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军师联盟 >

第263章

大军师联盟-第263章

小说: 大军师联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职位最高一人唤作……唤作什么来者?”
  邓勋皱着眉,沉吟良久,总想不起名字。
  “邓宁!”
  邓同提醒道。
  “没错!”
  邓勋点点头:“正是邓宁,他似乎分配在狼骑,目前被提拔了什长,对吧?”
  邓同笑笑:“家主记性真好,没错,宁儿正是狼骑的什长,是在韩当的恶狼营中。”
  “恩。”
  邓勋捻须言道:“冬节之前,邓宁的父亲还跑来找我商议,想要给宁儿找个武艺师傅,希望家族能够帮忙。”
  “一个小小的什长,家族尚且没有放弃帮扶,何况是令郎芝儿,有何需求,尽管言语,家族必全力以赴。”


第336章 陛下才学远胜于吾,吾从而师之,有何不可!
  琅琊国,阳都县。
  春风拂面。
  一个身穿墨色襜褕的男子,行走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他神情木讷,眼神呆滞,彷佛是行尸走肉,与周遭的繁华,格格不入。
  一件本就纤细的襜褕,穿在他的身上,竟有些塌肩,脸颊上的颧骨外凸明显,眼窝极深,面色暗黄,隐隐带着股病态。
  “王叔,老三样。”
  男子递过去一个竹木编成的框,对街边卖小吃的中年男人,有气无力地道:“这是昨日的饭钱,今日补上。”
  “不急。”
  中年男人收起五铢钱,开始把提前备好的饭食往框里装。
  他一边装,还一边言语:“诸葛大郎,是不是又守了一夜的灵?令尊都已经去世两年了,你们也该恢复过来了。”
  “你如此还自罢了,但你还有两个妹妹,两个弟弟,他们年纪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禁不住这么折腾。”
  没错。
  眼前这位身材消瘦到病态的男子,不是别人,正是琅琊诸葛家的大郎诸葛瑾。
  两年前,其父诸葛珪于泰山郡积劳成疾,撒手人寰。
  这一年诸葛瑾十五岁!
  没有了母亲,也没有了父亲,只剩下五个可怜的孩子,诸葛一家顿时陷入了绝境。
  身为长兄的诸葛瑾,自然承担起照顾全家的职责,直至叔父诸葛玄返回,才勉强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如今正值守孝期间。
  “王叔不必担心,昨夜守灵,仅我一人,没有弟弟妹妹。”
  诸葛瑾接过装满饭食的篮筐,冲中年男子颔首一礼,便要离开,可他尚未来得及转身,便被中年男子出言打断:
  “诸葛大郎且慢。”
  “王叔有事?”
  “恩。”
  中年男子点了点头,面色有些为难,但还是吞吐言道:“那个……从明天开始,我这小摊可能要搬到城外了。”
  诸葛瑾微微蹙眉,不由好奇:“王叔,您这是……”
  中年男子淡笑,轻声道:“朝廷不是正在组织百姓开荒吗?大家兴致很高,城里人变得少了,所以我这小摊也得挪到城外了。”
  “不过,诸葛大郎放心,即便搬出城外,距离城池也不会太远,你若还喜欢王叔做的饭,多走两步,也就到了。”
  诸葛瑾回头望向街道川流不息的百姓。
  仔细辨别……
  寻常农家的百姓,几乎少了一多半,街上做生意的小商贩,比之昨日,似乎也少了许多,街道上往来的人群,大都是跑腿的小二,以及城中的富家子弟。
  “我家今年的耕地,有一多半都没租出去。”
  “听说朝廷有高筒转车,可以保证灌溉。”
  “你们可千万别闹事,新上任的县令,可是个狠角色。”
  “可不是嘛!竟把那个闹事的李家公子,打了个半死。”
  “听说他们都签署了农耕生产责任书,还要考核呢,若是完不成,就要降职。”
  “农耕生产责任书?莫非这件事是真的?”
  “……”
  听着周遭人的议论,诸葛瑾这才感受到阳都县的变化。
  他转过身来,双目愣怔地盯着中年男人:“王叔,咱们阳都县换县令了?”
