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军师联盟 >

第43章

大军师联盟-第43章

小说: 大军师联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点孤岂能不知。”
  “不过……”
  刘辨话音斗转,同样摆出了自己的观点:“一来,孤目前正缺人手,好不容易撞到一个人才,岂能轻易放他走。”
  “二来,孤与荀彧素未谋面,他对孤的印象,一定是道听途说,其实这是极其不准确的,孤能逃离雒阳,平安至此,已经证明了孤的能力。”
  “至于绑架?”
  刘辨声音拖长,讪笑一声道:“不到万不得已,孤绝不会如此,即便真到了这种地步,也会给他充分了解孤的时间。”
  “孤相信,荀彧既有‘王佐之才’的美誉,一定是有野心的,只要孤的表现能够令他满意,他自然会选择归顺。”
  唐煜捏着颌下一缕白须,缓缓点头:“既然殿下决定了,那老朽便不再阻拦,稍后老朽再为殿下备一份拜帖,韩家人终归是会给些薄面的。”
  刘辨颔首点头,施施然一礼:“多谢祖父。”
  唐煜赶忙欠身还礼:“举手之劳,何足言谢。”
  刘辨正欲起身离开时,猛然想起了什么,急忙补充道:“哦对了,祖父,府上还有匠人在嘛?孤想打造两副马具。”
  “有。”
  唐煜点点头:“不过殿下,给您装现成的马具,不行嘛?”
  刘辨淡笑着摇摇头:“祖父,孤的马具与寻常马具有些不太一样,所以还是得劳烦匠人,今日打造两副出来。”
  “好。”
  唐煜虽然不清楚有何不同,但也没有询问,直接答应下来。
  匠人而已,府上没有,县里也有。
  这对于唐煜而言,没什么难度。
  次日清晨。
  刘辨早起锻炼身体,美美享用一顿早膳后,便来到来到马场。
  马场内,一匹赤红色的小马驹,正在欢快的奔跑。
  正在这时,军师联盟的声音响起:“辩爷,你瞧见那匹小红马了嘛?”
  刘辨心念一动:“嗯,瞧见了,怎么了?”
  军师联盟:“群里面的相马专家说,这应该是一匹宝马。”
  “啊?”
  刘辨皱了皱眉:“宝马?我怎么没瞧出来?”
  军师联盟:“辩爷,专家说相马是有口诀的。”
  刘辨好奇:“什么口诀?”
  军师联盟回答:“远看一张皮,近看四肢蹄,前看胸膛宽,后看屁股齐,当腰掐一把,鼻子捋和挤,眼前晃三晃,开口看仔细,赶起走一走,看腿瘸不瘸。”
  “你瞧这匹马,浑身上下赤火如炭,没有一根杂毛,体型非常匀称,再看四肢端正,蹄子大小适中,肌肉丰满,胸部宽度刚好容纳一蹄,是绝对的宝马。”
  “还有这个鼻子,相马界有一句话,叫做‘鼻大则肺大,肺大则能奔’,你瞧这匹马的鼻子,是不是比别的马都要大。”
  “……”
  “你再瞧它打响鼻的时候,牙齿略微泛黄,证明它的年纪也就四、五岁的样子,正是能跑的时候,等成年更加强壮。”
  “……”
  刘辨正看得出奇时。
  忽然。
  一个熟悉的声音自背后响起:“殿下可喜欢这匹赤骥?喜欢的话,便送给殿下。”
  是唐煜。
  刘辨一下子判断出来:“岂敢!这匹马可是宝马,孤岂能夺人所爱。”
  唐煜淡笑:“它的确是匹宝马,不过老朽年迈,已经难以让它发挥真正的本领了,与其老死在这马场,不如让它陪着殿下建功立业,也算没白来这世上走一遭。”
  “这……”
  刘辨心潮澎湃:“怕是有些不妥吧?”
