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争霸 >

第168章

帝国争霸-第168章

小说: 帝国争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1特混舰队得在威岛西偏北,与火山群岛之间,距离威岛1000千米的海域待命。只有在收到确切消息,即纽兰海军的轰炸机出现在了狭夷本土附近之后,才能开始全速向威岛冲刺。
    不然到25日傍晚,就必须考虑启动备用计划。
    因为无法保证纽兰海军一定会偷袭东都湾,同样无法断定纽兰军队会死守威岛,所以没办法推测“奋进”号的行踪,白止战只能多做几手准备,以便在出现意外之后,不至于手足无措。
    所谓备用计划,其实就是放弃偷袭威岛的作战行动。
    要说,这也是最稳妥的办法。
    在制订计划的时候,白止战跟周涌涛做了推演,而且两人交替扮演假想敌,两次推演的结果几乎完全一样。
    只要纽兰海军的航母特混舰队在威岛附近,就算第41特混舰队偷袭威岛得手,也会遭到毁灭性打击。
    关键就是,两艘舰队航母确实太少了,顾得了这边,顾不了那边。
    在出动舰载机轰炸威岛的机场时,就没办法应付可能遭到的袭击,更别说及时发现纽兰舰队。
    开战之初,第一场海战,兰云指挥的机动舰队就是因为无法两头兼顾,被刘向真逮到了机会。如果当时兰云果断的把攻击机群留下来,并扩大搜索范围,或许就不会有接下来的惨败了。
    前面已经提到,偷袭威岛是整个战略计划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那么,有什么理由为此让航母特混舰队去冒险?
    当然,放弃不等于就此罢手。
    跟这套备用计划相关的,就是对接下来的作战行动做出必要调整,确保在没有偷袭威岛的情况下,或者说是在没有歼灭纽兰海军航母特混舰队的前提下,依然能够发起攻打塞岛的作战行动。
    要说,就是把决战战场由威岛转到塞岛与管岛。
    能否成功偷袭威岛,是这场战略进攻的重大转折点,将对接下来的作战行动产生决定性影响。
    成功。
    帝国海军有很大的把握顺利拿下塞岛,然后在年底,最迟明年第一季度发动攻打管岛的作战行动,并且围绕着管岛,跟纽兰海军打一场攻防战,并在相对有利的情况下跟纽兰海军决战。
    相反,决战就可能提前到来,而且是围绕塞岛进行。
    因为双方都没有多少可以调动的航母,更因为双方都能依托后方的岸基航空兵,加上在管岛与塞岛之间有几座岛屿,所以围绕塞岛进行的决战,很有可能跟航母,跟舰载航空兵没多大关系。
    那么,纽兰海军就未必会派航母参战!
    关键还有,必然会发展成消耗战!
    虽然这些全是猜测,最多算得上推测,但是在做计划的时候,肯定得把各种可能的情况考虑进去。
    要说的话,白止战其实有那么点后悔。
    如果早知道会扯出大规模的战略进攻,哪怕肯定会发动战略进攻,他也不会在那个时候急匆匆的返回帝都。
    忙活了一大场,结果却有很大的可能成为配角!
    或许,还只能在场外看热闹。
    如果真的启动备用计划,并且朝着围绕塞岛打消耗战的方向发展,白止战与第41特混舰队都是配角。
    事后回想起来,白止战一直觉得,刘长勋与薛远征合伙利用了他。
    道理也很简单这种战略级别的进攻行动,只是前期策划就要几个月,因此薛远征与刘长勋肯定早有准备。
    白止战嘛,也不过是发起者。
    他俩是借白止战提出了这套计划,并且进入到实施阶段,却没告诉白止战,他很有可能会打酱油。
    当然,这也是猜测。
    白止战来到司令舰桥的时候,周涌涛正在跟几个“陪京”号上的军官吹牛,而且聊得挺带劲。
    见到白止战后,几个军官才赶紧离去。
    “开始听他们提到,长泣那边还主动提出派国民自卫队参与作战行动,不要帝国额外的支持。”
    “这样的传言,你也行?”
