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军师联盟 >

第284章

大军师联盟-第284章

小说: 大军师联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此人能够跟自己返回襄阳,襄阳稻田鱼的问题,势必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以保证荆州今年百姓的生活。
  “德高别妄想!”
  不等韩嵩兴奋太久,荀彧便赶忙打断:“荆州虽然遭受了大难,但枣祗是朝廷的稻田使者,依旧是公务繁忙,肯定抽不出空来去襄阳。”
  “在下召他来尚书台,不过是希望他从队伍中,抽调一些中坚力量,与你一起返回襄阳,解决问题,但他肯定不可能。”
  “这……”
  虽然,韩嵩略显失望,但只要能解决问题,他就心满意足:“好吧!在下一切都服从朝廷的安排,只要能救荆州的百姓,便是要我韩嵩的脑袋,我都不会皱下眉头。”
  荀彧淡笑:“德高,果然高义,令人佩服。”
  韩嵩舒口气:“跟陛下比起来,我韩嵩又算得了什么,私自效仿稻田鱼不说,还惹出祸,最终却要朝廷来帮忙解决,陛下才是真正的仁义之主。”
  “对于陛下而言。”
  荀彧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轻声道:“这普天之下,尽皆王土,荆州的子民,亦是我大汉的子民,自然要救。”
  “虽然……”
  不管怎样,荀彧总是要提一嘴的:“刘表接受了长安的州牧位置,但他始终没有进攻我南阳,总算是没有把陛下的底线突破。”
  “希望这一次,陛下的仁义之举可以让他意识到,长安汉庭终究不过是废帝另立,绝非正统,我主陛下才是真正的汉室帝王。”
  韩嵩当即欠身拱手:“文若放心,在下始终都是支持陛下的,而且在荆州内部,同样有一些人是支持陛下的。”
  这一点,荀彧又岂能不知,支持皇帝陛下的,大部分都是荆襄的寒门,他们羡慕南阳的政策,尤其是皇帝陛下以考课取士的办法,更是让他们大为振奋。
  而那些不支持南阳皇帝陛下的士族,大都是蔡瑁这样的大地主阶级,毕竟一旦皇权延伸到荆州,只怕他们会是下一个邓家。
  私田公有化?
  虽然,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损害大地主阶级的利益,但有战略眼光的世家,却可以一眼戳破其平衡背后的隐患。
  从此以后,他们失去了对耕田的处置权,只有分润权,而皇帝陛下想要将其踢出世家圈层,仅仅只需要花点钱,便能办到。
  如此一来,世家的命脉便彻底掌握在了皇帝手中,今生今世只能听从皇帝陛下的号令,彻底失去了自主权。
  荀彧懒得继续深究,便摆手言道:“德高啊,你还是坐下吧,等枣祗来了,咱们再行商议策略,你这样焦急,又有何用?”
  “好。”
  韩嵩点点头,转于一旁落座,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既然皇帝陛下开了金口,此事自然可以解决,我相信陛下!”
  与此同时。
  城外一辆马车上,郭嘉、枣祗面对而坐。
  枣祗皱着眉,不由好奇:“奉孝,可是发生何事了吗?我还得抓紧时间寻找野败呢,可没时间浪费。”
  “放心。”
  郭嘉面带着微笑,轻声言道:“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荆州、扬州效仿咱们的稻田鱼生态养殖,可能出了点问题,导致鱼苗大量死亡,需要咱们帮忙。”
  “啊?”
  枣祗顿时一个愣怔:“这……这怎么可能?咱们南阳可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啊,他们怎么会有鱼苗死亡呢?”
  “谁能知道。”
  郭嘉浑不在意这点事情,而是紧盯着枣祗,轻声道:“子敬,陛下肯定是要帮助荆州百姓的,毕竟他们全都是大汉的子民。”
  “不过你也清楚,荆州的士族对于陛下有些抵触,咱们早晚之间,必有一战,而且目前造船厂已经修建,孙将军正在训练水军,证明战事将近。”
  “咱们若在此时帮助荆州渡过难关,就等于是在给陛下找麻烦,让自家的将士面临巨大的危险,如此绝非陛下本意。”
  嘶—!
