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大部分建设工作,其实是在这次海战之后才正式开始。
原因就是,如果海战打输了,帝国海军未必能够守住那球港,也就得按照战略防御标准进行建设。
现在,海战打赢了,得按照另外一套标准进行建设。
简单的说,就是把那球港建设成为帝国本土之外最大的军港,成为帝国海军进军东望洋的出发地。
其实,海军在做这个规划的时候,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
那球港离帝国本土就1000千米,因此就算没有那球港的话,从帝国本土港口同样能前出东望洋。
有必要耗费资源来扩建那球港吗?
显然,这个问题得换种方式来看。
帝国本土东部地区,各种条件还算得上理想的港口,只有浦州港。
至于前本土舰队的母港,桅樯港,条件非常的一般,主要是在岛屿上,交通运输算不上方便。
帝国海军对桅樯港一直不太热心,就是离本土太近。
把浦州港变成军港?
显然,这肯定不行,因为浦州港还承担着民运业务,是帝国本土东部地区最不可或缺的商港。
可见,对帝国海军来说,要么那球港,要么桅樯港。
必须做出选择,就肯定是那球港。
在上次大战前,那球港就是面向东望洋作战的头号军港,以那球港为母港的本土舰队就主要在东望洋活动。
那个年代,帝国海军本土舰队就是东望洋上无敌的存在。
按照海军规划,最快到年底,几条主要码头全都会建成。
到时,包括即将服役的大型航母在内的所有战舰都能够在那球港停靠,并且得到全面的支持。
如果一切顺利,新历103年,那球港所有基建工程都将完成。
到那时候,这里能够容纳上百艘战舰!
在那之前,恐怕帝国海军已经向东推进了数千千米,那球港也再不是前线港口。
吃了晚饭,白止战与周涌涛在港口里转了一圈。至于李明博,他跟着“帝都”号去了浦州港。
要说位置,那球港在琉岛最南端,西边是像胳膊一般伸入大海的右臂半岛,恰好把港湾围住,形成天然的深水良港。
在港口北面十多千米外,还有一座正在营建的大型机场。
按照规划,那是一座海军航空兵基地,而且是东望洋舰队航空兵部队的总基地,建成后能部署数百架作战飞机。
建造航空兵基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训练规模。
在新的训练体系下,新招募的飞行员得先在岸上训练3个月,飞行时间达到200个小时之后,再转移到航母上进行起降训练,完成50次降落,通过了考核之后,才正式编入作战部队。
关键就是,航空兵的规模比战前扩大了好几倍,而且在持续扩建,需要花更大的力气培养飞行员。
虽然是在夜间,但是港口里面依然是热火朝天。
此外,白止战他们还发现了一件很奇特的事情。
一些工人正在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战舰,准确的说是以浇筑水泥的方式,建造一艘看着像是战舰的船只。
当然,那只是一艘船只。
在让周涌涛去询问之后,白止战才搞明白,那是一艘工程船,一艘自航式坞船。
正在建造的是一个分段,建成的几个分段已经拼凑起来,而在所有的分段建成,并且拼凑起来后,坞船的长度将超过300米,能为包括5万吨战列舰在内的舰船服务,而且能够进一步扩大。
将来,甚至能容纳6万吨战列舰。
用混凝土浇筑的是坞壁,船底部分依然用正常方式建造。
每个分段的传递是一艘小型浮船,在排空压载水舱之后,就能浮起来。
为了能够航行,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在后部与前部增加一节配备用柴油机驱动的推进分段。
用混凝土,一是强度足够了,二是能节约钢材,三是在破损之后容易修补,其实主要是为了节约钢材。
对此,白止战很是感叹。
不是说钢材不够用,而是在大规模战争中,这种没有战斗力的军辅船,有不亚于战舰的价值。
因为能够节约受损战舰往返航行所用时间,所以在某些特定情况之下,一艘坞船相当于一支舰队。
第368章 回国
10月18日一大早,白止战与周涌涛搭乘帝国皇室安排的运输机离开了那球港。
中途在浦州转停的时候,周涌涛下了飞机。
按照白止战的安排,他前往帝国海军学院处理新招募军官的人事问题,然后还得代表白止战去看望在战斗中负伤的官兵,此后就是去造船厂询问战舰的维修工作,反正就是处理这些琐碎的杂务。
没有办法,这些事情总得有人去做吧。
李铭博过两天就将回到帝国,在安排好了“帝都”号的维修工作之后,他将去跟周涌涛汇合。
有他们两个在,也就不需要白止战操心了。
白止战回到帝都的时候,已经是下午。
哪怕乘坐的是飞机,也花费了十几个小时,主要是在浦州经停的时候,加油耽搁了一些时间。
来机场接白止战的是郑江明。
他带来了三条消息。
一艘潜伏到威岛东面的潜艇,发现了纽兰海军的“列克”号,证明该航母没有在12日的海战中沉没。
