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争霸 >

第461章

帝国争霸-第461章

小说: 帝国争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的话,到山区作战,一个村庄一个村庄的扫荡,绝对是吃苦不讨好的事情。
    丁镇南真要是任人唯亲,就应该让第十七装甲师去收拾残局,让第七装甲师来巴铁捞取功劳。
    “侯将军说得没错,迪迦拉肯定认识到了当前局势的紧迫性,只是我觉得,这并不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付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侯晨晟的语气明显不太友善。
    “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迪迦拉会拿西部战场冒险?”付为民没较真,或者说没有受到影响。“我们知道,迪迦拉是一个非常有头脑,也很有手腕的政治家,要不然也不会亲自上演苦肉计。更何况,我们的兵锋放在南面,针对性十分明显。迪迦拉在这个时候更应该设法稳住南部防线,而不是拿守卫南部防线的部队开刀。从这个角度来看,迪迦拉此举肯定有其他的企图。”
    “别忘了,他不是军人。”
    “可他身边有的是军事顾问,更别说还有查吉特这样的干将。”
    “查吉特也算得上干将!?”
    付卫民没接话,并不是无言以对,而是不想把讨论变成争吵。
    “查吉特的能力并不差,”丁镇南在这个时候才开口说道“就我所知,他是梵罗现代化军事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在受到迪迦拉重用前,他去帝国军事学院深造了数年,还因为表现优秀,获得众多迢曼军官的赞赏。单纯就陆军来说,帝国军事学院的含金量远远超过了纽兰共和国的西点军校。”
    “还有这样的事情?”侯晨晟显得很惊讶,像是第一次听说。
    当然,迢曼帝国的帝国军事学院,那可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名声最响亮、影响力最强大的陆军军事学院之一。
    能与之比肩的,只有梁夏帝国的陆军军事学院。
    至于纽兰共和国的西点军校,因为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中战败,所以就算现在很有名,也少了点傲娇的资本。
    “至于迪迦拉,那就更加不用怀疑了。”
    说出这句话后,丁镇南就使劲揉了揉额头,只是没有继续说下去。
    让第五陆战师首先上场,并且从海德巴拉出发,其实是一个非常拙劣,一眼就能识破的骗人把戏。丁镇那这么安排,也就是要让对手识破,从而认定第十七装甲师才是西南战场的主力,而且会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从北面的苏库尔出发,攻打斋普尔,从而一举拿下梵罗国首都德城的南大门。
    只要做出这个判断,梵军就会集中兵力守卫斋普尔。
    为此,就必须做出取舍。
    如何取舍才是关键。
    因为第五陆战师在南面活动,而且陆战队很擅长在滨海地区作战,所以丁镇南认为,梵罗当局很可能会从北部战场调兵,用部署在冈伽罗平原上的军队,也就是开战之后组建的战略预备队来加强西北战区的兵力。
    要是如此,东海岸那边的防御部署肯定会出现漏洞!
