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争霸 >

第165章

帝国争霸-第165章

小说: 帝国争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昼间气温降到零下30摄氏度,而且日照时间缩短到8个小时,再强大的军队都得停下来。
    就算士兵能够战斗,坦克发动机也未必能正常启动。
    以此为准,迢曼大军最迟都得在6月上旬发动进攻。
    如果梁夏帝国同步发动进攻,分散骆沙军队的兵力,能够适当推迟发起进攻的时间。
    到了8月上旬,也就是北半球的盛夏,迢曼帝国还没有发动进攻,就别指望在严冬到来前击败骆沙联邦了。
    反过来呢?
    迢曼帝国没有那么大的战略纵深,而且所处的西大陆中部平原的纬度偏低,严冬到来的时间要稍微晚一点。
    关键还有,骆沙军队更适应严寒气候。
    在理论上,只要前期的准备工作充分到位,并通过闪击打得迢曼军队措手不及,一个月就能杀到迢曼首都外面。
    哪怕在11月上旬发动进攻,也有望取得胜利。
    显然,正是根据这一点,纽兰联邦才在10月中旬参战。
    一个多月之前,在骆沙联邦反水的前一天,白止战就用这套推演说服了薛远征。
    薛远征在陆军服役了几十年,对陆军战术了如指掌。
    正是如此,薛远征提前下了命令,部署在西北的帝国陆军提前了十几个小时进入到战备状态。等到骆沙军队发动进攻的时候,防线上的帝国军队都已经进入防御阵地,主力全都保存了下来。
    不然,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天之后发起全面反击。
    此外,薛远征还及时给迢曼首相阿道夫打电话,发出了战争警告。
    虽然从事后的角度来看,阿道夫没有把薛远征的警告当回事,至少没有提前让边防部队进入战备状态,但是迢曼陆军的部分将领肯定收到消息,并提高警惕,其中就有指挥3个装甲师的曼斯坦将军。
    这3个装甲师都在22日的夜间离开驻地,当战争在次日的时候,全都躲到自己防线的后方。关键是,在骆沙军队发的受轮进攻当中,这3个师的前进阵地遭到覆盖打击,预设掩体几乎全部被摧毁。
    要是没有及时撤走,恐怕在23日就被全歼了,迢曼帝国甚至有可能因此战败。
    从战局发展看,没有这3个装甲师在前面左挡右支,迢曼帝国肯定会在严冬到来前丢掉首都。
    总而言之,纽兰联邦在10月12日参战,狭夷皇国在10月22日宣布投降与骆沙联邦在10月23日反水,全都是安排好的。
    在这里面,要说有什么意外,也许是狭夷皇国宣布投降。
    严格的说,狭夷皇国投降是备用计划。
    从整个部署看,头号目的是要一举击败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至少是扭转整个战局。
    站在事后角度,其实看得更清楚。
    如果在10月12日的西北东望洋海战当中,战败的是梁夏海军呢?