虽然该潜艇曾试图靠近,但是被护航的驱逐舰发现,没有获得偷袭的机会。
根据潜艇报告,“列克”号的舰体还处于倾斜状态,不过已经控制住,所以并不存在沉没的风险。
第二条消息是,“奋进”号出现在中转岛附近,并且发出了电报。
帝国海军的无线电监听电台已经截获这封电报,并且判断为“奋进”号的电台发送。
六局情报人员证实,纽兰海军已经用货轮向珍宝港运送了一批舰载机,很可能是要补充给“奋进”号。
关键,情报人员还证实,“萨拉”号、“约克”号与“马蜂”号都已经战沉。
第三件事情也与此有关。
在证明击沉了三艘纽兰航母之后,海军司令部对战功进行了评定,立下主功的是白止战指挥的第41特混舰队。
道理也很简单第41特混舰队的舰载机不但击沉了“约克”号与“马蜂”号,还重创了“列克”号,而第21特混舰队的舰载机只击沉了“萨拉”号,最多在攻击纽兰第16特混舰队的时候有协助之功。
此外,海军早就修改了评定标准。
舰队航母的排在战列舰之上。
如此一来,击沉舰队航母最多的就必然是主功。
不然的话,此战的主功得归给第43特混舰队,因为该特混舰队在炮战中击沉了5艘纽兰战列舰。
因为刘向真还没有返回帝都,所以海军司令部暂时没有公布这个评定结果。
当然,不存在多大争议。
在之前的几天,海军司令部已经利用各舰队递交的作战报告,由三组参谋对整场海战进行了模拟推演,得出的结论就是,刘向真与白止战都没有犯重大错误,不过两人都有比较明显的失误。
刘向真最大的失误,其实是错误的判断了纽兰第18特混舰队的规模,从而在该方向耗费了大量宝贵兵力。如果能够及时发现纽兰第18特混舰队只有一艘航母,搭载的全都是战斗机,必然是另外一个结果。
不说别的,把攻击纽兰第18特混舰队的机群派去攻击纽兰第16特混舰队,“列克”号肯定会被击沉。
此外,如果及时联系白止战,那么白止战能动用两支机群攻击第17特混舰队。
这样一来,甚至有机会击沉纽兰海军五艘航母。
只是,责任不在刘向真身上。
战场本身就不是透明的,而且没人能做到未卜先知,换成其他指挥官,同样不可能提前断定纽兰海军会让“萨拉”号全部搭载战斗机,为战列舰与运输船队防空掩护,而不是跟其他航母在一起。
其实,这种方式本身就违背了基本的战术原则。
换种方式来说,如果“萨拉”号编入了纽兰第16或者第17特混舰队,海战的结果也会不同。
至于白止战的失误,同样是没有想到纽兰海军会把5艘航母编为三支特混舰队。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白止战提前猜到,就会重点搜索纽兰第16特混舰队东面,肯定会派遣更多的舰载机执行侦查任务,也就有可能在天亮之后找到纽兰第17特混舰队。如果白止战充分的信任刘向真,或者说刘向真也有类似的判断,他就有可能把两支攻击机群都留下来对付纽兰第17特混舰队。
当然,这只是失误。
原因同上,白止战不可能提前知道纽兰海军有三支航母特混舰队。
此外,他跟刘向真也没办法相互沟通。
要说,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因为担心暴露行踪,长波电台发出的无线电信号被敌人截获,然后被敌人用三角定位法测定出大致的位置,所以在作战行动当中,特别是进入战斗状态之后,白止战与刘向真都会尽量的保持无线电静默。
只要没有必要,两人都不会主动使用长波电台。
其实,并不是白止战与刘向真才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在之前的所有战斗当中,通信都是最大的难题。
因为没法有效的联络与沟通,所以在进入战场之后,各特混舰队指挥官往往只能猜测友军的动向。
开战之后,跟狭夷海军的那场大决战,白止战几乎猜中了刘向真走出的每一步。
也正是猜到刘向真会在炎海北部转向,他才率第三航空特混舰队提前杀入西东望洋,获得歼灭狭夷常驻舰队的机会。
要说的话,只是这次没全部猜中。
同样,刘向真也没猜到白止战的举措。
另外两位特混舰队的指挥官,也就是张国柱与李杰的情况也一样,所犯失误都跟掌握的战场信息不够全面有关。
如果能够找到一种不会被敌人发现的通信手段,让舰队指挥官能相互联络,就能大幅度的提高舰队的作战效率。
可惜,暂时还没有这种手段。
工作在短波波段的语音电台,最多也就几十千米的工作距离。
虽然提高发射功率,能够延长语音电台的通信距离,但是能够被敌人截获,也就有可能暴露行踪。
按照海军司令部的意思,建造专门的旗舰承担指挥工作,充当通信的中转平台。
在郑江明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白止战都快要睡着了。
见到白止战疲惫不堪的样子,郑江明没有继续啰嗦。
他是来接白止战回家的,顺带把这些不算要紧的事情告诉白止战。