  中年男子点点头:“恩,就在三天前,好像考核不合格,就地免职,第二天,新县令便上任了,听说是从南阳直接派过来的,雷厉风行,果然不一样。”
  “你瞧瞧……”
  言至于此,中年男子指着街上的百姓,轻声道:“这城中哪还有农家的百姓?他们全都被拉到城外开荒去了。”
  “所以,诸葛大郎啊,不是王叔不想在城里,是被逼的没办法,只能把摊位挪到城外,距离新开办的庠序不远。”
  “每天都有孩子去那里上学,人比较多,生意肯定比在城里强,你也知道,我这摊位原本便是给入城卖货的人提供早膳的,有钱人家不吃我的东西。”
  诸葛瑾皱了皱眉:“庠序?”
  中年男子点头:“没错,朝廷给乡里、村落配备了孝经师,专门教授十岁以下的孩子,老百姓也全都忙着开荒,顾不上照料,便将其送入这里,读书识字。”
  “有点意思。”
  诸葛瑾干涸昏暗的眼神中,绽放出一丝亮光。
  中年男子轻声道:“诸葛大郎,你们家二郎、三郎似乎也能上学,你完全可以把他们送到庠序,这样也好让他们学点东西。”
  诸葛瑾摇了摇头:“还是算了吧,二郎、三郎自幼读书,庠序的东西,他们怕是早已学过了,那里不适合他们。”
  “哎呦—!”
  中年男子不仅没有失落,反而有些惊喜:“那感情好啊,昨日庠序发布公告,年纪在十五岁以下者,若是通过朝廷考核,可为天子门生呢。”
  “大郎!”
  中年男子兴奋不已:“你完全可以让二郎、三郎试试啊,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通过孝经师的初审,不仅路费全免,而且还能拿一百贯赏钱呢。”
  然而……
  诸葛瑾对此却不怎么感兴趣。
  他只是摆了摆手,丢下一句“再议”后,便提着篮子离开了。
  可还没等诸葛瑾走多远,街边的书肆,响起个声音:“由朝廷主办,大儒卢植、司马徽、郑玄等人主持,初版的最新五经教材,已经到店。”
  “此书乃是朝廷考课取士,五经之标准,内含卢植、司马徽、郑玄等大儒,还有当朝陛下的批注,纸版书籍,物美价廉。”
  “……”
  咦?
  诸葛瑾猛然一顿。
  他虽然守孝已有两年,但卢植、司马徽、郑玄的大名,却是如雷贯耳。
  此等样的人物,即便是他,也仅仅只是听过,却从未见过。
  难以想象,当代顶尖的鸿儒学者,竟然可以齐聚一堂,共同对五经进行批注,而且还是纸版的书籍,简直堪称无价之宝啊。
  下意识的。
  诸葛瑾停下脚步,扭头望向书肆,还不过两息,便有个身穿锦衣华服的男子,面带微笑,主动迎上来:
  “这不是诸葛家的大郎吗?进去瞧瞧如何,朝廷今年新刊印的书籍,虽然仅仅只是初稿,但却获得了众多大儒的认可。”
  “整个徐州目前不到五百套,咱们琅琊只有不到五十套,在阳都县,只有我家的书肆有三套,一旦卖完,可能就绝版了。”
  “要知道,朝廷每年都会举行辩论会,召集全天下的古今文经学者,齐聚玉堂殿,展开至少四个月的讨论,才能出这一版。”
  “……”
  听着书肆掌柜舌绽莲花式的介绍,诸葛瑾鬼使神差地进入书肆,将篮子放在一旁,拿起全新装订好的《春秋鸿儒传》,缓缓抚摸纸张表面,感受柔顺肌肤般的触感。
  单凭这纸张质量,都堪称是无价之宝,又何况它是集合了全天下大儒的精华,融通古今之精益,汇编而成。
  随手翻开两页,上面果然有司马徽的注解,其内容明显融合古今要义,是站在一个极其客观的角度,去解读《春秋》的。
  “妙哉!”
  诸葛瑾眼神放光,不由开口称赞。
  跟着,他又随手翻过两页,这次乃是鸿儒郑玄的批注,同样融合了古今文经的精华要义,而且对于《春秋》的剖析,比自己的理解,更加深刻。
  “太妙了!”