    狭夷皇国肯定不会投降,而且骆沙联邦会在13日反水,然后对处在错愕之中的迢曼帝国发动闪击战。
    多了10天,还不需要在东面分兵,攻灭迢曼帝国的把握肯定更大。
    到了年底,最迟在新历101年的春天,骆沙大军能在巨大陆这边发动进攻。梁夏帝国在这个时候,因为还要面对强大的纽兰海军,甚至得死守外本土围防线,所以未必会在陆地战场上投入重兵。
    关键,梁夏帝国的石油储备,最多只够消耗一年半。
    哪怕稳住了所有的战线,如果没在新历102年的春天获得新的产油地,梁夏帝国同样会战败。
    因为在西北东望洋海战当中遭受惨败,所以即便获得了4艘大型航母,帝国海军也不大可能在新历102年的春天夺取梵炎洋的制海权,更不要说控制波沙湾。同样的,在迢曼帝国战败之后,孤军奋战的帝国陆军最多能够稳住西北战线,在新历102年的春天打到到阔海西岸占领跋窟的希望几乎为零。
    可见,要不是帝国海军在西北东望洋海战中击败了纽兰海军,现在就得考虑如何才能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争。
    在政治上,死撑到最后,在别无选择的时候才提出谈判,跟战败头衔没有区别。
    精明的政治家,肯定不会在输掉最后一个铜板后才离场。
    随着骆沙联邦反水,迢曼帝国遭痛揍,战略态势已悄然转变。
    站在帝国的立场上,当前最为关键的问题,不是说在地面上拖住骆沙联邦,拯救已经摇摇欲坠的迢曼帝国,而是尽快在海洋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然后进军梵炎洋,攻占与控制不可替代的波沙湾。
    当然,还可以顺带打通与迢曼帝国的海运航线。
    其实,迢曼帝国那边反到没什么好担心的。
    虽然罗利王国再次骑上院墙,没按之前的商定入盟,但是骆沙军队的进攻势头已经得到遏制,而且在严冬到来之后,迢曼陆军获得了数个月的喘息时间。到明年春天,战斗再次打响时,肯定会大有改观。
    哪怕没法扭转战局,稳住防线也没有问题。
    几个月的时间,帝国海军能够做很多事情。
    可见,关键是在海洋战场上!
    必须承认,白止战是帝国海军的头号功臣,也是帝国的头号功臣。
    那么,他的推测准确吗?
    或者,他还能像前几次那样,以常人根本就无法想象的方式扭转战局,取得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胜利?

第389章 只欠东风
    前方那艘迎面驶来,负责领航的驱逐舰拉响汽笛的时候,刘长勋才注意到,舰队即将进入东都湾。
    这还是他在担任海军总司令之后,第一次离开帝国。
    参加狭夷皇国投降签字仪式是刘长勋自己提出来的,不过同样是白止战的主意,将此当成帝国必胜的标志。
    要说,其实是做个样子,让报纸与电台等媒体进行宣传。
    就算没起到震慑敌人的效果,也能用来推广即将发行的战争债券,保不准能筹到建造几艘航母的捐款。
    哪里想到,此事受到圣上的高度关注。
    虽然在薛远征等人苦口婆心的劝告下,圣上总算放下“御驾亲临”的念头,但是坚持要让大皇子代表帝国皇室,并提出这是宣示帝国强大,以及让狭皇以下七千万狭夷军民五体投地的办法。
    对此,薛远征也是无可奈何。
    大皇子都去了,彭怀胜与司徒旌德能不去?
    要说,连薛远征都差点同行。
    这个规格,那可是够高的了!
    正是如此,投降仪式的准备工作搞了一个多月。
    在10月24日,也就是东狭夷政权宣布投降的两天之后,代表西狭夷政权的泽三就在神湖城外接受了东狭夷陆军总司令的投降书,随后带着先头部队开神湖,接管了这座鏖战数月都没有攻下的城市。
    之前的几个月,至少有10万国民自卫队的官兵倒在这座城市的外面。
    拿下神湖之后,国民自卫队稳步向东推进,逐一接管由东狭夷军队控制的城市,并解除东狭夷军队的武装。
    在11月10日,国民自卫队就已经到达东皇都。
    为了保险起见,在当天就把狭皇,以及数十名皇族成员送到长泣,随后还用一架运输机把皇太子送往梁夏帝国。
    没错,就是送去做人质。
    五天之前,国民自卫队渡过了本岛北面的海峡,登上了北岛,标志完成了对狭夷全境的控制。
    昨天,牛满正式宣布已经控制了整个狭夷皇国,并由长泣迁往东皇都。