  唐煜一眼看穿刘辨喜欢,摆手招呼侍从:“来人,把马具套上,让殿下试试。”
  侍从拱手:“喏。”
  没一会儿。
  高桥马鞍、双马镫装备好。
  马掌需要根据战马的掌形打造,不过材料已经备好,随时可以做最终加工。
  因此,刘辨倒也不急。
  唐煜亲自把缰绳递到刘辨手里:“殿下,上去试试吧,其实这匹马,原本便是老朽为您准备的,您可千万不要客气。”
  “那……”
  刘辨同样有些眼热,干脆也不在拒绝,接过缰绳,兴冲冲上前:“孤便恭敬不如从命了,多谢祖父赐马。”
  一脚跨在马镫,一手抓住马鞍。
  刘辨猛一用劲儿。
  呼啦~~
  翻身上马。
  把两只脚跨在马镫里,刘辨轻轻夹了夹马腹:“驾~~~”
  赤骥打个响鼻,似乎听懂了刘辨指令,缓缓向前走动。
  “我没学过骑马,联盟有专家现场教学嘛?”
  “当然有。”
  军师联盟的声音立刻响起:“辩爷别急,专家已经上线,实时教学,你听候指令就行,保证要不了多久,就能学会。”
  “好。”
  刘辨大喜。
  这个金手指实在太方便了。
  前世没学过骑马的刘辨,此刻在军师联盟的帮助下,进步飞快:
  “对,没错,不要把脚伸入马蹬太多,只用脚的前半部分即便,这样可以避免套蹬。”
  “骑乘时,腰背尽量保持挺直,不要习惯性驼背,否则容易造成疲劳和损伤,严重时,可能造成腰椎间盘突出。”
  “上坡时身体向前倾,抓紧马鞍前部;下坡时,身体向后倾,扶住马鞍后部;”
  “对,做的不错,可以尝试加快速度。”
  “没错,就是这样。”
  “……”
  感受着飓风在耳畔呼啸。
  刘辨快马加鞭,速度竟更快一些。
  即便是一旁的唐煜,都不由地为之一愣:“殿下,您确定是才学的骑马?”
  刘辨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当然!刚开始,祖父不都瞧见了嘛?”
  唐煜仍然不敢相信:“太不可思议了,老朽感觉您骑得比老朽还好,可老朽骑了近四十年。”
  刘辨淡笑,恬不知耻地道:“这证明孤是个天才!”
  唐煜捻须狂笑:“哈哈哈~~~”
  直播间网友瞬间喷了,一个个直接暴躁起来:
  “靠!21世纪最不要脸宣言诞生。”
  “尼玛!我喷饭了~~~”
  “辩爷,请再不要脸一点。”
  “牛~~~”
  “……”


第100章 荀彧震惊!颍川真发生了战事?
  澧(lǐ)水悠悠,清澈甘醇。
  从郾县出来以后,刘辨沿着澧水而行。
  按照军师联盟的解释,澧水发源于伏牛山余脉,由西向东,流经方城县、叶县、舞阳县至郾县后汇入汝水,只要沿着澧水不断向前,就能到舞阳。
  这一次。
  刘辨没有带唐姬一起。
  毕竟,她好不容易回趟唐家,还未来得及跟唐老爷子亲近,便再次赶路,或多或少有些不近人情。
  再者而言,此次赶往舞阳县寻找荀彧,意在快马加鞭,速战速决,争取把荀彧堵在舞阳,带上唐姬,靠马车缓行,实在不便。
  此外。
  刘辨把朱彤也留在唐家,帮助筹措粮草,带兵押运,赶往叶县与大军回合。
  而他只带着史阿一人,直奔舞阳,围堵荀彧。
  赤骥虽然只有五岁,但毕竟是一匹宝马,速度飞快,一路疾驰,竟也不输史阿坐下的成年壮马分毫。
  在刘辨彻底学会了骑马,能够分心旁顾时,便继续与军师联盟沟通,想要更加详细地了解荀彧此人:
  “……”
  “辩爷试想,荀彧189年举孝廉,然后担任守宫令,执掌皇帝的笔、墨、纸张等物品,虽然只是个芝麻小官,但毕竟是在宫里。”
  “而他在十一月董卓拜为丞相,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开创了新一代朝堂格局后,却能及时弃官归乡,然后就准备避难冀州,紧跟着便是诸侯伐董。”
  “这是不是太巧合了?”