  诸葛瑾爱不释手,啧啧称奇。
  继续翻阅,乃是一个署名为刘辨的批注,这不正是南阳的皇帝陛下吗?
  诸葛瑾虽然守孝了两年,两耳不闻窗外事,但亦知晓,南阳的皇帝陛下乃是先帝嫡子,当初被董卓废掉的那位。
  按照年纪推算,估摸着还没自己大,居然就敢跟郑玄、司马徽、卢植等人一起为经史子集批注?简直是胆大妄为!
  可是……
  当诸葛瑾读到一半时,整个人完全呆住了。
  他怎么也不敢相信!
  当今皇帝陛下对于古今文经学者,素有争议处的批注,简直堪称完美。
  不仅切入点奇特,甚至其中还蕴含着古今文经的核心思想,而能将其完美融合,且不偏不倚的注释,诸葛瑾自问博学多才,也是自愧不如。
  “不拘泥古今,堪称匠心独妙!”
  “这……”
  诸葛瑾双眸绽放精芒,一下子便被吸引进去,满脸皆是大写加粗式的不敢置信:“这当真是陛下的注释?”
  正当诸葛瑾准备继续翻阅时,却被书肆掌柜摆手打断,夺回《春秋鸿儒传》,将其阖上,放归原处:
  “诸葛大郎,休怪在下小气,这套书是初版,内容原本便不是很多,你若就这样翻下去,我可就卖不了了。”
  “你若真心喜欢,那便买下它,价格呢,倒也不算太贵,五百贯钱,单纯这纸张,都不止五百贯,何况内容是众大儒一起修订的。”
  “五百贯?”
  诸葛瑾吃了一惊。
  这样的价格的确要比自己想象中,便宜了太多。
  毕竟,这样的纸张质量,远胜于市面上流行的纸张,别说五百贯,便是七百、八百贯,都有人抢着买。
  “没错!”
  书肆掌柜非常肯定地点点头:“听说陛下革新了造纸术,不仅让造纸的成本下降,甚至纸张质量大幅度提升。”
  “这书的价格,非是我私自制定,而是朝廷统一的价格,如果再抛去运输等各种成本,其实压根就不赚钱。”
  “好!”
  诸葛瑾毫不犹豫,飞快点头:“这书给我留一套,我现在便回家取钱。”
  书肆掌柜大喜,拍着胸脯保证道:“诸葛大郎放心便是,你既然亲自开口,这书我给你留着,保证不卖给旁人。”
  诸葛瑾拎起蓝框,疾步奔回自家府邸。
  恰好,迎面撞上了二郎诸葛亮:“兄长,你又去买早膳了?”
  诸葛瑾将蓝框塞给弟弟:“叔父何在?”
  诸葛亮回头望向内院:“应该在偏殿吧。”
  “好。”
  诸葛瑾疾步奔向内院,径直赶往偏殿。
  果不其然。
  自家叔父诸葛玄,正在灵牌前跪坐,神色悠悠:“是大郎回来了吗?”
  诸葛瑾舒口气,缓步上前,同样跪坐下来:“恩,回来了。”
  诸葛玄拭去泪水,抓一抔黍稷梗,丢入炭火盆中:“以后别再熬夜守灵了,你身子若是垮了,令尊在天之灵,必会忧心。”
  “叔父放心,侄儿以后不会了。”
  “好!去用早膳吧。”
  “叔父!”
  正当诸葛玄欲起身离开时,诸葛瑾开口打断,起身拱手:“叔父,如今朝廷集合郑玄、司马徽、卢植等大儒,一起为五经作注,全套纸版书籍不过五百贯。”
  “恩?”
  诸葛玄顿时一个愣怔:“你说什么?纸版书籍,才不过五百贯?”
