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争霸 >

第285章

帝国争霸-第285章

小说: 帝国争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能够抢到任务,他俩还给李天凌立下了军令状,保证会服从指挥。
    其实,就算他俩没立军令状,李天凌同样会给他们机会,因为按计划,需要让2个不怕死的愣头青去冲锋陷阵。
    在全联队,大小二双就是出了名的愣头青。

第16章 开幕之战
    帝都,大会堂。
    跟枢密院、首辅官邸这些动辄就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名胜古迹比的话,论议两院的大会堂完全是一座现代建筑,哪怕其存在时间已经超过了一百年,而且风格跟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完全不同。
    大会堂是帝都,乃至整个帝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
    哪怕放眼全球,大会堂的体量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
    在这座棱角分明的宫殿式建筑内,除了拥有能够容纳上万人的大会场,还有大大小小数千个房间。
    论议两院上百个委员会,几十个政党与十多家检查机构,都设有办公地点。
    此外,还有一个专门的游客接待中心。
    在没有重大会议的时候,这里每天要接待大约5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即便如此,大会堂的利用率仅有三分之一。
    按照坊间传闻,在设计阶段,始武大帝亲自修改了图纸,把规模扩大数倍,要为今后扩容留下足够的空间。
    大会堂的外面,早已是人山人海。
    天亮之后,来自世界各地的上千名记者把大会堂围了个水泄不通。
    虽然早在三天之前,帝国当局就公布了相关的消息,在最后通牒到期之后,论议两院会召开全体会议,就是否采取军事行动,也就是给予首辅战争授权进行表决,而最后通牒的到期时间是下午一点,但是记者显然没把公告当回事,似乎觉得论议两院会提前就战争授权的提案进行表决。
    事实并非如此。
    快1点的时候,帝国首辅周涌涛才来到大会堂。
    因为是非公开闭门会议,所以记者全被挡在了外面。
    为了维持秩序,特别是人多发生骚乱,帝国当局增派了警察与禁卫军,在大会堂的外面拉起了两道警戒线。
    上一次出现这种场面还是在16年前,帝国当局正式宣布从波伊国撤军的时候。
    不同的是,当时是深冬,还在下大雪,气温低到零下20摄氏度。现在是盛夏,头顶上骄阳当空,气温都快到40摄氏度了。再说了,当年聚集在大会堂外面的,大部分是伤残与退役军人,记者也是已报道示威游行为主,没有几个记者关心正在里面就停火撤军所进行的投票表决。
    所幸的是,论议两院那些大老爷,没让外面的记者苦等。
    周涌涛进去后大约半个小时,一点半左右,大会堂里面传来了欢呼声。
    隔了几道墙壁,都能够清楚听到,那动静可不是一般大。
    几分钟后,几十名工作人员从大会堂出来,把准备好的新闻传单分发给在烈日下苦候半日的记者。
    标准的通信稿,帝国论议两院已经通过了战争授权提案,帝国首辅将在下午两点半发布电视讲话。
    此后,首辅将亲自在官邸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相关的消息,并且接受记者的提问。
    这下,记者们立即行动起来。
    不为别的,赶紧去首辅官邸新闻厅抢位置。
    那地方原本是一才用来堆放杂物的储物间,最多摆放几十张椅子,要是去晚了,不要说坐的地方,连站的地方都没。
    当然,内幕消息也随着大会堂的工作人员传了出来。
    下午两点,帝国官方电视台率先做了报道。
    在论议两院全体会议上,由首辅周涌涛提交的军事行动授权法案,以全票通过。
    没有一名议员投反对票!
    这是上次全球大战,即薛远征提交的对狭夷皇国的宣战法案之后,第一份获得全票支持的战争授权案。
    不过,这是一份非完整的战争授权案。
    简单的说,授予首辅的是调动现有军事力量的权力,是否进行全面的军事动员,依然需要由论议两院批准。
    此外,现有军事力量包括预备役部队。
    也就是说,周涌涛可以按照授权下达军事动员命令,采用征召预备役官兵的方式扩充正规军军力。
    要说,对付一个伊拉克,这简直是杀鸡用牛刀。
    在波伊战争后,帝国的常备兵力一直维持在350万到400万之间,其中陆军兵力占到了六成。
    虽然以帝国的疆域,以及控制的势力范围来说,哪怕是400万正规军,也就只够和平时期的正常需要,比如对假想敌构成足够的威慑,确保自身的核心权益不受侵犯,以及赋予盟国基本的战略安全,但是放眼全世界,真正能够对帝国构成威胁,能够侵犯帝国盟友的也就只有另外2个超级霸权。
    如果是帮助科威特复国,哪怕需要彻底打败伊拉克,动用的兵力也不会超过30万。
    显然,以帝国的总兵力,抽调30万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在这个时候动员预备役部队,明显是另有所指。
    在很大程度上,预备役部队,也就是以地方武装力量为核心,包括民兵在内的准军事力量才是帝国战略安全的基石。
    按帝国当局公布的相关资料,预备役部队的总兵力一直维持在800万左右。
    其中,地方武装力量总兵力在250万到300万之间,编在地方武装力量里面的空军与海军预备部队还有大约100万。
    也就是说,主力预备役部队跟正规军几乎是一对一配置。
    这些兵力就是为全球大战准备的!
    说得直接一点,在大战爆发之后,每一支预备役部队都有明确的支援对象,也就是正规军的作战部队。除非是出现了战略溃败之类的意外,不然在战争初期,预备役部队的主要价值就是为正规部队补充兵员。
    显然,接受过训练的预备役官兵,肯定要比刚招募的新兵更有战斗力。
    关键还有,预备役部队的装备水准不比正规部队差!
    就拿陆军的预备役部队来说,除了接收从一线部队撤下来的主战装备之外,还有不少的现役主战装备,而且占比一直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这么做,就是让预备役官兵能够接触到最新式的武器装备,确保在战争突然爆发之后,抽调到正规部队的预备役官兵能够立即参加战斗。
    可见,帝国的预备役部队比很都国家的正规军都要强大!
    对付一个小小的伊拉克,帝国竟然需要动用预备役部队。