  一句反问,顿时引起刘辨好奇。
  再仔细想想,还真有些非比寻常的滋味。
  对于一个才举孝廉,任官不足一年的人,居然有魄力辞官归乡?
  而且,还是在熬过了董氏大屠杀,雒阳开始趋于稳定后,才辞官归乡。
  这样的举动明显不符合常理。
  就像是一个即将走出黑暗的人,却在最终关头弃牌不玩了。
  刘辨不得不佩服,荀彧是个狠人。
  至少,这种事情如果放在刘辨身上,他扪心自问,自己绝对做不到,甚至绝大多数人,都应该做不到。
  毕竟,你的仕途才刚刚开始,还没来得及大展宏图,就要辞官归乡。
  这对于怀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梦想的荀彧而言,必定是个极大的考验。
  “对啊!”
  刘辨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从时间上来看,荀彧逃亡的时机的确是太明智了,距离明年的诸侯讨董,几乎没有什么空隙,难道说荀彧察觉到了什么?”
  军师联盟回答:“这个专家不好判断,毕竟史料中没有相关记载,但历史专家说,极有可能是因为荀彧察觉到了异动,才会辞官归乡。”
  “从这一点分析,身为黄门侍郎的荀攸,还有被拜为司空的荀爽,全都不如荀彧睿智,更不如荀彧有魄力!”
  “……”
  听着军师联盟的分析。
  刘辨对于王佐之才的荀彧,当真越来越期待了。
  于是乎,快马加一鞭,直奔舞阳。
  两日后。
  抵达舞阳县。
  此刻。
  舞阳韩家。
  内院,八角亭下。
  一个身穿墨色襜褕,外罩对襟长袍的男子,正背着手,遥望着院中随风轻舞的枯枝败叶。
  他五官端正,单眉细眼,貌白神清,浑身散发着一股儒雅之气。
  没错。
  此人正是荀彧。
  如今他身在舞阳韩家,帮助韩馥料理一些琐事,等收拾停当后,便准备起身离开颍川,赶往冀州避难。
  “天冷,披上它吧。”
  忽然,一个婉转动听的声音自背后响起,跟着便有貂绒大氅披在肩上。
  一个眉眼动人的女子转到身前,帮他系好丝带,抬眸凝望:“韩家这里收拾的差不多了,估计再有两天,便能离开,你可不能在这时染上风寒。”
  “多谢。”
  荀彧颔首点头,非常客气。
  女人似乎也习惯了荀彧如此,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地掠过:“妾身熬了一些热姜汤,要不要回屋喝点,暖暖身子?”
  女人叫唐倩。
  中常侍唐衡的女儿,荀彧的发妻。
  荀彧摇了摇头:“没心情。”
  唐倩叹口气,峨眉浅蹙:“还在担心雒阳的局势嘛?”
  荀彧凝望着枯枝败叶,表情显得有些失落:“担心又能如何?咱们只管好自己即可,至于旁人,能听则听,不能听便罢。”
  “嗯。”
  唐倩点点头,表示赞同:“不管怎样,夫君能随妾身回一趟唐家,妾身感激不尽,唐家人大都已经离开颍川,只剩老爷子还在坚守祖业。”
  “老爷子是个聪明人。”
  荀彧唇角微扬起个弧度。
  此刻,他回想起劝族人离开颍川时的一幕:“没想到啊,荀家没人听我的,倒是你唐家人给我荀彧这个面子。”
  “可悲!”
  “可叹呐~~”
  这种被自家人鄙夷,却得到外人肯定的事情,不论放在谁身上,都会有些尴尬。
  唐倩知道荀彧心里不好受,赶忙安慰道:“夫君,这不是你的错,妾身相信,早晚一天,会证明你是对的。”
  “哼~~”
  轻哼一声。
  荀彧无奈叹口气道:“我倒不希望它是对的,那样的话,我族中人还能免受灾祸,可若真的证明我是对的,我荀家必将遭受一场浩劫。”
  “夫君~~~”
  唐倩抬眸凝望着荀彧。
  虽然,荀彧一直没有接纳自己,但俩人毕竟是夫妻,唐倩依旧深爱着对方,心疼着对方。
  她知道荀彧心里苦,可恨自己帮不上半点忙。
  “行了。”
  荀彧大手一挥,轻声道:“人各有命,我荀彧自问无愧于本心,这便足够了,至于未来如何,谁又能掌控呢。”
  “嗯。”
  唐倩点点头:“无愧于心便好。”
  荀彧长出口气:“外面冷,你还是回屋吧?”