  枣祗惊诧,皱眉问道:“奉孝,你这是何意?”
  郭嘉摇了摇头,双目炯炯地凝视着枣祗:“错!非是我之本意,而是陛下本意,荆州百姓必须要救,这是陛下的责任,但也绝对不能救的太彻底,否则便是利敌损己。”
  “啊?”
  枣祗心神巨震。
  这样的话,传到他的耳朵里,总感觉有些骇人听闻:“奉孝,你确定这是陛下的意思?”
  郭嘉当然不能明说,他长出口气,轻声道:“子敬,有些事情你得揣测陛下的真实想法,咱们不能给陛下找麻烦。”
  “在文德殿,我向陛下汇报此事时,陛下沉默了许久,面色阴晴不定,明显是在纠结,但最终陛下还是决定要救百姓。”
  “当然!”
  郭嘉强调道:“这是陛下胸怀天下,大仁大义使然,但实际情况是,朝廷早晚与刘表有一战,咱们绝不能养虎为患。”
  “你此番入尚书台,文若一定会让你调集一部分人马,随韩嵩进入荆州,此事交给你的副手韩浩,再派二十余人追随即可。”
  “调查原因、组织安排,解决问题以后,最终肯定还得派人留守,而在这个时候,你们则要多多宣传陛下的仁德,宣传南阳汉庭的好,为陛下争取民心。”
  “子敬!”
  郭嘉双目炯炯地打量着对方:“陛下曾经不止一次说过,荆襄、扬州,乃是我大汉的粮仓重地,必须要死死攥在手中。”
  “咱们可是陛下的臣子,有些陛下没有想到,或者想到却不能说的事情,咱们必须要能领会,而且完美解决,你可明白?”
  枣祗自然清楚郭嘉的意思,作为稻田使者,他同样明白陛下对荆襄、扬州的渴望,所以,他能体会到陛下此刻的心境。
  “嗯。”
  郑重点了点头,枣祗拍着胸脯保证道:“奉孝,你放心吧,此事交给在下,保证干好,绝不会让陛下失望。”
  郭嘉淡笑:“子敬若能如此,在下便安心了。”
  吁—!
  正在这时,马车停下:“尚书台到了。”
  郭嘉揖了一揖:“子敬,你自己进去吧,在下府中尚有大事,仍需解决。”
  枣祗点点头:“好,奉孝自便。”
  旋即。
  他下了车,直奔尚书台:“荀令君—!”
  当枣祗出现在尚书台这一刹那,韩嵩腾得起身,赶忙迎上来:“枣使者,在下韩嵩。”
  枣祗揖了一揖:“久仰久仰。”
  荀彧招手示意他上前:“子敬,想来奉孝已经跟你说过了吧?荆襄的稻田鱼,出现了大量鱼苗死亡的事情。”
  “嗯。”
  枣祗倒也没有遮掩,肯定地点点头:“已经说过了,不过文若,我实在是走不开,南阳、豫州、徐州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你看能不能让我的副手韩浩去,他今年做的不错,而且对于稻田鱼生态养殖的每一个细节,全都把控的非常好。”
  荀彧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子敬,我们唤你过来,原本便是想要你自己来安排,既然你已经有了想法,那便照你的想法来做吧。”
  “好。”
  枣祗点了点头,扭头瞥向韩嵩:“敢问德高,如今荆襄有多少亩稻田鱼?”
  韩嵩不敢有丝毫隐瞒:“有接近五百万亩,分别在江夏、南郡、长沙、武陵等地,是去年培育的鱼苗,每亩约有一千余尾。”
  “五百万亩?”
  枣祗吓了一跳,眼瞪如铃:“你可真是……真是太大胆了,完全没有经验,便敢铺开五百万亩稻田鱼?”
  “你可知,即便是去年,在南阳,也非家家户户是稻田鱼,陛下教导我们要以样板引路,积累经验以后,才敢大面积推广。”
  “你们……你们可真是……”
  枣祗尴尬地摇了摇头,不知该说些什么。
  “唉—!”