    要说的话,还真是看得起侯赛因。
    其实,这是一个明确无误的信号,可以看成是给迢曼帝国与纽兰共和国的警告,千万别做落井下石的蠢事。
    波沙湾算不上是井,帝国也没落下去,而且伊拉克与波伊国更加算不上是石头!
    真要开干,帝国绝不会手软!
    在大会堂等了十多分钟,等记者全都离开之后,周涌涛才动身返回了首辅官邸。
    利用这点时间,他修改了等下要用到的演讲稿。
    此外,在两位议长公布表决结果之后,周涌涛就当众宣布启动针对伊拉克,准确的说是解放科威特的军事行动。
    从这一刻开始,波沙湾战争正式打响!
    …………
    此时,波沙湾地区,沙乌地本土北部。
    万米高空,两架“战…10b”已经抛掉形同累赘的副油箱,并且在转向之后,打开了发动机加力燃烧室。
    仅用了不到三分钟,这两架战斗机的飞行速度就达到了20马赫。
    随即,就越过了沙乌地与科威特的边境线,进入科威特领空。
    只是,两架战斗机并没转向,而是沿着连接两国的3号公路,朝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飞去。
    这条公路,也是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的主线。
    在之前的几天里面,7个师,大约10万伊拉克大军就是沿着这条公路攻入科威特。
    此外,伊拉克军队的后勤保障也主要依靠这条公路。
    要说的话,3号公路就是10万侵科伊军的生命线!
    那两架战斗机明显是在执行侦查任务。
    在进入科威特领空之前,这两架“战…10b”就被巴士拉郊外的防空雷达发现了。
    没啥好奇怪的,飞得那么高,没有被发现才是怪事。
    正是如此,在两架“战…10b”进入伊拉克领空之前,在巴士拉附近徘徊的几架伊拉克战斗机就已转向。
    其中,包括2架从骆沙民主共和国进口的,绰号“支点”的g…29。
    与梁夏空军的“战…10”一样,g…29也是中型战斗机,号称是第三代战斗机,拥有不输给“战…10”的性能。只不过,g…29属于典型的前线防空战斗机,并不需要太大的作战半径。
    至于性能到底如何,就说不准了。
    当然,那两架g…29早被在哈立德国王军事城北面巡逻的“指…8c”,以及在波沙湾西部上空徘徊的“指…6c”探测到,而且受到了重点关照,其一举一动都在掌握之中,并同步传输给后方的作战指挥中心。
    两架g…29转向南下,朝突击的两架“战…10b”扑去,作战指令下发给了在沙乌地国境线南面超低空徘徊的4架“战…11b”。
    率领该编队的,就是李天凌。
    两架“战…10b”冒充侦察机,把伊拉克空军的防空战斗机引过来,再由“战…11b”发起攻击。
    这套伏击战术非常简单,实施难度也不大。
    关键就是,得让伊拉克战斗机进入科威特领空,最好进入沙乌地领空。
    别看巴格达当局丝毫都不肯示弱,没有理会帝国下达的最后通牒,但是在战术方面,伊拉克空军十分谨慎。
    从4号的凌晨开始,伊拉克空军就停止了对地面部队的空中支援。
    当然,科威特军队早已溃散,而且科威特境内也没有多少值得轰炸的目标,有没有空军提供支援都无所谓。
    正是如此,伊拉克战斗机一直在本土上空活动,没有进入科威特领空。
    也没有靠近边境线,没进入即将生效的禁飞区。
    要说的话,这也跟三天前的战斗,也就是李天凌打的第一枪有关。
    那次突然袭击等于警告了伊拉克空军。
    跟拥有完整体系的帝国空军交战,伊拉克空军的那些战斗机,不管号称拥有多么先进的性能,也不堪一击。
    关键就是,伊拉克空军的体系存在太多的漏洞。
    这些问题,在两伊战争期间就得到了体现。
    在跟波伊空军的战斗中,伊拉克空军就体会到了缺乏预警机,以及缺少远程攻击手段的苦头。
    正是如此,才会花巨资从骆沙民主共和国采购能使用中程空空导弹的g…29。
    此外,还购买了20多架最快速度达到3马赫,能够威胁到预警机的g…25战斗机。
    可惜的是,伊拉克空军一直没有能够获得可以使用的预警机。
    依靠防空雷达,根本就不可能探测到在超低空待命的4架“战…11b”,也就不可能知道这是一个陷阱。
    在两架“战…10b”转向之后,李天凌才控制战斗机开始爬升。
    这个时候,“战…11b”最为突出的性能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
    依靠大推重比获得的出类拔萃的垂直机动性能。
    在空战状态下,“战…11b”的推重比超过125,而放眼全球,能够与其媲美的战斗机就只有纽兰的f…15a。
    其实,这也是“战…11b”的看家本领。
    在跟海军的“战…9b”进行的对抗训练中,空军的飞行员总结出,只有进入到垂直机动状态,才有取胜的可能。换种方式说,“战…11b”的盘旋性能确实不太好,但是要比爬升与俯冲,能够轻易碾压其他战斗机。
    其实,这也是“截击机”的一大特点。
    不要忘了,在设计“战…11”的时候,空军就明确要求,要取代的除了制空战斗机,还有所有截击机。
    在极限状态下,“战…11b”能在1分钟之内,从海平面爬升到6000米,在2分钟内爬升到1万米。
    当然,加速能力也非常突出。
    同样是在极限状态之下,“战…11b”在8000米的高度上,从09马赫巡航速度,加速到225马赫,所需时间仅为115秒。
    李天凌制订的伏击计划,关键就是“战…11b”出色的爬升与加速性能。
    在2分钟之内完成爬升,那么就算被伊拉克的防空雷达探测到了,以伊拉克空军的指挥体系,也未必能够及时下令,让2架已经进入伏击圈的g…29转向返航,而且那2架伊拉克战斗机根本就来不及逃走。
    当然,该计划能够实施,主要还是看“指…8c”的表现。
    准确的说,就是把握所有的战术结点。
    此外,就是大小二双会不会犯浑。
    所幸的是,那两个家伙,在上了战场之后,比谁都冷静,肯定不会犯糊涂,更别说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了。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他们还没有结婚生子,怕死得很呢。
    就在“战…11b”机群全力爬升的时候,两架“战…10b”正在全速向南逃逸。
    根据预警机发来的战场信息,那两架g…29已经启动火控雷达,而且正在加速追赶逃逸的“战…10b”。
    伊拉克战斗机已经锁定了“战…10b”,还没有开火,只是因为导弹的射程不够。
    尾追开火,中程空空导弹的射程才迎头拦截的三分之一,而且脱靶的概率极大。
    没有足够大的把握,飞行员一般不会浪费弹药。