  唐倩知道荀彧在撵自己,因此也没有强留,施施然一礼,旋即离开。
  这么多年,不管自己如何努力,都难以让荀彧接受。
  唐倩没有半分埋怨。
  她只是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就在唐倩前脚离开,后脚便有个年轻人从廊道中奔来:
  “荀叔父~~”
  “荀叔父~~”
  “您真是太神了,前段时间颍川真发生了战事!”
  “哦?快,说来听听。”


第101章 说刘辨,刘辨就到!
  “你说什么?”
  荀彧一脸的不敢置信,好似晴天霹雳当头一击:“弘农王殿下于冬节祭天大典,逃离皇宫阿阁,还在轘辕关外诛杀李方,收服大将军旧部张辽?”
  “嗯。”
  韩馥长子韩楙肯定地点点头:“虽然董卓一直在封锁消息,但雒阳内部已经传开,这是家叔从雒阳传回的消息,焉能有假?”
  “而且。”
  说到这里,韩楙着重强调道:“听说轘辕关外的村落,亦有发生战争的传言,这支兵马近期正在南下,不日便可抵达叶县。”
  “叶县?”
  荀彧先是一惊,跟着缓缓点头,饶有兴致地道:“没错!从叶县出发,穿越楚长城,只要能过了缯关,便能抵达南阳!”
  “大将军何进正是南阳宛县人,这支队伍如果真是弘农王殿下率领,目标也必是南阳,从这一点来看,的确是弘农王殿下逃出来了。”
  “不可思议!”
  “简直不可思议!”
  荀彧惊得是目瞪口呆。
  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弘农王刘辨居然可以从守卫森严的皇宫逃离。
  要知道,皇宫内外可全都是董卓的兵马,甚至整个雒阳城都在董卓的掌控中,从皇宫中飞出只鸟都不容易,何况是个大活人?
  即便有王佐之才美誉的荀彧,也想不到刘辨到底是以何种方式,逃离的雒阳城,但他却可以肯定一点,如果是自己被软禁,一定逃不出去。
  “荀叔父~~”
  韩楙试探性询问:“您说董卓会派兵追赶嘛?对方毕竟是弘农王,一旦逃离皇宫,未来怕是有数不清的麻烦。”
  呼~~~
  荀彧长舒口气,唇角微扬:“如果董卓要追,颍川早已乱起来了,还会等到现在?既然目前依旧保持平静,证明董卓不想把事情闹大。”
  “哦?”
  韩楙更加好奇:“叔父的意思是……董卓会置之不理?”
  荀彧发出一声蔑笑:“置之不理?怎么可能,对方可是弘农王,手里还有兵马,如果真让他平安到了南阳,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我想……”
  荀彧沉吟了片刻:“董卓一定也猜到了弘农王会去南阳发展,因此必派兵把何家消灭干净,此外还会发下海捕文书,令南阳太守张咨严查弘农王。”
  “嗯。”
  韩楙点点头:“有道理,南阳太守张咨与家父一样,乃是董卓为拉拢士人提拔起来的,如果董卓令其严查弘农王,此人必会全力以赴。”
  “我终于明白,为何近日缯关封闭,严禁任何人擅自进入外出,原来是张咨搞得鬼,他是在提防弘农王引兵进入南阳。”
  “未必是张咨。”
  荀彧丝毫没有把张咨放在眼里,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淡然道:“事关重大,董卓一定不会假手他人,他必派亲信赶来南阳,亲自督办此事。”
  “如果我猜得不错。”
  荀彧顿顿,长出口气:“此人消灭何家以后,必然趁势占领缯关,严守楚长城,只要弘农王进不了南阳,他的势力必不能长久。”
  韩楙恍然大悟,不住点头:“叔父真不愧是王佐之才,分析得果然很有道理,若那董卓果真按照叔父之言行事,弘农王岂不危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