“伊室”号战列舰。
在瞭望员报告,看到海峡中央无名岛礁上,那座已经熄灭十几年的灯塔时,已经是夜间十点过了。
第二主力战队的指挥官,高寺中将已经在舷窗前面站了三个小时。
七点不到,吃了晚饭后,他就来到了司令舰桥,一动不动的站在舷窗前面,目不转睛的看着前方黑漆漆的大海。
他到底看到了什么?
其实,什么都没有看到!
“像司令官一样站着”是高野的习惯,似乎只要模仿高野的动作,就能够成为另外一个高野。
这一整天,高寺的心情都非常的糟糕,也可以说是沉重。
几个月前,在离开东都湾的时候,高寺认为跟以往一样,不过是针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的例行演习。即便到后来去“大门”号参加作战会议,得知战争即将爆发的消息,高寺也没有觉得跟他有多大的关系。由他指挥的第二主力战队,那是名副其实的替补,根本不可能打上主力。
按最初的安排,第二主力战队与第五航空战队在南珠海活动,在突击结束之后,接应返回的机动舰队。
冲锋陷阵?
当时,高寺还跟几个高级参谋开玩笑,要是连第二主力战队都得披挂上阵,要么是即将大获全胜,要么是即将全面战败。虽然在当时,高寺只是做对比,给参谋打气,但是现在想起来,他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蠢了,竟然在开战之前说这么不吉利的话。那不是诅咒狭夷海军会战败吗?
凌晨,在收到高野发来的电报时,高寺就知道大势已去。
不说什么战场局势,仅一点,第一主力战队由双车海峡返回东望洋的时间,就能决定海战的最终结局。
梁夏海军能由此大致推测出第一主力战队到达守望者海峡的时间,哪怕不够准,也能够做好部署。
这次,梁夏海军是有备而来。
可狭夷海军呢?
哪怕高野是神,他也无法猜到本土舰队的行踪。要不然,他不会发电报来,让高寺到前面去开路!
何况,在战前的计划中,根本没有提到该如何应付这种局面!
哪怕考虑到了突击行动失败,也没人想到,要在遭受挫败后去守望者海峡,跟杀出来的本土舰队决战。
正是如此,高寺一整天都在考虑跟本土舰队交战的事情。
即便在第三航空战队遭到袭击的时候,高寺也没有放在心上,毕竟就算他有心,也爱莫能助。
高寺思考的是具体战术。
有多大的胜算?
或者说有没有胜算?
相对而言,梁夏海军的本土舰队不算强大,只有四艘在上次大战中建造的,而且没在战后改装的“龙兴”级战列舰。虽然四艘战列舰的状态还不错,但是肯定无法跟战后建造的新锐战列舰相比。
可问题是,第二主力战队的四艘战列舰也好不到哪里去。
虽然两艘“伊室”与两艘“富桑”均在战后进行了改造,但是重点是动力系统,通过更换锅炉与蒸汽轮机提高推进功率,弥补因为排水量增加而导致的速度损失。在此外,也就只是重点加强了水平防护。其他的方面,比如主炮火力与主装甲带,都因为可用吨位有限,没有做任何改动。
其实,加强水平防护是战后几乎所有前条约型战列舰进行改造的必选项目。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舰炮射程越来越远,还有轰炸机,水平防护显得越来越重要,也就必须增加水平装甲的厚度。
四艘战列舰在改造当中增加的几千吨,几乎全都用在水平防护上。
结果就是,哪怕进行了改造,两艘“伊室”与两两艘“富桑”在火力、防护与航速等主要性能上,依然比不上梁夏海军的“龙兴”级。特别是火力,四艘战列舰的十四英寸主炮实在是太“寒碜”了。
不要忘了,“龙兴”级配备的是400毫米主炮,而且其防护,要求能够在通常的交战距离内对十四英寸穿甲弹免疫。理论上,哪怕把交战距离缩短到十千米以内,十四英寸穿甲弹也打不穿“龙兴”级的主装甲带。
用新式穿甲弹?
狭夷海军哪来的新式穿甲弹?
那些所谓的新是穿甲弹,都是花重金从布兰王国进口的,而且主要提供给第三主力战队的四艘快速战列舰使用,全是适合近战的轻弹。适合远战的重弹得从纽兰联邦进口,因为价格没谈拢,所以在大战爆发之前,狭夷海军只获得少量测试用的样弹,没用完的全都储存在东都湾的仓库里面。
相反,“龙兴”级早就用上了新式穿甲弹。
按战前获得的情报,梁夏海军的400毫米重型穿甲弹,几乎能在全射程范围内打穿当今任何一艘战列舰的装甲。
传闻所言,梁夏海军始终没有淘汰众多在上次大战期间建造的前条约型战列舰,一直没有腾出吨位建造新锐快速战列舰,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快速战列舰也扛不住400毫米的重型穿甲弹。
要是扛不住穿甲弹,那还叫战列舰吗?
