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师联盟-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
刘辨颔首点头,将岗位责任书签好,放回书架。
再回到沙盘跟前时,刘辨目光扫过贾诩,又给他添了第二重枷锁:“你劝谏张济叔侄归顺朕,必然会引起袁隗的记恨。”
“为了保证你的安全,朕决定将亲卫军司马何云,暂时调到你身旁,保护你的人身安全,以防发生不测。”
“何云?”
刘辨大喊一声。
“末将在。”
一旁横出锦衣侍卫。
刘辨摆手吩咐道:“从现在开始,你带着麾下亲卫,贴身保护文和的安全,决不可给敌人可趁之机,他若是趁破点皮,朕便要你的脑袋。”
何云拱手:“陛下放心,末将必寸步不离先生左右。”
这一瞬,贾诩脸都绿了:“……”
皇帝陛下这哪里是在保护自己的安全,分明是害怕自己逃跑了,因此故意派来监视自己,这手段是不是有些过激了啊!
咕噜!
贾诩喉头滚动,强行咽下一口口水。
他现在越来越好奇,到底是哪个不知死活的蠢货,把自己举荐给皇帝陛下的,即便自己有点功劳,也不至于如此对待吧?
君不见,满殿的文武大臣,全都对自己投来了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即便是郭嘉、荀彧这两位股肱大臣,照样如此,这不是硬生生给自己拉仇恨吗?
看来想要继续苟下去,肯定是不行了,如果不偶尔展示一下本事,以后自己非得被这帮人的吐沫星子淹死。
当然!
贾诩不害怕被别人骂,他压根不关心,只是听着会比较烦,像是一堆苍蝇嗡嗡乱叫唤,吵得你脑袋都要爆炸不可。
众臣如此神色,刘辨自然也看到了,他干脆摆手言道:“文和,如今朝廷即将在河东方向用兵,你先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喏。”
贾诩揖了一揖,走上前来,目光扫过眼前的巨大沙盘,上面犬牙交错的势力分布,顿时令人一目了然,山川、河流、村镇的分布,更是与自己印象中的河东、弘农,一般无二。
一个沙盘都能制作的如此精密,简直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怪不得此前的弘农王,可以屡战屡胜,单凭这硬件的细节,便令人佩服。
片刻的惊叹过后,贾诩立刻聚焦在河东上,沉吟片刻,方才言道:“其实,陛下与众臣对于河东战事的详述,已经非常清楚。”
“在下没有太多补充,不过在下此前在华阴段煨那里呆过一段时间,可能知道些尔等不知道的细节,今日便分享给诸君,咱们共同探讨。”
咦?
这一点,刘辨还真是忽略了。
他忘记了贾诩曾在长安汉庭呆过,而且在华阴段煨手下做过事。
新安、渑池、陕县、函谷关、华阴,这一条线,乃是长安战略防御的纵深,偏偏华阴乃是这战略纵深的末端。
正如自己会加强对南肴道的控制一样,董卓、李儒同样会加强长安战略防御的纵深点,因此,贾诩一定了解一些,郭嘉暂时还了解不到的细节。
哈哈!
意外之喜啊。
刘辨大喜,赶忙言道:“速速说来。”
贾诩揖了一揖,旋即转身沙盘:“众所周知,西汉之初,整个崤函通道原本隶属于雒阳所在的河南郡,即现在的河南尹。”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河南郡成为了拱卫长安的前线,但问题在于,如果觊觎皇位者占据雒阳以抗长安的话,关中平原将被迫陷于门户大开的境地。”
“是以,在这种情况下,最合理的选择是在关中平原与洛阳盆地之间,设置一个独立的郡治,并将之牢牢的控制在长安的手中。”
“从长安的角度来说,将秦函谷关移至于汉函谷关,能在雒阳发生剧变时,最大限度为身处长安的天子提供缓冲。”
“基于此,原本行使关隘作用的秦函谷关,则升级成为了弘农县,并成为整个弘农郡的郡治,这便是弘农郡的由来。”
“因此!”
贾诩朗声言道:“弘农郡的设立,从根本上而言,便是为长安提供防御屏障,从函谷关、渑池、陕县、秦函谷关、华阴,尽皆是战略防御重点。”
“想要走这条路攻入长安,难如登天,即便是强悍如西楚霸王,亦是如此,南阳军力虽然强悍,但在下以为,亦不可为。”
“当然!”