第17章 先声夺人
    电视讲话这些,早就安排好了,周涌涛也就是照着稿子念。
    因为消息早已传开,电视台也做了相关的报道,所以首辅的电视讲话反到没有引起多大波澜。
    对帝国的军民来说,打仗根本不是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
    按照电视台的评论,在波伊战争之后的十几年,除了出兵斯里兰卡平定军事政变外,帝国就没有经历过其他值得一提的地区战争,反到是迢曼帝国与纽兰共和国,直接或者间接参与了几场战争。
    就帝国的历史而言,十几年没有打仗,反到非常的罕见!
    不要忘了,梁夏帝国是在南江口海战中诞生的,在梁骆战争当中发展壮大,在两次大战期间成为世界霸主。
    上一次出现如此长久的和平,还是两次大战之间的“20年休战期”。
    完事之后,周涌涛就回到了书房。
    他的心情非常复杂,不是因为刚刚面对摄像机念完早已准备好的讲稿,而是论议两院投票的事情。
    虽然在3天前,周涌涛就已知道,肯定能获得战争授权,即论议两院的大部分议员表示会支持首辅的战争提议,但是让周涌涛怎么都没有想到的是,在最终表决当中,竟然获得了全票支持。
    没有一名议员投反对票!
    这太不正常了!
    五十年前,薛远征在论议两院的表决当中获得全票支持,是因为狭夷皇国不宣而战,偷袭了澄江军港!
    这能比吗?
    伊拉克军队不但没有攻击帝国的本土,也没攻击帝国的海外军事基地,而且科威特并不是帝国的缔约盟国。
    此外,帝国皇室对科威特王室的安全保证并没有被打破,包括阿巴斯三世在内的科威特王室成员都已经安全抵达利雅得。
    论议的两院上千名议员,为什么全部支持对伊拉克发动战争?
    显然,这足以说明一个问题。
    帝国的内部矛盾已经严重到,需要通过战争来缓解的程度了。
    最严重的,其实就是经济方面的问题。
    在根源上,还跟周涌涛有关。
    6年之前,在住进首辅官邸之后,周涌涛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授权陆战队在斯里兰卡采取行动,而是发起了代号“天网”的战略防御系统的建设工程,开始打造所谓的国家战略防御系统。
    当时,此事引爆了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