按照刘长勋的安排,白止战有两天的假期,准确说是一天半,到10月20日再去海军司令部报道。
不是说没有要紧的事情,而是刘向真要20日才能返回。
很多事情,都得等到刘向真回来。
如果不是帝国驸马,如果没有皇室成员的特权,白止战也要20日才能够随同战舰回到帝国。
第369章 打探消息
回到家里,白止战总算是舒服的睡了一觉。
不过,也就是一个晚上。
次日,他跟张小卿去了内宫,看望已经卧床了数月的皇太后。
在此期间,张小卿向他提到了搬家的事情。
按帝国海军的规矩,白止战在成家后,分到了一套官邸,也已经整修完毕,随时可以搬过去。
张小卿的意思,白止战主要的身份是帝国海军少将,还是舰队司令官,所以搬入海军官邸更合适一些。
对此,白止战没有反对,只是帮不上多大的忙,要由张小卿自己操持。
其实,张小卿提议搬家,主要还是想把白止战的父母接过来。
因为白止战没反对,所以张小卿也就没有纠缠这件事情,只是听白止战的建议,等太后的病情稳定后再说。
家里的事情一大堆,总得一件一件来,而搬家显然不是最重要的。
晚上,两人去拜访了李云翔夫妇。
要说的话,在帝都,白止战只要有事,就会想到李云翔,而且在重大的事情上,他都会去请教李云翔。
这次也是如此。
虽然在战术上取得胜利,击沉了三艘纽兰航母,还重创一艘,但是帝国海军同样是损失惨重,暂时只剩下“陪京”号还能够战斗,即便“龙江”号,恐怕也要到明年年初才能完全修复。
只靠一艘或者两艘航母,肯定没法按照计划进军西南东望洋。
攻打管岛都成问题。
何况,布兰王国已经向帝国宣战,很快就会派遣以航母为核心的远征舰队去梵炎洋,甚至会进军炎海。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打?
或者说该对战略计划做什么样的调整?
这里面又牵扯到多大的厉害关系?
显然,这才是白止战来拜访李云翔的主要原因。
明天就要去海军司令部,肯定得提前打探消息,免得到时一问三不知。
要说没有影响,那才是怪事!
吃过晚饭之后,两人去了楼上的书房。
“说起来,你也不用太操心。”李云翔给白止战端来了一杯咖啡。不过习惯上,很少在晚饭后喝咖啡。“这场海上大决战的结果,并没超出首辅的预料,或者说完全在首辅的计划之中。”
“这话怎么说?”白止战眉头紧锁,觉得李云翔在安慰他。
在开战前,薛远征多次强调在首战中击败纽兰海军,并且保存自身实力有多么重要。
不然的话,怎么会让白止战与刘向真同时挂帅出征?
“别忘了,纽兰联邦才是是帝国头号强敌。不要说首辅,几遍是平民百姓,也肯定不会相信,我们能一举战胜纽兰海军。再说了,纽兰海军是有备而来,我们能取得有限的胜利就很不错了。”
听李云翔这么一说,白止战叹了口气。
这么说没有错,可是真的能这么想吗?
“真要说的话,打成这么个结果,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至少现在看,纽兰海军也不过如此。”
“啥意思?”白止战听出了李云翔的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你去过跋窟,肯定知道在三方结盟这件事上,骆沙联邦一直表现得不太情愿。要不是我们开出的价码非常具有吸引力,比如承认骆沙联邦的大国地位,同时对其向南扩张的行动给予支持,恐怕根本谈不到一起。”
白止战没吭声,等李云翔说下去。
先抛开阴谋论,只是说个人感情,包括白止战在内,绝大部分帝国军民对骆沙联邦都没什么好感。
上次大战结束之后的和解不过是局势所迫。
“我们现在有足够多的理由相信,骆沙联邦很有可能跟纽兰联邦也在密谈结盟的事,而且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有确切情报?”在问出来之后,白止战才长长的出了口气。
“暂时还没有,不过六局一直在努力,而且早就发出了警报,让我们不要过分相信骆沙联邦。”
“首辅怎么看?”
对李云翔此番说法,白止战没有多加评论,因为就他知道的,王开元这些六局的人都是禁卫军的话筒。
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当然是巴不得跟骆沙联邦开战。
“能够稳多久就稳多久。”
听李云翔这么一说,白止战不禁叹了口气。
显然,在对待骆沙联邦的态度上,薛远征也很矛盾。
从战略角度看,薛远征肯定更希望跟迢曼帝国联手攻灭骆沙联邦。哪怕为了与迢曼帝国保持良好关系,需要在两国间设置缓冲区,也可以在战胜了骆沙联邦之后,将其分割成两个国家。
总而言之,骆沙联邦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此外,骆沙联邦同样没有把梁夏帝国当成盟友看待。
在签署了同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