反正都是秒杀,为何还要把吨位用在意义不大的防护上?
可见,“龙兴”级哪怕仍然是二十多年前建成时的模样,那也是一种相当强大,极其凶悍的海上杀手。
言外之意,对高寺这边的四艘战列舰,“龙兴”级能够一炮秒杀。
那么,还有希望吗?
高寺不会承认,不过他确实被吓坏了,胆怯了!
如果不是高野直接下达命令,他肯定不会去守望者海峡。
在中午的时候,高寺发电报把第三航空战队遭到灭顶之灾的事情告诉高野,就是希望高野收回凌晨下达的命令。
按高寺的观点,现在撤退还不算太晚。
最后一支航空战队,最后两艘航母已经战沉了,继续打下去毫无胜算,应该选择撤退以保存实力。
用高寺的话说,就算杀入旭海又能怎么样,哪怕歼灭了本土舰队又能如何?
再是猖獗,也只有一个晚上!
等到天亮,梁夏海军的攻击机群杀到,成群结队的舰载机投下炸弹与鱼雷,再强大的战列舰都得完蛋。
大象力大无穷,却也对付不了振翅高飞的雄鹰。
把战舰拼光了,今后怎么办?
不管是继续打下去,还是跟梁夏帝国谈判,都得把舰队保存下来。只有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才能给狭夷皇国带来希望。如果海军完蛋了,就算重创了梁夏帝国,也只是在为别人做嫁衣裳。
可惜的是,到太阳西落,都没等到高野的电令。
或许,前方的那条海峡就是最后的归宿吧!
第162章 吸引火力
海峡西面,“龙兴”号战列舰上。
入夜之后,桂伯勇就来到了司令舰桥。虽然在十多天前,就已拿到晋升令,戴上第三颗将星,成为了帝国海军中将,但是桂伯勇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更没有因为坐上本土舰队司令官的位置而飘飘然。
是不是司令官,还不一样吗?
这些年来,桂伯勇最佩服的人不是贺永兴,而是白止战,特别是在这几天,在这场海战当中。
以往,桂伯勇觉得白止战很有上进心,是一个干劲十足的年轻人。
经过这场战斗,桂伯勇才惊讶的发现,白止战不仅仅有“上进心”与“干劲”,还有更加宝贵的东西。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这种更加宝贵的品质反到被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掩盖掉了。
没错,就是“勇气”。
不是“有勇无谋”那种“勇气”,而是“智勇双全”那种“勇气”。
也可以说成是由自信产生的勇气。
以往在别人的眼里,白止战“智”的一面,也就是“智慧”与“理智”表现得更加光彩夺目
这次,展现出的是“勇”的一面。
简直就是胆大包天!
胆子要不够大,谁敢带两艘航母与一百多架舰载机,而且只在六艘驱逐舰的陪伴下升入敌后?
不说别人,换成刘向真,他敢吗?
其实,在过去二十年里,白止战多次表现出类似的勇气。
让桂伯勇感慨的是,在很多时候,白止战都是别无选择,或者说是在局势的逼迫之下去冒险。
当然,逼迫他的往往不是对手与敌人,而是后方的战友。
拿这次的战斗来说,如果刘向真没在26日夜间驻足,白止战需要在27日冒险深入西东望洋?
有特混群支持,白止战完全可以留在足岛附近,出动舰载航空兵干掉两支主力战队。
为此,桂伯勇一直暗中祈祷,希望白止战别走霉运,就算没抓住战机,能够安全返回就行了。
只是现在,桂伯勇要做的并不是徒生感慨,而是去助白止战一臂之力。
昨天,准确说是26日夜间,在收到南方舰队司令部转发的,特混群已经转为向西航行的消息后,贺永兴就做出了大胆判断,白止战肯定会提前进入东望洋,不会留在足岛海峡南面等机会。接下来,贺永兴给桂伯勇发了一封电报,让他控制好速度,同时把两艘快速战列舰派出去。
此后,这个推测变成了事实。
可问题是,第三航空特混舰队一直保持无线电静默,由李杰与金洪指挥的两艘快速战列舰白跑了一趟。
到了今天凌晨,情况变得复杂了。
白止战的胆子大到,竟然敢把提供防空掩护的四艘重巡洋舰,以及负责外围警戒的四艘轻巡洋舰派往双车海峡。
这意味着,为两艘“帝都”级提供直接掩护的只剩下六艘驱逐舰。
驱逐舰的防空火力根本不值一提,而且没有至关重要的雷达,所以只要第三航空特混舰队暴露了行踪,且遭到打击,必然会全军覆灭。到那个时候,别说桂伯勇与贺永兴,天王老子都救不了白止战。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贺永兴再一次对部署做出调整。
按照他的要求,刘长勋下令推迟了进军守望者海峡,夺取南北撒豆群岛的行动。虽然就只有一天,但是非常的重要。接下来,贺永兴给桂伯勇下了一道命令,让他按照原计划向守望者海峡前进。
什么意思?
