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坎宁安心里就有数了。
第454章 抢先发现
1月28日凌晨4点过,“奋进”号上已经是一片繁忙。
目送第一架执行侦查任务的sbd飞走后,斯普才回到司令舰桥里面,坐到那张属于他的椅子上。
安静状态的斯普就像是一尊石佛。
绝大部分时候,都处于安静状态。
田实还拿此开玩笑,说斯普要是生在狭夷皇国,或许会成为一名得道高僧。
等到最后一架sbd飞走,田实才赶了过来,而此时是凌晨4点30分,离天亮大约还有一个小时。
让侦察机在天亮前一个小时出动是斯普的主意,田实也没有反对。
主要就是,两人都认定,白止战会充分利用新式舰载机作战半径大的优势,跟纽兰舰队与布兰舰队保持足够的距离,避免过早的接触,确保始终在安全海域活动,发现机会之后再主动靠近接战。
有点保守,不过也符合实际情况。
关键还有,梁夏舰队很可能会在夜间主动后撤一段距离,白天再转向返回,同时派遣侦察机搜寻目标。
照此分析,就算第61特混舰队连夜向东北方向航行,也未必能够靠近梁夏舰队。
再说,在舰队油船被击沉后,白止战肯定会考虑反潜的问题,也就有可能扩大舰队在夜间的后撤距离。
此外,他甚至有可能会在近期做出返航的决定。
总而言之,在天亮之前,与梁夏舰队的距离恐怕仍然在400千米以上,甚至有可能超过500千米。
这样一来,哪怕sbd的巡航速度接近每小时300千米,再提前1个小时起飞,也未必能够在天亮后发现梁夏舰队。
当然,多出半个小时也不是坏事,因为让执行攻击任务的舰载机做好准备,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
在飞行甲板上,航空勤务人员正在忙着为送上来的舰载机做出击准备。
侦察机还是少了点,总共才8架。
不是斯普不愿意出动更多侦察机,而是没有更多的sbd可用。
“奋进”号总共只搭载了24架sbd,让8架执行侦查任务,剩下的16架,刚好能组成2支中队。
这是在一个拨次中,同时攻击2艘航母的最低数量。
按西北东望洋海战,2个中队的sbd其实远远不够。要同时对付2艘舰队航母,至少需要3个中队的sbd。
关键,“奋进”号的载机数量本来就不够。
从珍宝港出发之时,“奋进”号搭载了84架舰载机,只是经过合角的时候,因为风浪实在是太大,减少到了56架。也就是没在飞行甲板上面系留,只保留了存放在机库里面的舰载机。
此后在南夕落洋上,又增加到75架。
向梵炎洋航行途中,在经过西风带的时候,系留在飞行甲板上的舰载机损坏了几架,总数减少到了68架。
其中4架是备用机,在前几天才组装起来,能否正常使用都是个问题。
可见,恶劣气候对所有航母都产生了影响。
从这个角度就能够看出,布兰皇家海军坚持在航母上采用全封闭机库,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瞎折腾。
在可用的68架舰载机当中,除了24架sbd,还有28架f4f与16架tbf。
后者,也是由生产f4f的格鲁曼公司制造,不过是预生产型,几乎每一架都不一样,性能也存在缺陷。
只是,肯定比之前使用的tbd好得多。
要说的话,也正是因为tbd的性能太过糟糕,在跟梁夏舰队交战的时候几乎没有突破可能,纽兰海军才提前采购数十架预生产型的tbf给舰载航空兵使用,还优先满足“奋进”号的需求。
就这点舰载机,最多能组织发起一次攻击。
如果能够及时找到梁夏舰队,并抢先发起攻击,那么就算只有一次出手的机会,也比挨打强。
就像往常,派出侦查机之后,得耐心等待。
只是这次,斯普最多只会等待一个半小时。
按照他的要求,所有侦察机都把搜寻半径定为450千米,在飞行到450千米之外就转向返航。
这个距离,是sbd与tbf挂着炸弹与鱼雷执行攻击任务的最大作战半径。
再远,哪怕发现了梁夏舰队,也只能让舰载机执行单程任务。
别说不敢保证一定能够歼灭梁夏舰队,哪怕有足够大的把握,斯普也不会让宝贵的飞行员去送死。
在西北东望洋海战之后,“奋进”号一直在霍瓦依群岛以东海域活动,主要任务就是培训舰载机的飞行员。
其实,在西北东望洋海战中,斯普清楚的认识到了飞行员的价值。
梁夏海军能够大获全胜,跟飞行员实战经验丰富有直接关系。
用田实的话说,与狭夷海军鏖战一年之后,梁夏海军拥有全世界素质最好、经验最丰富的飞行员。
梁夏海军能够战无不胜,跟能力出众的官兵队伍是密不可分。
换个角度来看,白止战不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吗?
