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如此紧要的关头,兰云什么都没做!
争吵,并没有就此结束。
按之前的安排,所有防空战斗机,其实就八架零战,都得在十点之前返回,补充燃油之后再起飞。
因为“飞隆”号是第二波攻击的主力,所以由“加禾”号负责回收防空战斗机。
只是现在,根本办不到!
跟北村没关系,而是“加禾”号上的地勤人员太过疲惫,一名负责为战机加油的勤务人员犯了个低级错误,忘记关掉增压泵,结果导致管道的阀门损坏,航空汽油泄漏到了飞行甲板上。
现在,整个飞行甲板都被清空了。
在“飞隆”号那边,地勤人员在为迎接返航的第一支攻击机群做准备,暂时没法接收防空战斗机。因为需要回收所有的97舰攻,所以“飞隆”号也得清空飞行甲板,腾出甲板前端的空位。
正是如此,有参谋提出,先让防空战斗机去“飞隆”号降落,等会由“加禾”号回收一些鱼雷机。
可惜,依然被北村给否决了。
要是这么安排,降落到“加禾”号上的鱼雷机就没办法重新起飞,也就无法参与第三波进攻。
不要忘了,“加禾”号的前甲板上有一个窟窿,堵住窟窿的木板并不牢固,承受不住笨重的97舰攻。
之前,源田都是乘坐快艇去的“飞隆”号。
按北村的意思,等到第一波攻击机群返回之后,再让防空战斗机降落加油。
理由也很简单:源田机群将在十一点之前回到机动舰队上空,防空战斗机的燃油能坚持到十一点过后。
此外,到那个时候,“加禾”号也能回收战机。
不怕在此期间遭到打击?
有参谋提出了这个问题,却遭到北村反驳。
用北村的话说:打击从哪来?
第三航空特混舰队?
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第三航空特混舰队处在能够打击机动舰队的范围内,那么在九点之前,就被源田机群发现了。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第三航空特混舰队在五百千米之外。
这个推测就算没有全对,也没有全错,机动舰队确实没在第三航空特混舰队的打击范围之内。
在昨天交锋的特混舰队?
显然,如果那支特混舰队离得足够近,连夜做好了战斗准备,在收到侦察机的报告之后立即发起攻击,那么其派出的攻击机群最迟在九点半就能够杀到。也正是如此,始终都有四架零战在西面巡逻。
敌人的攻击机群没出现,足以证明昨天那支特混舰队没跟在后面。
或许是没及时转向。
也不能说北村错了,毕竟所有的情报与发现都表明,在七点半之后发现机动舰队的那架侦察机很可能来自第三航空特混舰队。至于昨天的那支特混舰队,如果在夜间向南航行,哪怕在下半夜转向,也肯定无法在今天白天追上机动舰队,等于错过了在炎海追上机动舰队的机会。
如此一来,需要担心遭到打击吗?
用北村的话说,如果真的会遭到打击,那么就算立即就让防空战斗机返回加油,八架零战也于事无补。
如果因为担心遭到打击,而错失在下午发动攻击的机会,又该由谁来负责!?