    周涌涛笑了笑,说道“都瞎吹罢了,不过是图个开心。真要说的话,让狭夷国民自卫队当炮灰,也是个办法。”
    白止战很无语,不过没反驳。
    其实,帝国现在需要的不是炮灰,而是廉价劳动力。
    在西北与西南,都需要修路。因为离本土核心地区实在太远,条件还格外恶劣,没多少工程队伍愿意过去。
    至于陆军的工程兵,招募的新兵还在训练。
    因为这事,廉旭升还在白止战面前吐过槽,说陆军高层一直不重视工程兵,现在是自食其果。
    前段时间,帝国高层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是否通过给予物资救济或者定局权,从狭夷皇国引进劳工。
    虽然暂时还没定论,但是就白止战知道的,也许在年底,最迟明年的年初,战时内阁就会下发相关的通知。
    在总体上,其实就是战时工程建设属于不讨好的苦差事。
    关键,这还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
    此外就是,帝国的战争动员,还没有发展到强制征召的地步,也就不能拿战时法令来征用本国的工程队伍。
    这样,就只能利用本国之外的人员了。
    不管怎样,把几千万狭夷人动员起来,能够做很多事情。
    要说的话,狭夷人还一向以吃苦耐劳出名。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
    像周涌涛说的,不过是吹牛而已,只图个开心。

第396章 狭夷儿皇帝
    狭夷皇国,东都湾,“龙兴”号战列舰上。
    虽然早已准备好各种设施与器材,但是仍然花了点时间布置场地,投降书与停战协议的签字仪式在上午10点左右正式开始。因为迢曼帝国与高巨王国等协约集团成员已经向狭夷皇国宣战,所以需要所有国家的代表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并且跟狭夷皇国交换用双方文字书写的文本。
    仪式非常繁琐,搞到中午才宣告结束。
    下午,大戏才上演。
    狭皇在清晨就已来到“龙兴”号战列舰上,只是一直呆在司令官住舱里面。
    至于午饭,是由刘长勋的秘书送去的,在军官餐厅打的一份套饭。
    两荤一素,一碗紫菜汤,还有一碗白米饭,再简单不过,狭皇却吃得精光,差点没把盘子舔干净。
    那狼吞虎咽的样子,就像许久没吃过饱饭。
    秘书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刘长勋还不相信,觉得秘书是在开玩笑。
    虽然早就听说,因为高强度战略轰炸与全面的战略封锁,在开春以后,狭夷皇国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大饥荒,但是刘长勋觉得,这么大一个国家,就算老百姓吃不饱饭,狭皇也不应该饿肚皮。
    狭夷皇国再是破落,也肯定能保证狭皇的一日三餐。
    见到狭皇,刘长勋才知道秘书没有开玩笑。
    那个矮小瘦弱,像得了佝偻病的小老头子,难道是狭皇?