这也跟梁夏帝国一直在为战争做准备有关。
在大战爆发前,梁夏海军每年都举行一次舰队演习,或者说舰队的日常训练就是围绕一年一度的舰队演习进行。
此举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官兵始终处于战备状态。
虽然纽兰海军效仿梁夏海军,每年也要搞一次舰队问题演习,但是论强度、力度与广度均远不如梁夏海军。
用田实的话说,有点像东施效颦。
关键还有,在侦察机发现梁夏舰队的同时,梁夏舰队也会发现侦察机,并且判断出纽兰舰队就在附近。
总而言之,如果没有在天亮之后半个小时,也就是清晨6点前后发现梁夏舰队,就必须转向撤退。
这个时间点很关键。
不是为了躲避有可能遭到的攻击,而是在这个时候,除了8架防空战斗机,还将陆续放出其他战斗机。
这样一来,在接下来的6个小时之内,也就是整个上午,28架f4f全都将在舰队上空执行防空巡逻任务。
哪怕遭到攻击,也有足够多的战斗机用于防空作战。
别看“野猫”的性能比不上“哮天”,只要数量多,肯定能压到敌机,逼迫敌机提前丢掉炸弹与鱼雷。
如果侦察机发现了梁夏舰队,那么在6点之前,就会让执行攻击任务的舰载机升空。
在这种情况下,舰队防空是次要问题。
战术方面,早就安排了下去。
只是这次,没有等上1个半小时。
天亮之后不久,5点40分不到,通信参谋就送来了刚刚收到的,由坎宁安从远征舰队的旗舰“光辉”号上发来的电报。
远征舰队截获了一段无线电信号,对比之后确认是由梁夏海军水上飞机的电台发送。
也就是说,远征舰队已经暴露了。
第455章 远征舰队挨炸
是运气不好吗?
斯普很是惊讶,关键是发报的是一架水上飞机,并非舰载侦察机。
梁夏海军没有获得新式水上飞机,而且就斯普所知,梁夏海军一向不重视由护航战舰搭载的水上飞机。
通常,那些水上飞机的巡逻半径不会超过400千米。
也就是说,梁夏舰队离远征舰队不会超过400千米。
从收到的电报来看,远征舰队仍然在第61特混舰队的东南方向,而且距离已经缩短到300千米以内。
也就是说,如果梁夏舰队是在远征舰队的北面,离第61特混舰队就不会太远。
当然,斯普关心的不是这个。
关键就是,那架水上飞机竟然在天亮之后不久就发现了远征舰队,还神不知鬼不觉的发出了电报。
难道远征舰队里的瞭望员全都是瞎子,竟然没有看到迫近的水上飞机?
还有,两艘“声望”级的雷达全都没有工作吗?
由此推断,梁夏舰队与远征舰队的距离恐怕还不到400千米。
理由也很简单水上飞机在执行侦查任务,天亮后才能看到海面上的战舰,因此不会在夜间飞完全部航程。
让水上飞机在返程的时候搜索敌舰队?
在战术上,不是不可以,只是实施难度非常大,而且需要有足够多的水上飞机,因为这等于把侦查效率降低了一半。
显然,梁夏舰队不可能有足够的水上飞机。
总而言之,远征舰队已经暴露了,接下来就会遭到打击。
5点45分的时候,斯普才下达命令,把执行护航任务的f4f放在甲板最前面,而且全都挂上副油箱。
这么安排,就是为了确保在有需要的时候,能让这些战斗机立即出动,赶去为远征舰队掩护。
当然,到底有没有需要,得看坎宁安是否求援。
不管怎样,坎宁安拥有2艘舰队航母,还有几十架f4f,如果全都派出来,防空的问题应该不大。
斯普心里有数,隔几百千米,说什么都是白搭。
等坎宁安发来请求,立即让f4f升空,再全速飞行,也肯定无法及时赶到。
这么安排,也就是做做样子。
不要忘了,在第61特混舰队里,还有一艘布兰驱逐舰。
其实,这也表明斯普还没放弃攻击梁夏舰队的念头。
如果侦察机发现了梁夏舰队,那就让f4f执行护航任务。因为挂了副油箱,所以提前起飞也没有问题。
为此,斯普还找通信参谋询问了情况,有没有收到侦察机的报告。
斯普所关注的,是东偏南20度到东偏北30度区域类的4架sbd。
在收到远征舰队的电报之后,斯普就认定,梁夏舰队就在这片海域里,距离也绝对不会超过400千米。
那么,侦察机将在6点之前发回电报。
要说的话,跟那架水上飞机有关。
按斯普的推测,梁夏舰队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一直在远离玄大陆的远海活动,因此得用航程足够远的舰载侦察机监视靠近玄大陆的海域,也就只能用水上飞机,搜寻舰队附近的海域。
梁夏舰队也就只有2艘舰队航母,又同时跟纽兰舰队与布兰舰队交战,舰载机是肯定不够用。
再说,那2艘梁夏航母未必搭载了足够多的舰载机。
如果受到天气影响,无法在飞行甲板上系留舰载机,只能放在机库内,那么搭载的舰载机就更加不够用了。
等到6点,依然是杳无音讯。
因为没有发出新的命令,所以那些sbd已经转向返航。
也就是说,在前半程飞行中,并没有发现梁夏舰队。
只是,斯普依然不死心。
关键就是,侦察机在后半程,也就是返航时的飞行线路与前半程不同,因此有可能在返航的途中发现梁夏舰队。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在终点宽度接近400千米扇形海域内,总共就只有4架sbd,而按照标准战术,应该安排12架!
