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争霸 >

第259章

帝国争霸-第259章

小说: 帝国争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
    他来浦州,也跟进军西南东望洋,以及攻打奥洲的计划有关。
    简单的说,浦州不但有帝国最大的造船厂,浦州海军造船厂,还有十几家规模稍微小点的造船厂。
    此外,与浦州相邻的几座大城市都有港口与造船厂。
    以浦州为中心,方圆500千米范围内,聚集了帝国一小半的造船企业,造船量更是达到了帝国的四成。
    王开元的任务,其实就是来调查造船厂的极限产能。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能否在一年之内,建造出足够多的舰船,确保顺利发起攻打奥洲的作战行动。
    进军西南东望洋嘛,目前的舰船就足够了。
    此外,还有至关重要的作战物资。
    以浦州为中心的南江三角洲地区,不但有帝国最庞大的造船产业体系,还是帝国的工业中心,拥有全帝国最健全的工业体系。从浦州出发,逆南江而上,还有武州与渝州两个内陆工业基地。
    在南江三角洲与南江工业带,几乎能够建造所有的武器装备,生产所有的作战物资。
    迄今为止,像坦克与飞机等主战装备,南江地区的产量占了三成,而弹药物资的产量则接近四成。
    关键还有,南江下游还是帝国最主要的产粮区之一,有大量的轻工业。
    不说别的,帝国生产的水果罐头,大约三成来自南江下游地区的食品工厂。
    总而言之,如果真要发起进军西南东望洋与攻打奥洲的作战行动,必须把南江地区的生产力发挥出来。
    为此,就需要进行更全面的战争动员。
    当然,需要动员的不止南江下游。
    在粤江三角洲,还有辽河三角洲,以及齐鲁半岛等工农业集中的地区,都有类似王开元这样的情报人员在秘密调研,为即将进行的动员做准备。
    王开元说得很清楚,薛远征已经在原则上批准让战争动员进入到第二阶段。
    只要启动,所有的工厂,能对工业产生影响的行业,比如采矿业、粮食加工与交通运输等等都得进入管制状态。
    所幸的是,薛远征还没有做决定。
    关键,其实是在王开元这些情报人员手上。
    用王开元的话来说,他来浦州也就是摸底,只有在摸清了帝国的基本情况之后,首辅才会做决定。
    “具体情况如何?”白止战也很直接,而且是王开元自己提到来浦州摸底。
    “既可以说好,也可以说差。至于是好还是差,得看所站的位置。”
    白止战翻了下白眼,不过他知道王开元就是这样的德行,有机会就要显摆一番。
    “其他地方的不太清楚,只是我这边,目前看来问题还不大。我去的那些工厂,基本上都还有20以上的扩产空间。在进行第二阶段的动员后,能够在不扩大影响的情况下把产能提高30。”
    “提升空间还有这么大?”
    “如果只是考虑进军西南东望洋,再加上攻打奥洲,应该足够了。”
    白止战的眉头跳了几下,听出了王开元这句话里的另外一层含义。
    “如果扫荡西南东望洋,打下奥洲就能够逼迫纽兰联邦投降,不管有多大困难,我们都得克服与战胜。”这句话明显是在反着说,王开元在叹息一声之后又说道“只可惜,以当前情况,这根本就不可能。要我说,其实是适得其反。如果我们出兵西南东望洋,反到有可能让这场战争再延长数年。”
    白止战只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其实,王开元能这么想,他已经松了口气。
    只是,王开元也很有可能是在试探他。
    不要忘了,王开元是大皇子的人,也有可能是圣上的人。如果是,他就该支持进军西南东望洋与攻打奥洲。
    关键就是,攻占奥洲是逼迫纽兰联邦承认战败,从而提前结束战争的关键条件之一。
    如果王开元是在为圣上做事,就不能排除他借此事试探的可能性。
    “白将军,我也知道你为什么要找我,以及在担心什么。虽然我们不是一路人,但是我们追求的是同一个目标。我还会在浦州呆一段时间,随时可以来找我。只不过,我觉得你应该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一点。”王开元呵呵一笑,转而说道“说句不那么好听的话,你不擅长战场之外的事情,也就不要做太多的无用功。在前线打了胜仗,扩大胜利与优势,那才是你的能耐!”
    “我不会在浦州呆太久。”
    说出这句话后,白止战暗自叹了口气。
    王开元说这些话的意思,他当然明白,只不过同样知道,能不能及时开赴前线,并不是他能够决定的事情。
    只是,王开元确实没有说错。
    属于白止战的战场是浩瀚的大洋,属于他的位置是舰队旗舰,而属于他的战斗是硝烟弥漫的前线。
    国内的这一套确实不是他擅长的。