言至于此,贾诩强调道:“这只是从地势角度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董卓派牛辅引兵驻扎在陕县,表面上是为了防御陛下,但实际上,是在为修复秦函谷关而做准备。”
“而今,秦函谷关已然采取了最新的城墙夯筑技艺,硬度堪比钢铁,即便是朝廷的弩炮,亦未必能攻克。”
“至于陕县通往河东的那条小路,在贾某而言,对于我军的意义,实际上并不算太大,我等花费大量兵力于此,实际上略显冗余,得不偿失。”
贾诩如此观点,与朝廷众官员的意见相左,毕竟若是能从这里杀出一支精兵,便是兵法上的奇正相合,颇有战略意义。
可不曾想……
贾诩竟然会抛出这样的观点。
不等刘辨开口,殿中立刻有人表示不服。
“贾长史此言差矣。”
刘辨抬眸望去,视之乃是华歆。
此人乃是通过经学、兵法考课的郎官,目前虽然没有获得安排,但依旧负责为皇帝谋士,如果表现好,能得皇帝陛下信赖,自然可以早日外放为官。
因此,这帮家伙总是能积极踊跃的发言,阐述自己对于战局的了解,希望可以博得皇帝陛下的青睐。
在贾诩到来之前,华歆等人一直保持统一战线,至少在他们而言,皇帝陛下势必会接受他们的意见。
但不曾想……
半路忽然杀出的贾诩,居然一上来便否定了他们的意见,甚至话里话外,都在表示这是一种极其愚蠢的战略。
如此嚣张,身为这帮郎官中的老人,自然最是不爽,他仗着自己的年纪,以及在士林中的地位,竟毫不犹豫地怼了回去:
“兵法云:奇正相合,方乃是用兵之道,若是没有奇兵相佐,单纯的正兵突袭,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言至于此,华歆冷哼一声,昂首睥睨贾诩,居高临下的姿态尽显:“这点浅显的道理,阁下莫非都不懂?”
言词之间,浓浓的讽刺意味扑面而来,就差明目张胆的啪啪打脸,彰显自己高人一等的特殊地位了。
更要命的是……
华歆这么一闹,立刻便有郎官跟着附和:
“没错!这点浅显的道理都不懂,还敢在此信口胡吣?”
“奇正相合,乃是兵法大道,弃之不用,实乃庸才而已。”
“我实在不敢相信,阁下竟然能说出此等庸鄙之论。”
“正因为道路崎岖难行,才更有充当奇兵之利。”
“没错,越是这样,他们越想不到。”
“……”
众郎官一个接一个,纷纷不屑于贾诩之言。
不过,刘辨却非常清楚。
郭嘉、荀彧这样的真正智囊,却是没有表达任何反对之意。
这虽然不能证明,他们与贾诩有同样的观点,但却可以证明,绝对要比这帮家伙睿智。
当然,刘辨完全可以将这帮人撵出去,只与荀彧、郭嘉、贾诩等智囊相商,这样场面会和谐许多,同样可以尽快得出正确答案。
但是……
如此一来,军师联盟便失去了,对朝廷郎官的考察,从而尽可能多的,掌握这帮家伙的资料,以期获得最最真实的历史人物。
刘辨是为了给专家提供窗口,方才容忍这帮人的愚蠢,但他的忍耐同样是有限度的,当即心念一动,轻声道:
“老师,某些人该安排走,就安排走吧,蠢货太多,实在有些窝心,尤其是那个叫华歆的人,实在有些讨人厌,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当上名士的。”
军师联盟立刻回复道:“放心吧,专家已经拟定了一批名单,会根据这帮家伙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妥善安排的。”
“虽然,他们在兵法上,有些死板教条,不会灵活应用,但在其余方面,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别忘记那句话,用人之长,容人所短,天下无不用之人。”
呼—
刘辨长出口气,干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冷声言道:“朕说过了,想要发表不同意见,需要等对方把话说完,休要中途打断,此乃基本的礼节与对人的尊重。”
“这点道理,尔等还不明白?”
刘辨声音如同冰冷的锋刀,目光闪烁凛冽的寒芒,顿时令华歆等人,一个个垂头铩羽,不敢再言:
“文和。”
“在。”
“你且继续。”
“喏。”
贾诩则是继续言道:“其实,所谓奇兵,是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效果才会更好,如今袁隗已经派人驻扎在陕县,证明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这条线的意义。”
“实际上,奇兵的效果就已经达到了,而如果朝廷在陕县这里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效果反而不会比现在更好。”
“付出巨大,但收效甚微,得不偿失,此非冗余,又是什么?兵法之奇正,固然有其深刻的道理,但若不能灵活应运,方才是庸才。”
咦?
刘辨不禁一愣。
他实在是没有想到,素来低调的贾诩,居然也能说出这等锋芒毕露的话来。
难不成,这家伙被自己的骚操作给唬住了,这么快便进入了角色?
这一席话说出来,再配合自己此前的……
靠!
这老家伙该不会是利用自己来立威吧?
狐假虎威,效果果然牛逼。
君不见,至少华歆等人,已经闷声不敢再言,一旁的荀彧、郭嘉,同样对他的兵法见解,给予了一定的肯定。
牛逼!
的确是牛逼!
既会借力打力,还能在过程中,彰显本能,莫非心思聪颖之人,绝对不可能办到。
刘辨越来越相信历史对贾诩的判断了,这老家伙绝非凡俗。
“文和。”
刘辨一摆手:“你且继续。”
贾诩这才颔了颔首,继续道:“这条路线,在下当年便已经注意到了,崎岖难行,不适合大规模兵马行军,两千人已经是极限。”
“若是对方提前在出口有准备,咱们进去多少人,便会死多少人,而又能牵制对方多少兵力呢?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有两千人提前埋伏,足以应对。”
“没错!”