由此,产生了新的问题。
有参谋主张把重点放在西边,毕竟第三航空特混舰队确实没有在北面,因此要严防死守的是西边。
毫无悬念,这个提议再次被北村否决。
按北村的安排,九点半过后,之前在舰队西边巡逻的四架战斗机都转移到北面,顶替另外四架战斗机。
之前在北面巡逻的四架零战,北上迎接源田机群后,再伴随返回舰队。
不是说给源田什么特殊待遇,而是机动舰队一直保持无线电静默,返航的机群未必能够及时找到航母。
因为所剩燃油不多,所以不能有半点耽搁。
总而言之,北村一直在坚持己见,把参谋提的建议全都否决掉了,似乎只有坚持己见才能证明自己的本事。
或许,北村的反常举动,跟田实之前喧宾夺主有很大的关系。
只是,北村也不是刚愎自用。
在收到源田的战报之后,九点半之前,北村就下了一道命令,让随行的战列舰与重巡洋舰派水上飞机向西搜索。
北村这么安排,不是担心遭到来自西面的攻击,而是为下午的战斗做准备。
在顺利收回了两波攻击机群之后,机动舰队的战斗力将得到恢复,也就得重新安排进攻行动。
那么,自然要找到打击对象。
如果第三航空特混舰队溜了,要是能够逮住跟在后面的那支特混舰队,也算得上聊胜于无吧。
相反,只要能证明西边没有威胁,就能集中全部力量搜寻与攻击第三航空特混舰队。
在此期间,兰云都没有横加干预。
虽然一个多小时里,兰云的神态始终波澜不惊,但是他的心里早已经翻江倒海。
在源田机群发回战报的时候,兰云就知道,哪怕毁灭性的打击还没有到来,机动舰队也难以逃出生天。
等待他的,必定是灭顶之灾!
:。:
第122章 运气
看到前方,准确说是前下方那成片的敌机,还有海面那艘顶风航行的航母,朱华圣突然觉得老天爷不是那么可恨了。
其实,这一路过来,他的运气都很好。
快到十点半的时候,也就是起飞之后大概一个小时,导航员看到出现在下方云层里面的航迹。
一条由水雾凝聚形成的直线,明显是飞机飞过时留下的痕迹。
此外,那架飞机是从东面飞来的,飞行高度不到一千米,在进入云层之后,肯定降低了飞行高度。
不出所料,应该是一架水上飞机。
当然,也有可能是低飞的侦察机。
毕竟,为了看清楚海面上的情况,侦察机的飞行高度一般在云层下方,很少有侦察机在云层上方飞行。
关键还有,那架飞机没有发现朱华圣驾驶的“飞鱼”。
因为需要搜寻机动舰队,接下来还得指挥战斗,所以在出发之后,朱华圣就把飞行高度保持在四千米以上。
飞这么高就是为了省油。
按照计划,十点五十分才到达发现机动舰队的海域,到时候才需要把飞行高度降到云层以下。
那条痕迹,等于为朱华圣指明了方向。
找准方向,什么都好说。
呼叫了附近的中队长与副中队长,让他们率领机群跟上之后,朱华圣把飞行高度降低到了两千米。
因为往东飞行,云层的厚度越来越薄,所以朱华圣没急着降低到云层下方。
很快,朱华圣的这个判断就得到证实,而且是极为关键。
十分钟前,刚过十一点,朱华圣就透过云层缝隙看到了几架敌机,一眼就认出是狭夷海军的97舰攻。
关键,这些敌机在向南飞行。
朱华圣根本没多想,马上就跟了上去。
然后,就发现自己竟然鬼使神差的透过了机动舰队的外围防空网,出现在了一艘庞大的舰队航母上空。
准确说是附近。
从尺寸看,那是“加禾”号!
那些97舰攻没在“加禾”号上降落,而是继续向东南方向飞行,表明在那边还有一艘航母。
面对送到了嘴边的肥肉,朱华圣没有得意忘形。
因为一路上没有遇到防空战斗机,所以朱华圣觉得,机动舰队或许没有发现已经杀到的攻击机群!
雷达?
别说狭夷海军,连纽兰海军与布兰皇家海军也没有。到目前为止,雷达仍是帝国海军的独门绝招。
此外,未必有战斗机在空中巡逻。
冷静下来之后,朱华圣立即呼叫了后面的机群,而且对攻击行动做了安排。
第一大队,准确说是来自“墨河”号的中队继续向东南方向飞行,搜寻与攻击另外一艘舰队航母。来自“龙江”号的中队留下来,跟随朱华圣对正在回收舰载机的“加禾”号发起攻击。
“大队长!”
“看到了,准备开始吧!”