  韩嵩叹口气,轻声言道:“是在下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这才导致了此次祸患,一旦老百姓今年没了收成,只怕将酿成粮荒啊。”
  “子敬!”
  言至于此,韩嵩深躬一礼:“你可千万要助我一臂之力啊。”
  枣祗脸色犯难,赶忙把韩嵩搀扶起来:“既然陛下已经下令,那枣某自然全力以赴,不过德高,你五百万亩田遭灾,我这里调集人手,可能需要点时间。”
  “实不相瞒,即便现在把问题解决了,要不了多久,你们还得再犯,防病患、虫害等,全都是要命的问题。”
  “若是没有足够的人手帮扶,荆襄今年这五百万亩稻田鱼,只怕根本等不到成熟秋收,你可明白我的意思?”
  韩嵩飞快点头:“明白,子敬说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一定全听你的。”
  枣祗颔首,简单嗯了一声:“既如此,我回去跟韩浩交代一下,让他挑选了三十余人,明日启程赶往襄阳,你今日便回去,速速组织各县的人员,来襄阳学习。”
  “好!”
  韩嵩急不可耐地点点头:“咱们一起行动,自然可以缩段时间,子敬放心便是,等明日尔等到时,各县县丞必然皆至。”
  “不必那么着急。”
  枣祗摆手打断,轻声言道:“我们的人员同样散落在各县,召集起来需要时间,最早在后日晌午之前,可以赶到。”
  “啊?”
  韩嵩吃了一惊。
  现在的荆襄,每天都要死上万的鱼苗,这可全都是老百姓的心血啊。
  枣祗自然清楚韩嵩心急,但他同样没有办法:“放心,这些鱼死得多了以后,速度自然会慢下来,没你想象中那么严重。”
  “嗯。”
  韩嵩这才安心,叹口气,拱手抱拳:“既如此,在下这便告辞,返回襄阳。”
  枣祗点点头:“德高放心,后日晌午之前,我等势必赶到。”
  韩嵩再次拱手:“在下先行谢过了。”
  枣祗、荀彧亲自将其送出尚书台,目送其离开后,枣祗轻声道:“文若,适才在马车上,奉孝跟我说……”
  “嗯。”
  不等枣祗说完,荀彧便出言打断,肯定地点点头:“就按照奉孝的意思办,老百姓必须要救,但绝不可肥了荆襄士族。”


第354章 郭嘉:陛下,咱们终于有能力反击了!
  荆州,襄阳。
  曜日当空,熏风和煦。
  屯田都尉韩浩走在襄阳城外的阡陌中,望着田埂上堆积起来的鱼苗尸体,即便是他本人,也不由地暗暗心惊。
  也正是在这一刻,他才真正感觉到稻田鱼生态养殖,的确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否则荆襄百姓也不会承受这样的损失。
  他蹲在稻田旁,凝望着清澈透明的池水,凑到跟前,伸手舀起一些清水,凑到鼻间轻嗅,旋即眉头一紧,明白这池水是未经处理过的水。
  虽然,即便到现在,他都没有明白,朝廷为何要对水质进行处理,那样复杂的处理方式,又有何作用,但在这一瞬,他俨然已经明白,不做处理的水,必然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当然!
  造成眼前一幕的原因,是否只有水质这一环节,韩浩还不太清楚,但他却可以肯定一点,这一定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韩浩没有声张,同样没有兴奋,他干脆挽起下摆,脱下鞋袜,亲自下了池塘,感受着淤泥的品质,以及池水的温度。
  果不其然!
  不仅水质有问题,连温度都未曾控制。
  河岸上,韩嵩同样挽起下摆,脱下鞋袜,走入池塘,试探性问道:“韩都尉,您是有何发现吗?”