第611章 远征在即
    很多事情,王开元没有明说,只不过也不需要特别说明。
    进军西南东望洋与攻打奥洲,其实就是帝国内部矛盾的真实反映。
    只是,很多事情跟白止战想象的恰好相反。
    按照王开元的意思,主张出兵西南东望洋的并不是首辅,是军方,特别是禁卫军的司徒旌德。
    在开始的时候,白止战还不相信。
    只是,想到廉旭升没有返回帝国,而是直接去了波伊国,还不顾现实困难,提出以波伊国为跳板,翻过高加索山脉,由枷锁路桥攻打骆沙联邦,白止战就不得不承认,王开元的暗示并不是空穴来风,而且廉旭升早就看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才没有返回帝国,避开了军队内部斗争。。
    只要留在前线,后方的事情,跟他就没有什么关系。
    返回国内,他只会两头受气。
    不要忘了,司徒旌德是圣上的代言人,而廉旭升跟圣上的交情也非同一般,肯定不可能做违背圣意的事情。
    可问题是,廉旭升在个人立场上,更加倾向于首辅,即更加渴望在这场大战中取得全面胜利。
    在根本上,廉旭升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王开元也是理想主义者?
    其实,这也是白止战开始的时候,一直没有想明白,或者说一直不能愿意相信王开元的地方。
    不过,在仔细思索一番之后,白止战就明白了过来。
    以目前的局势来看,如果说纽兰联邦还有什么盼头的话,也就是死守奥洲,以此来逼迫梁夏
    站在帝国的立场上,如果能拿下奥洲,或许就能够逼迫纽兰联邦投降。
    毫无疑问,攻打奥洲的作战难度,肯定在进军纽兰本土之下。
    正是如此,以圣上为首的这股势力才坚定认为,应该赶在进军霍瓦依群岛之前,至少在此之后出兵西南东望洋。
    果真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哪怕是一切顺利,所能够取得的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在占领了奥洲之后,跟纽兰联邦进行停战谈判,再像20多年前那样,签署一份并没解决实质问题的停战协议。
    其实,这也是关键所在。
    圣上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并且做好了跟纽兰联邦谈判的准备。
    站在帝国皇帝的立场上,此举也无可厚非。
    已经取得胜利,成为全球的头号霸主,掌控大半个世界,获得至少20年和平时期,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永久和平?
    在政治家眼里,不过是镜花水月。
    没错,薛远征是政治家,不过并不是普通的政治家。
    在白止战的认识中,薛远征其实是一个有那么一点理想主义色彩的政治家,或者说拥有在政治家身上很罕见的理想情怀。
    其实,这跟薛远征早起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不管怎样,薛远征所追求的,哪怕不是全面的胜利,也是一个更加重大的,而且能让和平维持得更久远的结果。
    其实,这也是薛远征的人格魅力所在。
    这就要求,必须在军事上彻底击败包括纽兰联邦在内的所有对手。
    如果可以的话,还要考虑在大战结束之前,以协约集团统帅身份完成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划分。
    其实,薛远征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在白止战回到帝国之前,由薛远征派遣的特使就到了迢曼帝国的首都,正式向迢曼宰相提出,在协约集团的基础上,组建一个包含非集团成员国的国际组织,以此确保战后的国际社会能够保持稳定。
    不过,这只是开始。
    首先向迢曼帝国提出来,除尊重这个头号盟友之外,也是为了消除最大的障碍。
    没有迢曼帝国参与,只是由梁夏帝国牵头,这个国际组织的价值,以及在战后国际社会的影响力都将大打折扣。
    此外,甚至存在在战后跟迢曼帝国发生军事对抗的可能。
    总而言之,薛远征在努力争取获得更加全面的胜利,也就得在军事行动上,继续坚持原先的战略方针。
    直接进军纽兰本土。
    在战前拟定的所有战略计划当中,都格外强调,必须在掌握战略优势之后集中全部力量进军纽兰本土。
    绝对不能在此之外浪费兵力!
    要说的话,出兵梵炎洋,攻占波沙湾,以及杀入陆心海,其实都是在为围攻纽兰联邦做准备。
    之前已经提到,迢曼帝国将承担从夕落洋进军孤大陆的重任。
    任何分兵行动,都将导致错失全面胜利的结果。
    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不止薛远征,还有王开元。
    这或许是在他身上,唯一让白止战比较欣赏的特点。
    这么多年,白止战并没有因为王开元的特殊身份而对其产生偏见,就是因为在他的身上有那么一丝理想的光芒。
    正是如此,王开元跟其他的情报人员不大一样。
    毫无疑问,白止战同样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像白止战这些,参与过上次大战,而且在战后主导帝国军事建设的少壮派将领,几乎全都有理想主义情怀。
    在海军中,特别的突出。
    不止是白止战,还有刘向东与刘向真,以及桂伯勇。哪怕在刘长勋与贺永兴的身上,同样能够看到理想主义的光芒。
    其实,这跟在上次大战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用廉旭升的话来说,任何参加与经历过那场残酷的战争,在战斗中活了下来的军人,都会萌生永久结束战争的念头。
    哪怕,这个念头是那么的不现实。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问题。
    像白止战这些,能够在上次大战中幸存下来的,而且成为高级将领的,全都有着杰出的个人才干。
    因为有强大的个人能力,所以他们才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朝理想奋斗。
    只是,在现实面前,理想主义光芒终究会消散,然后就会变得更加的现实。
    其实,也直到这个时候,白止战才想明白,在20多年之前,帝国的统帅为什么要坐下来跟敌人谈判。
    理想是奋勇前进的主要动力,可是并没有强大到能够战胜所有的艰难险阻。
    到了最后,即便是始武大帝这般伟大的统帅都得向现实低头,要不然当年也不会在叶堡调转马头。
    薛远征会向现实低头吗?
    或者说会在什么时候向现实低头?
    不管怎样,在王开元这,白止战获得了最为关键的信息,也对当前局面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3天之后,跟赵禹吃了最后一顿晚饭之后,白止战搭乘运输机离开了浦州,直接前往那球港。
    按照他下达的电令,李铭博已经率领更名之后的第二十一特混舰队前往那球港。
    至于远征霍瓦依群岛的行动,还需要等上一段时间。