    可见,丁镇南做的这些部署,其实是环环相扣。
    只是现在,迪迦拉提前整顿军队,对南方派系的高级指挥官下手,必然会导致战局朝着其他方向发展。
    “只不过,当前的局势还不需要我们担心。”
    丁镇南突然来这么一句,让侯晨晟与付卫民都有点惊讶,至少他之前的表情并不像“不需要担心”那么的轻松。
    “局势仍然在掌握之中,而且朝着我们预测的方向发展。再说了,迪迦拉能不能让南方派系俯首帖耳,现在说不准。”
    “我们总得有所提防吧。”付卫民接了一句。
    “如果迪迦拉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那么一切都好说。等到乌代布尔那边的梵军哗变,第五陆战师一路打过去就行了。先不说要不要从乌代布尔南下,只是占领这座城市就能让梵军如鲠在喉。”
    “到时候,围绕着乌代布尔打一场歼灭战?”侯晨晟直接问了出来。
    丁镇南笑了笑,转而说道“如果是另外一种情况,南方派系的军队被迪迦拉控制,也只需要让第十七装甲师提前发起进攻。以梵军那点战场机动能力,哪怕第五陆战师现在就停下来,乌代布尔的部队也无法赶往斋普尔。到最后,迪迦拉所能够依靠的,依然是部署在斋普尔的中央军。”
    付卫民点点头,随后就说道“要是如此,得提前把作战人员送过去,还要加快主战装备的运送速度。”
    “只要不对其他的战场产生影响,西南战场的运输力量由你调动。”
    “行,我会尽快拿出修改之后的调运计划。”
    丁镇南回答得痛快,付卫民也没含糊。涉及给几万名官兵的主战装备,就算只是在战场范围之内转运,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必须得提前做好详细计划,不然在实施的时候肯定会乱套。
    “还有什么需要讨论的?就先这么决定吧,有了新消息,我们再商量。”
    侯晨晟显然还有话要说,只是注意到丁镇南的疲惫神色,也就忍住了。
    完成部署之后,付卫民就要去苏库尔,而第五陆战师的司令部就在卡拉港,今后随时能找丁镇那面谈。
    其实,丁镇南知道侯晨晟想说啥。
    第十七装甲师提前部署到苏库尔,必然会占用大量运输资源,也就肯定会对正在进行的作战行动产生影响。
    只是,第五陆战师的主战场不在这边。
    在丁镇南看来,完全没必要向侯晨晟解释,毕竟在第十七装甲师上场之后,第五陆战师就要去东海岸。
    不过,这并不表示真的不需要担心了。
    在送走侯晨晟与付卫民之后,丁镇南给远在前线的刘尊山打了个电话,让他马上返回前线司令部。
    因为只是佯攻,所以在刘尊山提要去前线指挥部队作战之后,丁镇南没有反对。
    当然,这么安排也是希望刘尊山能够对梵军有更深入的了解,为接下来的登陆作战做好准备。
    按照丁镇南的意思,将由刘尊山担任登陆作战行动的前线指挥官。
    不出所料,他将跟随丢一批登陆部队上岸。
    要说,这才是刘尊山等陆战队军官的本职工作。
    快到中午,刘尊山才赶回来。
    利用吃午饭的时间,丁镇南询问了前线的作战情况。
    与之前的战报一样,先头部队在攻入梵罗国境内之后并没有遭到顽强抵抗,也没有遭遇有组织的反击。
    用刘尊山的话来说,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都比梵军的威胁大得多。
    先头部队走走停停,耽搁了一整天都没有能够前进多远,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沙尘导致大批坦克战车在路上抛锚。
    关键就是,给第五陆战师的主战装备,全都是战略储备。
    这些装备,几乎全都是从帝国本土运来的,没有存放在巴铁,更没有参加波沙湾那边的作战行动。
    此外,负责整修装备的是在大战爆发之后组建的后勤保障旅,而该旅的官兵几乎全都来自预备役部队,同样没有参加过波沙湾那边的战斗,不知道在沙漠环境里作战,得注意哪些问题。
    其实,就算是在波沙湾那边,第五陆战师也是在南部的滨海地区作战,活动范围比陆军的作战部队小得多。装甲部队大多部署在城镇附近,也没有深入沙漠。即便是战场机动,也是沿公路进行,几乎不存在越野行军的可能性。后勤保障的负担要轻得多,没有针对在沙漠地区作战而进行专门的调整。
    当然,恶劣的自然环境,也算不上大问题。
    在根本上,限制先头部队推进速度的头号因素,依然是后勤保障。
    按刘尊山所说,后勤保障部队能够把多少燃油送到前线,先头部队就能够以多快的速度推进。
    只要后勤保障到位,哪怕遇到梵军的装甲部队,也有足够的胜算。
    在此之前,准确说是25日凌晨,越过边境线之后不久,先头部队就遇到了梵军的装甲部队,有可能是一个装甲营,不过更像机步营,反正在突然遭遇之后,还没等刘尊山搞清楚情况就击溃了这支敌军。
    可见,先头部队的进攻行动算得上是一帆风顺。
    只是,如此的顺利,反到让丁镇南不放心。

第232章 干上一场
    “你也不要想太多,就算迪迦拉控制了南方派系的军队,也抛不起什么大风浪。”刘尊山这么说,明显是在开导丁镇南。“我们的推进速度并不快,第十七装甲师也很快就能部署到位。到时候,梵军就得死守斋普尔。以我个人的看法,迪迦拉搞这么多事情,最后还是得放弃南部地区。”
    刘尊山的话刚落音,丁镇南就抬起头,用一种万分震惊的目光看着他。
    感情,像是不认识说这番话的人。
    “这只是我自己的推测,到底是不是……”刘尊山明显有点信心不足,毕竟分析战场局势与判断战局发展,并不是他的强项。
    “还真是如此。”
    “啥?”