    此人就是召和,狭夷皇国的第124代狭皇。
    其实,他还没满40岁,与“小老头”扯不上半点关系,只是因为太瘦小,再加上长期忍饥挨饿,所以显得有点老。
    看他的脸色就知道,确实已经很久没有吃过饱饭了。
    不说别的,嘴角的油迹都没有擦掉呢。
    刘长勋也很是感叹,提醒了狭皇,还把自己的手绢递了过去。
    堂堂狭皇都是如此,狭夷皇国的平民过的什么日子,那就可想而知了。
    下午首先举行册封典礼。
    按照传统,应该是附属国的国王前往帝国,在朝觐之时获得帝国皇室册封,确立在其本国的统治地位。
    在通常情况下,附属国的国王一生只需要册封一次,也就是在称王的当年或者次年前往帝国朝觐。
    此后每年只需派使者去帝国进贡,并且获得帝国皇室颁发的,代表统治合法性的御赐封典与封号。
    通常,也只有附属国的国王才有资格称王。
    朝觐与封典不但是一个仪式,更是帝国与附属国的基础。
    在此基础之上,帝国为附属国包括本土安全在内的基础保障,附属国则通过派遣人员与资源等方式支持与参加由帝国发起的军事行动,维护共同的利益,获得跟贡献成正比的回报。
    近百年来,高巨王国的五位国王都是这么做的。
    其实,这正是帝国无法容忍下高王国,也无法同狭夷皇国和解的关键所在。
    原因就是下高王国的存在,让帝国对高巨王国的承诺成了一句空谈,严重损害了帝国的声誉与威望。
    当然,狭夷皇国可不是一般的附属国。
    在投降的时候,狭夷皇国只提了一个要求不废除狭皇,承认狭皇依然是狭夷皇国的最高统治者。
    狭夷皇国并没提出,不得在狭皇之上设太上皇。
    现在搞的这套,就是要让帝国皇室凌驾于狭夷皇室之上,只有获得帝国皇室的册封,狭皇的统治才具有合法性。
    如果没有获得帝国皇室册封,哪怕血统正朔也无权统治狭夷皇国。
    来东都湾册封狭皇,并不是因为狭皇身体抱恙,经不起舟车劳顿,而是要在狭夷皇国家门外做这件事,让七千万狭夷人知道,被他们当成半神膜拜了两千多年的狭皇,已经向帝国皇室俯首称臣。
    从今往后,帝国的皇帝就是狭夷皇国的太上皇。
    要说,在几十年前,在陈炳勋的时代,这件事就该完成!
    如果陈炳勋在当年没有一面之仁,代表始武大帝册封了狭皇,让始武大帝成为狭夷皇国的太上皇,或者让随军出征的皇子留下来,行使统治权,让狭皇成为傀儡,狭夷皇国恐怕早就归顺了。
    按照史书记载,狭夷皇国当时求着让帝国册封。
    道理也很简单,在被陈炳勋用巨炮轰开国门后,锁国数百年的狭夷皇国猛然发现曾经的邻居竟然变得如此强大。
    随后,遣唐风再次刮起。
    在此风潮之下,自狭皇以下,到底层的平民都认为,向西边大陆强国学习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
    哪里想到,陈炳勋干脆利落的拒绝了,然后带着舰队离开了狭夷皇国。
    当然,史书这么写,只是为了体现陈炳勋的豪迈与大度。
    真实的情况是,在陈炳勋率领舰队敲开狭夷皇国的大门之后,引来西方列强的觊觎,布兰王国甚至派了一支舰队进入东望洋,试图在梁夏帝国之后,用同样的方式让狭夷皇国开埠通商。
    为了独占狭夷皇国,陈炳勋按始武大帝的诏命,带舰队赶往炎海。
    此后的几十年,陈炳勋一直在炎海与梵炎洋跟布兰王国等西方列强的海军交战,直到在基布要塞外面殉国。
    没有册封狭皇,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稳住已经崛起的纽兰联邦。
    虽然当时的纽兰海军还不够强大,但是帝国海军同样算不上强大,没有理由再增加一个敌人。关键是,纽兰海军是帝国在东望洋上的主要对手,而在陈炳勋远征梵炎洋的时候,肯定需要让后方保持稳定。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册封了狭皇,独占了狭夷皇国,纽兰联邦就很有可能会加入西方列强的阵营,并且在东望洋上用兵。因为陈炳勋分身乏术,无法同时在两边作战,所以帝国战败的概率极大。
    最理想的结果,也只是保住东望洋的海外领地,错失向梵炎洋扩张的机会。
    没有来自梵炎洋周边地区的资源,以及梵罗地区的市场,就没有后面的全面工业化,也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梁夏帝国。
    可见,陈炳勋并不是看不起狭夷皇国,而是受局势所迫。
    此外,当时是始武大帝下的命令,陈炳勋是受皇命行动。