第612章 出征
    进军霍瓦依群岛是势在必行,只是前期的准备工作依然费时费力。
    最主要的麻烦,仍然是战舰。
    官兵可以鼓舞、嘉奖与鞭策,而战舰到了时候就必须进行维护与保养,出了故障更加得进行维修。
    虽然“秦岭”号在春节之前就到了那球港,还在当地临时设置特混舰队司令部,但是到春节过后,其他战舰才陆续到达。
    至于2艘大型航母,在清明节过后才来到了那球港。
    如此拖沓,并非白止战本意,而是受客观条件限制。
    要说的话,就是因为2艘大型航母需要返回造船厂,进行服役之后的首次全面检修,并且做必要改造。
    最重要的,同样是最醒目的改造,用12座双联装80毫米高射炮代替了8座双联装130毫米高射炮与4座四联装40毫米高射炮。虽然这会让远程防空火力降低,对敌机的拦截距离缩短到10千米以内,但是在实战当中,等航母上的高射炮发挥作用的时候,敌机往往已经飞到跟前了。
    远程防空,那是护航战舰的任务。
    此外就是,防空战舰与航母的距离一般都在5千米左右。
    如此一来,航母需要的其实是中近距离的防空火力,而这恰好是中等口径高射炮的理想作战区间。
    按照海军做的统计,在过去的战斗中,航母上的大口径高射炮在防空作战中的贡献还不到百分之二十,而且拦截敌机的交战距离往往都在10千米以内,这恰好跟80毫米高射炮的作战区间重合。
    除了航母,2艘“南珠海”级快速战列舰也要在返回造船厂,接受服役后的第一次全面检修。
    2艘快速战列舰也借此机会进行了改装。
    不同的是,没有用80毫米高射炮取代130毫米高射炮,只对高射炮做了改进,使其能发射新式炮弹。
    此外,取消了设置在舰尾的2座四联装40毫米高射炮,换成了2座水上飞机机库。
    如此一来,水上飞机的搭载数量由之前的4架增加到了8架。
    其实,这也是针对新的舰队编制做的变动。
    第二十一特混舰队新增2艘“淮河”级大型巡洋舰,协助2艘快速战列舰,为航母掩护。
    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抽调快速战列舰组建土机编队。
    这样一来,就需要具备更强的搜索与侦查能力。
    显然,关键就是新编入的大型巡洋舰。
    虽然第一批“淮河”级只有4艘,但是第二批达到8艘,并且在建造后期提速,入役时间只比第一批晚了约2个月,能与第一批同步编入战斗序列。关键是,12艘大型巡洋舰全都留在东望洋。
    做为替换,修复后的“北河”号与“南江”号被派往陆心海,编入刘向真指挥的夕落洋舰队。
    因为大型巡洋舰能够为航母防空掩护,所以在实战当中,舰队指挥官有了更多、也更灵活的选择。
    只是,海军司令部没有对特混舰队的编制做出调整。
    要不要组建单独的突击编队,由舰队指挥官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这里,涉及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人事变动。
    春节过后,白止战收到了刘长勋签署的晋升令,正式晋升为海军上将,任帝国海军东望洋舰队总司令。
    至于第二十一特混舰队,由李铭博担任司令官。
    在正常情况下,白止战依然跟随第二十一特混舰队活动,并且以“秦岭”号为旗舰。
    做这个调整的主要原因,不是说白止战立下了赫赫战功,理应获得晋升与嘉奖,而是跟舰队规模有关。
    在白止战回归之后,东望洋这边就有3支特混舰队。
    年前,海军司令部做了调整,把“龙江”号从战斗序列当中除名,去取代因为舰体结构严重受损,早已经不堪重负的“横江”号,充当航空训练舰。因此由卫军指挥的特混舰队就只剩下2艘“帝都”级。
    随后,海军司令部把由4艘小型航母为主的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派往梵炎洋,负责进军南玄地区的作战行动。
    只是,东望洋舰队的规模并没有因此减少。
    春节过后,第二批“行省”级航母的前4艘正式交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