    其实,在成立之初,西狭夷政权就宣称皇都为国度,东皇都为行政与立法首都,长泣是临时陪都。
    按牛满提交的相关报告,总共有350万东狭夷军人缴械投降,其中的250万已经就地解散与安置。
    这些,全都是在战后招募的新兵。
    剩下的大约100万,暂时安置在各地的集中营里面,其中大约5万名军官将受审判。
    至于审判的时间与地点,以及法庭的组成,得看梁夏帝国的意思,还没定下来,也不用急于一时。
    只是,并非所有东狭夷军人都已缴械投降。
    至少有20艘潜艇逃离狭夷皇国,其中的7艘在西北东望洋上被帝国海军的驱逐舰与巡逻机击沉。
    此外,东狭夷政权首相文卫下落不明。
    文卫在10月23日就已失踪,他的几个亲信也同时离开了东皇都。
    根据传闻,文卫搭乘一艘潜艇逃离了狭夷皇国。
    直到大战结束,他都没出现。
    虽然有理由相信他乘坐在西北东望洋被击沉了,但是一直没有找到那艘潜艇的残骸,也没有任何与他个人有关联的线索,所以文卫的下落,成为这场大战中,至今都没解开的谜团之一。
    此外,还有数名东狭夷内阁大臣逃亡,其中就包括主要的策动者,协助文卫夺权的陆相英西。
    他是搭乘潜艇逃走,于11月上旬到达珍宝港。
    在11月20日,英西在纽兰西海岸圣胡城宣布组建流亡政府,宣称自己才是狭夷皇国的合法领袖。
    有趣的是,他还带走了一名皇子!
    此后不久,在他安排下,那个十岁少年就在圣胡城登基,并且宣称自己才是象征正朔的第125代狭皇。
    当然,到底是不是皇子,当时没有人说得清楚。
    几十年后,借基因技术,才确认这个“125代狭皇”是个冒牌货,与狭夷皇室根本没有血缘关系。
    此外,即便在狭夷本土,也还有不少顽固份子。
    在11月20日,也就是英西宣布成立流亡政府,并且号召忠于狭皇的狭夷军民起来反抗入侵者的敌人,以及卖主求荣的西狭夷政权后,在狭夷本岛,特别是神湖以东的主要城市爆发了骚乱。
    制造骚乱的就是些顽固份子,其中不少是伤残军人。
    当然,全是旧军人。
    镇压行动已经持续了好几天,只是效果不太好,也只是勉强控制住东皇都,其他城市的骚乱还很严重。
    当然,受苦受难的是狭夷人。
    这场骚乱,给了帝国一个脱身的理由。
    在21日,薛远征就已宣布,鉴于狭夷国内的动荡局势,梁夏帝国暂时不会考虑为狭夷皇国人道主义援助。
    主要理由,就是担心援助物资会落到不法之徒手上。
    牛满当局无法保证让援助物资送到需要救助的平民手上,无法在各地展开救助工作。
    反正,援助的事情被暂时搁置了起来。
    受苦受难的狭夷人?
    要说,苦头还没吃够呢!
    不然,哪来力气搞事情?
    用薛远征的话来说,等冬天过去,再考虑援助也来得及。到时候,那些有力气搞事情的差不多都给冻死了。
    刘长勋考虑这些的时候,那艘驱逐舰已经完成转向,舰队即将进入东都湾。
    这才清晨,还早呢。
    如果像白止战所猜测的那样,斯普指挥的纽兰航母特混舰队此时就在东边,在1000到1500千米之外。
    或许,由“奋进”号搭载的中型轰炸已经升空,正在朝这边飞来。
    前期侦查?
    完全没有必要。
    举行投降签字仪式的时间老早就定了下来,而且东都湾天气晴朗,没有临时修改日期的可能。
    按照时间,把轰炸机派来就行了。
    只要有一架轰炸机突围成功,在“龙兴”号的上空投下炸弹,只需要1枚炸弹命中这艘战列舰的尾部甲板,就够了。
    有难度吗?
    完全没有!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奋进”号确实搭载了10多架中型轰炸机。
    要说的话,就是这一点,才让薛远征拿定主意,由白止战提出与拟定的作战计划进入到实施阶段。
    在11月17日,六局了确切情报,一批数量在20架左右的b25“米切尔”中型轰炸机在16日的夜间到达珍宝港。关键是,这批轰炸机在天亮前,就从珍宝港中央的福特岛上消失了。
    不是飞走,而是直接消失了。
    福特岛并不大,岛上的航空站就只有一条跑道,没有机库等能够容纳与隐藏10多架轰炸机的建筑物。
    关键,“奋进”号在17日天亮前离开了珍宝港。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些轰炸机全在“奋进”号上!