没错,就是在必要的时候杀入东望洋,接应白止战。
哪怕不知道白止战在哪,只要桂伯勇带着本土舰队的四艘战列舰杀到,狭夷海军肯定会隆重迎接。
当然,说是全力招架也没错。
此举,其实就是去吸引火力。
哪里想到,就在今天的白天,神出鬼没的第三航空特混舰队再次打了狭夷海军一个措手不及。
收到第三航空战队覆灭的消息时,桂伯勇立即想到,白止战该回家了。
只是,问题出现了。
第三航空特混舰队在东望洋,在返航的路途上,有常驻舰队第二主力战队,甚至还要算上高野直接指挥的第一主力战队。如果不走守望者海峡,就只有南下,等于主动送到高野的炮口前面。
关键,高野肯定不会放过白止战。
打了几天,高野难道还不知道是白止战在指挥第三航空特混舰队,以及第三航空特混舰队已经进了东望洋?
如果知道,他会这么做?
别看第三航空特混舰队连战连胜,可是在连续激战两天之后,已经是强弩之末。
桂伯勇还亲自估算了第三航空特混舰队的燃油余量,结果可以说很不乐观,白止战最多还能够在外面晃荡几天。如果没赶在新年到来之前返回旭海,第三航空特混舰队很有可能在返航途中断油。
等“浪”起来,几天时间一晃眼就过去了。
站在桂伯勇的角度来看,局面其实是一目了然。
高野会拼尽全力找到与消灭第三航空特混舰队,必然是赶尽杀绝。白止战在损失大部分舰载机后,唯一的选择就是依靠速度突围,且全程保持隐蔽。如果肯定得暴露,那就得尽量往后拖延。
怎么才能帮得上白止战?
办法,其实很简单。
在守望者海峡,第三航空特混舰队回家的必经之地,狠狠打一仗,用拳头教会狭夷海军怎么做人。
如果能打掉敌人的嚣张气焰,让高野抱头鼠窜,自然是再好不过。
哪怕不能,也没有关系。
本土舰队在守望者海峡这边闹得越凶,吸引的敌人越多,高野能够动用的,用来搜寻与攻击第三航空特混舰队的战舰就越少,围堵第三航空特混舰队时的漏洞就越多,白止战就越发容易找到突围的缺口。
正是如此,下午的时候,本土舰队就一路高歌,就像生怕没有人知道一样,大摇大摆的朝守望者海峡杀去。
其实,也就是每隔半个小时,用长波电台拍发一封电报,报告舰队的行踪。
为了确保被狭夷海军的监听电台截获,电报都由“龙江”号拍发,而且每次都要反复发送好几遍。
傍晚,在吃晚饭的时候,桂伯勇下了战备命令,让战舰全都进入战斗状态,准备在夜间进行舰队决战。
敌人?
就在海峡对面,正朝这边杀来呢!
“报告司令官,瞭望员报告前方出现不明舰船,怀疑是狭夷海军的战列舰。”
在参谋大声喊叫出来的时候,桂伯勇不由自主的哆嗦了几下,随后才转身,朝看着他的作战参谋点了点头。
既然到了,那就开打吧!
第163章 神之转向
必须得说,幸运之神再一次垂青帝国海军。
虽然按通常的说法,旭海在海峡西面,而东望洋在海峡东面,但是严格说起来,守望者海峡其实是西北到东南走向。
在进入战场的时候,本土舰队处在西北方向上,从海峡里杀出来的第二主力战队处在东南方向上。
这个方位,直接决定了交战时的态势。
不要忘了,现在是深冬,不管白天与夜晚都是北风。
在海峡西北方向上,有一片从北面飘来的浓密云层,本土舰队恰好在云层下方,没有被月光照到。
相反,东南方向的第二主力战队直接暴露在皎洁月光下。
正是如此,在“龙兴”号上的瞭望员发现了“伊室”号,并且根据高大得有点扭曲的塔式桅楼做出准确判断的时候,“伊室”号上的瞭望员却是两眼一抹黑,还没有看到藏在阴云下面的“龙兴”号。
当时是十点四十分,双方的距离大约十八千米。
能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发现与识别敌舰,除了有利的位置,还与搜索的范围有关,即“龙兴”号的瞭望员只需要盯着海峡。
随后,桂伯勇下了一道至关重要,影响巨大的命令。
以“龙兴”号为首,四艘战列舰依次左转,而且在回旋了260度之后,才重新回到直线航行当中。
为什么是左转,而不是右转?
在后来提交的战报当中,桂伯勇给了三个理由。
第一,距离仍然太远了,而且后方三艘战列舰都没发现敌舰,也就需要通过转向为这三艘战列舰争取一点时间,让她们做好战斗准备,跟上旗舰的步伐,确保接敌的时候处于最佳状态。
第二,瞭望员只是推测敌舰为“伊室”级,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