    丁镇南笑了笑,才说道:“虽然我们知道,迪迦拉非常精明,也很有头脑,更不缺乏果决与勇毅,但是从目前的局面看,我们对他的认识依然不够,甚至可以说低估了他,从而做出了错误判断。”
    “他有这么厉害吗?”
    “就像你说的,最后还是得放弃南部地区。只不过,他会在此之前做好万全的准备,确保在放弃南部地区之后,不会对总体战局,特别是西北战场产生影响,至少得把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显然,丁镇南在此之前确实没有想到这种可能,即迪迦拉会壮士断臂,主动放弃根本就守不住的南部地区。
    刘尊山锁紧了眉头,显然没有搞明白丁镇南的意思。
    放弃占国土面积接近一半的南部地区,而且不会对总体战局产生影响,可能吗?
    不要说迪迦拉是战后成长起来的新生代政治家,即便是梵罗国的开国元勋,也不敢做这样的事情。
    此外,当初蛮横干预斯兰的内政,暗中扶持反政府武装组织,并且在内战中为反政府军提供支援,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南部地区的控制力度,让梁夏帝国无法借斯兰插手其内部事务。
    关键就是,德干高原上面的土邦,并不是积极主动的加入梵罗国,而是在第二次民族运动浪潮当中被梵罗大军征服。哪怕承认了德城政权,南部地区的十几个邦依然保留了相当多的自治权。比如很多还有自己的官方语言,保留了战斗力不亚于正规军的地方武装力量,俨然是国中之国。
    只要放松管制力度,恐怕这些邦都会独立出去。
    真走到这一步,迪迦拉就是梵罗国的民族罪人。
    他敢这么做吗?
    虽然看出刘尊山有疑问,但是丁镇南没做太多说明。
    迪迦拉是否愿意冒着成为民族罪人的风险,在战时放弃南部地区,往根本上讲,其实不由他决定。
    现在,战局已经非常的明显,摆在迪迦拉面前的选择却没有几个。
    第五陆战师在西部战场南面狂奔猛进,摆明要把古吉拉特邦切割出来,并且避开部署在斋普尔的重兵集团,绕到梵军防线的后方,对科塔构成威胁,并一举切断南部战场与北部战场的联系。
    关键还有,打开了进军冈伽罗平原的大门。
    只要拿下科塔,东方联军就能够沿着昌巴尔河南下,对位于德城东南的战略重镇阿格拉构成威胁。
    阿格拉就在冈伽罗平原西部,还是德城的东南门户,更加是连接西北地区与北部地区的交通枢纽中心。丢掉阿格拉,西北地区将孤立无援,也就别想获得北部地区的物资,比如无比重要的粮食。
    毫无疑问,阿格拉在军事上的战略价值不在斋普尔之下。
    要命的是,以梵军的战斗力,特别是北方派系那些军队,不要说守住科塔,能够退守阿格拉都是万幸。
    只要第五陆战师铆足劲,就有很大的把握打下科塔,并且进军阿格拉。
    至少,包括迪迦拉在内的梵罗领导人是这么认为的。
    可问题是,肯定不能抽调斋普尔附近的军队去守卫科塔。
    其实,这也是丁镇南答应付卫民,让第十七装甲师提前北上,并且在苏库尔做好进攻准备的关键所在。
    只要第十七装甲师的5万官兵到了苏库尔,哪怕没有做正事,成天在军营里晒太阳、喝啤酒、吃烧烤,也能让德城的梵罗领导人夜不能寐,毕竟这5万大军发动起来,那就绝对是势不可挡。