第390章 小心眼
    这份情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早在10月份,提出用狭夷皇国投降仪式,诱使纽兰海军采取行动的时候,白止战同时提到,纽兰海军针对的并不是帝国海军的战舰,而是前去参加受降仪式的人员,因此用不着让舰队太靠近狭夷本土。如果搭载的是中型轰炸机,纽兰舰队在1000多千米之外就能发起攻击。
    为了证明这个推断,帝国海军还专门做了测试,六局也了很大的帮助。
    首先就是证明,双发中型轰炸机能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个航母上起飞,只是没办法在航母上降落。
    在10月最后一天,帝国海军就用一架由西狭夷政权的96式陆攻,在“陪京”号上做了起飞测试。
    结果证明,适当的减轻轰炸机的重量,让航母以30节航速顶风航行,96式陆攻能够轻松的从航母上升空。要是老天爷作美,比如挂起了大风,甚至能够让96式陆攻以最大重量起飞。
    纽兰联邦的b25“米切尔”跟96式陆攻较为相似,虽然差不多重了一倍,但是配备的发动机也更好。以96式陆攻从“陪京”号上起飞的情况看,b25完全能够从“奋进”号上起飞。
    要想从小型舰队航母上起飞,基本不可能。
    道理也很简单,小型舰队航母的飞行甲板太短,航速也较慢,未必能够让b25获得足够的升空速度。
    正是如此,六局才提出,监视b25的调动与部署情况,判断纽兰海军有没有打算让航母搭载中型轰炸机执行远程打击任务,并由此证明白止战做出的判断是否正确,有没有必要采取行动。
    结果就是,在那10多架b25从珍宝港的福特岛航空站消失之后,薛远征立即批准了由白止战提交的作战计划。
    也就在那一天,刘长勋才搭乘运输机去那球港,再转乘巡逻机前往“龙兴”号。
    一切都很顺利,几乎全都在白止战的预料之中。
    虽然在之前几场战斗中,白止战一向料事如神,很多推测都被证明是对的,但是刘长勋依然有点担心。
    这也太顺利了!
    似乎,白止战就是这场闹剧的总导演,包括纽兰海军的将士在内,所有人都在按照他的指挥表演。
    只是,担心又有什么用?
    看到左前方的陆地,刘长勋才收起了思绪。
    那是东都湾入口左侧的山浦半岛,再往里面一点就是狭夷海军曾经的母港,恒虚火海军基地,往北还有东皇都南面的恨滨港。投降仪式举行的地点就在那里,准确说是恨滨港的深水锚泊区。
    在最初的时候,薛远征打算把签字地点安排在岸上。
    理由就是,撤退与疏散更加方便。
    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决定放在战舰上,毕竟纽兰海军的那些轰炸机能不能飞到东都湾上空都是个问题。
    随后,彭怀胜提议让“龙兴”号挨着码头停靠。
    可惜被否决了。
    不是说这个提议没意义,而是办不到。
    早在几个月前,恨滨港就被炸成废墟,所有深水码头都被烧毁了,没理由为签字仪式去修复一条码头。
    关键,也没那么多时间。
    当然,海军做出了一个巨大让步。
    代表帝国军方,首先在狭夷皇国投降书上签字的是陆军总司令彭怀胜,刘长勋只是代表帝国海军签字。
    刘长勋本人没什么意见。
    不是说陆军做出的贡献最大,而是留下来占领,并且在狭夷皇国驻军的是陆军,海军只负责几座军港。
    要说,这是拣了大便宜。
    既然拣了便宜,就别卖乖了。
    用彭怀胜的话来说,吃苦不讨好的工作丢给了陆军,有油水的美差却海军独享,薛远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