    现在,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
    所有列强都已参战,而且分成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必定要拼出个胜负来,所以就算册封了狭皇,也不会让局势变得更糟糕。
    册封仪式其实非常简单,前后还不到十五分钟。
    关键就一件事,由帝国的大皇子把盖有国玺的册封金书下给狭皇,而狭皇得在三拜九叩之后接旨。
    完成之后,狭皇就成为了帝国皇室的臣子,成为了帝国的儿皇帝。
    当然,还是干儿子那种。

第397章 同化的开始
    册封仪式非常隆重,不过主要是象征意义。
    狭夷皇国已经战败,还被解除了武装,几千万狭夷人翘首以盼的等待帝国救助,别说是册封狭皇,哪怕是废了狭皇,也只是更加麻烦一点,比如需要投入更多兵力镇压可能出现的暴动。
    不管怎样,在狭夷人的心里,狭皇是天神的代言人,是狭夷皇国的最高统治者。
    废了狭皇,甚至灭了狭夷皇室都不是难事,只是镇压可能出现的暴动,怎么说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按六局等情报机构做的推测,如果强行废除狭皇与狭夷皇室,肯定会爆发全国范围的骚乱与暴动。即便投入足够的兵力,也至少需要半年时间,牺牲数万名官兵,才能让狭夷皇国的局势基本上恢复正常。
    半年的骚乱会导致500万到1000万平民丧生,大部分将死于饥饿与疾病。
    何况,七千万狭夷人也并非一无是处。
    在历史上,狭夷人在帝国的对外扩张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不止是推波助澜,很多时候还是急先锋。
    也就一点狭夷人特别能够吃苦。
    当初,在夺取北马群岛之后,因为环境太恶劣,还要面对很不友善的土著,几个大岛上甚至有食人族,关键是没什么值得冒险的贵重资源,所以帝国的殖民者都不愿意去,结果是狭夷人抢先了一步。
    此后,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之内,勤劳的狭夷人在几座主要的岛屿上开垦荒地,建起了成片的种植园。
    到上次大战爆发前,由北马群岛出产的奎宁与天然橡胶,占到帝国进口总量的四成。
    在炎海周边的那些岛屿也是如此。
    此后,即便到了梵炎洋,到了玄大陆,狭夷人也冲在最前面,去那些帝国殖民者不愿意去的地方垦荒。
    此外,还有不少狭夷人在帝国本土从事又脏有累的低端工作。
    比如,从帝国西南与西北通上无极高原的两条公路,最为险峻的路段就是由狭夷皇国的工程队伍承建。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但是在西南公路两旁,至少埋葬了数千名狭夷劳工的骸骨,很多甚至连尸骨都没保留下来。
    按照有记载的一次隧道塌方事故,有大约一千名狭夷劳工被活埋。
    即便在几十年之后,还时常有人在公路附近发现狭夷劳工的遗骨。
    其实,这也是狭夷皇国对梁夏帝国怀恨在心的一大原因。
    付出艰辛努力,还做出巨大牺牲,可是狭夷皇国往往连喝汤的机会都没有,很多时候甚至排在了好逸恶劳,只会拍马迎奉的高巨王国后面,比如帝国对狭夷商品征收的关税一直是其他附属国的两倍。
    几十年来,狭夷人不生怨恨才是怪事。
    上次大战期间,在向帝国宣战的时候,狭夷皇国给出的一大理由,就是遭到帝国的无情压榨。
    当然,这些都是历史了。
    一圈轮回之后,并不是说狭夷皇国抗争了,就会有改变。
    册封狭皇之后,就是双方的政府代表,狭夷皇国内阁总理大臣牛满与帝国首辅特使签署同盟书与合作协议。
    关键,其实是合作协议。
    虽然很多都只是框架性,没有涉及具体的安排,但是有一条例外,而且跟劳工有关。
    在三个月之内,到春节之前,狭夷皇国将向帝国派遣50万劳工。
    因为是由政府派遣,所以帝国只为狭夷劳工必须的工作条件与基本的生活保障,说是生存保障也没错。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只管吃穿住,不支付酬劳。
    报酬?
    找狭夷政府要。
    按后来签署的协议,帝国以当时的最低劳动标准计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