    在波沙湾战争当中,第十七装甲师创造过一天突击300多千米的记录。
    哪怕从苏库尔出发,到斋普尔的公路里程不到900千米,按最快突击速度前进,也就只是3天的事情。
    关键还有,第十七装甲师未必会去斋普尔。
    如果第五陆战师已经在南边打开局面,比如攻占了科塔,那么第十七装甲师很有可能会进行战略穿插,与第五装甲师合围斋普尔。要是梵军崩溃的太过迅速,甚至有可能把阿格拉也算进去。
    只要围歼了部署在斋普尔周围的梵军,梵罗当局就只能选择投降。
    可见,哪怕必须加强科塔与阿格拉方向的防御部署,也只能从其他的方向,也就是南部战场抽调兵力。
    毫无疑问,这也是迪迦拉在此时拿南方派系开刀的原因。
    再晚,恐怕就来不及了。
    关键还有,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迪迦拉肯定知道,随着梵军加强在科塔方向上的防御力度,从西边杀来的第五陆战师有很大可能会转向南下,扫荡古吉拉特邦,并且在时机成熟之后进军孟卖。
    此外,第五陆战师还有可能在南下的途中,沿讷尔默达河向内陆挺进。
    这条进攻线路,其实是从特普拉山脉北面进行战略穿插,经过博帕尔与贾巴尔普尔,挺进到冈伽罗平原的中部地区,兵锋对准的是冈伽罗平原东部的巴特那,从而把整个南部地区切割出去。
    只是,这条进攻线路的军事价值,准确说是战略价值到底有多大,其实还有待商榷。
    站在梵罗当局的立场上,那就更加如此了。
    原因就是,东方联军沿着这条线路推进的前提,其实是梵罗当局放弃南部地区,并没有打算在南部地区跟联军决战。
    那么,把南部地区切割出去产生的影响自然是微乎其微。
    至于通过这条线路北上,也就是对北部与西北地区实施战略包围,同样是多此一举。
    理由也很简单:海上封锁本身就有战略合围的作用。
    此外,就算在地面战场上实现了战略合围,最后还是得通过战斗击败梵军,攻占德城等主要城镇。
    东方联军再是强大,也不可能通过几场战斗就攻占人口超过7亿的北部与西北地区。
    既然需要一步步的推进,那么实施战略合围的价值何在?
    为了实现战略合围,背负沉重的后勤保障负担,到最后必然演变成东方联军的噩梦。
    至于占领孟卖,也没多大的意义。
    如果东方联军真的打算占领这座拥有2000多万居民的城市,根本不用从地面进攻,发动一场两栖登陆作战就行了。让第五陆战师在孟卖附近上岸,还能够省去维持上千千米后勤补给线的麻烦。
    从这个角度看,迪迦拉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哪怕从南部地区抽调兵力,短期之内也不会有太大的麻烦。即便东方联军在南部地区攻城略地,也只是一时得意,对总体战局的影响其实很有限。
    那么,迪迦拉就有足够的理由加强西北战场的兵力部署。
    此外,也就是死守科塔。
    仍然从梵军的角度来看,如果能在科塔挡住第五陆战师,逼迫东方联军在西边发力,加大第十七装甲师的作战负担,比如说分兵南下,协助第五陆战师作战,就有希望在斋普尔的西边打一场歼灭战。
    没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