在导航员提醒之前,朱华圣就已经看到从前方俯冲下去的四架“台风”战斗机,那是护航战斗机。
没有遇到敌人的防空战斗机,前方又有几十架敌机,护航战斗机的飞行员哪耐得住。
飞在最前面的是魏成文少尉。
昨天晚上,在回到脚岛之后,他才知道自己因为驾驶战斗机扫射航母,成了海军重点宣传的英雄。
准确说是海军的宣传机构准备把他打造成战争英雄。
按照安排,他应该留在脚岛,在天亮后搭乘运输机去南方舰队司令部。
不出所料,他会在几天之后回到帝都,接受海军总司令嘉奖,甚至有希望获得帝国皇帝的接见与奖赏。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将跟随宣传队伍到所有大城市走一遍,每天至少要参加两场由军方举办的活动,比如参加征兵的宣传活动,为建造新式战舰募捐,向民众宣讲海军将士在前线英勇作战的事迹。
总而言之,得暂时离开一线作战部队。
至于什么时候回来,就得看民众能记住他多久,或者是下一个战争英雄在何时诞生。
只是,魏成文不想做站在聚光灯下的英雄,更不想去面对那些拿着照相机,口蜜腹剑的新闻记者。
然后,他就在半夜悄悄爬上了一架战斗机。
虽然在来到“龙江”号上后,被李恒嘉痛骂了一顿,但是李恒嘉也是口是心非,毕竟现在缺的就是有经验的飞行员。
再说,南方舰队司令部与海军司令部也没有给特混群下调令。
宣传机构?
那是文职单位,没有资格对作战部队指手画脚。
为了减少麻烦,李恒嘉安排魏成文参与第一轮进攻行动。
等他驾驶战斗机飞上天,哪怕海军总司令发来电报,也要等战斗结束,在他返回航母后才能生效。
出发之后,魏成文用一个小时才追上攻击机群。
在朱华圣发出消息,召集机群发起攻击的时候,魏成文就在朱华圣的屁股后面,隔了大概十千米。
其实,也是运气好。
如果魏成文没有跟在朱华圣后面,那么无论如何都无法率先杀到。
成就王牌飞行员的,不止是技术,还需要性能先进的战斗机,以及在任何时候都必不可少的运气。
这家伙的运气简直好到了家!
从高空俯冲下来的时候,魏成文就看到了那架尾翼涂成红色,有三条黄色横纹,朝东南方飞去的97舰攻。
那是谁的座机?
没错,就是第一航空战队的源田大佐!
帝国海军的飞行员,全都认识这个极为醒目的标志。
就是这个家伙,率领机群击沉“岭河”号,导致数百名帝国海军官兵丧生,其中有很多是魏成文的朋友与战友。
没错,那是源田大佐的座机!
魏成文哪里会多想,径直朝那架97舰攻扑了上去。
逼近到四百米,在对方的飞行员发现威胁,准备规避的时候,魏成文才摁下操纵杆上的开关。
六挺13毫米航空机枪同时喷出火舌。
一个持续数秒的长点射,瞄准的是驾驶舱。
只是,就在魏成文开火的刹那间,那架97舰攻也开始滚转。
显然,源田早就看到从高空俯冲下来的战斗机。
可惜,他没有想到,对方会一口气打出几百发枪弹。
突然滚转,让驾驶舱避开了枪弹,战机却没有避开。机身与机翼多处中弹,连发动机都被打中了。
看着拖着黑烟,冲向海面的97舰攻,魏成文不大甘心。
只是,现在可不能分心。
战斗已经打响,朱华文率领的鱼雷机群在降低飞行高度,同时搜寻能够逼近航母发起攻击的空当。
高空,两个中队的十四架“黄蜂”俯冲轰炸机已经杀到。
附近的敌舰全都反应了过来,离得最近的一艘巡洋舰已经在开火,不过瞄准的是狭夷海军的战机。
场面非常混乱,不过这也正是发起攻击的良机。
第123章 “加禾”暴毙
“加禾”号上。
在那四架敌机咆哮着俯冲下来的时候,从兰云往下,司令舰桥内的十几名官兵全都吓得面色苍白。
有几个胆小的还在瑟瑟发抖,就差没有喊叫出来了。
感情,他们把“台风”当成了俯冲轰炸机。
其实,挂上副油箱的“台风”跟“黄蜂”还真有点相似,特别是在俯冲的时候,绝对是气场十足。
虽然随后发现,那是四架战斗机,但是兰云依然高兴不起来,包括北村在内的参谋,也没哪个高兴得起来。
在机动舰队上空没有一架防空战斗机!