一旁的郭嘉跟着点了点头:“文和言之有理,对方入驻陕县,除了是长安第一防线外,已然证明对方明白此路的重要性。”
“若是我等强行攻打,不仅损兵折将,更会牵制很大一部分兵力,这样做有些得不偿失,效果甚微,殊为不智。”
“所以……”
郭嘉转而望向贾诩:“文和的意思,到底是想如何利用这一点呢?不妨直言,好给我等提供一些思路。”
荀彧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他虽然对内政更擅长,但兵法、权谋,同样不差,贾诩能够点到这一点,已然证明了对方的军事才能。
是以!
荀彧对贾诩竟生出一丝浓厚的兴趣,想着对方接下来,到底会如何筹谋:“在下亦对文和的策略,充满兴趣,还请不吝赐教。”
“岂敢。”
贾诩揖了一揖,轻声道:“不过是粗鄙之言,仅供诸位参谋而已!”
刘辨同样想见识一下贾诩的手段:“文和尽管言语便是,最终决定者乃是朕,即便说错,朕也不会怪罪。”
“多谢陛下。”
贾诩知道皇帝是在给自己撑腰,想要利用这次机会,把自己竖起来,好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既然已经套上了枷锁,贾诩自然要想办法,给自己以后少招些是非,除了工作以外,他不想跟别的扯上关系:
“是这样的。”
当即,贾诩再次转入正题:“兵法亦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因此,我军当派大军进攻陕县,利用陕县外围的水流、山势、森林,广下营寨,做出要强攻陕县的准备。”
“尤其是弩炮的制作,更要派人不断伐木,虚张声势,做出我等要强行进攻陕县的准备,却将优势兵力,集中在张辽处,从轵关陉杀奔河东。”
“如此一来,朝廷能以有限的兵力,牵制陕县绝大多数进攻,奇兵的效果自然便有了,而又能加强正兵的力量,以求正面突破。”
嘶—!
刘辨惊诧,倒抽一口凉气,缓缓点头:“如此奇正相合,简直大妙。”
郭嘉深以为然,由衷佩服:“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将奇兵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甚至还能加强正兵的力量,文和果然深谙兵法要诀。”
“是啊。”
荀彧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此奇正相合之法,暗合疑兵、声东击西等多种妙计,寻常人必定难以识破,实在令人佩服。”
与此同时,军师联盟的声音同样响起:“辩爷,刚才专家按照贾诩的意见,输入到智能化的程序中,咱们配合起来的成功率,又提高了8%,达到了89。6%。”
“哦?”
刘辨不由惊诧:“难道说……贾诩的策略,比专家给出的策略还要可靠一些?”
军师联盟不得不承认:“从智能化程序上判断,的确是这样的,贾诩不论是从大局观,还是从地理、战争等因素,全都有过考虑。”
“这证明当初专家对于贾诩的判断,是有一定的正确性的,郭嘉擅长谋心,贾诩擅长谋事,可以结合各种情况,制定出最适合当前局面的策略。”
“可是……”
刘辨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贾诩能比得过智能化程序,这是不是有些太假了。”
军师联盟否定道:“不是贾诩比智能化程序厉害,而且咱们掌握的情况,不如贾诩掌握的多,别忘记了,他可是从长安过来的,对于长安的情况,了解相对透彻。”
“若是加上这部分内容,智能化程序同样可以得出类似的方案,亦或者还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修正。”
“所以……”
军师联盟再次强调道:“专家的智能化程序,需要大量的情报支持,情报掌握的越多,推演出来的结果,便会越可靠。”
刘辨嗯的一声点点头:“这么说来,贾诩这颗脑袋,堪比智能化事件分析软件,反向超越了一千八百多年以后的人工智能?”
第366章 关羽:这是我河东关家千年难遇之机!
“文和,虽然咱们校事府的力量扩编了,但实际上,不论是间风、走卒,还是暗穴等的数量,依旧非常少,能够打探到的情报虽然不少,但有用的不多。”
“虽说暗穴依旧会对情报进行筛选,挑选重要的,以飞鸽传书的形式,送回朝廷,但饶是如此,朝廷每日至少会有数百,甚至上千情报。”
“要从这些情报中挑选出有价值的情报,的确是一件非常辛苦,且枯燥无聊,但却有至关重要的事情。”
“不过……”
言至于此,郭嘉扭头瞥向贾诩:“在下相信,此事一定难不住文和,凭你的能耐,陛下制定的责任书,必定可以轻易完成。”
贾诩忙不迭揖了一揖:“哪里,在下年近半百,只怕会力不从心,不过是竭尽全力,勉强做好罢了,奉孝还得多给我加些人,否则我这把老骨头,肯定扛不住。”
“陛下真是神了。”
郭嘉闻言,不由地眼神骤亮。
“哦?”
贾诩则是微微一愣:“不知奉孝此言,何意?”
郭嘉淡笑:“因为陛下提前警告过在下,说文和你若是依旧敢推脱,找借口懈怠懒散,那便将备好的助手,撤去一半,好好让你活动活动筋骨。”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