正是如此,这些sbd返航的时候,航线要向南偏移大概40千米。
在理论上,如果梁夏舰队依然在该海域内,而且在天亮后朝西南方向航行,就很有可能被返航的sbd撞上。
总而言之,斯普没放弃,也不想放弃。
不过,也就大概半个小时的事情。
在6点35分,再次收到远征舰队的电报,“声望”号与“反击”号的雷达同时探测到了从北面飞来的敌机机群。
15分钟后,坎宁安再次发来电报,远征舰队遭到轰炸。
敌机分成两个编队,多达数十架,只是前出的战斗机就超过了10架,采取的战术有明确的目的。
两个编队,分头攻击“光辉”号与“可畏”号。
跟以往的战斗一样,在干掉航母之前,梁夏海军的舰载机没有攻击护航的战舰,准确的说是没在护航战舰上浪费炸弹与鱼雷。
自始至终,鱼雷机与轰炸机都是冲着航母去的。
整个攻击行动,可以说干净利落,典型的梁夏风格。
用田实的话说,这就是梁夏舰队能百战百胜的关键所在。上到舰队司令官,下到普通的水兵,所有官兵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只要进入了战斗状态,一直有几十艘战舰与上万名官兵的舰队,就完全融合到了一起,成了一台恐怖的,能碾碎一切障碍,战胜所有敌人的强大战争机器。
此后,又陆陆续续的收到了一些电报,不过都来自护航战舰,大多在报告交战情况,比如击落了敌机。
大概20分钟过后,接近7点的时候,才收到坎宁安发来的电报。
不过,不是来自“光辉”号,而是“声望”号。
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后,远征舰队的防空战斗机与防空战舰,击落了20多架来袭敌机。
只是,“光辉”号与“可畏”号均遭重创,丧失了作战能力。
两艘航母上的官兵还在奋力抢修。
此外,“声望”号与“反击”号也遭到了攻击,不过避开了全部的炸弹与鱼雷,并没有损伤。
说了那么多的废话,最后一句才提到关键。
完成攻击的敌机全都是向北返航。
据此,坎宁安断定梁夏舰队就在北面。
此外,从攻击到来的时间看,敌机的出击距离不会超过300千米。
理由就是,轰炸机与鱼雷机在满载状态下,巡航速度不会超过每小时300千米,而且升空编队还需要时间。
如果在接到水上飞机的侦查报告之后,攻击机群才出动,距离恐怕还不到200千米。
这个推断肯定存在偏差,毕竟没法准确判断梁夏舰队需要花多少时间为攻击做准备,即机群在起飞之前得耽搁多久。
只是,斯普并没有把坎宁安的判断当回事。
第456章 大难临头
梁夏舰队真的在远征舰队的北面?
那可未必!
在西北东望洋海战之后,斯普反复进行了推演,而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梁夏舰队指挥官在选择航空战术的时候,可以说是非常的灵活,并没有墨守成规,而且特别注重保护自身隐蔽性。
要说,在以航母为核心的海战中,隐蔽就是最好的防护手段。
不管舰队有多强大,在暴露行踪,并且遭到攻击后,往往都难逃一死,也就得竭尽全力保持隐蔽。
正是如此,才需要对攻击机群的航线进行管控。
只要离得足够的近,让舰载机在升空之后绕行一段距离,也不是什么问题。
关键还是从远征舰队被发现,到遭到攻击所间隔的时间。
总共,就只有一个小时!
哪怕梁夏舰队的舰载机在出动之后沿直线飞行,而且以最快速度杀向远征舰队,一个小时都很短。
要说的话,梁夏舰队离远征舰队不会超过200千米。
理由就是梁夏舰队不会让执行攻击任务的舰载机提前升空,最多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面待命;收到水上飞机的侦查报告之后,需要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舰载机升空,然后得花10来分钟进行编队;哪怕让舰载机分批次出动,在飞行途中编队,也只有40分钟的飞行时间。
对于重载的鱼雷机来说,40分钟最多能飞行200千米。
离得如此之近,梁夏舰队却没被发现。
怎么可能!
难道,坎宁安没有在天亮之前派出侦察机,或者说没派侦察机向北面飞行?
关键,远征舰队里面有数艘大型战舰,搭载了10多架水上飞机,而皇家海军有利用水上飞机执行侦查任务的传统。
总而言之,离得这么近,却没有发现,根本说不通。
在斯普思索这个问题的时候,田实在做另外一件事。
“根据陆续收到的电报,我做了统计,这是统计的结果。”田实一边说着,一边把纸条递给斯普。
接过看了一眼,斯普立即锁紧了眉头。
坎宁安夸大了战果!
按截获的电报,远征舰队在之前的战斗中,取得的战果只有7个,或者说由防空战舰击落的敌机,最多就只有7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