哪怕返航的护航战斗机,也已经降低高度,在低空等待降落,没办法截击从高空杀来的敌机。
此外,两艘航母附近都有很多等待降落的战机。
这些舰载机的存在,必然会干扰防空炮火。
虽然在反应过来后,兰云立即就下了命令,让所有的舰载机立即飞离,而且高射炮不用区分敌我,可随意向逼近的飞机开火,但是兰云很清楚,只是依靠薄弱的防空火力,根本改变不了机动舰队的命运。
只是,兰云怎么都没有想到,会如此之快!
四架“台风”俯冲下来的时候是十一点过八分。
当时,兰云还专门看了一眼手表,记住了这个时间。这是当参谋时养成的习惯,记住每件大事发生的时间,才能在司令官询问的时候,一口就回答出来,而且写日志与报告也需要准确时间。
仅仅三分钟后,第一批挂着炸弹的俯冲轰炸机杀到。
在此之前,瞭望员发现了在降低飞行高度的鱼雷机。只是那些鱼雷机还在外围,并没有立即朝“加禾”号杀来。
与昨天的战斗相反,率先发起攻击的是俯冲轰炸机。
十一点十三分,六架俯冲轰炸机飞达到“加禾”号上空,在没有受到任何干扰的情况下进入俯冲阶段。
此时,只有两架返航的零战还在附近,可惜高度都不够。
能够阻挡那些俯冲轰炸机的,只有高射炮,而且仅仅是“加禾”号上的高射炮。
回收舰载机的时候,护航战舰都在数千米之外,也就无法用射速快的机关炮为航母提供掩护。
大口径高射炮?
在狭夷海军中,那就是一个笑话!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之内,狭夷海军试图把轻巡洋舰的六英寸舰炮当高射炮使用,而且一度认为射速慢的大口径高射炮除了浪费宝贵的炮位之外,在实战当中根本没有价值,不如多装几门机关炮。
其实,狭夷战舰上的机关炮也不够多,连够用都算不上。
十一点十四分,第一架“黄蜂”投下炸弹。虽然紧接着,这架俯冲轰炸机在试图改出的时候被高射炮打得凌空爆炸,但是跟在后面的五架“黄蜂”全都顺利投下炸弹,而且都成功改出俯冲。
六枚炸弹,投中了三枚。
命中率达到百分之五十,已经够吓人的了!
虽然在此之后的几分钟里面,第二个中队的“黄蜂”又投中三枚炸弹,而且由朱华圣率领的“飞鱼”机群打中五条鱼雷,但是让“加禾”号完蛋的,其实就是第一批俯冲轰炸机投下的一枚炸弹。
这枚炸弹,在击中“加禾”号之后并没有爆炸!
包括兰云在内,活着离开“加禾”号的官兵都清楚记得,在第一波攻击中,“加禾”号只发生了两次爆炸。
此外,爆炸引发了大火。
十一点二十分不到,也就是在第二批“黄蜂”杀到之前,兰云与北村等机动舰队司令部的官兵就被送上了快艇。
与当初离开“赤诚”号一样,兰云也是被强行拖出司令舰桥。
因为其他战舰在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