  诸葛瑾点点头:“没错!不仅纸张质感极好,而且内容集合多位鸿儒,每一条注解皆融合古今文经精华,真乃旷古奇书也。”
  “侄儿想……”
  诸葛瑾深吸口气,终于还是下定决心道:“侄儿想置办一套,供二弟、三弟,还有两位妹妹一起学习。”
  “可以。”
  诸葛玄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你们这个年纪,原本就该在读书,这种机会又岂能放弃,让书肆掌柜把书送来吧,账房直接支钱即可。”
  诸葛瑾心下大喜:“多谢叔父,侄儿这便去办。”
  “别急,先用……”
  早膳两个字尚未出口,诸葛瑾便已离开偏殿,消失在视野中:“这孩子跟他爹一模一样,简直是个书痴。”
  诸葛玄摇了摇头,眼神中满是慈爱与怜惜,他回头瞥向灵牌,发自肺腑道:“兄长放心,这些孩子,我一定亲手将其培养成才。”
  “昨日朝廷下发了公告,将召集天下的少年英才,齐聚南阳,由郑玄、司马徽、卢植,以及皇帝陛下亲自授课,这可是天赐良机。”
  “虽然,孩子们的守孝期还没有结束,但我还是想带着他们迁徙往南阳,抓住这次机会,争取让二郎、三郎进入少年天才班。”
  “当然!”
  诸葛玄吐口气,继续言道:“此外,还有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如今朝廷派兵马入驻徐州,表面上是要协防刘岱,但实际上的目标,必是臧霸。”
  “如果我猜的不错,极有可能在今年,或明年,琅琊便会发生大战,万一伤害到孩子们,便得不偿失了。”
  ……
  河内,温县。
  司马家。
  司马懿捧着家兄的来信,仔细阅读完后,哂然一笑:“天才少年班?卢植、司马徽、郑玄还自罢了,他们尽皆是当世的鸿儒学者。”
  “可南阳皇帝陛下,又算得了什么?”
  司马懿放下来信,不屑地摇了摇头,全然没把皇帝陛下放在眼里:“他年纪比我大不了两岁,凭什么当我司马懿的老师?”
  “就是!”
  对面的少年郎司马孚傲然言道:“二哥天资聪颖,精通百家学说,四五十岁的学者尚且不敢小觑二哥,何况是南阳皇帝陛下。”
  “二哥!”
  一旁的司马馗手捧着《春秋鸿儒传》,眼神骤亮。
  他抬眸望向对面的司马懿:“如果说,南阳的皇帝陛下,可以解决你解决不了的问题,你可能心服否?”
  司马懿瞥向四弟司马馗,笑了笑:“四弟,你开什么玩笑,二哥我解决不了的问题,南阳皇帝陛下能解决的了?”
  “就是!”
  司马孚凑到跟前,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司马馗:“四弟,你是再说前段时间,二哥跟讲席辩论的那个问题吗?”
  “恩!”
  司马馗点点头:“没错!正是那个问题。”
  司马孚摇了摇头,发出一声讥笑:“那个问题连讲席都解决不了,何况是南阳皇帝陛下,据说连郑老都对那个问题,避之不谈,恐怕这世上无人能解。”
  “没错!”
  司马懿肯定地点点头:“古今文经对这一点,有着全然不同,且近乎于相反的解释,郑老致力于作注,却连自己都说服不了。”
  “而何休其人的注解,压根就是一派胡言,连我司马懿都能找出漏洞,何况是天下鸿儒,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除非孔老夫子在世,亲自作解。”
  司马馗却是将《春秋鸿儒传》递到跟前:“二哥,你不信自己看,这是大哥派人给你捎回来的书籍,里面有皇帝陛下的注解。”
  “哦?”
  司马懿一愣。
  司马孚更是一愣。
  二人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书籍上。
  良久后,竟是齐齐倒抽一口凉气,双目中满是不可思议。
  司马懿愣怔良久,难以置信地道:“这样注解,似乎有一定的道理!”
  司马孚则是惊为天人,不住地点头称赞:“岂止有一定道理,它以一种独特的角度,切入问题根源,融合古今文经要义,若非饱读鸿儒,岂能作注?”
  “拿来!”
  司马懿夺过《春秋鸿儒传》,仔细阅读良久。
  即便他按照注解的思想,反复去思考,想要找出其中漏洞,但偏偏,怎么都没办法反驳,简直是无懈可击。
  哗啦啦!
  司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