  旋即。
  他勾了勾手,示意身后的数十个官员,同样跟上。
  朝廷的屯田都尉都能亲自下池塘,又何况是他们这帮地方官员,既然是来学习的,那就得拿出点学习的姿态来。
  “你们的问题很多啊。”
  韩浩皱着眉,双眼紧盯着秧苗,叹口气道:“这里面有水质的问题,还有水温的问题,甚至还有施肥的问题。”
  “除此以外,你们这田埂同样大有问题,该宽处不宽,该高处却矮,灌溉的渠没有一个阀门,田间距离同样很有问题。”
  “……”
  韩浩不开口则已,一开口便是十七、八条问题:“当然,鱼苗的死与以上问题是否有关,暂且不太清楚,但单从目前来看,荆襄的稻田鱼措施,当真是一塌糊涂。”
  呃……
  韩嵩被批得体无完肤,恨不得化身成泥鳅,钻进这池塘里不出来。
  自己当初可是考察了许久稻田鱼,但谁曾想,竟还能出现这么大的错误,以前的韩嵩以为只是田埂高些,养些鱼即可,现在看来还真没那么简单。
  虽然韩浩当着众官员的面,把韩嵩喷的是一无是处,但韩嵩还是保持谦卑的姿态,虚心向韩浩请教:
  “是在下把稻田鱼生态养殖,想得太过简单了!还得辛苦韩都尉,好好帮我们找找问题,争取遏制住鱼苗死亡的事情,否则荆襄必然会酿成粮荒啊!”
  猛然间。
  韩浩停下脚步,转身回首,盯着韩嵩,眉目之中带着淡淡的愠色:“德高,你们的问题可不单单的鱼苗死亡,如果处理不好,甚至秧苗都保不住。”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如果没有找到根本原因,要不了一个月,这一亩稻田中,若还能有个活物,我韩浩便辞官不做这稻田都尉了。”
  韩嵩原本以为,只要朝廷的人员赶来这里,必定可以解决难题,但谁能想到,荆襄稻田鱼的事情,可比他想象中,严重得太多。
  “韩都尉!”
  当下,韩嵩赶忙拱手抱拳:“嵩恳请您,一定要尽快解决问题,否则荆襄百姓必然遭难,他们可关系着近百万户百姓的生计啊。”
  呼—
  韩浩长出口气,面色依旧不太好:“我只能说尽量!”
  韩嵩拱手:“韩都尉,您可是朝廷的屯田都尉,还有什么能难得倒您?”
  韩浩冷哼一声,摇了摇头:“即便我是朝廷的屯田都尉,但也不过只有一年经验而已,这稻田鱼生态养殖之法,承自陛下,暗合道家学说,我等亦不过是执行者而已。”
  “所以,还请德高休要逼某,浩即奉陛下旨意而来,自然竭尽全力,你越是这般逼某,只怕越是会适得其反。”
  韩嵩赶忙揖了一揖:“是在下考虑不周了。”
  韩浩轻声道:“这样吧,你先派人跟枣祗联系,购买一些稻田鱼水质处理配方,若是连水质都不合格,便休要提别的因素。”
  “稻田鱼水质处理配方?”
  韩嵩不由愣怔,他可从来没有听过这个东西。
  “嗯。”
  韩浩点点头,轻声道:“南阳境内的全部稻田鱼水质处理,全都是使用的这种配方,乃是由朝廷专供。”
  “好!”
  韩嵩毫不犹豫地应一声:“在下记住了,必定会在最短时间内,将其购买回来,只是不知需要购买多少?”
  韩浩皱着眉:“先买一万石吧。”
  韩嵩愣怔:“一……一万石?”
  “怎么,嫌多?”
  “不!不是。”
  “你们足有五百万亩田,一万石处理配方还多?须知以后可能还要换水、加水,这些全都要经过处理才行,一万石可能还不够呢。”
  “在下明白。”
  “……”
  这一刹那。
  韩嵩悔得肠子都快青了。
  早知道稻田鱼生态养殖如此得麻烦,细节问题如此得多,他当初又何必如此着急呢?
  现在倒好了,功劳功劳没有,反而闯下了大祸,简直是得不偿失。
  虽然,稻田鱼生态养殖产量比较高,而且期间还能吃上美味的鱼儿,但跟其中的技术壁垒相比,简直不足道哉。
  韩嵩实在是难以相信,朝廷当初是怎么推行的稻田鱼,即便知道整个生态养殖的细节,这其中对于百姓的教培,同样是难以置信的。
  枣祗、韩浩下了多少苦功,才能将稻田鱼在南阳推广开,别人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